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国武
【摘要】利用高中课文《窦娥冤》认知元曲的基本知识,让疏于元曲的师生们进一步了解元曲,以利于元曲教学,并有益于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窦娥冤 元曲 杂剧
元曲包括杂剧、套曲、小令。目前大部分语文教师喜欢教唐诗宋词,不喜欢教元曲。问及:“《窦娥冤》好教吗?”则回答:“不好教。学生不喜欢学,我们也不喜欢教。”再问及师生对元曲知识的掌握情况,大多不甚了解,更不要说能填散曲了。因此想通过大家熟悉的《窦娥冤》,普及一下元曲知识,以利于元曲的教学。
《窦娥冤》是戏曲,称为杂剧。杂剧不同于现代戏剧,有其自身的特点。龙榆生的《词曲概论》言:“每一剧本,例分四折,每折使用同一宫调的曲牌若干支成为一个整套,韵脚也要同部到底。如果四折之间有说不尽的情节,则可插进一段楔子。”他这里说“例分四折”,是指一般情况,特殊情况则有多于四折的。
《窦娥冤》共有四折,前面还有个楔子,即四折一楔。第一折用了《点绛唇》《混江龙》《油葫芦》《天下乐》《一半儿》《后庭花》《青哥儿》《寄生草》《赚煞》等九支曲子,这些曲子的调子均为仙侣宫,均押《中原音韵》的“秋愁”韵。第二折用了《一枝花》《梁州第七》《隔尾》《贺新郎》《斗虾蟆》《隔尾》《牧羊关》《骂玉郎》《感皇恩》《采茶歌》《黄钟尾》等十一支曲子,这些曲子的调子均为南吕宫,均押《中原音韵》“齐微”韵。第三折用了《端正好》《滚绣球》《倘秀才》《叨叨令》《快活三》《鲍老儿》《耍孩儿》《二煞》《一煞》《煞尾》等十支曲子,这些曲子的调子均为正宫,均押《中原音韵》“先天”韵。第四折用了《新水令》《沉醉东风》《乔牌儿》《雁儿落》《得胜令》《川拨棹》《七弟兄》《梅花酒》《收江南》《鸳鸯煞尾》等十支曲子,这些曲子的调子均为双调,均押《中原音韵》“皆来”韵。以上四折共用了四十支曲子,在表演中窦娥要唱这四十支曲子,每支曲子即为一首小令。一折是一个套曲,四折便是四个套曲。如第一折是一个套曲,由九支小令组成。
一首元曲小令相当于一首宋词,但词与曲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相同的是篇有定韵,字有定声,声指平仄声调。不同之处:词有定句定字,即一首词有多少句多少字,词谱中有规定,后人填词不能随便增减;但曲可以增加字数。如词《如梦令》,词谱规定为三十三字,填词时只能为三十三字。如曲《正宫·端正好》,曲谱规定其五句二十八个字;但在《窦娥冤》中撰为五句三十八字。其次词与曲的押韵疏密不同,词疏曲密。如词《沁园春》共二十五句,只有九处押韵;而元曲《正宫·端正好》只有第一句未押,其他句句押韵。在同一首元曲中,一般可押平声韵也可押仄声韵,即平仄通押,但在词中平仄通押的情况很少。再次词曲的用韵标准不同,词一般依《词林正韵》,曲一般依《中原音韵》。《中原音韵》比《词林正韵》宽泛,取消了入声,将入声字派入了平声、上声、去声,即“入派三声”。《中原音韵》比较接近于现代汉语了。另外词与曲相比,词雅一些,曲俗一些,曲不避俗语,要求贴近生活,要求有趣味。
作为语文教师要求能识别曲谱,作为高中学生也有必要了解曲谱。如郑骞《北曲新谱》的《正宫·叨叨令》曲谱:
+平+仄平平去(韵),+平+仄平平去(韵),
+平+仄平平去(韵),+平+仄平平去(韵)。
仄仄+也么哥,仄仄+也么哥,
+平+仄平平去(韵)。
注:平指平声,仄指仄声,+指可平可仄,去指去声。韵指韵脚。
例曲:失题(无名氏)
黄尘万古长安路,折碑三尺邙山墓,
西风一叶乌江渡,夕陽十里邯郸路。
老了人也么哥,老了人也么哥,
英雄尽是伤心处。
了解了曲的特点,知道了曲谱,我们还可以试着填曲。能填曲对元曲教学有莫大的好处,能更好地把握文体的特点,更有内容可讲,使课讲得更精细更到位。下面为笔者参观乡村旅游基地而填的散曲小令。
【双调·水仙子】观魏家桥桃梨基地
驱车百里魏家来,要看桃梨遍岭开。春桃灼灼人人爱,梨园花似海。想明朝,硕果盈宅。料游客,(更)满亭台。(乡村)岁月(快)人怀。
杂剧中的唱曲是杂剧的最重要部分,但它还有其他组成部分,如科白。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言:“杂剧之为物,合动作、言语、歌唱三者而成。故元剧对此三者,各有其相当之物。其纪动作者曰科,纪言语者曰宾曰白,纪所歌唱者曰曲。”
首先说“白”,白即表白、说话。杂剧中的白即演员的说话之词。如《窦娥冤》第一折赛卢医的定场诗,他出场,便吟一首诗作自我介绍:“行医有斟酌,下药依本草。死的医不活,活的医死了。”这就是杂剧的“白”,并且是独白,语言诙谐幽默。其次“科”,科为杂剧中演员舞台动作的说明。如《窦娥冤》第三折中有:“净扮公人,鼓三通,锣三下科。刽子手磨旗、提刀、押正旦带枷上。”这些说明便是科,表明公差们在舞台上做什么。当今之人写的套曲和小令,一般没有科白这一部分,因为他们仅仅是写曲词,而不需要到舞台上去表演。
教师了解元曲知识,便能摆脱讲杂剧只能讲杂剧的情节和人物性格的窠臼,可以将杂剧讲得更专业一点、更深入一点。杂剧会讲了,套曲和小令则迎刃而解了。学生了解元曲则更感到中华文化的灿烂,增强学习元曲的兴趣和自觉性。
【参考文献】
[1]龙榆生.词曲概论[M].北京,中华书局 2017:95.
[2]袁行霈.高中语文[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3:3.
[3]郑骞.北曲新谱[M].台北,艺文印书馆 1973:26-27.
[4]王国维.宋元戏曲史[M].北京,中华书局 2016: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