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2020-09-27 23:06洪洁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20年9期
关键词:练习设计联系生活动手操作

洪洁

摘 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让学生在知识与技能、情感与价值观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需要关注学生的发展,通过各种教学活动,使学生的认知水平得到发展,运用智慧和积累的教学经验,善于捕捉教学中出现的点点滴滴,培养自己的教学智慧,来优化课堂教学,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学情前测; 联系生活; 动手操作; 练习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20)9-039-001

课堂教学是否有效,不是看教师教得认不认真,而是要看一节课学生到底学到了多少以及学生学得好不好,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的课堂存在教师教得无味,学生学得无趣,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的现象。高耗低效,缺乏策略,成为教与学最突出的问题。下面结合教学实际,谈谈本人对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点滴看法。

一、学情前测帮助老师确定学生“学什么”

皮亚杰曾说过:“你教什么并不重要,学生想什么比这重要一千倍。”教师应当对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状态有具体的了解,对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及可能达到的知识水平有一定的预设,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即“跳一跳能摘到果子”。因此,教师需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首先应当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课前可以通过学情前测了解到学生对哪些内容学习困难较大,应该如何实施,对哪些内容学生容易产生分歧或表现出认知差异,如何进行分层设计等,对教材进行科学的改进和补充,使之更好地为教学、为学生服务。如《认识人民币》这一知识点,教学内容有对一角、一元等人民币的认识,通过有效的学情前测,了解到一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对这方面早有认识,并运用得很熟练,水平远远超过教学要求,在了解了学生的实际情况后,重新设计教案,调整教学的时间安排和重点,减少学生不必要的作业负担。

教学有了针对性,最直接的就是改变了大部分学生为少数学生当“陪客”,在一旁当“观众”的教学现象。有学情前测的课堂才能使教学目标了然于心,教学过程胸有成竹,教学效果显著高效。

二、联系生活,引发学生主动学习

数学教学一般遵循“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回到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这样一个过程,强调要从学生自身的生活经验出发,把教材中的数学问题转化为学生所熟悉的生活问题。通过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来观察、分析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最后再把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解决问题。把数学教学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衔接起来,使学生在生活中真实感受到数学,自然能够培养学生的兴趣,学起来便更加自然、亲切与有效。例如在教学《24时计时法》时,我通过模拟生活中的情境来引入学习24时计时法的需要,把数学问题与实际生活合理衔接,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24时计时法。通过为学生创设自主建构知识的活动和思考空间,通过两种计时法的多次比较,让学生理解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其次是我在练习中都设计了情景,让所学的知识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从生活现象的变化,引导学生感受一天有24小时,从电视节目单、邮局营业时间等事件中认识和学习24时计时法,感受它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在教学中还可以结合社会热点问题,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通过从生活应用中的实例出发,使学生看到数学在实际生活、生产中的应用价值,明确学习目的,激起学习兴趣。

三、重视动手操作与合作交流,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

在数学课堂中,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是基于数学学习兴趣将教与学合理衔接,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方式。通过实际操作可以帮助学生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进而理解和掌握知识。因此在课堂中教师要让每个孩子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让每个学生都经历学习的过程。例如三年级的《初步认识分数》,是小学生第一次接触到分数,是学生对数的概念的第一次拓展。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重视学生对学具的操作,通过折纸、涂色让学生对分数的含义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在学生已掌握认识几分之一的基础上,让他们选择用纸张折一折、涂一涂来创造出一个分数,并在组内互相交流,说说所创造出来的分数表示什么意思。学生通过折一折、涂一涂、写一写、说一说等活动,让学生个个参与到课堂中,做到动手、动脑、动口,从而初步理解分数所表示的意义。学生参与的主动性被调动起来了,隐性的心理参与和情感投入也加大了,在这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环节中,学生主动求知,从分发挥了学生学习能动性。

四、优化练习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课堂练习是学生“趁热打铁”巩固知识、教师对教学成果反馈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教师应该对练习的设计给予足够的重视,从学生的发展特点以及教学的需求入手,设计合理的练习,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教学《简单的周期》时,教师可以设计层次分明、有变化、有梯度的练习题。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如何计算周期问题后,可以让学生计算第28面彩旗是什么颜色,然后继续追问这28面旗里有几面是红旗、几面是黄旗,在最后有一个练习是让学生用△、□、○设计一个规律,并提出问题“第56个图形是什么?”“56个图形里有几个△、几个□、几个○?”通过改变提问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促使学生在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的同时,实现自身能力的提高。

总之,作为教师,我们要善于从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出發,深钻教材,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合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提高数学课堂的趣味性、有效性和实效性,帮助学生在有效的数学课堂中学到知识,提高能力,发展素质。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

[2]钱坤南.学情前测的教学价值[J]长三角教育,2012(8)

[3]徐雪雯.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元素的渗透方略[J]小学生(下月刊),2017(7)

[4]吴晓咏.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2015,(9)

猜你喜欢
练习设计联系生活动手操作
浅谈小学数学练习设计的策略
关于新课标下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的探索和实践
迷你小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探索
“上课时间太长,下课时间太短”的启示
在活动中探索求知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浅探数学练习的设计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