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雄飞,胡 伟,周明安,田少斌
颅内动脉瘤破裂是蛛网膜下隙出血最常见原因,有较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目前,手术治疗是其首要治疗方法。近年来,随着血管内介入疗法及相关技术的不断改进,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破裂的比例正逐步增加[1-2]。本研究观察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破裂的疗效,并与相对成熟的显微外科动脉瘤夹闭术进行对照,为临床治疗颅内动脉瘤破裂提供参考。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3月—2017年1月就诊于我院拟行手术治疗的颅内动脉瘤破裂病人71例,根据病人选择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31例)与对照组(40例),两组年龄、体质指数、性别、Hunt-Hess分级、瘤体侧别、瘤体大小、基础病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
表1 两组基线资料比较
1.2 病例选择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①经颅内血管造影或CT血管成像(CTA)检查确诊为首发单个颅内破裂动脉瘤,以自发性动脉瘤破裂所致蛛网膜下隙出血入院;②年龄≥18岁,且瘤体位于大脑前中交通动脉、前中动脉及脉络膜前动脉;③Hunt-Hess分级Ⅰ~Ⅲ级[3];④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2 排除标准 ①坚持内科治疗,或其他原因未进行手术治疗,或采用显微外科动脉瘤夹闭术与血管内介入栓塞术联合治疗;②瘤体位于Willis环后部、海绵窦段及颈内动脉岩骨段、颅外段;③既往凝血异常、意识障碍或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激素等可能影响检测指标。
1.2.3 剔除标准 依从性差、失访、主动退出等各种原因未完成研究者。
1.3 手术方法 观察组行血管内介入栓塞术采用Seldinger穿刺法经股动脉插入导管鞘,依据术前影像学资料对瘤体定性、定位,选择适宜角度充分显露动脉瘤颈,全身肝素化状态,动脉瘤腔内缓缓置入合适弹簧圈,确保载瘤动脉通畅,尽可能栓塞瘤体,弹簧圈置入前后均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若瘤颈宽大,支架辅助栓塞,瘤腔内先置入微导管以部分栓塞动脉瘤,随后缓缓释放支架骑跨动脉瘤开口,于支架完全打开前充分填塞动脉瘤。
对照组行显微外科动脉瘤夹闭术:经Yasargil翼点开颅,镜下顺着外侧裂静脉剪开蛛网膜,依次分离外侧裂池、鞍上池,适度释放脑积液,充分显露载瘤动脉、动脉瘤颈(必要时可采用临时性动脉瘤夹行载瘤动脉临时阻断)后,完全夹闭动脉瘤颈。如为暴露困难、瘤颈宽大的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瘤,宜行前床突磨除术。所有手术由我院同一名具有高级职称的高年资主任医师主刀完成。
1.4 观察指标 通过Excel表格,采用双人双录、专人核对、及时备份等方式收集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围术期并发症、预后、术后6个月随访情况。①对照组术后复查CTA,将手术结果分为完全夹闭(手术成功)、部分夹闭;观察组术后复查脑血管造影,瘤体瘤颈完全不显影为100%栓塞,瘤颈少许、全部残留且瘤体无残留者为95%栓塞、90%栓塞,瘤颈并少许瘤体残留为80%栓塞,瘤体明显残留者为<80%栓塞,栓塞<80%、80%~95%、>95%且<100%、100%者分别为瘤体残留、瘤颈残留、次完全栓塞、完全栓塞(手术成功)。②并发症包括脑积水、脑梗死、癫痫、脑血管痉挛、颅内感染等。③出院前参照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 Outcome Scale Expanded,GOSE)[4]评定预后情况,1~3分为恢复不良,4~5分为恢复良好。④出院后每个月随访1次,记录术后6个月预后情况及影像学结果(复发、残留稳定、动脉瘤消失)。
2.1 完成试验情况 两组各失访1例、主动退出研究1例,观察组1例依从性差,对照组2例依从性差,均剔除,90.14%(64/71)的受试者完成试验。
2.2 两组手术成功率比较 观察组完全栓塞27例,瘤颈残留1例;对照组完全夹闭34例,部分夹闭2例。观察组手术成功率为96.43%(27/28),对照组手术成功率为94.44%(34/36),两组手术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856,P=0.106)。
