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迎洁 韩利 胡闯 尹聪 任娜 许娇
(湖北省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湖北 武汉 430000)
身体约束(Physical restraint,PR)指使用任何物理/机械性设备、材料或工具等附加或临近于患者身体,使患者不能将其轻易移除,以限制患者自由活动或使患者不能正常的接近自己的身体[1-2]。身体约束的使用在国内外临床已成为较普遍的现象[3-4]。随着临床实践的观察及学科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审视这一措施的合理性[5-6],针对身体约束开展更为深入的研究显得尤为迫切。因此,关于身体约束的研究现状、热点及总体发展态势都是需要去了解并把握的方向。学术期刊作为一种重要的信息来源,代表了本研究领域的现状和发展方向[7]。知识图谱是国际知识计量学界最为公认的可视化分析技术之一[8], 其优势在于可以避免单纯以数量分析决定一切的盲目而粗犷的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对文献价值评估的偏差[9]。目前国内还鲜有关于身体约束的现状与进展的可视化分析研究。本研究利用CNKI数据库对建库以来我国大陆地区护理领域关于身体约束的文献基于CiteSpaceⅢ的知识图谱进行了统计和分析,以知识图谱为基础,深层次挖掘国内身体约束研究潜在的知识和规律,为本领域研究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1.1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身体约束的相关研究文献为研究对象。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 CNKI)为来源检索筛选所得,检索自建库至2019年8月31日公开发表的护理研究中关于身体约束的相关文献。
1.2文献检索 本研究检索策略咨询护理研究领域相关专家制定。进入CNKI文献检索入口,选择“高级检索”,输入并选择中图分类号“r47/护理学”,在匹配度“模糊”条件下,同时包含主题“身体约束”或含“约束”。
1.3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研究内容以身体约束为主题的中文护理研究。排除标准:(1)会议论文、报纸、新闻、征订启示等非学术类报道。(2)文献信息不完整、同一研究内容重复发表及有明显错误的文献。
1.4文献筛选过程 经Endnote剔除题目相同重复发表文献,再由2名研究者对文献进行独立的阅读,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进行筛选。通过人工阅读文献题目和摘要进行初步筛选,若检索结果中通过阅读文献题目和摘要不能确定,则下载并阅读全文决定是否纳入该研究,对于存在争议的文献共同讨论决定取舍。
1.5数据的处理与知识图谱构建 将纳入文献分别以Refworks和EndNote格式导出。身体约束知识图谱构建流程。见图1。
图1 身体约束知识图谱构建
初步检索文献1 819篇,经查重和分析比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共1 617篇。
2.1年份分布 1994-2010文献数量处于较低水平的增长阶段;2010-2013年处于快速增长阶段;2013-2017为平稳发展阶段;2018年出现剧增,并到达高峰;2019年仅纳入至8月31日的文献,故文献量较少。见图2。
图2 身体约束护理研究文献年代分布
2.2作者发文量及合作关系分析 共3 297位作者参与,以陈巧玲和江智霞发文量最多,均为9篇,其次是李萍(7篇)和潘燕彬(7篇),发文量前10作者,见表1。作者合作关系图谱,见图3。
表1 发文量前10的作者
图3 作者合作知识图谱
2.3机构发文量分析 共1 596个研究机构,其中发文量前10的机构中发文量最多的有8篇,最少4篇,细究发文量前10的研究机构,大部分为学院附属机构, 说明大学附属医院的科研水平整体高于一般医院。见表2。
表2 发文量前10的研究机构
