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史观视域下的社会思潮研究

2020-10-09 11:14付可
时代人物 2020年16期
关键词:新自由主义主流意识形态

付可

关键词:社會思潮;新左派;新自由主义;主流意识形态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进程始终围绕着“中国如何实现现代化”这一时代课题而展开。这一时期的社会思潮正是对该课题的解答而出现的,是当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社会群体利益与愿望在思想领域中的反映。在当下,随着社会思潮的日益多元化,各种“左”和“右”的思潮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们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共同理想,干扰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而在这各种思潮中,标榜着“自由”标签的新自由主义在社会中更为活跃,也更具迷惑性。它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人们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和信心。因此,深刻揭示“新自由主义”的实质及其图谋,并在意识形态领域消除并肃清其消极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是当下全党和全国人民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新自由主义

新自由主义思潮,是20世纪30年代后在反凯恩斯主义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当代西方经济学说。本文所阐述的新自由主义就是作为当代资本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新自由主义,而不是资产阶级经济学理论的新自由主义。在这一部分主要阐述新自由主义的内涵与特点。

“自由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政治经济思潮,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晚近发明。作为西方主流意识形态和思潮的新自由主义,它学派众多。主要有伦敦学派、现代货币学派、理性预期学派、供给学派、弗莱堡学派、公共选择学派、产权经济学派。其中,伦敦学派是最彻底的自由主义。现代货币学派是新自由主义中影响最大的学派。这些学派之所以都归入新自由主义的学说范围,是因为它们在一些基本思想方面具有共同点。

第一,主张非调控化"推崇市场原教旨主义,反对国家干预。一切顺从自由市场的利润最大化原则,这是新自由主义理论的核心内容。新自由主义认为个人自由主义是自由市场制度存在的基础,也是经济自由的基本出发点。尊重个人自由,就要让个人在市场中自由选择并且国家不应该进行干预。这种以个人自由为基础的自由市场制度是效率最高的。除此之外,新自由主义者坚信,经济活动是有规律的,而国家调控是造成经济不稳定的主要根源。只有实行市场竞争制度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才能提供为技术进步所需的多样性、复杂性和灵活性,而国家的宏观管理和干预恰恰阻碍了技术进步。

第二,是主张私有化,宣扬“私有产权神话”的永恒作用,反对公有制。新自由主义者极端推崇私有制,并认为推行私有制经济就能自动达到经济的均衡发展,并使失业水平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新自由主义在鼓吹私有产权神话的同时还极力反对公有制。他们认为在废除了私有制的公有制社会里,穷人名义上成了公有财产的主人翁。但同时却不得不服从于拥有极大的垄断权的国家管理机构,完全受这个庞大的管理体制所支配。正如哈耶克所言:“正是由于生产资料掌握在许多个独立行动的人的手里这个唯一的缘故,才没有人来控制我们的全权,我们才能够以个人的身份来决定我们要做的事情。如果所有的生产资料都落在一个人手里,不管它在名义上是属于整个‘社会(或是属于独裁者,谁操有这个管理权,谁就有全权管制我们。”

第三,是主张全球自由化,极力维护美国等西方主导下的自由经济。反对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认为各国不管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如何,都应该实行完全的贸易自由化、金融自由化和国际化,取消贸易壁垒和各种政策限制,这样就会带来各国经济的繁荣发展。新自由主义者站在资本主义国家的立场,赞扬它们凭借其所控制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国际会计准则的一系列组织和行业规则来控制世界各国,实行美国模式的世界经济一体化。

第四,是主张福利个人化,鼓吹社会保障的责任应该由国家向个人转移等。新自由主义认为,基于高税收政策的“福利国家”导致经济上的低效率,弱化了人们工作、储蓄和投资的动机;“充分就业”政策减少了私营部门的劳动力供应,使经济发展缺乏弹性;以养老、就业和医疗等为主要内容的全民福利,摧毁了个人自我照顾的能力,增加了个人依赖国家的惰性。

总体上看,新自由主义主流学派的观点为:在经济理论方面主张“三化”即自由化、私有化和市场化;在政治理论方面强调三个“否定”:即否定公有制,否定社会主义,否定国家干预;在战略和政策方面极力鼓吹以超级大国为主导的全球经济、政治、文化一体化。

新自由主义思潮的成因分析

通过前一部分的新自由主义理论分析并深刻揭示“新自由主义”的实质及其图谋。因此,如何在意识形态领域消除并肃清其消极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是当下全党和全国人民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我们在构建主流意识形态的同时,要先对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

经济的全球化构成了“新自由主义”发展的外部条件。早在1690年洛克的《政府论》的发表,标志古典自由主义的产生;1776年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从经济层面上丰富自由主义。1902年,严复翻译《国富论》并传入中国,自由主义开始进入中国的土壤之中,但是由于在近代中国的原因,自由主义逐渐让位于革命、战争与救亡。直到中国改革开放,宽松的政策环境使自由主义再度兴起。

