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红
摘 要:在高中段影视表演专业教学的过程中,受到了传统教学模式和相关专业中音乐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学体制不够完善,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因此,文章对其现存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为高中影视表演教学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影视表演教学;现状;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0)10-00-02
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精神需求不断增加,因此开设影视表演专业教学能够推动我国艺术的发展,也是传播音乐文化的重要途径。但在培养的过程中,由于培养方式不够健全,实际教学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分析,找到有效的教学模式,才能够更好地培养高素质的专业影视表演人才,提高影视表演专业的教学效果,创新表演人才的培养方式。针对影视表演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更好地提升高中段影视教学表演的教学效果。
一、高中段影视表演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定位不科学。在进行表演专业的教学是过于注重艺术考试中的“合格率”,尤其是对于高中段的学生而言,在面临艺考时,任何学科都会更加倾向于成绩的提升,艺术专业也不例外,而影视表演专业的学习,并不只是为了拿到一个满意的成绩,这门学科的存在,是对文化艺术的发展和传承,在选择学习的过程中要摒弃功利心,投入其中,才能更好地理解影视表演的意义。影视表演人们喜爱的艺术类型,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受到周围环境和其他学科的影响,教学目标倾斜,存在着同质化的情况,这一情况影响着教学模式未能进行科学有效的定位,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格,以至于在这种教学思想下进行的教学模式,未能真正地发挥出艺术教学的效果,没能按照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进行教学工作的展开,导致人才缺乏实际的艺术创造力,也缺乏真正的艺术气质,只为了艺考进行教学,违背影视表演艺术开设的本质。[1]
(二)生源不理想。在进行表演专业学生的管理过程中,招生质量难以得到保证,因为每个学校制定的标准不一样,尤其是刚开始进行影视表演专业的学员招募时,标准不一,影视表演专业的招生是由学校自己组织的,因此未能进行明确的规定,对人才培养的工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为了使高中段的影视表演专业的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得到有效的管理,需要进行统一的考试,通过统一组织的考试和相同的标准对生源进行选拔,才能够保证在教学开展初期生源的优质标准,也为后期的教学和学习以及人才的培养打好基础。
(三)课程设置存在問题。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课程结构和课程设置的内容缺乏教学特色,影视表演专业与其他专业不同,在进行课程设置的过程中应该关注学科特质,但现存问题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将理论与实践划分明确,未能将其联系起来更好地进行教学。同时,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中,内容相似度较高,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这些问题存在于表演专业的课程中。不够专业的教学缺乏创新的内容和创意。各个教师和其他相关教育工作者在进行课程设计时,在各学校互相进行模仿,导致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无法掌握相关知识,学生的思维也受到了限制。这种课程未能为学生带来较好的学习效果,也未能展现出影视表演专业的特色优势。
(四)师资力量薄弱。进行影视表演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数量较少。而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水平的提升环节也相对薄弱。但艺术专业,对于从业者的专业素质和能力要求是非常高的。在教师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如果未能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就无法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保证教学的有效性。作为表演专业教学的组织者和执行者,对教师的提升应该进行重视高度,提升师资队伍的建设工作,保证学校的教学质量,结合学校招生的实际情况,为专业中所需要的教师进行合理的数量安排,保证教学的实效性,同时关注教师自身能力的提升,保证师资力量。
