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卡奇物化理论的当代启示

2020-10-09 11:14郭婷婷
时代人物 2020年16期
关键词:卢卡奇物化理论

郭婷婷

关键词:卢卡奇;物化意识;当代启示

卢卡奇物化理论产生的背景

政治上,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无产阶级革命在欧洲一些资本主义国家惨遭失败。在这一时期,俄国社会主义十月革命胜利后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鼓舞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以卢卡奇为代表的西方学者开始探索无产阶级革命在欧洲失败原因。

经济上,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这比起世界近代史以自由竞争为主的经济形式有着很大的区别,资本主义经济处于高速发展时期,但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资本主义经济初取得了迅猛发展。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卢卡奇物化理论的内涵及具体表现形式

物化的内涵。受狄尔整体性思想泰、马克斯·韦伯的“合理化”思想、西美尔的“物化”思想等思想理论的影响,基于马克思的《资本论》中的商品拜物教思想,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中具体分析了物化理论的内涵以及其具体表现形式,对其物化思想做了一个基本的解释和分析。“物化”被定义为“人的活动与其自身的劳动通过一种异化的自律性控制人本身,与人相对立”。 物化存在的前提条件是,在商品生产活动中,物与物的关系取代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物与物的关系占主导地位,人与人的关系处于次于物与物关系的第二位,但人与人的关系被商品交易的形式所掩盖,导致人被物这样的客体支配。

物化理论的表现形式。经济上的物化。由于资本主义社会是机器工业化的生产,人与人之间有很少的交流,在资本主义的社会生产下,生产活动追求利益最大化,劳动产品虽然是劳动者生产出来的,但劳动者本人却与他生产出来的劳动产品相分离,资本家为了最大的生产效率,无限的压榨生产劳动产品的劳动者的劳动时间,使得劳动者丧失了他的本性,沦为一种生产工具。

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过程发生变化,工人们不需要知道生产的具体流程,只需要做好属于自己的那部分工作,整个劳动过程不需要过多的思考,只需要简单重复化工作。

政治上的物化。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的反映,受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方式影响,资本主义社会政治生活也变得机械化。政治上建立起一套相对应的法律法规及政策,它们并不是合理合法的,受到国家的强制干预。然而人们必须按照这些规则活动,在与人们主观意识相分离,充斥着单调、乏味与死板的原则的压迫下,在机械化的工作中,个人与自身的主观意志相分离,致使人的能力与其整个人格相分离。在机构中的工作人员也成失去了主体性,变成了被动的客体。

人的意识中的物化。思想文化领域中的物化现象可以支配人的精神活动和心理活动,慢慢的使人产生物化意识。人失去了批判和超越物化现象的意识,不管是社会的低层人员还是高层人员,他们的意识已经被打上了物化的烙印,使这种物化现象普遍化。意识物化本质上就是通过麻痹和掩饰作用,使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丧失真正的阶级意识和自我意识。

卢卡奇物化理论对当代社会的启示

合理运用科学技术尊重主体价值。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革命性力量。科学技术既能给人类带来福祉,也会造成不确定性和产生风险。这种两面性特征需要我们在预见技术未来发展趋势和影响的基础上,有策略地引导科技创新健康发展。宏观层面,政府对科学技术的不合理利用,已经带来了诸如核利用失控、资源透支、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一系列全球性问题。我们不可能通过限制技术的发展来实现治理,只能依靠对技术的发展方向、应用范围、规模、风险等提高警惕,适时制定新的规则,从而实现规则与技术之间的平衡,让技术向善,避免作恶。

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中人与物之间的关系。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辩证统一。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不是矛盾对立的关系,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不能把二者割裂开来,更不能对立起来。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使得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相得益彰。特别是在当前经济新旧发展观、新旧动能交织的特殊时期,正确处理好生态环保和经济发展的关系,确实是沧海横流,方能显英雄本色。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统筹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重在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把生态效益更好转化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加强社会建设,注重意识形态建设。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这一根本制度,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并强调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制度,健全人民文化权益保障制度,完善坚持正确导向的舆论引导工作机制,建立健全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文化创作生产体制机制。要把握好、运用好马克思主义这一强大思想武器,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化解现实矛盾、破解时代难题,在加强意识形态建设过程中不断高举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會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创造力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强大感召力和影响力的中华文化软实力。

参考文献

[1]黄平.卢卡奇对阶级意识的考察——基于《阶级意识》一文的思考[J].西部学刊,2019(19):73-76.

[2]杨兆清.浅谈早期卢卡奇的物化思想[J].读天下,2016(18):336-337.

[3]乔莹.对卢卡奇物化理论的探析[J].学理论,2020(08):61-62.

[4]魏蓓蓓.论卢卡奇的物化理论[J].时代报告,2020(02):86-87.

[5]冯美娜.卢卡奇物化理论探析[J].法制与社会,2019(28):226-228.

猜你喜欢
卢卡奇物化理论
论物化批判的四重路径
论瓦尔特·本雅明
在布达佩斯“寻访”卢卡奇
基于多元外在表征理论的高一氧化还原反应教学
卢森堡思想对卢卡奇的影响研究综述
“理论”与“实践”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盛满理论
在Oracle数据库中实现物化视图
基于卢卡奇物化理论分析手机对大学生的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