首先,自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不断反思文革的教训,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个人对于价值与个人权利的认识与渴望。加之当时国内的理论匮乏,西方的大量著作不断被翻译进国内。因此,国内在改革初期产生激进的自由主义思潮。随着国内八九学潮、发自由化的运动,苏联、东欧的休克疗法破产、拉美发展的教训,使得自有主义在90年代逐渐走向温和。但随着邓小平同志的南巡讲话,中国的市场化改革启动,导致了社会的急剧转型。这一时期是改革的利益分化与结构转型期,以利益分化与整合的不平衡而引发的社会性矛盾冲突突出起来,与原来的意识形态冲突结合,利益关系成为左右中国改革的决定性力量。中国实行市场化改革,融入国际社会,整个中国出现了历史性巨变。在经济社会领域内的巨大变化,也影响了主流社会思潮的变化。在中国又再度挂起“新自由主义”之风。

其次,把参与经济全球化等同于认同西方主流价值观。全球化是一个整体性的社会历史变迁过程。它首先是经济的一体化,但经济生活的全球化必然对人类的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产生深刻的影响。而且,全球化本身就是一个合理的悖论,“它包含有一体化的趋势,同时又含分裂化的倾向;既有单一化 ,又有多样化;既是集中化,又是分散化;既是国际化,又是本土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缺乏“文化自信”。“理念崇拜”的媚外心态导致丢掉中国特色。中国作为一个非西方后发展的传统国家近代以来一直在努力寻找有效的现代化路径,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知识分子自然地把目光投向西方文明和西方制度,乐观地认为只要我们照搬西方制度,从官僚腐败、国民道德水准低下、到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以及通货膨胀的消除等所有重大问题都能一蹴而就。这种“理念崇拜”心态映射在对待全球化问题上,则表现出对新自由主义的全盘接受,以为只要按照西方学者所鼓吹的那样,主动放弃国家和民族的各种利益需求和本土特色,就能带来本国的现代化。新自由主义,就是西方强势国家的社会经济、政治生活的反映,是站在国际垄断资本的利益立场上说话的,如果我们不顾这些事实,盲目迷信它们,只能误导我国的改革开放大业。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自身建设的失误。从理论上来说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是科学性和真理性的统一。那么,为什么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能被一些人接纳?这一方面与新自由主义的大力自我推销有关,另一方面也与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自身建设的失误紧密关联。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中存在着很多带全局性、原则性的重大问题,如怎样处理意识形态主导性与多样性的统一、阶级性与普世性的统一、批判性与包容性的统一等等。处理好这些问题关乎我国意识形态的构建与创新 ,也是来自意识形态领域的各种挑战,加强和改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举措。

如何构建中国主流意识形态

面對来自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方面的挑战,我国要高度重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主流意识形态的构建与创新,以此来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发展合力,避免落入西方发达国家所设置的新殖民主义的陷阱。

认清新自由主义的本质。我们只有认清新自由主义的本质,才能避免受其意识形态的干扰。新自由主义的实质就是幻想在中国用自由主义代替马克思主义,最终达到资产阶级思想一元化的企图。其错误则在于“经由市场经济、市民社会和消极自由而自发地进入民主社会的主张亦含有很大的一厢情愿的成分”。新自由主义已然成为西方垄断资产阶级对社会主义实行和平演变、对发展中国家推行新殖民主义的思想武器。它在拉美、东欧与苏联国家的实践给这些国家带来严重灾难。新自由主义对我国的改革与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建设也产生了消极影响。因此,我们对此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坚决反对把新自由主义作为改革的指导思想。

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理论引导方面,积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多元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与价值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集中凝练, 是当前意识形态建设的着力点。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构建具有广泛感召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可以引领和整合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形成健康向上、和谐融洽的社会思潮主流。因此,我们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的一元化指导思想引领多样的社会思潮, 同时不断创新、发展和丰富马克思主义,以回击新自由主义的挑战。

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创新。祛除新自由主义思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影响,不仅要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消除新自由主义思潮生长蔓延的土壤。同时更要在宣传思想工作上加大力度,确保主流意识形态在意识形态领域的话语权和主动权,尽最大努力在全社会营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良好氛围。在舆论营造方面,主流意识形态必须要依据形势发展积极利用新媒体的影响和作用,抢占舆论制高点。现时代,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已经使得信息传输媒介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新型媒体空间成为信息交流与沟通的新渠道。因此,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强化道路自信必须重视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的作用,也就是说在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过程中一定要在新媒体上凸显出自己的话语权,在网络等新媒体上建构起自己的话语体系。

当前我国正在推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是一项开创性的事业,经典马克思主义那里没有给我们提供现存答案,现实的社会主义国家也无经验可寻,只能在实践中不断地摸索前进,“摸着石头过河”。改革过程中既需要借鉴他国经验,又需要新理论、新思想指导改革开放进程。因此,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难免受到来自西方国家意识形态的挑战。在回应其他社会思潮挑战时,必须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即坚持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性地位不动摇。唯有如此,才能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话语权,才能明确回应的方向和增强回应的实际效果,并“立”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伟大旗帜。

参考文献

[1]哈耶克.通向奴役的道路[J]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2]俞可平.全球化与政治发展[J]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3]诸德伟.交锋: 新左派与自由主义之争[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2)

猜你喜欢
新自由主义主流意识形态
资本主义经济金融化形成的原因分析
西方新自由主义与高等教育中的公民教育:批判者的立场
新自由主义对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文化信仰的影响分析
新自由主义对我国大学生思想的不良影响及对策分析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和对策研究
新时期高校辅导员正确引导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对策研究
新媒体时代高校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刍议
新媒体环境下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实现途径述评
新自由主义模式为什么不具有普世性
这些预言不靠谱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