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法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0-10-09 10:42苏彪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20年11期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中学生情境

苏彪

【内容摘要】中学阶段是学生心理和生理发展成熟的一个重要阶段,而政治课程作为与学生心理发展最为接近的一门课程,在学校开展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时,该门课程的教育改革受到了学校的格外重视。其中在政治课程中引入情景教学法是教育改革的一大突破,为此本文重点探讨在初中政治课堂上如何应用情境教学这一教学方式。

【关键词】情境  情境教学法  中学生  政治

引言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给中学生接触外界事物提供了便利条件,但是由于阅历不足,中学生的心智还不成熟,对是非的辨别能力还不够,欠缺对自身的约束能力,中学生很容易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而养成不良习惯甚至形成错误的价值观,这就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去给中学生营造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去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学生,让中学生去学会如何正确的看待自己与待人接物等。对于学校来说,开设的政治课程可以帮助学生认识世界、了解社会、辨别是非对错和树立正确的三观等,是学校进行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育部对中学生的政治课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政治课程作为中学生认识科学、社会和自己,学习做人与做事的一门学科,学校需要将政治课程与学生所处的生活环境结合起来,改变教学模式让枯燥乏味的政治课程充满乐趣,搭建适合的中学生接触社会的桥梁。情境教学法的存在就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在政治课堂上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中学政治课堂的教学效果等。为此本文对如何在初中政治课堂上应用情境教学法展开分析研究。

一、情境教学法内涵及特征

情境教学法就是教师在课堂上设法引入特定情境来协助学生学习与理解知识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这种方法旨在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去主动的学习知识并给学生提供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机会,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大大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培养学生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情境教学法的关键在于设置与所授知识和实际生活相关联的情境。情境具有预设性,它往往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及预测学生接受知识时会做出的反应情况而进行提前科学的设置;情境具有即时性,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学生所处环境的变化与其接受知识的能力对所设情境实时调整,以增强课堂与学生的匹配度;情境具有趣味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是设置情境的最终目的,对于学生来说,兴趣是激励其学习最好的动力,为此情境必须具备让课堂轻松、有趣的能力。为此情境教学相比于传统教学,课堂气氛更为活跃,讲授知识更为生动有趣,学生学习到的知识面更为广阔,受到学校和教师的关注。

二、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法的可行性分析

1.情境教学法与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相符

中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这一阶段的学生的心理、生理与小学阶段有着很大的不同,中学生的心理更为成熟,中学生对人、事、物等开始有了自己的认识和看法,开始渴望摆脱家长、老师的束缚,希望通过表现自己获取他人的尊重与表扬。但是由于中学生的经验不足,其看待事物的角度往往较为片面。政治课作为引导中学生与社会联系和帮助中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课程,其被赋予了重要意义。情境教学给学生提供了表现自己、倾听自己内心声音的机会,这种互动式的教学方式更容易让中学生接受,引起中学生在思想上的共鸣,这对于中学生来说是很有必要的,为此在中学课堂上引入情境教学法是必要的。

2.情境教学法与中学政治课程相匹配

中学生政治课程最终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德育品质,帮助学生辩证的看待社会、生活中存在的现象,帮助中学生感受各种情感的变化,帮助中学生去发现自身与他人身上的闪光点和接受自身与他人身上的不足,中学生的政治课程就是帮助学生获得成长。为此对于政治课程来说,教师不仅仅要教授课本上存在的知识点,更需要从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将中学生作为课程的主体去切实完成政治课程的终极教学目标。情境教学更为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它是将课程的知识点融入到情境中,让学生在感受情境变化的同时去发现、学习、理解和应用知识。在情境教学模式下,教师只是情境的引导者,学生要在情境的变化与推进中去总结和反思,最终形成自己对道德、行为等的价值体系,这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大大降低学生对政治枯燥学习的厌烦情绪,还可以锻炼学生团队学习的能力,为此在中学政治课堂上引入情境教学法是必要的。

三、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法的策略分析

1.围绕教学目标设置教学情境

教师使用情境教学法开展教学工作的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学习知识,为此教师在设置教学情境时切记不能脱离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要让学生明确设置该情境的目的。教师首先要对课本知识点有充分的了解,设置的情境要贴近生活,给学生提供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增加学生学习政治课程的兴趣。其次教师还要对知识点的结构进行优化,在情境中添加深入浅出的问题,刺激学生思考。比如教师在讲解参与民主生活这一节内容时,可以通过班级干部选取这一生活事项来设置情境,让学生从选举班干部这一贴近生活的事情中去思考如何参与民主生活和发挥自己的主人翁精神等。

2.情境设置要把握分寸

虽然情境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对政治学习的热情,但如果教师过分的追求情境的设置、过分依赖情境开展教学,就会导致课堂娱乐性过强,课程内容无法正常完成,这就违背了开展情境教学的初衷。为此教师不能盲目的追求表面教学,要立足于政治教学的目标,将对学生理论知识的培养、教学效率的提高和学生道德品质的建立三者进行有机结合,让三者处于动态平衡的状态。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追求为学生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就会造成本末倒置。因此教师在开展情境教学时,要去寻求学生知识掌握程度与课堂教学效果的平衡。比如教师在讲解网上交友这一节内容时,教师需要意识到这一节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较为紧密,学生的情境共鸣比较容易达成,但是由情境升华到理论知识的过程则较为晦涩,为此教师需要格外注重情境与理论的衔接。

3.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教师摒弃传统观念,与学生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情境教学有效实施的途径之一。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教师的权威不容学生质疑,很多学生害怕与老师交流。在新型师生关系中,教师和学生变为知识的共同学习者,学生开始和教师交流知识、直面向教师提出问题,在这种关系下,学生敢于面对内心真实的情感,在这种师生关系下,情境教学模式才能够顺利的推行下去。提高教师设置、筛选情境教学资料和组织、引导情境开展的能力有助于情境教学法的推行。情境教学法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情境的设置必须与时俱进,还要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匹配,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充电,加强对所授课程知识的学习与理解和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学习,时刻关注教育最新话题和学生的生活、学习近况,以此来丰富情境教学的内容。另外教师还应提升控制课堂状况的能力,情境的开展有时会让中学生处于过度兴奋的状态,为此教师要时刻把控课堂的教学节奏,稳定学生状态,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单纯的娱乐,要确保学生能够在情境中学到知识和提升能力。

结论

在中学生的政治课堂上,引入情境教学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有效的,但是如何高效的开展和利用情境需要教师们深入思考。教师要摒弃传统思维模式,深入了解中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心理特征,从学生出发,去寻求理论知识与生活情境的联系,最终让中学生在学习政治课程时获得情感上的共鸣。教师在政治课堂上,引导中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帮助中学生提升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培养学生发展成为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是有必要的。

(作者单位:甘肃省临潭縣羊永九年制学校)

猜你喜欢
情境教学法中学生情境
不同情境中的水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小学英语课堂情境教学法探讨
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