农村集中居住社区和谐邻里关系构建研究
——以成都市大邑县福田社区为例

2020-10-12 06:16杨艺旋
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邻里关系福田邻里

◇ 付 惠 杨艺旋 ◇

社会变迁的过程中,地理区域被重新规整,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的人际关系也变得纷乱复杂。对于农村集中居住社区邻里关系的研究,不仅是一个学术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关系到和谐社会建设的现实问题。

国内外对于邻里关系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城市社区,主要是对社区居民归属感、成员共同情感等方面的研究,已有一些不同的理论和实践成果:如齐美尔和沃思的“社区失落”论,刘易斯和甘斯的“社区继存”论,由费舍尔、费尔曼和雷顿提出来的“社区解放”论等等①夏建中:《现代西方城市社区研究的主要理论与方法》,《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期。。而国内学者对于邻里关系的研究是针对邻里关系及社区参与展开②桂勇、黄荣贵:《城市社区:共同体还是“互不相关的邻里”》,《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6-42期。。通过探讨农村集中居住社区的邻里关系现状与居民社区参与度之间的联系,分析如何构建一个和谐的邻里关系,使其在社区治理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在社会学中,邻里关系更多是指一种互动体系和人际关系网络,也是社区居民利用社会资源的一种重要渠道,在社会资本理论中也强调这种社会关系网络,认为通过一种公民参与网络,促进公民间的合作。“社会资本”这一概念最初是由著名的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所提出来的。布迪厄界定为“社会资本”是一种资源的集合体,这个集合体的特点是现实存在的或者是隐秘的,这种资源的集合体需要一种持久的网络来支撑。这种网络的支撑必须是大家一致认可的,并且是熟悉的。也就是说,在这种网络关系下,它可以为该团体的成员提供所需的支撑,并且可以使他们凭借这种声望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①〔法〕皮埃尔·布迪厄:《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布尔迪厄访谈录》,包亚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202页。。此后,美国社会学家詹姆斯·科尔曼批判、继承和吸收了布迪厄的部分观点,并站在结构功能主义的角度将社会资本的理论研究进一步拓展和发扬。20 世纪90 年代,哈佛大学罗伯特·帕特南发表了《使民主运转起来:现代意大利的公民传统》一书,运用社会资本等理论框架分析研究意大利的民主制度,并得出社会资本是民主制度得以有效运作的关键因素的结论②Robert D.Putnam, Making Democracy Work: Civic Traditions in Modern Italy,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3, p. 35-36.。

近年来社会资本理论的应用逐步从微观向宏观拓展,且范围越来越广,本文的理论基础以布迪厄的社会资本理论为主,通过以制度化的社会关系网络、凝聚力、互惠规范、信任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资本,来探析农村集中居住社区邻里关系冷漠化的背后缘由,以及如何运用社会资本来重新构建和谐的邻里关系,从而推动社区参与,最终打造社区治理新格局。

一、农村集中居住社区邻里关系的研究分析——以福田社区为例

本文主要通过文献研究、实地研究与调查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收集福田社区的一手资料。福田社区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王泗镇新集镇中心,其前身为福田村,于2016 年“村改居”更名为福田社区,该农村集中居住社区在2009 年底开始入住。福田社区总耕地面积2035 亩,共有3118 户,总人口9547 人,有17 个社和4 个农民集中居住小区。

(一)样本基本特征

本文以福田社区4 个集中居住小区的居民作为调查研究对象。调查问卷的内容包含两大部分,分别是基本情况和与社区居民互动的情况。本次采用分层抽样方法进行问卷调查,共计发放问卷60 份,回收有效问卷56 份,有效回收率为93.3%。

样本中男性占37.5%;女性占62.5%。该样本中调查对象的年龄集中于36-60 岁,占总受访对象的60.71%,这意味着当地的大部分中年劳动力留守在农村。89.29%的被调查者的政治面貌为群众,共青团员及中共党员很少。学历大多集中在高中及以下,在调查过程中经常遇到被访者不识字或小学未毕业的学历情况,居民的受教育水平总体偏低。有35.71%的受访者在社区居住时间为5-10 年,33.93% 的受访者在社区居住时间为3-5 年,因福田社区拆迁安置的特殊属性,居民的居住时间普遍不长。被调查对象的基本特征见表1。

表1 被访者基本特征

(二)福田社区邻里关系现状

福田社区作为一个典型的农村集中居住社区,居民来自附近十八个村,并且大部分属于抽签入住,因此,居民在搬迁来之前大多数人相互之间并不认识。福田社区属于单元楼房,独门独户,邻里之间少了许多相互串门的机会,小区之间和小区内部居民的相互来往较少。大多数人都只是点头之交,平时并没有深入地交流。除此之外,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很多人都忙于自己的事情,并没有参加一些社交或社团活动,在此次调查中,89.29%的人没有参加社区中的社团,表明社区居民的社会关系网络结构相对较为简单,人脉资源缺乏。

