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以人为本理念在小学教育管理工作中的渗透

2020-09-27 22:59白久宏
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 2020年9期
关键词:教育管理以人为本小学

白久宏

摘 要:小学教育质量会直接受到教育管理的影响,与基础教育改革也有较强的关联。为优化小学教育管理工作,需将以人为本理念逐步渗透于各个管理环节,利用教育性管理替代传统的控制性管理,推动我国小学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

关键词:以人为本;小学;教育管理

以人為本理念涵盖了十分广泛的内容,具体到小学教育管理领域,指的是要充分凸显学生、教师的主体性作用,在各项制度建设、教学管理活动过程中,将师生人格、权益等充分纳入考虑范围,保证教育管理活动能有效服务于师生发展。以人为本理念符合我国教育管理领域的发展趋势,需将其逐步渗透于小学教育管理工作,不断提升小学教育管理工作质量。

一、小学教育管理工作中暴露的问题

(一)管理观念较为落后

教育观念和思想指导着教育管理活动,为适应基础教育改革趋势,小学教育管理工作者需对管理理念、教育思想等及时革新。但目前很多小学教育管理工作者,受诸多因素影响,依然延续传统的教育观念,经验管理特征较为明显,制约小学教育管理工作。以班级管理为例,部分班主任对考试成绩十分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遭到忽略,这样学生的兴趣、个性就得不到充分尊重,导致两极分化格局形成。

(二)应试教育思维浓厚

素质教育虽得到了全面推行,但出于升学率等因素的综合考虑,部分小学管理者依然延续应试教育思维。近些年来,小学生近视率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表明小学生存在较为沉重的课业负担。部分教师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对智力教育十分重视,道德教育遭到忽略,这样新时代小学生成长需求就得不到全面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容易遭到扼杀。

(三)教师主体性缺失

学校管理主体共同影响管理活动成效,其中,教师、学生以及领导者都属于学校管理主体。只有师生充分参与,方可顺利实现学校管理目标。若教师不能认真备课与科学教学,那么学校教育质量就会大打折扣。若学生不能自觉遵守各种规章制度,学校管理水平会显著降低。而学校管理者则负责制定管理目标、监控教学质量等,会对学校发展方向产生深远影响。这些要素互相影响与制约,任何一方出现问题,都会影响教育管理工作。但就目前来讲,很多学校容易忽视教师的主体地位,导致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发挥,进而对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发展产生阻碍作用。

二、以人为本理念在小学教育管理工作中的渗透意义

(一)与时代发展要求适应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教育管理体系,要求不断提升办学理念,紧密联系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促使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与知识经济时代的人才要求符合。同时,知识革新速度不断加快,一系列新的问题、事物涌现出来,对教师、学校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将以人为本理念落实到小学教育管理工作中,促使管理者知识结构及时革新,更加高效开展人文教育活动。

(二)传统教育管理弊端得到克服

传统小学教育管理模式下,一切工作都要依据制度、规范来实施,促使学校整体工作任务得到完成,这样就容易有诸多问题暴露出来,对小学教育发展造成阻碍。这种模式只能培养思想僵化的学生,虽然可有效应对各类考试,但不具备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针对这种情况,需通过以人为本理念的渗透,给予人充分的尊重,将人的主观能动性凸现出来,促使传统教育管理弊端得到克服。

三、以人为本理念在小学教育管理工作中的渗透策略

(一)创新教育观念

首先,要将全面发展观树立起来。传统教育管理模式下,学生的考试成绩能得到快速提升,但学生的个性遭到了抑制。因此,小学教育管理工作者要将以人为本理念树立起来,通过小学德育体系的构建,使德育工作质量得到稳步提升。要增强与家长等主体的联系,通过多样化手段,帮助家长革新思想认识,能给予学校教育管理工作足够的支持和配合。其次,要创新教师育人理念。小学教师需积极培育学生,引导学生的健康成长。现代社会需求的人才,不仅要具备较高的文化水平,还需拥有良好的品质素养。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需将学生发展规律纳入考虑范围,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情感需求。在做好共性教育的同时,对学生个性教育充分关注,留出足够的空间,用以启发学生思考和探究,使学生的潜力得到充分挖掘。最后,要将主体管理观树立起来。过去管理过程的单向性特征明显,被管理者只能被动接受,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发挥,导致管理效率低下。而主体管理观则要求将管理者、被管理者的主体地位充分凸显出来,要求增强管理过程的双向互动。其中,学生、教师等是小学教育管理的对象,因此,要给予师生的管理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对师生的意见积极倾听,使管理体系得到持续改进。