2.4高频关键词 对同义关键词进行整理和提取,共得到2 498个关键词,总频次为7 097次,关键词频次前10,见表3。
表3 关键词频次前10
2.5身体约束研究热点和趋势 在关键词共现图谱的基础上,对所有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即把同类关键词进行归类和维度划分。文献关键词共现聚类图谱共形成 14 个聚类(通过LLR算法得到聚类名),能够概况身体约束在护理领域的主要研究内容, 相同聚类的关键词被放在同一水平线,文献的时间置于视图最上方,图中可以看到关键词共引的时间跨度,以及特定聚类研究的兴起繁荣以及衰落过程。聚类的关键词规模越大,则编号越小,#0是规模最大的聚类,主要研究内容为约束用具及其使用。为了更好的总结身体约束在不同阶段研究热点和前沿趋势,进一步提取关键词时区图和突显词,得数据集时间区间是1994年-2019年8月31日,图 5中的每一个圆圈代表一个关键词,该关键词是在分析的数据集中首次出现的年份,关键词一旦出现,将固定在首次出现的年份,线条代表着关键词之间的联系。同时提取前28名的突显词,结合关键词时区图和突显词来分析我国身体约束发展的过程:1994-2000年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身体约束用具和约束方法的具体使用;2000-2009年约束用具仍是研究热点,但开始约束用具的“革新推广”。同时这一时期,身体约束的研究对象开始多元化,包括精神科患者,儿科患者及重症患者等;2009年以约束患者的护理安全为核心的规范化护理成为研究的热点,相关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开始出现。身体约束护理的质量改进、约束使用相关危险因素的分析、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的约束替代及约束减少干预策略是研究的前沿。见图5和图6。
图5 身体约束关键词及聚类时间时线图
图6 身体约束前28个突显词时区分布
3.1机构合作率低,核心作者群尚未充分建立 根据普赖斯定律[10],核心作者中最低产者发文量约等于最高产者发文量的0.749倍。1994年-2019年8月31日,我国大陆地区身体约束护理研究最高产者发文9篇,根据普赖斯定律我国身体约束护理研究领域核心作者群发文量应≥3,而本研究统计,发文篇数≥3篇的作者累计发文篇数占比为3.94%,远小于普赖斯定律中核心作者发文数量占50%的比例,表明核心作者群在发文篇数总量上还远不足。
本研究也侧面提示最高产作者的发文数量较低。上述研究分析均表明,1994年-2019年8月31日,核心作者群在发文篇数总量以及最高发文数量上均未达到理论预期水平,反映了我国约束研究领域核心作者群尚未充分建立,大多数学者缺乏深入与系统的研究。在作者合作方面,身体约束的研究作者虽多,但他们之间的合作却很少。梳理文献不难发现,约束研究科研团体的形成途径主要受同门师徒、同事合作以及相关专业和地域等因素的影响,有相似学术背景或学术经历的学者更易形成科研合作共同体。其中最大的合作群体是以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护理部为核心的江智霞、郝巍巍、潘燕彬等人的科研团队,另黄丽华[11]团队主要研究方向为约束的现状、进展和干预策略等,虽然团队合作力度不够,但其发文量以及被引率较高,属于可参考的重点文献。从科研机构合作网络关系来看,机构间的合作局限于院校与对应医院的合作,如遵义医学院与其附属医院,不同机构间合作少,机构相互协作关系还有待于继续加强和提高。也侧面说明了我国在此研究领域的基础还相当薄弱,以及高投入多方合作的大项目的缺乏,对于身体约束的护理研究的高水平研究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