虽然有21.43%的人每天都与人相约一起外出,但是外出地点也仅限于小区的广场及小区内其他休闲纳凉的地方,而有37.5% 的人在最近两周都没有与邻居相约外出过,50% 的人在最近两周没有与邻居之间相互串门。左邻右舍之间交往较少,彼此之间不能相互吸引,社区凝聚力不足。此外,根据调查,尽管有58.93% 的人表示愿意与邻里之间相互帮助,但通过实地访谈了解到,在实际生活中,人们真正遇到困难时并不会开口向邻居求助。“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已经逐渐成为一些人的为人处世原则,互惠规范在社区内难以建立。关系疏远、人情冷淡,这是目前在福田社区内普遍存在的现象。地方性社会网络、社区凝聚力、社区互惠三个方面的居民社会资本量详见表2。

表2 居民社会资本量

总的来说,福田社区的邻里关系具有以下两点特征:第一,邻里关系松散。第二,邻里间的相互依赖感弱。

(三)邻里关系冷漠的原因分析

邻里之间,毗邻而居,地缘相邻。作为一个具有地缘联系且构成互动关系的初级群体,与邻为善、以邻为伴,是邻里之间应该秉持的理念,和谐相处、互帮互助,是邻里之间应该贯彻的准则。自古以来,邻里和睦、守望相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公民思想道德修养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反观当下,现代邻里关系已然走向淡漠,近邻或许不如远亲,导致这一局面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现代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促使传统的农村生活方式发生改变,邻里之间各种社会联系逐渐淡化。邻里关系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关系,它是在邻里的各种互动交往中形成和发展的。在如今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中,科技进步使得传统的农村生活方式正在悄然发生改变。各种智能手机、电视、电脑等多媒体广泛普及并进入千家万户。从前七大姑八大姨相聚在一起话柴米油盐、论家长里短的热闹景象逐渐减少,获取社会信息不再仅仅依赖于面对面的交谈,居民尽管足不出户却也能够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接触到外面的广阔世界,与相隔万里的亲人朋友畅所欲言,实现无障碍沟通。如此一来,与邻居的交流开始变得可有可无。同时,智能时代的到来让小孩子们过早接触并沉迷其中,相约和邻居的小伙伴一起走街串巷、追逐嬉戏已经变得没有吸引力,孩子作为邻里之间自然来往的沟通桥梁,其发挥的作用也就愈来愈弱。此外,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传统农用工具已经逐渐被抛弃,取而代之的是越来越先进的机器工具。在当前,已经不再像以往一样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甚至叫上四面八方的邻居一起通力合作才能干完农活,农事繁忙却简单高效,而邻里之间也随之变得分离。特别是在当前的农村集中居住社区,经济发展方式的变革使得单靠农业为生的农村急剧缩少。以福田社区为例,福田社区所在的王泗镇作为传统农业大镇,拥有占地2600 余亩的猕猴桃基地现代农业园区,而福田社区却因提供人力资源而依托于王泗镇食品工业园,有近三分之二的土地被征收用于工业或建筑,剩余三分之一主要用于耕作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或水果、花卉的养殖,农业并不是其发展的核心产业。居民和社区之间的生产关系发生了变化,农业产业化引导了更多农村人口转向现代化的生产生活方式,在这样一种新的社会背景下,经济的转轨对农村社区的固有社会关系网络造成了剧烈的冲击,邻里之间日常沟通减少,传统的社会资本难以发挥作用,从而导致了社会联系逐渐淡化。

其次,住房设计结构向单元楼转变,串门不再随意,邻里之间的交往频数大幅减少。以福田社区为代表的农村集中居住社区,统一修建的安置房为单元楼结构,在邻里交往的便利程度上,不及以前独栋别院的乡村民宅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住宅楼中邻居间的联系通道为垂直布置的楼梯,不似平房之间互达便捷。再者,在平房设计中,院内住房的房门,往往兼有采光及通风功能,一般白天家中有人时,门总习惯开着。而楼房住户的房门,基本上不做采光、通风用,居民进屋后总是将门关上。”①廖常君:《城市邻里关系淡漠的现状、原因及对策》,《城市问题》1997年第2期,第37-39页。一堵钢筋水泥墙,一扇智能防盗门,就像一道道难以逾越的鸿沟,干脆利落地阻隔了左邻右舍的情感交流。曾几何时,邻里之间自然随意地串门在如今看来却变得唐突不适,串门逐渐带有了正式拜访的意味,在去到别人家中时,不提上若干礼品是没有礼貌的表现,因而大多数人保持着无事不登门的思想,不再随意串门。不可否认,红砖碧瓦的乡村农舍的被取代,与之一起消逝的还有在某个闲暇午后邻里之间席地而坐侃侃而谈时的欢声笑语。在农村集中居住社区,住房设计结构和功能的转化向城市社区靠拢,这样虽然在单位面积上为更多人提供了容身之处,但也瓦解了部分社会关系网络,对邻里之间的和谐交往具有消极影响,是导致邻里关系冷漠化的客观原因。

