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静怡
【摘要】文言文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写四项基本能力,还能够渗透情感教育,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对小学生核心素养和未来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文言文作为小学语文教学重要的内容之一,其学习有一定难度,很多学生有畏难情绪,学习效果较差。因此,教师必须面对问题,创新方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审美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关键词】文言文 小学语文 核心素养 审美意识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指出:应当培养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态度。这也是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目标之一。所谓审美意识,也就是将美学观点和审美要求与语文课堂教学相联系,通过听说读写四个教学环节,用丰富的美育内容去熏陶学生,使他们感受到自然美、生活美和艺术美,提高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实现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用“智慧眼”解读文本,以文化人——发掘文言文中的审美要素
1.文言文的文化价值取向
由于小学生基础知识薄弱,在面对难度较大的文言文时,难免出现发音不准和断句不畅的问题。尤其是面对通假字和古音今读,小学生对这些字难以深入了解,导致他们将原本精练的文章,读得语无伦次,完全是在照本宣科,学习效果差,同时也打击了学生的自信心。
因此,在实施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前,我们需要明确其文化价值,以驱动学生更好更快地发展。文言文教学的文化价值取向经历了两个重要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将文言文教学目标定义为思想政治教育,教材中多数文本都在以古喻今,比如,《曹刿论战》《鸿门宴》《赤壁之战》,讲述的都是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指向战争的战略防御原则和相关问题。第二阶段主要是对知识的追求而进行的能力训练,包括对字词句含义的训练,对字词意义分析和语法的应用,等等;基本知识包括字词句、语法、修辞、逻辑,等等。这种价值取向长期主导着中小学语文和文言文教学,已经引起了教育界的反思。
近些年来,文言文教学的文化价值取向逐渐走向了以传统文化为基础的层面。尤其是小学阶段,必须要指导学生发掘汉语汉字中包含的文化内涵和人文价值,使学生具有民族传统历史文化的思想认识,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学习文言文对于传承中华民族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为这些文本传承了几百上千年,覆盖了我国古代政治、哲学、军事、科技、历史和文艺等多个方面。因此,文言文的文化价值取向已经成为大趋势和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
2.文言文的语言审美意蕴
文言文作为短小精练文本的代表,在语言上充满了各种精妙之处。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要想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就必须深入了解学习文言文遣词造句的方式和逻辑,尤其是其丰富的文字内涵。文言文语言中对文字的巧妙应用,能够帮助教师传达文言文之美,在课堂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审美意识。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基础知识和理解能力较弱,教师在教学文言文时,不能够照本宣科,更不能干巴巴地将文言文翻译后的意思直接传授给学生,而是要从文本的修辞方法入手,带领学生回到文章中的那个场景,让他们能够感受文言文描述的事件和讲述的道理,从而对文言文有更深的理解。比如,在《两小儿辩日》一文中,以人物对话作为主要的叙述方式,并且通过说话讲了一个生动形象而又寓意深刻的故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现文言文语言的生动之美,包括其中的修辞手法和反问句式。如两小儿先说结论再说理由的层次逻辑之美,以及古代孩童的聪明与智慧之美。这些内容都需要教师带领学生去感悟和吸收,而不仅仅是对文章的背诵和对字词的默写。
二、用“巧妙心”构建课堂,以美育人——探究文言文教學中的美育策略
1.在“读”中领略语言之美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要想能够深刻地领悟文言文中的语言美,就需要不断地诵读,通过默读、朗读的方式,将文言文本熟练地口述出来。只有在朗读和背诵的过程中,不断地熟悉文言文字,才能够慢慢摸索感悟其中的内涵。对于小学生而言,文言文确实是比较难理解,因为表现手法和修辞方式都与现在有很大差距。仅仅靠教师讲述,学生不容易体会到其深层含义。因此,必须要亲自研读,才能够领悟其意蕴,找到正确的断句方式,感受语句间的停顿和语气,品味出文言文语言的韵律和节奏之美。
2.在“悟”中积淀意境之美
(1)欣赏自然美——激发学生对祖国美丽山川的热爱
学习文言文不仅需要反复诵读,更需要去细细品味,感受字里行间的传统文化和传统思想,领略古人的优美意境。比如,文言文中的一些描述我国高山大川的语句,或隽秀,或磅礴,或小桥流水,或塞外风沙,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2)感知社会美——培养学生对生命、生活的珍视
通过在读中悟,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并且提高学生对古代文化的认知和审美意识。比如,在《司马光砸缸》一文中,对于生命的理解,对生活的洞察,都是值得小学生学习和感悟的重要内涵。
3.在“玩”中体验文化之美
(1)多学科融合
小学生在进行文言文学习时,不能只局限于语文课本知内的知识,而是要进行多学科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基础上开展文言文学习。加强对一些相关知识的拓展练习,是对文本内涵的进一步理解,也是提高学生兴趣的重要方法。比如,指导学生在美术中画出文言文中的景色,在音乐中了解当时社会的审美差异,等等。
(2)多元化表达
在文言文学习过程中,除了要增加学生对文言文内涵之美的理解之外,还需要能够让他们将这种美传递出去,也就是将文言文中的美学以致用。比如,通过对文言文故事的舞台剧改编,使学生能够出演剧中角色;将一些文言文故事做成论题,让小学生开展辩论赛,开展朗诵比赛,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等。教师应当灵活应用各种形式,才能够实现对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
总而言之,小学文言文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并非一蹴而就,需要进行潜移默化的语言熏陶。教师不仅仅要在课堂上进行文言文的解读,还应当联合多学科,在课余时间开展审美教育,使学生能够成为道德品质高尚的人,为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贡献出自己的一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