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越 高翔 付洁
[摘 要] 高校应充分重视大学语文课程的“隐性育人功能”,在课程思政理念指导下将高校思政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结合起来。通过深挖课程内容思政元素、创新教学模式、拓展第二课堂、提高授课教师团队思政素养等途径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大学语文课堂思政教学。
[关键词] 大学语文;课程思政;人文素质教育
[基金项目] 青岛农业大学教学研究项目“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教学实施路径研究”(XJY2018029);青岛农业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课程思政视角下大学语文课程育人机制及实施路径研究”(S1822);青岛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五四精神传承与大学生家国情怀培养路径研究——以青岛农业大学为个案”(QDSKL1901158)
[作者简介] 王 越(1985—),女,黑龙江青冈人,文学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文学批评,中国现当代文学;高 翔(1981—),女,山东诸城人,管理学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社会网络结构;付 洁(1985—),女,山东潍坊人,文学博士,讲师,研究方向為中国古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39-0042-02 [收稿日期] 2020-04-27
教育部2014年3月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学语文属于覆盖高校除汉语言文学专业之外所有专业的重要通识教育课程,其主要授课对象为大一、大二低年级学生。大学语文课程是实施开展思政教育的重要阵地,同时也是弘扬继承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是高校专业思想政治课的有效补充。无论是从大学语文的“隐性思政教育”功能看,还是从大学语文在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素养课程、专业课程三位一体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程体系中的地位看,研究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教学对高校“大思政”教育格局建构的意义都极为重大。
一、大学语文的课程功能和思政元素
大学语文课程的授课对象为高校非中文专业学生,目前国内高校多将其作为公共必修课,旨在借助古今中外文学作品提升大学生的汉语应用能力,提高大学生审美鉴赏能力,从而整体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作为大学通识教育的主要课程,大学语文集基础性、工具性、审美性和人文性于一体,蕴含丰富的隐性思政育人资源,是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程之一。由于覆盖专业广泛、学生数量众多,大学语文的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对实现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的中心任务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影响重大,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大学语文对高校美育和思政教育的意义和作用。应将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重点放在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课堂思政教学的实际问题,充分挖掘和运用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
2004年全国大语年会第十届会议指出,“大学语文的素质教育具体落实在人文素质教育层面:贯彻人文精神、培养人文态度、贯穿人文内涵”[1]。这与课程思政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相一致的。为此,大学语文任课教师应建构课程体系,完善课程内容,充分挖掘大学语文课程内容中的思政元素并将其有机融合到课程体系中,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有机统一。从课程内容体系方面看,应提炼大学语文课程内容中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的结合点,并以作为课程内容设置的内在线索和依据,将培养学生综合性的人文素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标准作为培养目标。
从课程思政角度出发,大学语文课程内容可以设置为这样几个方面:第一,借助儒家经典引导学生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爱精神。第二,厚植家国情怀,培养学生的国家民族意识。第三,加强学生主体人格精神培养。通过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学作品影响和塑造学生主体精神、理性精神和道德精神等人格精神,引导学生在价值观和文化多元化的当下社会中保持理性思辨精神,树立健康、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审美价值取向。第四,树立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大学语文课程内容还应包括提升学生运用汉语进行听书读写的能力,提高学生对古典诗文的鉴赏能力,引导学生领会中国古代诗文独有的文学意境之美。还应注意的是,对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和课程体系的建构应该注重内容的整体性和关联性,在对作家作品的选择上应该兼顾经典型和可读性,充分考虑当下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生活经验,做到审美性、哲理性、趣味性相结合,使大学语文的学习切实与社会文化传承需求、个人职业发展需求和个人素养提升需求相契合。
二、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教学的实施要点
由于大学语文授课专业和对象不同,因此教师应该在开课之处对学生的思想状况、知识储备、学习兴趣等方面有所把握,可以通过多途径调研考察学生对个体与国家关系、个人发展与民族发展等家国关系问题的认识,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接受现状。针对学生的特点有的放矢地实施课程思政教学。
第一,创新教学模式。将“互联网+”思维引入课堂教学中,充分借助多媒体技术使教学手段多元化。教师也可以运用课题式的专题化教学,采用案例分析和理论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思想内涵的理解。在课堂教学中增加师生互动和小组实践,增强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实现探究性合作学习。同时,恢复传统诵读法,并通过传统诵读法的介入,更好地发挥其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特点。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使语文教学突破中学语文的填鸭式和对“意义”“中心思想”的模式化学习,将“学以致用、提升能力”放在首位,注重“‘品格养成和审美能力的培养”,重视大学语文“专业审美教育的本质属性”[2],将培养较高的人文素养和健康高尚的审美品位作为课程目标。
第二,拓展第二课堂。第二课堂是“由高校学生依据兴趣爱好自愿组成的学生组织,被认为是课堂之外的第二大育人载体”[3],大学生社团活动被视为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式。以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与传承为中心,依托大学语文拓展第二课堂,配合高校思政主课堂,发挥思政教育阵地的作用。利用学生社团活动、主题团日等平台配合高校思政课堂共同推进对立德树人工作。将学生活动作为思政教育的第二课堂,拓宽高校思政教育的平台,既有利于学生深入掌握所学知识,又将课堂内外有机联系,做到立体、全方位立德树人。
第三,提高授课教师团队思政素养。一方面,高校管理者和大学语文授课教师都应该充分重视大学语文的思政育人功能,重视大学语文教师在通识课教师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保证对师资队伍建设的投入等。另一方面,作为教学实施者,应将课程思政理念植入教师备课、授课、教研全过程,在教学中着力于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融会贯通,提升思政教学能力。
第四,注重课程的前沿性和实践性。在重视中西方文学经典的同时,也应该让大学语文的授课紧跟当下的社会现实和文学发展,在视觉文化、后现代思潮语境中诞生的网络文学、影视文学、大众文学等样式,90后写作、非虚构写作等文学现象,都应该以多种形式被纳入大学语文的授课中。对于多元价值和多元文化不应规避,而应予以正确引导,使学生在纷乱复杂的社会文化语境中具有分美丑、辨善恶、守本心的能力。
目前高校大学语文教学中还存在各种问题,在立德树人、构建大思政格局目标的引导下,各学校应切实加强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力度,促使大学语文切实发挥审美育人和思政育人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何立明.一致的母语教育理念 分层大语课堂教学——谈谈高教大众化时代大学语文教学的“分层”策略[EB/OL].中华语文教育网站,2010-11-21.
[2]张福贵.大学语文教育的学科定位与功能特性[J].中国大学教学,2014(1):48-51,69.
[3]冯培.从班级到团队:高校学生组织模式的重构[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9(4):6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