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家庭教育中母亲教育及引导策略研究

2020-09-27 23:48徐小兵
当代家庭教育 2020年23期
关键词:引导家庭教育初中

徐小兵

摘  要:家庭教育是孩子一生中必须接受的教育之一,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他们正处于一个叛逆的阶段,这个阶段除了接受学校教育之外,还必须接受家庭教育。在家庭教育的时候,母亲的性格品德如何会直接影响着初中生的发展,母亲要想培养出一个人格健康的孩子,就必须要营造一个非常轻松愉快的家庭氛围,所以,母亲必须给孩子做出正确的引导。本文就对初中家庭教育中母亲教育及引导策略进行分析,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家庭教育;母亲教育;引导

【中图分类号】G7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23-0001-02

1.和孩子进行直接有效的交流沟通

在对初中学生进行家庭教育的过程当中,良好的交流和沟通对于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良好的亲子沟通和孩子的社会社适应能力以及心理健康等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如果说一个母亲在和孩子进行沟通的时候,都是以成绩的优异和在班级、年级上的排名作为沟通内容的话,在沟通时也时常对孩子进行批评与指责,那么就会导致孩子恐惧和母亲进行直接的交流,甚至他们不愿意和母亲敞开心扉分享自己的喜悦和情绪。母亲自然也不能够及时的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和实际需求,特别是对于初中的学生来说,他们正处于一个青春阶段,这个阶段和母亲的交流是很重要的。并且,在这个阶段,孩子也会遇到人生中必须面对的问题和转折点,这些转折点如果没有母亲给予正确的引导和支持,那么孩子是不可能单独完成的。而如果说整个交流的过程并不是特别的流畅,那么也会导致孩子在感情上远离家庭,在我国有一些比较民主型的母亲,在孩子感到迷茫的时候会及时的给予一些建议和帮助,这反而会使得孩子觉得感受到亲情的重要性和成长的快乐。而母亲如果经常对孩子进行表扬和鼓励,那么不仅可以将母亲和孩子之间的情感进行递增,还可以让孩子养成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意识到怎样做才可以成为一个获得家庭及社会认可的人,这对于孩子今后的发展有着非常好的促进作用。

2.树立孩子的自信心

在我国一些家庭当中,家长对于孩子是非常小心翼翼的,他们对于孩子的溺爱超过了正常家庭的宠爱,但是实际上,这样的教育方式反而会使得孩子缺乏一定的自主能力。而在正确的家庭教育中,母亲必须要树立孩子正确的自信心,而自信心树立的前提则是母亲要将孩子看成是一个单独的整体来看待,给予孩子足够的尊重和理解。我国大部分的家长对于孩子都有抱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但是这样的思想理念则是父母们按照自己的生活经验和价值来对孩子的成长进行规划的,对于孩子的实际兴趣和需求并没有太过于重视,这就使得孩子从小到大都是在父母的呵护下长大。而作为母亲,在家庭教育的时候,母亲不应该对外宣扬孩子的缺点和不足,并注意不要在公共场合对孩子加以惩罚,这样不仅不会让孩子改正错误,反而会使得孩子产生自卑心理,久而久之,孩子就会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尤其是对于初中阶段的孩子来说,母亲更应该让孩子感受到温暖和尊严。其次,母亲要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价值,而不是过度的溺爱孩子,对孩子加以过分的保护,从而削弱了他们的自主性。当孩子在感到困扰的时候,母亲更应该像是一个朋友一样和孩子进行沟通,为他排忧解难,而不是说风凉话和责骂孩子,这则会使得孩子更没有信心做好任何的事情。任何一个孩子身上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优点,而母亲要做的就是挖掘出孩子的优势,并引导孩子在自己的优势和优点基础之上加以发展,从而发展为某种能力,以长补短,达到平衡。

