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学习性评价的实践研究

2020-10-09 11:16韩爱金娜
湖北教育·科学课 2020年5期
关键词:小船框架课程标准

韩爱 金娜

《基于人教鄂教版小学科学教材学习性评价实践研究》是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的立项课题,该课题以人教鄂教版小学《科学》教材(下文简称“《科学》教材”)的内容为基础,依据《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下文简称“课程标准”)的学习目标,按照学习进阶的模式设定“学习性评价三级框架”评价体系。学习性评价是将“教”与“评”相互融合,以评价促进学生的学习。学习性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评而评”,也不是为了给学生下一个结论性的判定,而是要立足学生的发展,从学生当前的学习状况出发,设定学习路径,最终实现课程标准中的学习进阶目标,以评价促发展。

设计学习性评价发展指导框架

课题组根据课程标准和《科学》教材中预设的教学目标和科学实践活动,结合一线教学的实践,设计出与教材相应的学习性评价发展指导框架。在设计评价的总体框架时,课题组通过研究,发现教材设定的教学目标虽然有少数略高于或低于课程标准,但基本和课程标准一致。课题组依据教材设定的教学目标作为初始性指导框架,经过三轮教学实践后,对初始的指导框架进行反复调整和完善,最终形成小学阶段学习性评价发展指导框架。

通过大量的教学实践表明,最终的学习性评价指导框架具有一定的信度和效度。根据10所实验学校教师的随堂评测、市区级现场研究课反馈的数据,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一线教师对学习性评价三级框架体系予以肯定。教师通过简单培训,就能明晰学习性评价的方式和过程,切身感受到学习性评价发展指导框架在监控学生发展情况和调整自身的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学习性评价在教学中的应用

教师在使用学习性评价发展指导框架时,把学习性评价量表细化到每一课的课堂学习中,通过记录单等多种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学习性评价设计不仅关注教师评价,同样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尤其适合一些开放性学习领域的评价。下面以学习性评价在技术与工程领域教学的应用为例进行探讨。

技术与工程领域的学习对于学习成果没有一个固定的、统一的要求,具有很大的开放性,因此传统的评价模式在该领域不太合适,传统的评价模式往往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标准,使评价结果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因此,课题组尝试设计出学习性评价“工程自检”,让学生在真实的工程情境中,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确保评价结果趋于客观、真实。

“工程自检”结合真实的学习和教学情境进行评价,不是孤立地根据学习结果进行评判,它基于学生当前情况和预期的学习目标,着眼促进学生的发展,是一种结合教师和学生的课堂情境进行的评价,主要针对某个既定任务或问题情境展开。在技术与工程领域的学习中,通过设计、模拟真实的工程情境,通过嵌入“工程自检”进行评价,帮助学生及时审视和检查自己的学习目标达成情况,进而实现自我评价。

1.案例《设计与制作小船》

《科学》教材二年级上册《制作小船》单元的《设计和制作小船》一课属于技术与工程领域。本课遵循技术与工程领域的教学思想,设计科学实践活动,引导学生通过设计满足一定条件的小船,画出小船的设计图,按照设计图纸制作小船,经过测试并改进小船等一系列过程,理解工程师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流程。

一位老师在初次试讲时,要求学生在记录单上设计活动。教师通过收集学生的科学记录单,发现大部分学生的设计情况并不理想,主要表现为:学生的设计图只有小船,不能在设计图上清晰地标明小船的各部分结构以及制作小船所使用的材料;部分学生没有理解设计小船的要求,从设计图中无法辨别具体的设计内容(如图1)。

老师在深入分析学习性评价的评价数据后,发现在教师指导下,50%的学生能够设计简单的小船;在教师指导下,29%的学生设计图中能体现小船的基本结构;只有21%的学生能够在设计图中体现小船的各部分结构与细节。

