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教学实录与反思

2020-10-09 11:16陈铼熠
湖北教育·科学课 2020年5期
关键词:烧杯淡水陆地

陈铼熠

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海洋》一课重在让学生认识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水体,海水是咸水,并意识到海洋也是人类的资源宝库。本课教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初识海洋的水体特征,通过世界海陆分布示意图认识地球表面海陆分布情况;第二部分,探究海水不能直接饮用的原因,引导学生基于证据进行推理,通过制作简易海水淡化装置;第三部分,通过阅读和交流,认识到海洋是人类的资源宝库。

初识海洋的水体特征

师:同学们,我们来欣赏一段视频(播放海洋视频)。你们见过海洋吗?说说你对海洋的印象或了解。

生:海洋面积很大,一眼望不到边。

生:海洋里生活着很多种类的生物。

师:海洋和河流、湖泊、地下水一样,是我们地球上极为重要的水体。(出示地球表面海陆分布图)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吗?上面不同颜色的区域分别代表什么?

生:这是一张世界地图,淡蓝色的区域表示的是海洋,其他区域表示的是陆地。

师:仔细观察地球上的海陆分布情况,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海洋的面积比陆地大。

师:怎么证明海洋的面积比陆地大?你有什么好方法?

生:我们可以通过“涂色法”“数格子法”来证明。

师:今天老师为大家准备了这样一些工具和材料:等比例的陆地拼图、蓝色的地图底板、剪刀、直尺和铅笔,大家分小组合作,拼一拼、比一比陆地和海洋的面积大小吧!

(学生分小组操作并交流。)

师:你们是怎么比较的?海洋和陆地谁占的面积多?

生:我们先将地图底板平均分成了10份,再把所有的陆地聚拢,接着将陆地与剩余的海洋面积做对比。通过比较我们发现海洋面积约占了地球表面积的十分之七,陆地面积仅占十分之三,海洋的面积比陆地大。

师:海洋不仅面积大,水量也很多,据统计,海水约占了地球上水资源总量的97.2%。

设计意图:在认识海陆分布情况时,教师引导学生先充分观察,说出自己的发现,在发现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开动脑筋想办法证明自己的发现,接着出示材料,让学生亲自动手证明自己的发现。从观察猜想到后来的动手验证,让学生经历一次完整的探究过程,感知海陆分布情况。最后再把教材中海洋的面积和水量的数据作为补充资料来学习,让学生初步认识海洋的水体特征。

探究海水不能直接饮用的原因

1.提出问题

师:看,这是老师最近看到的新闻:地球上约有15亿人缺少饮用水,因为缺水,他们的生命甚至都受到了威胁。老师在看到这则新闻时充满了疑问,你们有疑问吗?

生:地球上有这么多的水,为什么还会缺少饮用水?为什么不直接饮用海水?

2.猜想假设

师:我们可以直接饮用海水吗?为什么?

生:海水太咸了,不能直接喝。

师:海水为什么是咸的呢?海水里面有什么呢?

生:海水里面有盐。

师:海水里面真的有盐吗?那我们平时喝的淡水里面有没有呢?

生:海水中有盐,淡水中没有盐。

3.实验验证

师:我们的猜想对不对呢?如何来验证呢?

生:我们可以用加热的方法,把海水和淡水蒸干后做个比较,具体可以这样来操作:用滴管分别取10滴淡水和10滴海水,分别滴入两把金属勺中,再将勺子放在蜡烛上方加热,等水蒸干后对比两把勺子里的剩余物质。

师:说得真好。除了同学们说到的,老师还有几点补充:在勺子上方罩一个烧杯,实验时关注烧杯里的变化;用蜡烛火焰的外焰加热,加热时注意安全;小组成员间分工合作,实验结束,整理好器材。老师已经为大家准备好了实验所需的材料和工具:烧杯、滴管、小碗、金属勺、蜡烛、火柴、海水和淡水。请你们按要求开始实验吧。

(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4.交流小结

师:你在实验中發现了什么?

生:两把金属勺上都残留有白色物质,其中盛放海水的金属勺中白色物质较多,盛放淡水的金属勺中残留白色物质较少。

生:原来空的烧杯里出现了小水珠。

师:这些剩余的白色物质就是水中的杂质,海水中含有的杂质比淡水多。我们平时吃的食用海盐就包含其中。大家知道烧杯里的水是哪里来的吗?

生:是加热海水和淡水时,蒸发的水蒸气遇到烧杯“变”成的小水珠。

师:蒸发海水后得到的烧杯里的水还是咸的吗?我请一位同学来尝一尝。同学们记住:对于不确定的液体,可不能随便尝哦!

生:不咸。

师:为什么不咸了?盐去了哪里?

生:盐留在了金属勺上。

设计意图:在此实验活动中,特别增加设计了在金属勺上罩玻璃烧杯和品尝烧杯中水的环节,让学生通过观察烧杯的变化猜测加热后水的去向,通过品尝烧杯中水的味道,发现加热后的海水味道变淡,从而为后面设计海水的淡化装置埋下伏笔。

5.联想运用

师: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知道了海水不能直接饮用的原因,可目前世界上又有那么多的人面临缺水的困境,你们能想到办法帮帮他们吗?

