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思想政治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2020-09-30 06:48张锋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20年9期
关键词:培养策略核心素养

张锋

[摘要]在课程改革的新时期,教师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的学科优势,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培养中学生的核心素养。文章主要针对中学思想政治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展开深入的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中学思想政治;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0)25-0066-02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理念的积极提倡与落实,全面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经成为我国教育事业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在这种形势下,思想政治教师要想有效培养中学生的核心素养,就要不断创新教学方式,以核心素质为导向积极开展多种教学活动,以此来全面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法治意识、科学精神以及公共参与等学科素养。下面结合教学案例,探究中学思想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途径。

一、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

(一)打造充满仪式感的思政大讲堂

当前,许多学校在每年均会开展几场仪式教育,为学生打造仪式感满满的思政大讲堂。例如,在学生成人礼活动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的新年贺词,让学生得到鼓舞,对生活充满信心,并牢牢铭记自身所肩负的历史责任。同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述一些无产阶级革命家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所做出的贡献,让学生受到感染和鼓舞,从而更加坚定自己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增强了政治认同。

(二)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素材

中学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素材,通过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民族自信心,使他们以理性态度和务实精神去继承传统,进而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

二、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一)挖掘艺术资源,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文化創新的途径》这一课中,教师可根据实际教学情况,结合《梨园风韵》这一戏曲作品来为学生创没合理的教学情境,以此来增强学生对传统戏曲的关注度与了解兴趣。在激烈的讨论之后,学生可以进一步明白自身所肩负的传承与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责任。在此期间,部分热爱嘻哈音乐的学生提出疑问:能否将嘻哈音乐融入传统戏曲当中?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要引导学生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问题,并要告知学生,中华传统文化要结合时代发展的新需求来继承与创新,切忌不可一味地迎合部分观众的口味而改变了传统戏曲原有的独特味道。与此同时,教师也要引导学生利用联系的观点来看问题,切忌不可孤立地对问题进行分析,要明确告知学生应该如何处理经典文化作品与流行文化作品二者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有效结合。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可以充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二)挖掘其他课程资源,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在《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先不要告诉学生真理是有条件的,且是具体的,而是让学生自己在熟悉的物理实验中探究答案。如可通过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引导学生做出正确的判断与科学的解释。实验可以证明,除金属外,欧姆定律也同样适用于电解质溶液,但却不适用于气态导体(如霓虹灯管与日光灯管的气体)与半导体元器件。通过这一试验,学生就可以更加深入地认识到,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范围与成立的条件,一旦超出其自身适用的范围与成立的条件,真理就会瞬间变成谬误。通过物理试验,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可以得到有效的培养。

三、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

(一)以法治课程为依托,增强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价值现的认同感

在《生活中的法律常识》一课的教学中,教师首先可以以教材内容为依托,让学生全面了解与掌握民事权利与义务、劳动就业与守法经营、构建和谐家庭等方面的内容。其次,可以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开展模拟法庭活动。课堂上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分别扮演审判长、书记员、公诉人、原告、被告、证人以及人民陪审员等角色,并通过陈述、举证、辩护以及宣判等环节大大增强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价值观的认同感,有效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让学生切身体会到法律的尊严与公正。

(二)组织“法治进校园”活动,传播宪法和法律知识

在我国现阶段,要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就要积极组织与开展各种形式的“法治进校园”活动,以此在校内广泛传播法律知识。首先,法治工作人员要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形象的课件以及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来为学生讲解法律常识,这不仅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兴趣,也有利于学生将法治价值内化为自己的信仰,并有效融入自己的学习与生活当中。其次,学校也可以组织学生重温宪法宣誓画面,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与掌握宪法的作用,深入体会权利与义务之间的关系,以此来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四、培养学生的公共参与素养

(一)鼓励学生加入学生会,调动学生的公共参与热情

可通过鼓励学生加入学生会,充分调动学生的公共参与热情。学生会的主要作用就是协助学校解决学生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并帮助班主任管理日常的班级事务。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自我服务意识以及公共参与能力可以得到充分的体现,同时其潜在的能力也可以得到有效的激发。另外,学生会成员除了开展班级日常的考勤工作外,也会参与到大型的校园活动当中,让他们针对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踊跃地提出意见与建议,可以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公共参与能力。

(二)利用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公共参与素养

教师要利用一切机会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调动学生参与实践的热情和积极性。如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活动,使学生通过实践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进而培养学生的公共参与素养。

综上所述,核心素养的培育是一个相对复杂且漫长的过程。为此,思想政治教师要充分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以课程为依托,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促进学生道德修养与法治理念的培养,并在习近平主席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深入研究与探寻有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路径,以进一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责任编辑 柳紫)

猜你喜欢
培养策略核心素养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