2.3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s)
2.4 两组围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 观察组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10.71%(3/2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33%(12/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856,P=0.016)。详见表3。
表3 两组围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 单位:例
2.5 两组预后情况 出院时:观察组2例恢复不良病人中死亡1例,系宽颈、动脉瘤体较大者,术后第3天因脑缺血死亡;对照组3例恢复不良病人中死亡1例,系颅内血肿所致脑疝形成,术后第2天因脑水肿严重而死亡。术后6个月:观察组新增死亡1例,系脑栓塞后缺血梗死;对照组新增死亡1例,系动脉瘤部分夹闭者,出院35 d时再次破裂抢救无效死亡。两组出院时、术后6个月手术恢复良好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6个月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4~表6。
表4 两组出院时预后情况 单位:例(%)
表5 两组术后6个月预后情况 单位:例(%)
表6 两组术后6个月影像学评价情况 单位:例(%)
脑血管意外发病率调查发现,颅内动脉瘤居于脑血栓、高血压脑出血之后,居第3位,病情极其凶险、多数需手术干预[5-6]。传统手术理念主张瘤体近心端结扎血管(如颈动脉),之后用肌组织包裹动脉瘤,但疗效欠佳,目前仅作为辅助技术。随着显微外科的不断发展,经翼点的显微夹闭术得到国内外学者认同,既往常作为颅内动脉瘤手术的金标准。直至20世纪末Guglielmi发明电解可脱式铂弹簧圈,向手术夹闭提出挑战。多年来,受限于相对有限的手术经验及动脉瘤的特殊性,血管内介入手术一直被作为显微夹闭术的补充技术。至21世纪初,跨国开展的蛛网膜下隙出血动脉瘤试验发现,血管内介入手术同样可获得较低的致死率、致残率,使得血管内介入手术逐步得到重视,逐步替代手术夹闭术[7-8]。近年来,动脉瘤诊疗指南相继问世[9-10],介入栓塞手术适应证为Hunt-Hess分级高、手术耐受差(如高龄)、动脉瘤位置深(如基底动脉)、分级较高、瘤体颈合适且易插入微导管,显微夹闭术适应证为Hunt-Hess分级低、动脉瘤位置表浅且前循环、病人手术耐受力强或宽瘤颈等介入困难、失败者,但在手术选择方面仍有较多争议。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手术成功率均较高,其出院时、术后6个月手术恢复良好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与华鑫[11]的研究结果一致,提示血管内介入栓塞术与显微外科动脉瘤夹闭术治疗新发、单个Hunt-HessⅠ~Ⅲ级动脉瘤均有效,但血管内介入栓塞术创伤小、恢复快。血管内介入栓塞术应首先确保手术成功,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对于瘤体位于前循环者,通常既可采用血管内介入栓塞术,又可采用显微外科动脉瘤夹闭术,病人伴有脑出血者行手术夹闭一方面可清除血肿、降低颅内压,另一方面,直视下手术,更有助于辨别解剖关系,从而获得更为持久稳定的夹闭疗效。其他适用手术夹闭的特殊情况还有[12-13]:①Hunt-HessⅠ~Ⅲ级、瘤体位于颈内动脉系统、瘤体小于5 mm者;②解剖变异、血管痉挛严重而无法正常置管,瘤体不足3 mm且瘤颈较宽或瘤体巨大、颅内血肿压迫症状明显,严重危及生命者;③瘤体位于大脑中动脉,瘤颈宽,载瘤动脉分支多且与颈内动脉直接延续,不利于血管内介入栓塞术者。值得注意的是动脉瘤位于后循环、颅底时,手术夹闭风险较大,易选择血管内介入栓塞术,不仅避免了手术创伤,而且减少了对动脉瘤周围组织和血管的影响,降低了动脉瘤再破裂风险,对于病情危重、不适合手术者具有一定优势[14]。此外,对于多发动脉瘤,无论是采取何种手术方式,应尽量一次性完整地处理病灶;若同时伴有瘤破裂,其关键是处理责任病灶,不能一次性处理完全者,有限处理破裂者[15]。对应瘤体较大、颈宽及无颈动脉瘤,建议血管内介入栓塞不全时改行显微外科动脉瘤夹闭术,显微外科夹闭术夹闭不全时可联合血管内介入栓塞术,将两种手术互相补充运用[16-17]。
最后,颅内动脉瘤破裂病人多以急诊入院,应首先考虑病人安全为宜。首先,降颅压、稳定血压、抗抽搐等处理可有效防止再出血,不容忽视;其次,应仔细审阅病人影像学资料,评估病人病情,制定手术方案,从而保证治疗顺利;最后,治疗后需评估神经功能,复查血管造影或CTA,了解手术效果,评定再破裂出血风险。总之,综合考虑动脉瘤分级、大小、形态、位置及术者经验等因素行个体化治疗有望使病人受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