经过多次教学调整,老师在设计记录单上嵌入“工程自检”(如图2)。记录单以表格方式呈现,不仅有设计区域,还将设计任务和要求明确地呈现在记录单上。左栏的任务有小船能漂浮,小船能行驶一段距离。右栏为“工程自检”,内容有图中有标注(名称、材料),按图制作,15分钟内完成,小船能漂浮,小船能行驶一段距离。这样的设计记录单,能够使学生融入工程师设计小船的情境中,他们能够深入理解任务目标,更好地进行设计。嵌入的“工程自检”,可以帮助学生及时审视和检查自己的完成情况,有效引导他们开展自我检查和自我评价,教師可以根据情境嵌入式学习性评价,提醒学生进行后续的测试及改进活动。

通过教学发现,嵌入“工程自检”的记录单和以前的相比,学生能够更加明确工程需求,在设计小船外形的同时,能够标明小船的各部分结构以及所使用的材料,并进行自我评价。通过将学习性评价融入教学过程,学生可以了解自己每一个阶段的学习任务,使得学习有很强的目的性和方向感,教师也可以通过评价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让教学更加有效。

2.案例《磁铁小车》

《磁铁小车》是《科学》教材一年级下册的技术与工程领域的学习内容。学生在制作磁铁小车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有的组小车轮子不能转动;有的组小车车厢不能连接。为了帮助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教师在学生记录单中嵌入了“工程自检”(如图3)。小组1通过“工程自检”的自我评价,找出了制作的小车轮子不能转动的原因,进一步聚焦到车轴、车身、车轮三者间的关系,通过动脑思考、同伴间的讨论和交流,把车轮组装在车轴上,使车轮能够灵活转动。小组2通过“工程自检”发现,在连接其他的车厢时,由于磁铁同极相斥,导致两节车厢无法连接。他们的改进策略是:把环形磁铁拆下来,换另一个磁铁磁极朝外,再固定后,这两节车厢成功地连接在一起了。

对比两组同学的“工程自检”,我们发现嵌入学习性评价能够有针对性地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必要的“脚手架”,帮助他们在具体的工程情境中,进一步理解工程师的工作过程及方法,提升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习性评价对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发展的意义

课题组通过对本校一、二年级504名学生的问卷调查、随机访谈发现:相对于普通的记录单,95%的低年级学生更倾向于使用嵌入学习性评价的记录单。因为通过学习性评价,学生可以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知道自己在学习活动中该做什么、将要做什么,也清楚自己的不足和要改进的地方,能够体会到收获学习成果带来的快乐。通过嵌入学习性评价,学生可以很快掌握正确的科学方法,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课程标准要求学生知道基本的科学方法,认识科学本质,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备一定的运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学习性评价摒弃了传统的教师评价学生的单一评价模式,让评价和学习过程相结合,让评价结果更加多元,更能够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综合提升。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学习性评价了解学生在课堂上的真实感受,了解教学的真实情况,能够对教学的效果进行实时监测,将评价与教学过程相互融合,及时调整教学,促进学生的发展。

学生的科学素养是通过后天学习而获得,并且在学习中不断地提升和发展。学习性评价可以帮助学生对个体的学习行为、思想、能力和品质等方面进行判断与评估,促进他们的科学素养的全面发展。小学阶段是儿童自我评价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低年级学生的自我评价往往带有很大的主观性、片面性,常常出现过高或者过低的自我评价。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会获得越来越多的知识和规范,对自己形成比较客观、全面、深刻的认识和判断。这个课题的研究,依据学生不同年龄段的认知发展特点,搭建出符合小学生科学素养发展的低、中、高三级“学习性评价框架”,并且努力把这些评价体系落实到教学的实践层面。下一阶段课题研究的主要任务是:进一步完善和改进“学习性评价的三级框架”,把它们细化并运用到更多的科学学习领域中。

猜你喜欢
小船框架课程标准
广州市教育局邀请专家深入解读《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
框架
关于开辟版块答疑解惑的通知
浅谈框架网页的学习
基于Jmeter对Node框架性能的测试研究
小船摇啊摇
新课程标准下的计算教学怎样教更有效
小船小船快快开
有他在的小船,一辈子都不会翻
《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中可持续发展教育思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