(五)在关注学生的未来发展问题时,往往陷入艺考和文化课难以共同提升的窘迫,不仅仅是教师和家长,学生是直接体会到学习压力的人。在高中段时期如何平衡压力,做好升学把握,需要在学生即将毕业阶段,关注学生对艺考所做的准备,也不该忽视其文化课成绩的训练。因此需要为学生展开相应的指导,使高中段学生表演的未来发展不局限于艺考成绩。为了让学生获得更加长远的发展,在进行规划时,应该合理安排备考时间和对考试重难点的突破,使文化课成绩帮助学生进入心怡院校,不至于受此影响,浪费时间,与大学失之交臂。
二、影视表演教学实施策略
面对学生出现的问题,需要为其进行科学的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为学生进行专业科学的定位,与合理的课程设置,同时加强师资力量的建设,帮助学生提升,但最主要的方面是从课堂内容入手,从根本上改变影视表演教学的模式,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在学生进行表演学习的过程中,呈现出更好的学习效果,教学的训练原则以训练者的主观意图为主导,规则由简到繁的传统顺序进行,可以在教学中根据和学生的特征物学生安排相应的训练模式,多元化的训练学生,在创作中实现深刻的体验,这是影视表演教学中重点关注的教学策略。
(一)根据学生特点由简入繁教学
教师的贡献之一是帮助表演者寻找并总结出人的一般行为规律,遵循人类行为特点,通过对其基础行为与心理依赖的联系进行掌握。在艺术创作中根据这两者的差异,提升演员的能力。学生在创作中实现智力素质、情感素质、性格素质等多维度的提升,具备良好的观察能力、艺术想象力和理解能力。艺术是依靠心灵的创造,影视表演艺术是感觉的艺术,其目的是为了实现角色体验,因此可以试图通过心理学的角度剖析角色,呈现独特的性格进行创造。为学生找到符合自身的教学方法。其中可以利用成功教学法,使学生在创作时期产生联想,树立自信,让学生相信自己是具备某些特点和优势的,为其创设一个轻松的创作氛围,对学生的创作心理进行训练,提升艺术表演能力,从无到有,从简入繁,在训练的内容和阶段中逐渐培养,使学生能够战胜恐惧感,提升表演的亲切感,找到熟悉的创作感觉,淡化对舞台和镜头的陌生感。
(二)科学的创作方法
1.由动作入手的创作方法
这一传统模式是通过抓得住的行动,去感受抓不住的感觉。在进行具体的训练过程中,可以在行动中对剧本和角色进行分析,找到角色的内心依据。使学生在熟悉剧本和角色的基础上,以即兴台词进行事件排练,不必拘泥于背台词和规定调度。在逐步向角色感觉靠近的过程中,通过意志实现流动,通过行动联系。表演艺术本质在行动中呈现意志的特点。这些行动包含了演员的心理、形体语言,行动为基础,才有意识呈现,行动才能够联系人员的内外部,激起演员下意识的创造。
2.由感觉入手的创造方法
这一创作方法遵循人类的自然规律。通过感觉与欲望的结合,产生自然地流露,并非出自理性强迫,是自觉自愿的行动。通过这些行动,剖析行动,产生由衷享受。利用人与人的互通性,利用与角色局部感覺的相同性。实现情感共鸣,以感觉为核心,实现演员自我感觉的流动,完成对角色表达的统一,调动其内外部记忆和本能活力,实现感觉的创作。创作本身就是以展现自身素质为创作原则,来实现统一的角色感觉。通过看得见的感受,接近角色,实现人生素养和艺术素养综合的反馈。只有具备了强烈的艺术感觉,才能够更好地产生经验与情感的共鸣,获得感觉与角色建立联系,从这感觉入手塑造人物形象,并运用到表演教学的实践中,作为组织行动的补充技巧。
(三)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
现代表演艺术教学的过程中,要与先进观念相融合,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建立快乐的教学模式。梳理学生的信念,使其能够深入解放,开拓自身素质。教师充当导演的职责和功能,帮助学生在创作时实现对表演艺术创作规律的自知掌握。实现教与学的温室效应,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和时间。并在学生创作的同时对其进行及时的修正,设身处地地模拟学生的角色形象,与学生同步体验、同步发现,一起创作,帮助学生在进行创作的过程中找到真正的自我,行动中流露出自然的形体行动和语言。以行动进入角色轨迹,在生活中进行艺术化的体现,引发思考和创作的同时,不要为学生轻易地做出示范,注重引导和启发学生的创造性,帮助学生在创作的过程中,进一步剖析角色。在角色欲望上下功夫,寻找出发点,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通过寻求规律纠正错误,强调真实的体验。这样的教学模式,才能够更好帮助学生进行创作的过程中,在角色的生活中实现自我的真实展示,通过自身经验的个性化选择,使表演教学更具科学性和实效性。尊重学生的艺术想象力和创作逻辑,使其在清净快乐的创作氛围中,创作出内容丰、形式多样的作品,使其在创造中寻找兴趣,实现个性化创作。
三、结束语
表演教学的训练重点是提升学生的创造力,为文化传承和发展选择更具优势的特色人才。但现存的高中段影视表演专业中存在多种问题,需要积极对这一专业进行明确的定位,同时重点关注课程体系的设置和教师自身素质的提升。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的创作力为主,通过由简入繁的教学模式以及科学的创作方法,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自主创作,使教师保持高标准的教学修养和创作素质,帮助学生更好地提升自身能力,让影视表演专业在以后的发展中更具潜力。
参考文献:
[1]陈燕.高中体育教学中健康教育的实施现状及改善策略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9,13(2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