最后,集中居住社区的移民性决定了居民共同生活时间不长,信任不足,地缘关系淡薄。地缘关系对于农村社区而言,在促进邻里关系方面有着积极意义,它是农村社区的先天优势,而对于集中居住社区来说,地缘优势却不复存在。集中居住社区的居民因灾后重建或土地整理而集中居住在一起,彼此之间互不了解,工作背景、人生阅历、价值观念,在一定程度上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别,这无疑是邻里顺畅沟通交流的一道沟壑。集中居住社区的居民身处于一个全新的居住环境,曾经的乡里乡亲和熟悉的生活已然一去不复返,例如有37.5% 的福田社区居民表示只有很少数的朋友居住在本社区内,他们和他们的朋友被安置到各个不同的社区,散落在四面八方。因此,集中居住社区的居民脱离了原来的社会关系网络,对新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在短时间内难以建立。除此之外,现代人所秉持的价值观念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生了改变,开始注重隐私,不希望自己的私生活受到外界的窥探和打扰。对于传统的农村熟人社会来说,由于村民彼此熟悉和信任,便可以肆无忌惮地谈论生活中的一些鸡零狗碎。然而在搬迁到一个全新的环境后,信任缺失,隐私便开始变得极为重要。在农村集中居住社区,居民多为中老年人,他们的家庭生活便是私生活的全部,而邻居就是那个离自己的私生活最近的人。为了保护隐私,不让自己的生活被他人随意地说长道短、品头论足,不让自己成为左邻右舍茶余饭后的谈资,他们开始选择有距离地和邻里相处,社会资本中所蕴含的互惠规范及信任找不到合适的形成契机,个人社会资本无法施展效能。在具有移民性这一特殊属性的农村集中居住社区里,地缘关系逐步向淡薄化转变。

二、构建和谐邻里关系的建议及对策

从现有实践来看,和谐邻里关系的形成仅仅靠居民自身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地方政府、社会组织等多个维度的共同构建。成都已发布《城市社区和谐邻里关系营造三年行动计划》,为和谐邻里关系提供了政策支持。结合基层实践调研,农村集中居住社区邻里关系构建,应从以下方面深入:

(一)积极培育社区自组织,搭载网络交流平台,通过线下为主,线上为辅的多沟通渠道联系邻里,强化社会关系网络

地方政府在社区治理的过程中要注意转变职能,通过积极支持引入社会组织来了解社区居民的真实需求,强化公共服务,从而构建服务型政府。在地方政府和社会组织的双重作用下,大力开展各式各样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创造交流的机会,从而促进社区居民之间由陌生走向熟悉。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那些积极参与活动且高度配合的社区居民,他们往往热情主动、乐于助人并具有一技之长,扮演着类似于福田社区各小区业委会负责人的农村精英的角色,他们作为社区骨干,在社区治理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农村精英在村民中具有一定的权威及影响力,社会关系网络相较于一般居民也更为庞大复杂。通过识别农村精英,借助其社会资本,大力培育社区自组织,引导居民自治。不管是以各种兴趣爱好而成立的社团俱乐部,还是具有公益性的志愿者服务队,在应对公共事务问题时,社区自组织都拥有代表发言的一席之地。自组织成员团结起来协商沟通并达成共识,从而消除分歧,化解矛盾。在一次又一次的合作中,居民对彼此的了解愈来愈深,社会联系得到加强,社会关系网络优化,激发出更大的社区社会资本潜能。

与此同时,为了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和谐邻里关系的构建还需重视以微信群为主的新式邻里交往途径。借助网络交流平台,地方政府可以将公共事务面向社区居民广而告之,社会组织、社区自组织所开展的文体活动也可以得到广泛宣传,相较于传统的挨家挨户敲门告知而言,这种方式节约了大量的人力成本且更加高效快捷。更重要的是,原本互不相识的人们,通过在网络空间中对于公共事务的发声,开始逐渐熟悉,增进了解,甚至从线上转向线下接触,逐渐改变邻里之间社会联系淡化的现状。福田社区这类中老年人占比较大的农村集中居住社区,有一部分社区居民不会使用智能手机,便可以通过社会组织、社区自组织等积极开展智能手机教学,利用新型的社会关系网络培育社会资本。

