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仲富
摘要:高中化学实验课应积极改变教学策略,积极探索促进学生高阶思维发展的路径,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以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关键词:学生高阶思维;高中化学实验课;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129(2020)10-0284-01
1 高中化学实验课对学生高阶思维发展的促进作用
1.1从教育学角度来看化学实验课的教学价值。美国教育学家布卢姆针对學习行为的思维目标,将理解、记忆、应用等个人意识加工较少的部分列为低阶思维,将分析、评价、创造等经过思维推理过程的精神活动列入高阶思维,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当前化学实验课中存在的弊端[1]。在高中化学课程中,实验课创设的主要目的就是高阶思维导向,教师不但不应将之牺牲,反而应主动引导学生自主实验,积极追求高阶思维。
1.2从核心素养角度来看化学实验课的教学价值。高阶思维概指创新思维、质疑精神、解决性设计、科学决策等高级应用性思考能力,是当今教育的核心问题,化学实验课需要在教学目标的指导下,发挥见微知著的教学影响力,使学生在理解目的、分析条件、设计方案、操作执行、观察记录、最终评价等过程性阶段充分升华思想,形成一种科学探索的价值观念和理性思维方式,抵制社会上重结果轻过程、重理论轻实践的不良风气对学生们思维的影响,务必使学生明确认知以高阶思维看待整体事物的正确价值观念。
1.3.从课程设计角度来看化学实验课的教学价值。从高中课程来看,仅有两科课程拥有化学实验课,可见化学实验课程设置是不可替代、不可削减的,是仅有的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思维过程验证化学知识并接触科学精神的渠道,课程设计目的就是为了使学生的学习经验积累得到一个升华过程,课程本身就是高阶思维活动为主的载体,是师生双方都应高度重视的教学资源。
2 促进学生高阶思维发展的高中化学实验课改革路径
2.1调整实验课教学模式。自主学习是高中实验课的一大进步性教学模式,例如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摆脱教师先入为主的观念束缚,提高学生的课堂自由度,将监督模式变为顾问模式,通过操作激趣使学生主导化学实验,获得刺激感与责任感,主动上手,才会意识到简单的操作步骤中隐藏着无数的高阶思维活动[2]。例如氯水漂白实验,通过先前课堂教学使学生已掌握氯气理化性质,故学生自主实验拥有深厚基础,学生可自主设计安全条件进行实验操作,核心设计是NaOH溶液中加入将酚酞试剂后变红、再滴入氯水这一过程。水溶液消退这一现象会引发学生两种思路,一种是氯水起到了漂白作用,而另一种则是酸碱中和反应导致试剂褪色,这种分歧的产生实际上有助于自主学习氛围,教师便应针对两种想法进行分组,引导学生们展开探讨活动,并鼓励分组进行二次实验验证,使学生关注论证过程,激发探索求知的欲望,以突出自主学习促进思维层次向深度进发的良性过程。
2.2改进实验课教学方法。化学实验课实际类似于职业教育中的下场实习,对应用高阶教学方法大有余地,例如德国职业教育中普及的“任务导向法”,可以进一步应用于高中阶段的实验课教学方法中,放手让学生寻求实验设计过程、核心策略、过程方法、评价体系,无不引导高阶思维的产生与发展,学生获得了自主性强、氛围宽松的客观条件,教师只负责指导而不负责答案,仅仅负责最终评价。例如“粗盐提纯”实验教学重点是使学生们掌握化学基础操作和器具使用熟练度,是教师应用分组教学、表格化管理的一堂好课,实验方案分组设计仍然按照四步走,首先是称重量取、溶解过滤、去除杂质、加盐搅拌的基本技巧,其次是添加试剂,去除可溶性离子,去除过量试剂操作,然后是澄清滤液、蒸发结晶过程,最后是转移提取物称量,计算提纯率活动,基本上都是动手过程,但通过计划表格,将每一步的操作的流程、选用仪器步骤、实验内容、最终结果都记录与其上,最终审查得失,使学生们深度体验过程管理、任务偏差度以及产生原因的高阶思维过程。
2.3 拓展实验课教学内容。为预防学生思维陷入僵化误区,因此提倡在实验课教学中脱离教材上的教学内容,对实验科目进行替换、延展,使学生面对全新内容时调动思维工具,解决新问题,创设新方案,面对反常性事件、寻求新方法等隐藏课程设计,促进学生运用高阶思维。例如钠与硫酸铜溶液的复反应实验,不置换铜而生成了蓝絮沉淀物,此时需引导学生分步思考,循序渐进地诱导学生分类思考并动手验证钠与氯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盐酸之间的化学反应,拓展学生思维的边界,使学生在时空意识、归类思想方面进一步深刻思考。
3 教师在化学实验课中促进学生高阶思维发展的要点
3.1教学角色互换。实验课教学中教师起到灵魂作用,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同时要潜移默化地出让课堂主导权,却又把握导师地位,促进思维发展不是灌输也不是设计难题,在实验目标、实验内容、思维层次等策略性任务上要高屋建瓴,突出引导性与顾问功能,通过课程设计中的分歧、论证矛盾生发点驱动学生自主探究。
3.2应用性与实用观念。在实验课设计中应注重一些实际问题,例如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化学实验,一方面容易激发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试剂简单易得,成本低廉,避免过多高难度、高要求实验对高成本试剂的浪费,当前高中化学经费普遍紧张,要在实验过程中向学生灌输成本意识,避免学生获得了高阶思维能力却忽视试剂的经济负担。
结语:综上所述,应恢复实验课应有的教学价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不能因为追求成绩目标而忽视高阶思维的培养,要使学生亲自获得学习经验,思维独立发展,而非简单重复和巩固教师经验。
参考文献:
[1]周业虹.学科核心素养下的化学概念教学设计[J].化学教学,2018(9):37-41
[2]何永艳.初探提高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策略[J].新课程导学,2017(32):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