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itespace的国内外经鼻高流量吸氧研究热点可视化分析

2020-09-29 09:31:00王营营米元元吴赞芳陶秀彬袁莉萍唐宁
护士进修杂志 2020年18期
关键词:热点呼吸衰竭插管

王营营 米元元 吴赞芳 陶秀彬 袁莉萍 唐宁

(1.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急诊抢救室,安徽 芜湖 241001;2.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重症医学科,湖北 武汉 430022)

经鼻高流量吸氧起初作为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的替代呼吸支持手段应用于急性呼吸窘迫患儿[1],由于其具有可提供高达100%的精确氧浓度、60 L/min的流量和经过充分温湿化的气体(37 ℃、100%相对湿度)的优点,从而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2-3]。尤其是Sztrymf等[4]对重症监护室呼吸衰竭患者进行了一项前瞻性的经鼻高流量吸氧研究,其结果显示,经鼻高流量吸氧在呼吸衰竭患者应用中的独特优点,推动了经鼻高流量吸氧在重症监护室呼吸衰竭患者的应用。目前,已有多项研究[5-7]表明经鼻高流量吸氧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脏术后、术后拔管等应用上取得良好的效果。我国经鼻高流量吸氧研究起步较晚,近几年相关研究大量增加,但鲜有对经鼻高流量吸氧研究现状、热点和研究前沿进行可视化分析与总结。本研究以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 Web of Science(WOS)为数据源,对经鼻高流量吸氧进行可视化分析,探讨国内外经鼻高流量吸氧的研究现状和趋势,为今后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以中国知网(CNKI)和万方数据库为国内数据统计来源,以WOS核心数据集为国外数据统计来源,中英文检索均采用主题词检索,检索时间设置2000年1月1日-2019年11月23日,中文检索主题词为“高流量吸氧”or“高流量氧疗”or“高流量鼻导管吸氧”or“高流量鼻导管氧疗”or“高流量湿化氧疗”or“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or“经鼻高流量氧疗”or“高流量鼻导管加温加湿氧疗”;英文检索主题词为“High-flow nasal cannula oxygen”or“High-flow nasal oxygen therapy”or“High flow oxygen absorption”or“High flow oxygen”or“humidified high flow nasal cannula therapy”or“High-flow Nasal Cannulae”or“High-flow nasal oxygen”。通过阅读文献题目和摘要进行初步筛选,若检索结果中通过阅读文献题目和摘要不能确定,则下载并阅读全文决定是否纳入该研究,最终纳入符合检索内容的相关文献并排除新闻报道、通讯、论坛、新闻、与本研究无关重复发表的文献,经NoteExpress剔除重复发表文献,最终得到644篇中文文献和966篇英文文献。

1.2方法 采用Citespace 5.5.R2软件,时间跨度设置为2010-2019年,时间分区长度设置为1年,Selection Criteria设置为Top 50,并提取作者(author)/研究机构(institution)/国家(country)/关键词(keywords)等节点信息并进行可视化分析。

2 结果

2.1发文趋势 我国经鼻高流量吸氧研究在2015年以前处于低水平的增长阶段,从2015年进入快速增长阶段,并在2018年在发文量方面超过英文。而国外发文量在2012年之前处于低水平的增长阶段,从2012年之后进入快速增长阶段,见图1。

图1 2010—2019年国内外高流量吸氧发文趋势图

2.2国内外研究文献来源分布 对国内收录高流量吸氧来源期刊分析显示,发文量大于10篇的期刊有9种,分别是《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中华急诊医学杂志》《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医药前沿》《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临床肺科杂志》及《健康必读》。国外期刊发文量大于20篇的期刊有7种,分别是《American journal of respiratory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Respiratory care》《Critical care medicine》《Intensive care medicine》《European respiratory journal》《Pediatric pulmonology》《Journal of critical care》。在纳入国内高流量吸氧研究644篇文献中,只有22篇文献被核心期刊收录,这说明我国高流量吸氧研究的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2.3国内外机构发文量及合作分析 对国内2000-2019年高流量吸氧的研究机构进行统计可得,仅有兰州大学和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有合作关系,由此可见,国内从事高流量吸氧研究的机构缺乏合作,尚未形成核心作者群。从研究区域来看,发文量主要集中在江苏、河北、天津、山西、甘肃等地区。对国外2010-2019年高流量吸氧的研究机构进行统计可得,各机构间形成了紧密的合作关系。从国家发文量来看,高流量吸氧研究多集中于欧美等发达国家,见表1和表2。