(二)合理规划社区公共空间,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借助社区资本以消弥单元楼生活的封闭性带来的隔离感

社区公共空间作为社区居民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它的选址规划及功能区分,直接影响到居民的交往互动程度。一个好的社区公共空间,可以促进社区居民之间相互认识,增进感情,它是构建和谐邻里关系的重要客观因素。在农村集中居住社区,过去的乡村民宅被单元楼房所替代,串门现象的衰退以及社区居民的移民性使得邻里之间的陌生感在短时间内难以消除,因此公共空间的规划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例如社区广场、老年活动中心等的建设就应选在社区中心位置,辐射全社区,照顾到更多的社区居民。而在福田社区,地震展厅、老年活动中心、飨宴厅、中心广场、两个非机动车停车库都位于碧云天小区和福田小区附近,因此这两个小区的居民能够和谐融洽地共享资源,但五福小区和联丰小区由于距离较远,居民的休闲娱乐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公共空间的资源利用效率在不尽人意,活力迸发不足,因此需要因地制宜,根据实际对社区的公共空间进行合理规划和安排,利用公共空间这一社区资本增进社区居民之间的交往,扩大其社会关系网络,在一定程度上淡化单元楼生活的封闭性带来的隔离感。

(三)完善社区规章制度,大力开展社区文化活动,增强社区内社会资本的凝聚度,促进社区治理

美国学者弗朗西斯·福山曾说过:“信任恰如润滑剂,它能使任何一个群体或组织的运转变得更加有效。”①〔美〕弗朗西斯·福山:《大分裂: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的重建》,刘离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18页。而信任作为社会资本的核心要素,仅仅只靠社区居民的情感投入是不足以产生的,还需要对居民进行有效的规范、制约和监督。然而在农村集中居住社区,居民搬离原村落后,他们便不受以往约定俗成的规矩的限制和约束,因此新的村规民约的建立是当务之急。“社区制度应该以社区人群的共识为基础,以邻里关系的和谐为准则,形成社区的共同规范,虽然不具有法规的意义,但对推动社区和谐邻里关系的形成也是一种依据和力量。”②邢晓明:《城镇社区和谐邻里关系的社会学分析》,《学术交流》2007年第2期,第163-165页。社区规章制度的完善,需要在地方政府的主导下,社区居民共同参与,合作完成。社区居民需要社区规章制度的约束,以发挥其补充和调节的功能,为居民之间建立信任,奠定坚实的基础。福田社区可以发挥其本身所具有的社区文化资源优势,借助当地红色文化,以红色精神进一步强化居民的共同价值规范,引领居民共同参与社区治理。

社区居民共同价值规范的形成,有利于社区文化活动的顺利展开。“社会组织通过向社区提供公共服务、公共物品或者公共空间等方式向社区居民传递现代化的社区理念,使农民尽快地适应集中居住的生活方式,在社区建构起社会关系网络。”③韩芳:《社会组织参与成都市农村集中居住区社区治理研究》,中共四川省委党校硕士学位论文,2018年,第43页。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不仅可以升温社区居民之间的感情,改善淡漠封闭的邻里关系,还能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提高社区居民的文化素养。除此之外,文化活动有助于在实践中逐步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社区文化,例如福田社区的红色文化便在生活实践中得到丰富和升华,加强社区居民对本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加社区内社会资本的凝聚度,改善邻里关系冷漠的现状。

结 语

邻里关系作为基层社区治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社区治理的作用不容小觑。特别是近年来,农村的生产环境、经济结构等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农村集中居住社区也随之成为农村社区发展的一种趋势。在这种新型的农村集中居住社区中,怎样从邻里关系入手,提高社区居民的参与度,增强社区居民的凝聚力,需要进一步深入的调查研究。

在农村集中居住社区重构社会资本是提升农村邻里关系的最重要途径,但是实现这一目标仍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如当地政府的正确领导以及对公共资源的合理规划,社会组织的积极参与,以帮助社区居民搭建沟通平台,成立社区自组织从而实现居民自治等等。

猜你喜欢
邻里关系福田邻里
更高更快更强福田康明斯F4.5TT双级增压柴油机
“小邻里”托起“大幸福”——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打造“邻里+”基层治理新样板
黑白电视·邻里之情
2016年温州中考作文题 | “邻里关系”
脱贫记 贫困户陈福田和何麦换的故事
福田表叔
邻里关系的纽带
福田要建健康城区
温州卷
你为邻里理发,我为你倒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