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杰 刘莹
“小孔成像”是《光的传播》一课中活动三的内容,在活动一和活动二中,学生已经认识了光是沿直线传播的这一特性。活动三中,学生通过“小孔成像”的学习,深化理解光是沿直线传播的这一概念。“小孔成像”是一个经典的实验,在教学这一内容时,蔡敏胜名师工作室从儿童的立场出发,巧妙地探究小孔成像的原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简要流程
1.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教师出示光线打靶游戏图,提问:手电筒的光从A、B、C射入,经过小孔,分别能打到哪个靶?为什么?
2.提出问题、引发猜想
(1)学生观察并交流,本课准备了什么材料?(蜡烛、黑色小孔板、白色塑料板等)
(2)提问:如果老师把黑色小孔板放在蜡烛和白色塑料板的中间,点燃蜡烛,猜一猜,在白塑料板上能看到什么?
(3)学生交流猜测结果及理由,之后教师统计。
3.实验探究、搜集信息
(1)提问:怎样利用实验材料做实验,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学生讨论后汇报。教师强调重点:蜡烛和白色塑料板放在两边,黑色小孔板放中间;蜡烛、白色塑料板、黑色小孔板放在同一直线上;在实验的过程中,可以移动蜡烛、白色塑料板、黑色小孔板。)
(2)学生实验、填写好探究卡,交流汇报。
(3)提问:蜡烛火焰通过小孔后出现倒像,在研究问题的时候,是不是做一次实验就得出结论?
(教师出示“简易照相机”并介绍它的结构,之后重复前面的实验。)
4.分析小孔成像的秘密
(1)提问:刚才两个实验,我们都能看到一个共同的现象,你能给这种现象取个合适的名称吗?
(2)提问:为什么小孔成的像是倒像?说说你的理由。
(3)讲述古代墨子对小孔成像实验的研究故事。
5.拓展延伸、课外探究
了解小孔成像的更多奥秘,还可以查找更多关于小孔成像的资料。
基于儿童立场考量
课堂中,学生经历了提出问题、猜想预测、实证研究、表达交流、拓展应用等环节,体现了科学探究活动的基本特征。与传统的实验教学相比,既关注科学概念的形成,又关注儿童的特点,对某些重要环节进行精心设计,使科学课的学习更有味道。
1.在探究活动前,教师不是盲目地组织学生猜想,不是为猜想而猜想。为体现对学生的尊重,让后续的学习建立在他们已有的认知上,在探究活动前,先让学生对蜡烛、黑色小孔板、白色塑料板等实验材料进行观察和认识,给后续探究活动的开展提供思路和方向。
2.在假设和猜想环节,让学生猜测,当蜡烛、黑色小孔板、白色塑料板摆放的位置不一样的时候,白色塑料板上能呈现什么,并将猜测的结果画下来进行统计,同时对学生的猜测進行适时追问。看似简单的设计,教师能发现儿童对现象的思考,体现了对儿童表达自己观点的尊重。对学生的猜测进行统计,并与最后的实验结果进行比较,让学生明白猜测并不一定可靠,需要实验来验证,从而给他们渗透科学观教育。
3.在探究环节,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怎样利用实验材料做实验?应该注意什么问题?蜡烛、黑色小孔板、白色塑料板三者摆放的位置、高度和彼此的间距等怎么考量?教师半扶半放的支持,立足学生的实际情况,并直接关系到后续探究的科学性和实效。
4.课堂中,让学生根据现象给实验取个合适的名字,是让他们将自己的想法与前人进行比较,让他们更有成就感,激发他们的兴趣,潜移默化地进行了科学史和人文性的教育。
教学效果惊喜不断
以往教学“小孔成像”内容时,总是低估学生,担心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和操作实验的能力不足,特别是不能基于实验的记录来解释小孔成像的道理,教师直接包办和讲解太多,表面上学生似乎懂了,但实际上学生对成像的原理还是一知半解,对概念的建构并没有真正内化。但是根据前述思路进行改进后,学生的表现带来了很多惊喜,表现在如下方面:
1.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厚了,觉得科学充满了神奇。将之前过多灌输和讲解的教学方式转变为让学生提出问题、去想、去动手设计等,他们的自主意识体现出来。特别是学生给实验取名字的环节,他们的思维非常活跃,给了我们更多的惊喜。
2.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有了更清晰的认识,知道科学探究中需要提出问题,进行合理猜想,并需要通过实验去验证,培养了他们的质疑和实证意识,这对学生的科学启蒙是非常重要的。
3.对实验材料进行观察和认识,为学生科学探究做好了铺垫,对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展开探讨,避免了探究中共性问题的出现,让科学探究活动更具有实效,学生能在有效的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
4.学习内容的拓展,体现了科学教育的人文性。教学中特别安排的“简易照相机”和古代墨子进行光学实验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到古代人的聪明智慧及科学发展对人类的贡献,激发了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很好地进行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本课的教学实践重在基于儿童的立场,围绕科学概念的建构对原有的教学活动进行重新设计和优化,把儿童置于科学学习的中心,体现对儿童的关注和尊重,夯实儿童科学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学中信息量大和内容过多等,也会对深度学习和聚焦核心问题产生干扰,期待在后续实践中不断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