3.加强与教师间的沟通

对于家庭教育而言,家长的引导是否高效,也不仅仅是一个人说了算的,在这期间,难免少不了的,就是沟通。沟通是促进家庭教育得到进一步改善的基础前提。因此,要想使得自己的孩子能够变得更加的优秀,家长们就应该多与教师进行沟通,多了解、多交流,平时孩子在家和在学校的状态,只有家长付出了真的行动,才能找到最好的方法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所以说,家长如果想要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中,就必须要拥有敏锐的眼光,在观察到孩子有异常的举动时,应该及时与孩子进行沟通。用句通俗点的话来说,就是要把好孩子心理的脉搏,才能对症下药。其次,还有个最大的忌讳,就是,家长千万别总是拿自己的孩子跟别人家的孩子比,特别是在成绩方面,不要总是用成绩说话,应该引导孩子对学习成绩的高低进行理性的分析。现在有大多数学生在自己成绩不如意时,总是会将责任归结到其他因素上,而并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这是一种责任意识缺失的表现,可能今天孩子犯的错误只是成绩不理想,明天就有可能犯其他错误。因此,家长要对这一问题引起重视,家长要引导子女理性的分析自己的学习成绩,在学生找到自己的错误点之后,他们就能加以改正,就会在以后的学过程中更加的努力,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的成绩得到有效的提升还可以使学生学会理性的分析问题,明辨是非。

4.尊重孩子的想法,不要急于否定

对于初中生而言,他们的情绪是会对他们的行为产生直接影响的。也就是说若初中生的情绪不好,他们的行为表现也将不好,所以,在进行亲子沟通的过程中,一定要帮助孩子拥有一个良好的情绪,为实现这一目标,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家长需要在亲子沟通的过程中接纳并尊重孩子的情绪,之所以这样说,其原因主要在于,初中生的情绪如果在沟通的过程当中,没有被接纳其就会失去勇气,只有当情绪得到认同和接受时,初中生才会受到鼓舞,从而继续努力。其次,还要注意的就是,在沟通的过程中,一定要采用孩子能够接受的语言和语气进行。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亲子沟通的目的,在于让孩子能够站在积极的角度,去看待自己。因为,良好的亲子沟通,不但可以给予孩子物质上所给予不了的东西,而且可以让孩子的心理得到健康的发展,因此,在亲子沟通的过程中,家长需要选择积极向上的语言、以及孩子容易接受的语气对其进行沟通,只有這样才能实现沟通的真正目的。

5.给予孩子足够的信任

有的母亲对于孩子的生活管理得很详细,但是对于孩子的信任度却不高,甚至许多的母亲认为孩子离开了他们就很难具备生存的能力,所以对于孩子的日常生活总是指手画脚,甚至喜欢将自己的意愿转移到孩子身上。但是实际上,只有母亲放手让孩子去经历风和雨,才能够让孩子逐渐成长为一个翱翔于蓝天之中的雄鹰,而不是长期处于母鸡保护下的小鸡。母亲必须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孩子明白他们的生活除了学习之外,还必须要拥有一个坚强的灵魂,母亲要尽量的减少自己对于孩子的唠叨,多倾听多尊重孩子,让孩子可以在家庭教育当中健康幸福地成长,并逐渐让孩子体会到家庭教育的幸福感。在我国大部分的家庭教育当中,母亲扮演的角色有很多,她们不仅是给予孩子生命的人,也是孩子成长道路上的人生导师,只有走进孩子的内心,看清孩子的实际需求和孩子需要得到的尊重,才可以在正确的渠道上灌输更多的母爱,从而让家庭教育发挥出真正的作用。

6.结束语

初中学生的家庭教育尤为重要,这是他们人生阶段中必须经历的一部分,在家庭教育的过程当中,母亲必须发挥出自己的作用,和孩子进行直接有效的交流沟通,并树立孩子的自信心,与此同时,给予孩子足够的信任和理解以及尊重,从而让孩子可以在母亲的帮助和引导下,渐渐成长为一个受社会青睐的人。

参考文献

[1]任海山.家庭教育在形成初中后进生中的影响之我见[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09):273

[2]黄玉清.初中阶段低效能家庭教育原因初探[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34(12):79-80

猜你喜欢
引导家庭教育初中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网络时代大学生非理性爱国现象的引导
细细品味课堂语言 轻松享受教学过程
互动式教学法在大学散打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