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建锋
习作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就是创造性的问题,或者是重新塑造创造性。为什么会有重新塑造呢?传统习作教学存在一定的弊端,一定程度上让学生与生俱来的习作创造潜能逐渐消失,从而对写作提不起兴趣,缺乏行动力,更缺少创造性。怎样重塑学生习作的创造性呢?方法是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创生出来的。笔者以《童眼看课》习作教学创课为例,谈谈自己的实践体会。
一、以生成召唤,重塑习作的创造性
何谓生成?“生命就是生成,即差异生成的过程。”法国哲学家德勒兹认为,“生命就是差异化的过程”。基于此,生成可以视作一种资源,一种差异生成的资源。这种资源可以开发成教学资源,来重塑习作的创造性。
在《童眼看课》习作教学创课中,笔者首先播放了一段微视频《课前,师生互相“打招呼”》——上课之前,一位青年男教师站在教室外与即将走进教室的孩子们逐一“打招呼”。他打招呼的方式很“另类”,不是用口头语言,而是用身体语言:他与孩子击掌、摩肩、拥抱……总之,他与17个孩子打招呼的动作没有一个重复的,孩子们回应的动作也没有一个重复的。
这个颇有创意的视频播放完毕,我请学生动笔写下“看见”了什么。
诚然,《课前,师生互相“打招呼”》这个“创教材”本身就是一种生成。17个孩子,每个人都有个体差异,教师与不同的学生建立连接,建立一对一的生命连接,利用体态语言与学生建立一对一的生命连接。这样的“打招呼”过程,自然是一种生成,一种生命差异化的生成过程。
目睹这一“打招呼”的场景,我想到意大利诗人阿尔多的妙语:“没有嘴巴,没有舌头,没有牙齿,没有喉,没有食道,没有胃,没有肚子……”,这“无器官身体”具有革新性的理念。我想,这种身体的理念并不是针对器官本身,而是提议从器官之间的固定结构、疆域与形式限定的束缚之中,释放出教学该有的一种生成的活力。当我们能够敞开心扉时,才有可能从习惯的生活和思维方式中摆脱出来,才可能听到多样的声音。
“欣赏了打招呼的视频,你是怎么看待教师通过打招呼建立‘一对一连接关系的?”与其说是我召唤学生,不如说是视频召唤学生,或者说生成召唤学生。
以生成召唤,重塑习作的创造性,学生的习作生成活力四射,因为它是学生与“创教材”文本之间的真正互动生成。如“菜花生成蝴蝶”“蝴蝶生成菜花”的相互的、共同的生成所代表的一种真正的生成,这种生成过程中发生的并不是一方对另一方作为原型或者摹本的描红式的复制,不是仅仅“捕捉编码”而转变为另一方,而是在双向发生的生成中,每一种都保证了其中一种的“解疆域化”,两种生成互相牵引,彼此连接,将思维的“解疆域化”推得更远。
二、以创意唤醒,重塑习作的创造性
学生的习作创造潜能是需要唤醒的。笔者通过“创教材”《水枪喷绘的“美术课”》唤醒学生的习作创造潜能。
学生兴趣盎然地观看了《水枪喷绘的“美术课”》:在欢快的轻音乐伴奏下,一群穿着夏装的孩子,他们一字排开,背靠在一面墙上,随心所欲地摆出各种造型。老师拿着一把喷雾水枪“喷”向孩子们,瞬间,墙上“喷绘”了孩子们高高低低、形态各异的“剪影”。回望“剪影”,孩子们兴高采烈、手舞足蹈……
我相机出示PPT:“水枪喷画”,不是为了复制“那一群孩子”,而是為了展示“不可见者”,正是“不可见者”,才让在场的奇迹成为可能。“不可见者”是什么?请写下你的理解。
学生奋笔疾书,争先恐后地交流——
A生说:“这个‘不可见者,是老师的童心。老师表面上是拿水枪喷画,实质上喷的不仅仅是画,更是她一颗不老的童心。”
B生说:“我以前上美术课,不过是为了完成作业,为了画画而画画,久而久之,美术课变得单调、苍白、无趣,当然,我的画也因为没有注入一种用心创造的灵魂,显得平淡无奇。而这个‘不可见者正是用心创造的画,或许墙上孩子们的画影很快会消失,但是,它创造的美,永远不会消失,画魂永远不会消失。”
“美术之美,不一定是用彩笔和纸张创造出来的,也可以用美好的心灵创造。无色的水和墙壁也能创造出孩子们快乐的倩影。这个‘不可见者,就是一个个倩影背后快乐的心,一般人可能用肉眼看不到。简单地讲,‘不可见者,就是大人看不到的孩子们内心的快乐与风趣。”C生振振有词。
……
《水枪喷绘的“美术课”》是怎样重塑学生习作创造性的呢?
