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生活化情境教育的培智数学课堂研究

2020-10-09 10:09杜文洁
小学教学研究·教研版 2020年9期
关键词:生活化

杜文洁

【摘要】培智学校的数学课程重视教学的生活化,而创设生活化教育情境是其中的重要环节,其不仅能够激发培智学生学习兴趣,理解并熟练掌握数学知识,而且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真正达到学以致用,为更好地融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以《人民币的认识》一课为例,从案例分析的角度阐释在培智数学课堂创设生活化教育情境的策略及实践,为今后更好地开展培智数学教育提供进一步的参考。

【关键词】生活化   教育情境   培智数学

生活化情境教育是指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的生活为素材,创设一种模拟生活的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现实的情境中学习,从而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生活数学对于培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但由于数学学科自身的独特性,培智学生注意力缺陷、逻辑思维能力有限等特点,导致其数学学习非常困难,教师的课堂教学也充满挑战。在培智数学课堂创设生活化教育情境探索十分必要。根据培智数学的学科特点和培智学生的心理与行为特点,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生活实际出发,把生活元素融入课堂,创设生活化的教育情境,组织生活化的学习内容,应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使培智学生从生活经验、生活实际中了解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价值,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应用数学的能力,为培智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自力更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培智数学课堂创设生活化情境教育的案例研究

本文以上海市卢湾区辅读学校《实用数学》第十八册第二单元《人民币的认识》一课为例,进行创设生活化教育情境的探索。本节课是建立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以及熟练掌握如何数钱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以有关人民币的生活现象、生活问题、生活实践为主线贯穿整节课。经过细致的整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模拟生活情境,最终达到教学目标:让培智学生学会正确地使用人民币,并熟练掌握数钱、付款等生活技能,进一步地培养培智学生的生活适应能力。

1.“备课”要发掘生活化素材

本课时备课时主要抓住两方面内容:“备”学生和“备”教材。

“备”学生要做到:(1)了解学生对人民币的认知程度,是否已经熟练掌握数钱这个生活技能。(2)了解学生平时是否经常随父母外出购物,询问学生和家长生活中是否辅导过学生独立付款。(3)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以便上课时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性。

“备”教材要做到:(1)教学内容要符合培智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生活经验,能与学生形成共鸣。(2)广泛搜集生活素材,选取既能引起学生兴趣,又与学生现实生活有密切联系的素材。例如:可以让学生带一些超市里的宣传册,宣传册上面有物品的价格;在教学前准备几套人民币教具,方便学生使用。(3)准备教学场景。将教室的位置重新摆放,设计成“模拟超市”,更贴近生活,激发学生兴趣,从而使培智学生更好地掌握运用人民币。

2.“导入”要创设生活化情境

教学过程中“导入”环节非常重要,是承上启下、温故知新的必要环节,是教与学的起点。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应以生活素材为背景,抓住培智学生的兴趣点、困惑点创设情境,启发、引导学生发现和提出有价值的探究问题,调动其主观能动性。

在教学《人民币的认识》这一课时,教师首先播放视频,视频的内容是在学校附近的一家超市收银台拍摄的场景,许多顾客排队结账。教师让学生观看,并回答视频中的人在干什么,让学生自由回答,引导说出“使用人民币付款”;接着,逐段播放视频,让学生说出画面中的顾客付了多少钱给收银员。设计意图在于:复习旧知——数钱,并为新课——付款做铺垫。教师再次设疑:在生活中,去超市购物或者商店购物,我们需要正确地付款才能买到自己心仪的物品,你会正确地付款吗?从而在生活化的情境中导出新课。根据培智学生的生活认知,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为进一步探究奠定有效的基础。

3.“探究”要解决生活化问题

“探究新知”环节是整节课的中心,教师设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培智学生获得新知。在这个环节中,要充分利用培智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发掘生活中的素材,创设“生活化”的探究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判断、交流与讨论等方式开展探究性学习,以解决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经过“生活化”的导入过程,已经激发了学生学习使用人民币付款的兴趣,“探究新知”环节,教师首先讲解课例,出示一个书包及标价,设疑如何用人民币表示145元,在教师的引导和讲解下,示范付款的方法。接着,教师出示若干不同价钱的物品,多次讲解付款的方法并强调注意点。在学生初步学会付款后,教师再让学生分小组,并在小组内进行合作学习。活动规则:小组内一个学生,在超市宣传册上选择了一件物品,并说出物品的价格,让小组中的其他学生用学具人民币进行付款,并校对是否正确。利用超市宣传册,创设生活化的教育情境,使教学活动更贴近生活,帮助学生积累生活经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发挥了培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其合作交流能力。

4.“练习”要注重生活化实践

“巩固练习”环节的有效教学,学生可以更好地记忆、掌握和运用所学的新知识。同样在教学练习设计时,更要创设一些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注重生活化实践,应尽量为学生创造运用知识进行生活化实践的机会,引导学生自觉地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巩固练习时,教师注重生活化实践设计了两个练习内容:(1)课内练习。带领学生去学校的“模拟超市”,选择一个学生扮演超市营业员,其他学生扮演购物的客户,选中自己喜欢的物品,去收银台结账,教师帮忙校对付款的正确性。(2)课外练习。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要求家长配合教学活动,利用课余或者周末放假时间,带学生去超市、菜市场,辅导学生独立完成购物、付款。多元化的练习能够帮助培智学生更好地巩固运用所学的知识,通过开展生活化实践,提高学生的生活适应能力。

二、培智数学课堂创设生活化情境教育的策略

1.发掘生活现象,创设数学情境

培智学生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存在着数学思想,教师要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去捕捉生活现象,采撷生活数学实例,为课堂教学服务。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培智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

2.借助生活经验,思考数学问题

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中不可缺少的工具,数学知识与培智学生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一定程度上,学生生活经验是否丰富,将影响学习效果。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注重联系培智学生实际,借助他们头脑中已经积累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学会思考数学问题,再通过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联系、运用于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3.模拟生活实践,解决数学问题

教师在创设生活化的情境教育时,要注重引导学生领悟“数学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的道理,指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感知数学知识,创设生活实践情境,学会从生活实践中解决数学问题,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在培智數学教学过程中积极创造条件,充分发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为培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来帮助学生学习,鼓励其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以适应社会的发展。

猜你喜欢
生活化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面向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探究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现状及策略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施与成效
高中化学实验生活化的策略与案例剖析——以“酸碱中和滴定实验”为例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高中化学实验生活化的策略与案例剖析——以“酸碱中和滴定实验”为例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小学数学教学中“伪生活化”现象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