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情感上开出理智的花

2020-09-28 07:05曾善美
江西教育B 2020年9期
关键词:记念刘和珍林语堂

曾善美

提到鲁迅的文章,大家第一时间总会联想到犀利冷漠的讽刺,而《记念刘和珍君》却是鲁迅难得的抒情散文。《记念刘和珍君》是一篇写人记事的散文,鉴赏刘和珍的人物形象历年来都被执教者完成得很好,本文就不做赘述了。但散文教学读“我”也是重中之重,即鲁迅借文字表达的思想与情感。读“我”的过程往往比较间接、曲折,也更有挑战性。教师可先引导学生找出文中的逻辑反常之处加以分析,来厘清作者的行文思路和情感。还可引入林语堂先生的《悼刘和珍杨德群女士》进行对比阅读,从比较中感悟鲁迅思想的深邃性和思辨性。需要注意的是,学生在对比阅读时重点应放在两位作者的情感态度上,如此方可凸显教学重点且最大程度上避免在课堂中出现脱离文本的现象。

一、把握刘和珍的人物形象

这一教学任务较简单,大多数学生都可以自主完成。鲁迅记叙的几件小事使得刘和珍这样一位进步女青年的身影跃然纸上,让我们看到了刘和珍身上的诸多美好品质:正义、有责任感、不畏强权、爱国……甚至对她的外貌也可以有些许合理的推断:她必定双眸明亮、眼神坚毅,笑容神色却又柔和。

鉴赏人物形象是普遍且高效地提升逻辑思维能力的学习任务。学生可整理出《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的关于刘和珍的事件,透过现象分析本质,探究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品格特征。在此过程中,逻辑思维便得以充分训练与提升。与此同时,教师要尊重和鼓励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促进学生独创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形成与发展。因此,在概括事件、分析人物形象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大胆表达,探异求新。对于过度发散偏离文本的解读,教师也应予以纠正以免出现误读,可以标新立异,但不可太过追求特立独行。在这一部分的末尾,教师还可以适当地拓展延伸,如让学生动笔写一写或者画一画自己心目中的刘和珍,在文字或者画像的创作过程中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鉴赏刘和珍的人物形象是一个热身活动,接下来的环节才是思维训练的重头戏。

二、探寻作者的写作思路,于矛盾处见真章

和分析人物形象一样,梳理作者的行文思路也是训练学生逻辑思维的妙招。《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反复出现“写与不写”“说与不说”这类自相矛盾的句子,这也是本课重要的教学词句。分析文章的“悖谬”之处,以此为切入点进行教学不失为教学的良策。《记念刘和珍君》一文开端,作者在举办刘和珍、杨德群追悼会的礼堂外徘徊,后被程君“正告”,又提及刘和珍毅然预定《莽原》杂志全年。种种铺垫下,作者提笔“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可马上,作者又说“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因为生命的逝去已是惨烈,论客对爱国者的抹黑更是恶劣到令人难以置信。数十位青年的热血将作者淹没,作者在痛极、怒极之时只能提笔不落,无语凝噎。“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两句在文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既是强调,又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前文写到这世界仿佛并非人间,不知何时是尽头。鲁迅当初弃医从文,就是为了用文字唤醒麻木的中国人。此刻,为了铭记历史,为了让这似人非人的世界早日走到尽头获得新生,作者必然要揭露反动军阀的暴行,推翻执政当局散播的流言。由此引出后文三、四小节对客观事实的叙述。而始终微笑着的刘和珍在请愿时被虐杀,在惨象、流言的冲击下,“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因为真相不能被流言所替代,事实需要被完整客观地记录下来。末尾“呜呼,我说不出话”则是因为作者内心哀痛郁结难以释怀,喟然长叹后归于寂静。在“不说与说”的重复与矛盾中不仅蕴藏着作者的行文思路,还包含了作者情感的表达与转折。有沉痛的哀悼之情,有强烈的谴责与愤怒之情,有深刻的总结和对未来的期许,还有久久无法消弭的悲凉。

文中的矛盾之处不止这一处,对爱国青年的牺牲,作者一方面是予以赞颂,一方面又认为意义寥寥。尽管鲁迅不赞成请愿,但他认为烈士不是无谓牺牲,他们的鲜血必然会对活着的人产生影响。这里的矛盾是作者情与理的纠缠与对抗,看似矛盾但应该用辩证的、包容的思维来看待和理解。将这些看似不合理的地方作为教学切入点,于逻辑矛盾处分析文本,这有利于学生辩证思维的形成与发展。在这一部分,学生找到矛盾之处较为容易,但分析理解矛盾之处则有一定难度,教师应适时予以点拨,联系上下文品味其中深意。

三、对比阅读,抓住关键词句体会情感、感悟思想

通过人物赏析和梳理行文思路,学生的逻辑思维、辩证思维能力得到充分发展;将林语堂的《悼刘和珍杨德群女士》与《记念刘和珍君》一文进行对比阅读则可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面对“三·一八”惨案和革命者的牺牲,鲁迅比其他人要看得更加深远,对死亡的态度也更为复杂。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只停留在哀痛与赞颂层面,未对爱国青年牺牲的意义进行更加深入的剖析。教师可采用对比阅读的方式给学生搭建支架,通过对比林语堂与鲁迅在同一事件中不同的情感态度,让学生更全面、具体地理解《记念刘和珍君》一文的主旨。为分清主次,在对比阅读时,教师要限定时长,学生快速阅读提炼关键字词。对“三·一八”惨案,林语堂用了“哀恸”這样的字眼,对于刘和珍,他是赞赏的,至于那些为革命而牺牲的青年,他认为其“死得光荣”“死得可爱”。鲁迅对刘和珍的死亡观感就更为丰富与理智,他有痛更有怒,对反动军阀和散播流言的文人予以了犀利的批判与有力的抨击;歌颂和赞许也有,但鲁迅认为这些牺牲意义寥寥,且人类前行的历史中不该包含这些;苟活者要铭记牺牲,要看到希望,更要愤然前行。林语堂对刘和珍的死亡抱有一种较为积极乐观的情绪,鲁迅却能在悲观中展开理性探讨,这让我们看到鲁迅对生命的敬重,更看到了鲁迅思想的超脱与深远。即使刘和珍的死重于泰山,但他认为死亡仍是不必要的,活着更重要。

鲁迅先生不仅将饱满浓烈的情感倾注于文本中,还在情感的土壤上开出了绚烂的理智之花。单从时代背景去理解评判这一事件,会错过鲁迅在《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独特的情感表达与理性思考,错过文本的曲折深沉之美。历史要牢记英雄,但不同的时代赋予历史不同的含义。《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不是一段冷冰冰的史料,它承载着刘和珍的英魂和鲁迅一颗滚烫的中国心。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旧的课文也必将被重新解读,赋予新的时代意义,焕发出新的生机。

(作者单位:赣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猜你喜欢
记念刘和珍林语堂
“记念”可写做“纪念”吗
曲折盘旋 欲吐还吞——试析《记念刘和珍君》的抒情特色
我国蔬菜科技发展的小心记忆
——记念新中国成立70周年
探访林语堂故里
HIS COUNTRY AND HISPEOPLE
《记念刘和珍君》反讽策略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