(二)重视校本管理

通过校本管理,能下移教育管理重心,使学校的自我管理、自我发展需求得到满足。传统学校管理受外部因素的限制性较强,而校本管理则将学校的中心地位凸现出来,能显著提高学校管理效能。校本管理模式下,针对学校出现的各种问题,需由学校领导者、教师等互相沟通,商讨解决。教育管理者则要依据学校发展目标和规划,深入总结学校教育管理中暴露的问题,通过多种策略的综合运用,使学校资源得到高效配置,学校潜力得到充分挖掘,进而使学校的生命力得到增强。校本管理将以人为本理念充分展现出来,要求学校任何工作都需要服务于人的发展,且通过人的主体性作用发挥,加快学校的发展。

(三)增加柔性管理

首先,学校管理人员需对教职工公平对待,小学往往只有有限的利益和资源,教职工具有较为强烈的公平期待。学校管理人员在各项发展决策制定过程中,要将公平这一原则放在首位。要通过利益分配机制的科学构建,统一教师的权利和义务,促使教师的满意度得到提升,主观性得到发挥。其次,学校管理者要与教师密切交流,针对各项管理决策和运行问题,需对教师想法、意见等积极听取,改善两者关系。要对教师的生活、工作全面关注,消除其后顾之忧,使教师能在教学工作中投入更大的精力。最后,要增加小学教师外出培训的机会,通过终身学习体系的构建和完善,使教师的思想观念得到及时革新,教育能力得到持续提高。此外,要切实保障教代会的各项权利,增强学校管理的民主性,这样教职工的合法利益可得到维护。要结合实际情况,教代会定期召开,帮助教职工充分了解学校管理的现状与发展动态。

(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小学教育管理的重要元素为校园文化,影响育人质量的提高。校园文化能够将无形教育力量发挥出来,对于小学生思想价值观念的确立,具有较大意义。因此,小学教育管理人员要依据党的各项方针,大力建设校园文化。首先,要充分落实人文关怀举措,增强校园的人情味。学校发展离不开教师的推动,管理人员要充分关怀教师群体。既需要切实满足教师的生活要求,又要将宽容的校园环境营造出来,促使教师的归属感、幸福感得到增强,以更加负责的态度开展教育管理工作。其次,要持续优化人际关系,增强校园的和谐性。个体不能孤立生存和发展,需融入社会组织。因此,要对校园氛围逐步优化,充分体现爱和关怀,进而对校园中的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促使良好的人际关系得到形成。通过和谐校园的打造,学校成员之间的关系将会得到显著改善,逐步统一学校成员的价值观念和思想认知,促使学校的向心力、生命力得到提升,为学校整体发展提供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基础教育改革的推进,非常关键的环节在于创新小学教育管理工作。以人为本理念与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目标适应,通过以人为本理念的渗透与应用,能使小学教育管理效能得到持续提升。因此,小学教育管理工作者要依据以人为本理念的内涵和目标,逐步改革小学教育管理,发挥师生主体性作用,不断增强小学教育管理成效。

参考文献

[1] 陈卫东.探讨以人为本理念在小学教育管理工作中的渗透[J].中国校外教育,2018(5):20-21.

[2] 刘涛.“以人为本”理念在小学教学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新校园(中旬刊),2018(3):12.

[3] 郭玲.“以人为本”理念在小学德育工作中的有效渗透分析[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8(4):24-25.

猜你喜欢
教育管理以人为本小学
ERP系统在成人教育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GIS在教育管理中的应用探析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