表1 国内经鼻高流量氧疗前10名机构分布

表2 国外经鼻高流量氧疗前10名机构分布

2.4国内外研究热点分析

2.4.1国外研究热点分析 可以通过关键来展现某一领域的研究热点,对国外2000-2019年经鼻高流量吸氧的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出现144个节点,1019条连线,网络密度0.099,研究前5位的研究热点集中在无创通气(noninvasive ventilation)、气道正压(positive airway pressure)、氧气疗法(oxygen therapy)、急性呼吸衰竭(acute respiratory failure)、婴儿(infant)和机械通气(ventilation),见图2。

图2 国外研究热点图谱

2.4.2国内研究热点分析 对国内2000-2019年经鼻高流量吸氧的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出现107个节点,258条连线,网络密度0.0455,研究前4位的研究热点集中在呼吸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无创正压通气和低氧血症,见图3。

图3 国内研究热点图谱

2.4.3国外研究前沿分析 突显词在反映某一领域阶段性研究热点优于关键词,运用Citespace将词频幅度变化较大的关键词提取出来,依据词频的变化幅度预测研究前沿和发展趋势。通过突显词分析可以将研究热点分为以下几个阶段:2000-2007年期间,高流量吸氧研究主题比较分散,尚未形成研究热点;2007-2014年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出生体重儿”“气道正压”“早产儿”“氧气治疗”“无创正压通气”和“重症监护室”;2015-2017年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呼吸窘迫综合征”“阻塞性肺疾病”和“随机对照试验”;2017年至今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低氧性呼吸衰竭”,见表3。

2.4.4国内研究前沿分析 通过突显词分析可以将国内高流量吸氧研究热点分为以下几个阶段:2000-2008年研究主题比较分散,尚未形成研究热点;2008年-2016年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湿化”“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早产儿”2016年-2017年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气管插管”“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成人”、“鼻导管吸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从2008年至今一直是研究的热点,见表4。

表4 国内突显词演变

3 讨论

3.1研究现状

3.1.1国内外发文量与期刊分布 国外高流量吸氧研究从2012年开始进入快速增长阶段,我国经鼻高流量吸氧研究从2015年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在2018年之后我国经鼻高流量吸氧研究发文量开始超过外国。2011年Corley等[8]研究显示经鼻高流量吸氧通过增加呼吸末肺容积和潮气量来降低呼吸频率并改善氧合的作用;Monteverde等[9]研究显示经鼻高流量吸氧与常规吸氧相比对患有急性下呼吸道的患儿是安全且有效的,以上等研究均推动了经鼻高流量吸氧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在纳入国内高流量吸氧研究644篇文献中,只有22篇文献被核心期刊收录,这说明我国高流量吸氧研究的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3.2研究热点与前沿

3.2.1呼吸衰竭 由可视化分析图谱可知,呼吸衰竭是国内外高流量吸氧的研究热点。目前尚无高流量吸氧在呼吸衰竭上的应用指南,但是已有多项证据表明高流量吸氧在呼吸衰竭方面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多项荟萃分析显示[10-12],与标准氧疗和无创正压通气相比高流量吸氧能降低免疫功能低下呼吸衰竭患者的插管率,且不增加ICU获得性感染的风险,但是并没有降低住院患者的死亡率和住院时间。然而另外两项荟萃分析显示[13-14],与标准氧疗和无创正压通气相比,经鼻高流量吸氧能降低免疫功能低下呼吸衰竭患者的死亡率、有创机械通气时间且没有增加ICU住院时间。目前,针对高流量吸氧在免疫功能低下呼吸衰竭患者应用的证据尚不充分,应进行进一步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提高证据的级别,促进高流量吸氧在呼吸衰竭患者应用和相关指南的制定。

3.2.2无创正压通气 由可视化分析图谱可知,高流量吸氧与无创正压通气的序贯治疗是国内外研究热点。虽然已有多项研究显示高流量吸氧能产生类似于无创正压通气的呼吸末正压功能,但是其疗效没有无创正压通气确切。近几年,经鼻高流量吸氧联合无创正压通气的序贯治疗成为研究的热点。余优琴等[15]研究显示,与单独使用无创正压通气相比经鼻高流量吸氧联合无创正压通气序贯治疗能降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气管插管率、心率、ICU住院时间和心率。Beng等[16]荟萃分析显示,对纳入关于经鼻高流量吸氧和无创正压通气的5项研究,各试验间方法设计的差异较大,导致异质性较大,无法进行结果的合并,这提示高流量吸氧与无创正压通气的序贯治疗需要进行进一步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研究。

