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群文课堂,品童诗盛宴

2020-09-26 11:50卢欢
内蒙古教育·理论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儿童诗群文阅读低年级

卢欢

摘 要:作为一种新型的拓展阅读教学方式,群文阅读教学可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关注学生在多种多样的文章阅读过程中的能力培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开展群文阅读,会带来阅读教学的真正变革。本文以小学儿童诗教学为例,在解读“群文阅读”的内涵、分析“群文阅读”的意义基础上,着重探讨群文阅读教学的具体开展策略,以期能强化阅读主体,增加阅读数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低年级;儿童诗;群文阅读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20)06C-0112-02

小学阶段正是阅读积累的黄金时期,如何弥补传统阅读教学的不足,扩大学生的阅读面、知识面,值得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去探究。围绕着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文章,而后围绕议题展开阅读和建构的群文阅读教学为传统阅读教学找到了新的“突破口”,群文阅读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阅读数量和质量,更能在阅读中发展语言、丰富语言,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启示儿童诗教学——解读“群文阅读”的内涵

群文阅读是一种新兴的复合型教学模式,相比于传统的阅读方式,这种教学模式能以某种联系将多篇文本串联起来,形成一个集合,帮助学生在头脑中构建阅读体系,将一课一文“升级”为一课多文,既能針对单篇儿童诗深入剖析其写作手法、写作特色和诗中的意象,也能通过多篇诗、整本书甚至是多本书的阅读,将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使学生在对比中学习、感悟,由点到线再到面地阅读,达到较理想的学习效果。

二、聚焦儿童诗教学——分析“群文阅读”的意义

(一)增加学生的阅读数量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指出,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这使小学语文的阅读量成为当下的一个热门话题。虽然小学语文教材上的文本为学生的阅读机会作了一定数量的保证,但仍然无法满足学生的发展,尤其是儿童诗在现行的语文课程中占比较少,需要教师立足教材中的阅读内容适当向外延伸拓展,增加学生的阅读数量,解决儿童诗教学资源缺乏的现状。

(二)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传统课堂教学形式单一,教师往往会花很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儿童诗的阅读材料的教学上,学生自行阅读和自主理解阅读的机会少之又少,学生在一种被动的学习模式中接受教师的“灌输”。而在群文阅读教学模式下,学生对于阅读材料、阅读的角度的选择都有一定的主动权,教学互动增多,这样的自主阅读更能调动学生阅读儿童诗的积极性。

(三)深化学生的阅读能力

诗是语言的艺术,学习儿童诗,不仅要让学生得到美的享受,更要在一定的语境中培养学生鉴赏和驾驭语言的能力,这与群文阅读“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教学目标不谋而合。相较于传统的单篇阅读教学,在群文阅读模式下的多篇儿童诗教学能够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探索、解读,在奇妙多姿的世界里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加深学生对诗意的理解,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开启儿童诗教学——探索“群文阅读”的策略

(一)以“单元主题”为线索的群文阅读

单元主题阅读教学,能从整体出发,统筹安排,以一个单元作为基本单位,生成一个总的教学目标。这样通过一两篇儿童诗去带动整个单元教学,达到的教学效果远大于各个模块分散教学的价值功能总和。

三年级下册《童年的水墨画》一课中包括《溪边》《江上》《林中》三首现代儿童诗。首先,PPT呈现《溪边》,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自己读懂了什么?再在学习小组内合作探究诗歌用词的精妙,如“人影给溪水染绿了”的“绿”字,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想象作者笔下描绘的画面是多么美丽,多么富有生机。在接下来学习儿童诗《江上》和《林中》时,教师可以适当放手,让学生运用在《溪边》一文中学到的方法自主学习,并思考这三首诗歌在写法上的异同。学生发现,这三首诗歌都是描写童趣童乐的,描写手法上都是由远至近,从大场景到特写。但《溪边》由静至动的描写了儿童“溪边钓鱼”的快乐,是一幅动静结合的画作,而比喻精妙的《江上》一诗则是一幅动态图画,将儿童顽皮的戏水情景活脱脱地表现出来,《林中》一诗则将儿童“林中采蘑菇”的欢喜记录了下来。在教学之后,教师还可以向学生推荐阅读与本课特点相同的儿童诗,如同作者的《花前》《树下》《街头》等,在阅读的过程中,有利于提升学生对情景作文写作技巧的把握。

(二)以“修辞手法”为线索的群文阅读

修辞手法是一种艺术表现手法,常见的有比喻、拟人、夸张、悬念、 想象、照应等等,以修辞手法为角度选择3~4篇儿童诗开展群文阅读,通过比较,引导学生感受具有相同或相似的语言风格,让学生在阅读中找寻相同点或不同点,不仅能让学生更深入透彻地掌握修辞手法,也能以文促学、以文解文,让学生学有所获。

例如,《荷叶圆圆》是一年级下册的一首轻快活泼的儿童诗,在学生熟读原诗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在字里行间中感受夏天的美好,尤其是作者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小水珠、小蜻蜓的快乐心情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语言优美生动,尽显大自然的神奇,表达出作者对大自然、对美的向往。通过这一课的教学,教师还可以搜集同类运用拟人手法的写景文章,如《春雨的色彩》《夏夜多美》等,将课堂适当延伸。《春雨的色彩》中小白鸽、小燕子、麻雀间的对话,《夏夜多美》中“风牵扯我的衣裳,送来荷田的清香”,能让学生在阅读中对写景类文章形成概念,进而能够“举一反三”阅读更多的同类文章,达到群文阅读教学的目的。

(三)以“文章作者”为线索的群文阅读

作者不同,创作风格不同。在选择群文阅读文本时,语文教师也可以“文章作者”为线索,在深入阅读教材中所选的儿童诗的基础上,选择本诗作者其他的符合学生实际水平的作品,当然要与教材内容有一定的相似性或存在一定关联性的,既能促进学生对该作家写作风格的了解,加深对同类主题诗的理解,也能扩大学生的知识储备与积累,提高学习效率。

《池子与河流》是三年级下册的一篇儿童诗,作者克雷洛夫以朴实的语言,用不同的结局揭示了两种不同生活态度的不同结局,启发读者思考“如何让自己的人生更有意义”。在教学该诗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读一读寓言家克雷洛夫的其他代表作品,如讲述要看人长处和优点的《鹰和鸡》、带有讽刺意味的《杂色羊》、富有哲理且耐人寻味的《农夫和蛇》,通过学习,学生对克雷洛夫的作品风格有了深刻的了解,知道这样的寓言故事虽然反映的是日常生活现象,但背后往往蕴含着大道理。

四、结束语

总之,在小学语文儿童诗教学中,教师应积极采取群文阅读教学方式,通过群文阅读,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既能更好地将儿童诗所蕴含的思想感情传递给学生,也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诗意和浪漫钻入心里,发挥儿童诗应有的教育价值,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忠琼.小学语文教学中“群文阅读”教学模式初探[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4,(9).

[2]魏晓琴.小学现代儿童诗歌教学策略研究[J].语文天地,2019,(9).

猜你喜欢
儿童诗群文阅读低年级
教案《创作儿童诗》
长了翅膀的儿童诗
巧用单元课文整合有效实施群文阅读
享受群文阅读 提升语文素养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
浅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说话能力
一年级同音字教学例谈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浅谈低年级随文练笔的有效训练
儿童诗的情感表述与情境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