3.2研究热点随着时间变化较大 观察图5及图6,并结合年代文献数量来看,身体约束在护理领域的研究可以可以大致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1994-2000年处于低水平增长阶段,研究内容单一,主要集中在约束及其用具的使用上,身体约束的对象集中在精神疾病患者。1994年广州精神病院的黎丽燕[12]对本院50例患者约束率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调查,是我国第1篇关于身体约束使用现状的调查性研究。关于约束用具研究的文献,聚焦于如何有效制动患者[13],但随着使用过程中相关伤害事件增多,这一现象得到研究者的关注,部分学者认为这一系列不良事件与约束用具的不恰当使用有关,因此一些改良约束用具的研究在开始发表[14-15],以减少不恰当使用给患者带来的伤害[16]。第2阶段,2000-2009年,发文量也有一定增长,研究者开始关注患者被约束时的心理状态,注重人性化护理,如2002年孙巧云[17]对精神患者使用约束具的心理反应及护理进行了分析:被约束的约束患者时除了观察身体反应,还应加强心理护理。这一时期约束的研究对象也多元化,如老年患者、重症患者等身体约束的使用研究越来越多[18-19]。且不仅从患者角度从医护及家属的角度思考这一护理干预措施的合理性[20]。第3阶段,2010年以后,关于身体约束的研究内容有了爆发式的增长,研究的内容多样化,主要集中在不良反应及改进策略研究。特别是2013 年《精神卫生法》起正式实施后[21],明确规定:精神障碍患者在医疗机构内发生或者将要发生伤害自身、危害他人安全、扰乱医疗秩序的行为,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没有其他可替代措施的情况下, 可以实施约束、隔离等保护性医疗措施。本阶段主要研究内容为:从前期的改进身体约束流程降低约束相关不良事件到直接降低约束率为参考指标,如黄丽华等[11]针对降低精神科身体约束率做了Delphi法策略构建,这一阶段不仅是在精神科,ICU也开始使用循证的方法来重新审视身体约束使用的合理性,甚至出现颠覆性观点:使用身体约束不仅不能降低非计划性拔管事件的发生,反而会增加其发生概率[22]。随着循证医学的进一步发展,大量身体约束的国外指南及循证研究开始出现[23-24],在我国身体约束干预策略的实证研究也逐渐增多,并成为研究主流和热点。
3.3研究趋势分析研究趋势与思考 把握一个学科的研究热点和前沿,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梳理学科知识,了解学科的网络结构,发现创新点,从而进一步推广学科的发展。根据近几年突显词及查阅相关文献,可以看出本领域研究热点由约束工具的应用、设计及改良转变为通过合理约束策略减低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及通过替代方案来减少约束率,主题是在不断变化的。其中身体约束的量表研制以及循证干预减少策略在本阶段研究较多,并可能作为研究趋势进一步发展。如徐燕等[25]在进行减少ICU患者身体约束的循证护理实践引起很大关注,具有较高的下载频次。且同年,多个护理核心杂志发表多篇关于减少身体约束使用的干预策略研究,说明这也是临床专家较为感兴趣的和临床需要真正解决的科研主题。如何制定真正安全有效的身体约束替代策略,将仍会是研究热点与趋势。另外,约束的适应症以及评估量表,国内尚没有有统一或权威的标准。研究[26]证明,合理的工具来评估患者是否符合使用身体约束指征,可以降低约束率。在国外[3-4],较多学者针对身体约束的适用评估做了相关研究,但是国外身体约束评估工具是否适合我国临,形成信、效度较高的评估量表,为我国住院患者的身体约束评估提供科学依据。最后值得我们思考的是,根据本研究的知识图谱可以看出,身体约束的相关研究是以精神科患者发展而来,研究初期约束的研究对象以精神疾病患者为主,但近几年精神科身体约束研究热度降低,研究内容也未深入,现阶段研究热点身体约束量表评估及减少使用干预策略多以ICU患者为主,精神科相关研究反而少见,这应引起我们思考,未来也可作为研究方向进行分析和改进。
我国身体约束经历了由约束工具的使用、改良及有效性应用研究到改变约束观念,探讨约束实践规范,寻求约束替代干预方法, 以有效减少患者身体约束率,保证患者安全的研究发展演变。这一演变体现在循证证据的不断革新、多种干预策略的探讨及相关指南和标准的规范化实施。身体约束目前主要研究热点仍聚焦于约束流程改进策略,未来应继续深入研究多维度干预性研究,加强循证转化,形成完备的约束替代干预措施,实现身体约束的缩减目标,建立更加完善、规范的身体约束方案及符合我国国情的实践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