3.2.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结合可视化分析图谱和突显词图谱可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既是国内的研究热点又是研究前沿,但尚未引起国外的重视。虽然国内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研究的较多,但是文献质量整体上偏低,缺乏大样本、多中心和严谨的方法学设计。Sun等[17]分析一项回顾性显示,在中度高碳血症呼吸衰竭的COPD患者中,与无创正压通气相比高流量吸氧的使用不会导致治疗失败率的增加,而且会减少护理干预措施和皮肤破裂的事件。Di等[18]一项单中心、非盲、交叉研究显示,在COPD患者拔管后与常规氧疗相比,应用HFNC能明显降低神经通气驱动力和呼吸功。Nagata等[19]一项多中心、随机、交叉试验研究显示,对32例稳定的高碳酸血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成年人进行6周的经鼻高流量吸氧和长期氧气治疗。与常规氧疗相比,经鼻高流量吸氧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二氧化碳的动脉分压和pH值,没有改善氧气的动脉分压、呼吸困难、肺活量、6 min步行测试。越来越多的临床试验证实经鼻高流量吸氧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应用效果,但是目前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的呼吸衰竭治疗,无创正压通气仍是指南推荐的一线治疗手段[20-21],以后需要进一步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提高证据的级别,促进经鼻高流量吸氧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应用和相关指南的制定。

3.2.4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结合突显词图谱可知,2015-2017年期间,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集中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Bellani等[22]一项涉及到全球50个国家/地区重症监护病房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ARDS的患病率占ICU入院率的10.4%,轻度患者的住院死亡率为34.9%,中度患者为40.3%和重度患者46.1%。由于经鼻高流量吸氧具有一定的呼吸末正压功能和提供稳定的吸氧浓度,在增加ARDS患者呼气末肺容积,减缓肺泡塌陷及改善氧合具有独特优势,目前已应用于轻度ARDS患者一线治疗。Messika等[23]一项观察性研究显示,经鼻高流量吸氧用于氧合指数(PaO2/FIO2)为137 mmHg患者的插管率为40%,减少了患者的气管插管率。一项多中心研究[24]显示,对比无创正压通气,经鼻高流量吸氧能降低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90 d病死率。但是经鼻高流量吸氧不合理应用以及没有准确把握好经鼻高流量吸氧向无创正压通气和有创机械通气的转换,会延误患者的救治时机。一项回顾性研究[25]显示,插管前经鼻高流量吸氧超过48h与ICU患者拔管率低、病死率高和呼吸机依赖有关。虽然经鼻高流量吸氧可以部分替代无创正压通气的治疗措施,但是目前对于轻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患者且无相关禁忌证,考虑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其推荐意见为弱推荐,证据质量较低[26]。目前尚无指南推荐经鼻高流量吸氧用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以后需要进一步开展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提高证据的级别,促进相关指南的制定。

3.2.5气管插管 结合国内的突显词分析可知,我国2016-2017年研究的热点集中在经鼻高流量吸氧在气管插管患者中的应用。目前已有多项研究显示,在患者插管过程中和插管后运用高流量吸氧取得很好的效果,Hernández等[27]研究显示,在接受拔管的高危成年人中,经鼻高流量吸氧在预防再插管和拔管后呼吸衰竭方面与无创正压通气有同等的效果。Hernández等[28]研究显示,在低风险再插管拔管患者中,与常规氧疗相比,使用高流量吸氧可以降低72 h再插管的风险。一项随机、多中心、开放性试验研究[29]显示,在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患者插管前进行3~5 min的预充氧,调整压力支持通气,以使潮气量达到预期体重的6~8 mL/kg,呼气末正压为5 cmH2O,FiO2为1.0,高流量吸氧参数的设置为气流流量为60 L/min,FiO2为1.0。在轻度低氧血症(PaO2/FiO2>200 mm Hg)中,两组患者的严重低氧血症发生率没有差异、无创通气组的插管过程中最低脉搏血氧饱和度高于经鼻高流量吸氧组;在重度低氧血症(PaO2/FiO2≤200 mmHg)中,无创正压通气严重低氧血症发生率低于经鼻高流量吸氧。但是该研究样本量小,且没有隐瞒治疗分配,其研究结果需要多中心、大样本、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来证实。

4 小结

我国经鼻高流量吸氧近年来得到快速发展,国内研究热点集中在呼吸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无创正压通气和低氧血症;研究前沿集中在慢性阻塞肺疾病。国外研究热点集中在无创通气、气道正压、氧气疗法、急性呼吸衰竭、婴儿和机械通气;研究前沿集中在低氧血症性呼吸衰竭;与国外相比,我国核心机构尚未形成,研究的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建议今后开展跨机构、跨学科、跨区域的合作,以促进我国呼吸治疗相关领域的发展。

猜你喜欢
热点呼吸衰竭插管
热点
Beagle犬颈外静脉解剖特点及插管可行性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热点
车迷(2019年10期)2019-06-24 05:43:28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结合热点做演讲
快乐语文(2018年7期)2018-05-25 02:32:00
深昏迷患者应用气管插管的急诊急救应用研究
肠系膜插管外固定术治疗粘连性小肠梗阻44例
西南军医(2015年4期)2015-01-23 01: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