生:我们可以将海水淡化,使海水变成可饮用的淡水。

师:怎么淡化海水?说说你的想法。

生:我们可以用加热的方法将海水里的盐分离出去。

师:用传统加热的方法要耗费大量的燃料,代价太大,大自然里有没有我们可以直接利用的东西,也能使海水快速蒸发的?

生:可以直接利用阳光晒盐。

师:蒸发的海水怎么收集?

生:可用盖子或薄膜之类的物品罩在海水上,这样就可以得到淡水,再将它们收集起来。

师:你能自己设计制作一个简易的海水淡化装置吗?需要什么材料?

生:能,需要托盘、海水、保鲜膜、夹子、石块、小碗等材料。

师:说说你们是怎么制作的?

生:将海水装在托盤里,托盘中间放上一个小碗用于收集淡水,托盘上面覆盖一层保鲜膜,四周用夹子固定,最后在保鲜膜中间放一块小石块,形成一个凹陷。太阳一晒,海水大量蒸发,膜上形成的小水珠就会顺着保鲜膜的斜面流进小碗里。

师:小碗除了放在正中间,还可不可以放置在其他位置?

生:小碗的位置可以任意移动,只要上面的石块位置与它对准就行。

设计意图: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初步的工程设计能力,教师要为他们的思维发展搭设支架、创造条件,引导他们开动脑筋积极联想实践。如在设计海水淡化装置前加入的用烧杯收集水蒸气冷凝水的实验,以及在学生制作好的装置中适当提出新的要求,引导学生思索可行性,这样更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认识海洋是人类的资源宝库

师:虽然我们不能直接饮用海洋里的咸水,可还有很多的生物快乐地生活在海洋里呢!你知道有哪些生物?能不能简单介绍一下它?

生:我知道抹香鲸生活在海洋里,它最爱的食物是大王乌贼。它是潜水最深、潜水时间最长的哺乳动物,可以潜到水下2200米,并能在水下待两个小时之久。

生:红树是生长在海边的树木,被人们称为“海岸卫士”。之所以叫红树,不是因为树叶红,而是树皮能制造棕红色的染料。它之所以能稳稳地站在又松又软的海滩上,是因为它有发达的根系。

师:海洋里生活着20余万种生物,其中90%以上的海洋生物生活在500米以内的浅海,还有许多生物生活在海岸边。原来海洋不仅水资源很丰富,生物资源也很丰富啊!海洋是我们人类的资源宝库,但这些资源是取之不尽的吗?

生:不是的。

师:我们来看一段海洋现状的视频(播放海洋宣传片),看了视频,你想说什么?保护海洋,你能做什么?

生:我们要合理利用和保护海洋资源,与海洋和谐发展。

师:目前人类对于海洋的认识和开发还处于起步阶段,海洋还有很多奥秘没被发现呢!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学生了解了海洋的现状和面临的威胁,从而关注海洋发展,意识到保护海洋环境、珍惜海洋资源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教学反思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

在本课教学中,当学生通过学习在脑中建构“海洋面积巨大并含有极为丰富的水资源”的知识后,特别加入“还有很多人缺乏饮用水”的新闻报道,目的在于创设一个反差情境,引发学生认知冲突,从而激发他们质疑、思考,自主发现问题“为什么会缺水”。提出问题“为什么不能直接饮用海水”,旨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之后的学习和探究变成了学生心里自发的需求,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2.创新实验设计,提高学生探究兴趣与能力

在本课“认识地球表面海陆分布情况”环节,传统的教学设计一般采用“数格子法”“涂色法”等来比较。这样的设计存在对学生操作要求高、误差大、实验效果不明显等弊端,而改进后的活动变成了学生爱玩的“拼图游戏”,学生在拼拼剪剪中轻松愉快地建构了地球表面海陆分布情况的知识。

又如在“蒸发海水和淡水”的实验中,我特别增加了在金属勺上罩玻璃烧杯和品尝烧杯中水的环节,这样的改变,使本环节的教学内容与下一环节的“设计海水淡化装置”内容之间建立了更紧密的联系,为学生接下来的自主设计搭建了思维的支架。

改进和创新后的实验设计也更能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有利于学生有效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方法,提升学生的观察和动手能力。

3.培养学生科学阅读能力,为其终身发展奠基

在教学本课前,我特地整理了部分海洋资源的资料,制作出了一份图文结合、充满趣味的“海洋资源资料单”供学生在课上阅读,并设计了让学生扮演讲解员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来介绍的环节。学生通过阅读,感受到了海洋资源的丰富多彩;通过当讲解员,调动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快速提炼信息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4.落实立德树人,实践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在教学本课之前,教师搜集了由于人类的行为导致海洋环境恶化、海洋生物生命安全被威胁的视频供学生观看,让学生谈感受和想法,适时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让学生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及紧迫性,树立热爱海洋、保护海洋的意识。小学科学教材中的思想内容是极其丰富的,只有深入钻研教材,挖掘教学中的教育因素,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把德育和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有效地达到育人的目的。

猜你喜欢
烧杯淡水陆地
探究如何提高淡水养鱼的经济效益
最早登上陆地的脊椎动物
课例
当冷盐水遇见温淡水
快速溶解物体
有趣的化学小实验
治病强身的百字经:《陆地仙经》
海洋里的“甜水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