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介娇
摘 要:启发式教学主要是通过教师启发学生,让学生学会自主发现问题并乐于解决问题,促进学生进行主动学习的教学方式。本文从分析启发式教学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入手,提出了故事吸引式、抛出问题式、情景设置式几种实施方法,旨在为类似的幼儿教育教学方法提供参考。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幼儿教育;独立思考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幼儿教育也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幼儿时期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期和起始阶段,开拓幼儿思维十分重要,启发式教学得到了广泛应用。幼儿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和启发来帮助解决问题,培养自主能动性,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思维活跃,能够举一反三,做到主动探究和解决各种问题。
一、启发式教学在幼儿教育中的的重要性
在幼儿教育中,幼儿作为启发式教学的主体,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培养幼儿形成渴望学习知识的良好习惯。启发式教学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首先体现在能够激发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教师要掌握幼儿的心理特征,针对具体特征进行“对症下药”,能够吸引幼儿的兴趣,从而将兴趣转化到学习层面;其次是能够让幼儿进行独立思考,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和主动探索的能力,启发式教学法能够发散幼儿的思维,拓展想象空间,让幼儿对未知的知识充满好奇,乐于主动思考和研究,自然可以提高幼儿的学习积极性;最后是能够充分发挥民主教学的优势,从而尊重并体现了幼儿在幼儿教育中的主体性地位,教师可以询问听取幼儿的部分意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形成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1]。
二、启发式教学在幼儿教育中的实施方法
(一)故事吸引式
在课堂刚开始时,教师可以讲解一个与课堂知识相关的故事作为引子,吸引幼儿的听课兴趣以及注意力,然后引导幼儿的思路朝着相关知识点思考,幼儿可以任意生发想象,给出不同的理解和答案,针对不同的想法组织幼儿进行讨论和研究,为同一个问题提供多种解答思路和角度,有利于拓宽幼儿的逻辑思维空间。例如,在课堂上讲诚实的重要性时,可以提前讲解《狼来了》的故事进行课堂导入,在讲解的过程中,需要在精彩的环节停下来,引导幼儿进行联想,对接下来会发生的故事自行脑补,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思维,然后教师再继续讲解,告诉幼儿最后的结局。讲解结束后,让幼儿针对故事中不同的形象进行评价,如爱撒谎的小孩谎报狼来了的行为是否正確,最后被狼吃了的结局是否令人惋惜等。得到关于问题的答案可能是不尽相同的,教师不要给出自己主观性的回答“对”或者是“错”,组织幼儿一起研究不同的答案,让幼儿在讨论中加深对人物形象的理解。讨论结束后,教师总结出诚实的重要性,告诉幼儿做人做事都要秉持诚实的美德,在一个引人深思的故事中教导幼儿如何做人。
(二)抛出问题式
抛出问题式方法即教师提出问题,让幼儿针对问题进行思考和想象,以加深幼儿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作为教学目的,在一问一答中找到合理的解释和答案。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针对任意的环节和知识进行提问,让幼儿自行解决问题,从而进行主动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中幼儿能够反复思索问题,挖掘隐藏深处的想象空间,加深对问题和知识的认知,有利于对问题进行举一反三。例如,在学习音乐课《声音的奥妙》这一节时,可以多拿一些乐器进入课堂,小腰鼓、镲、电子琴、吉他、尤克里里等,然后发出不同的声音让幼儿猜测是哪种乐器发出来的,进行猜测之后组织幼儿分别试音,自己探索答案,使幼儿对声音的印象更为深刻,从而达到本堂课的目的,探求声音的奥妙[2]。在课堂结束后,教师可以引申课堂知识,让幼儿思考现实生活中我们听到的声音哪些是由物体振动发出的,可以通过拍手和弹舌等动作加深幼儿的印象。
(三)情景设置式
情景设置式即教师通过安排设定不同的场景,让幼儿自行发挥,揣摩情景中的人物性格和形象特点,自行进行表演和尝试,在演示中加深对人物和文章的理解,对于不懂的地方可以让幼儿自己发挥想象,在情景表演之后教师再进行人物解读,使幼儿的认知更加全面。例如,在《刘姥姥进大观园》这一情景演示中,教师先简单介绍刘姥姥的来历和贾府的丫头小姐的背景,然后让幼儿分别挑选适合自己性格的人物角色进行表演,可以摆设一些桌椅或者花朵水果之类的道具搭建场景,在幼儿表演结束后,教师可以继续引申深层次的含义,体现刘姥姥和贾母身份差别悬殊,等级不同,介绍当时的时代背景和底层百姓生活的不易等,让幼儿进一步体验不同生活的感受。
综合来看,启发式教学十分适用于幼儿教育,幼儿时期是思维发散、想象空间最活跃的阶段,教师通过引导和启发能够帮助幼儿形成主动思考解决问题的习惯,培养幼儿的探究和自主学习能力。善于启发是一门生活和学习的艺术,幼儿在启发中能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探索知识,对生活和学习的未知充满求知欲,做到“学有所得”。
参考文献:
[1]温金虹.浅析启发式教学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应用[J].才智,2020(12):21.
[2]王丹,韩少楠.浅析启发式教学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应用[J].黄河之声,2019(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