法国哲学家梅洛·庞蒂在《眼与心》中以塞尚的例子进行讨论,表面上在讲述塞尚画山,实际上他讨论的是一个哲学问题:何为真正的思想?也就是说,不再用再现世界或模仿世界的思维,而是将我们的创作和一个活生生的生命关联起来,回归到身心结合、身物相济的状态中,探索让事物和世界重新涌现出来的过程。
这不仅是梅洛·庞蒂通过讨论塞尚画山而揭示的真正的思想,也是《水枪喷绘的“美术课”》的创造思想。
引领学生观看《水枪喷绘的“美术课”》,旨在唤醒学生看见这种创造“思想”或者发现这种创造“思想”,进而让学生通过“用笔说话”创造或者重塑自己的“思想”:“老师表面上是拿水枪喷画,实质上喷的不仅仅是画,更是她一颗不老的童心。”“或许墙上孩子们的画影很快会消失,但是,它创造的美,永远不会消失,画魂永远不会消失。”“美术之美,不一定是用彩笔和纸张创造出来的,也可以用美好的心灵创造。”
学生观看、思考、写作的过程,就是跟世界交织、互相渗透的过程,在这样的状态中,绘画给学生的是一种新生的能力,当他们体会到这一点之后,习作便成了真正涌现出来的“事件”。同时,学生自身的生命也在这种重塑习作的创造性行为中得到了调节,或者说能量得到了更新,生命获得了新生。
三、以艺术融创,重塑习作的创造性
艺术是一种特殊的创造形式,是融合感性与理性、感受力与想象力、物质与精神的炼金术。所谓以艺术融创,意味着将艺术创造性地融入习作教学,培育均衡的新型认知主体,这就意味着在培根所讨论的真正的学习层面上建构“收藏丰富的仓库”“改变人类的境况”。这样的知识不限于有用性,不止给予欢愉与虚荣,不止于传授知识,而是引导人发生一种真正的转化,摆脱自我中心视角的局限性,真正形成自身与世界、他者的对话性的关系。
在《童眼看课》的创课中,笔者将《700名欧洲儿童的线上“音乐课”》一段视频作为视听教材,与习作教学融合,重塑习作的创造性。视频内容:新型冠状病毒肆虐,疫情严峻,意大利、西班牙、法国等国家的确诊人数及死亡人数剧增……在这个风雨飘摇的时刻,700名来自欧洲地区的不同国籍的孩子在家隔离时,上了一堂音乐网课,他们唱起了意大利著名作曲家贾科莫·普契尼的经典咏叹调——《今夜无人入睡》……
学生全神贯注地观看了这节特殊的“音乐网课”,我相机煽“智”:音乐是连接异域时空的银河,历久弥新,承载多少浪漫与幻想。看着一张张不同的面孔,他们共同面对着镜头,同时举起标有他们名字、地点和希望的话语;听着他们穿越时空、响彻天宇的童韵合唱——“消失吧,黑夜!/下沉吧,星星!下沉吧,星星!/黎明破晓时,我将赢得胜利!/我将征服一切,征服一切……”
孩子们那跨越时空的共鸣,简直是世上最大的力量与慰藉!
试看这堂充满创意的“音乐网课”的那一刻,我泪目了,因为我被震撼与感动;那一刻,我长大了——我的精神与智慧长大了,因为我不仅仅听到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天籁,更重要的是被孩子们的大视野、大格局、大情怀所感染。
看了这堂“网上音乐课”,结合你疫情期间的网课经历,你此刻想说什么?请用笔说话。
一个学生写道:视频上的“音乐网课”让我非常感動,心连心唱出的是“一种境界”,他们虽然来自世界各地,但他们心心相通;他们虽然脸蛋各异,但是战胜疫情的信念一致!
另一个学生直言:说真的,我在家的网课以旷课居多,因为我爸爸妈妈不在家看管。即使我出现在镜头里,由于老师无法“控制”我,我依然成为“自由人”。看着“音乐网课”上的孩子们,他们心连心地歌唱,我很感动,也很羞愧。
艺术融创涉及如何鉴赏一部作品,它需要调动各方面的综合知识素养,而不仅仅是用速成的知识去解码。艺术的理解力的特殊性在于需要调动身心的感受力以及与作品对话的能力。艺术融创通过培养学生与作品沟通、对话的能力,让其从习惯的、麻木无感的状态中走向更敏锐、更细腻、更有感受力的心灵状态。
当然,以艺术融创重塑习作的创造性,远远不止精神性,它是纷繁多样的光谱,提供思考的素材、观察的视角,也给予超脱或者换一种方式深入现实世界的入口。
《童眼看课》习作教学创课,绝非为教学内容强加的一种表达形式,而是在自己的教室里,真刀真枪地做一次从0到1的原生态创课,给自己一个接纳与重塑习作创造性的可能性空间,以置身其中来栖居、沉思、创造。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教育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