蕴育良好课感 丰盈心灵花园

2020-09-26 00:44陈晓玲
内蒙古教育·理论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生命课堂动态生成

陈晓玲

摘 要:在教学研究多元化发展的今天,如何上好一节心理课,成为人们特别关注的话题。特别是年轻教师,更是觉得无从下手。有没有具体的路径,可以引领年轻教师一步步走向“上好心理课”的征程?笔者通过本文简谈之。

关键词:良好课感;自我省察;动态生成;生命课堂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20)06C-0125-02

我们经常在听完一堂好的心理课后,感觉徜徉在美好的心灵花园中:好课!试问好在何处?平心而论,有好多地方只可意会,难以言传,只觉得“感觉”很好。就像语文有“语感”,音乐有“乐感”一样,教师上课也有课感。所谓“课感”,是教师对课堂教学敏锐的直觉和当下的把握,是在长期实践积淀基础上形成的一种近似自动化的心理直觉。一线心理教师,常常更关注各心理门派的团体辅导策略、方法等,忽略了课感的重要性,其实,课感的强弱是一个心理教师上课水平高低的集中反映。

年轻的心理教师如何从“零”开始,循序渐进地拥有良好的课感?良好课感看起来像可遇不可求的境界,其实不然,回想我们学骑自行车的心路历程,学骑自行车要经历以下四个阶段:无意识无技能,有意识无技能,有意识有技能,无意识有技能。这是一个渐变的过程,想拥有良好的课感,也需要经历类似的历程。

一、无意识无技能——研磨设计的融合感

小时候,我们还不会骑自行车时,看见别人骑得飞快,当时我们是什么感觉?羡慕、兴奋、向往、害怕、怀疑、担心……对于骑自行车,我们此时正处于无意识无技能状态。这样的状态特别像刚入职的年轻教师的状态,面对课堂有各种向往与担心,这时,年轻教师最能为自己的课感作努力的,就是磨砺教学设计:通过解读目标、解读过程、解读学生,来求得“我和課,我和学生,我和教学过程,合而为一”的融合感。

(一)案例分析——做教学目标的创造者

年轻的一线教师在解读目标、解读过程时,容易陷入盲区。第一个盲区是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一节课的“灵魂”,是一切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在教学过程中起着指示方向、引领轨迹的重要作用。下面的教学目标是否发挥应有的作用呢?

例举:一位教师教学“选择快乐心情”时,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让学生懂得自己是可以选择自己心情的,培养学生的调节能力。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认识到快乐可以治病,并且可以提高学习效率。懂得怎样调整自己的情绪。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心态,学会积极地面对生活。

体察:我们常常看到好多说不清、拿不准的标签式目标,即使一两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也未必能够达成,对课堂40分钟又如何起到引领教学的作用?年轻教师要针对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切合实际的教学目标。

(二)案例分析——预想教学过程的场景

在磨砺教学设计时,年轻教师的第二个盲区是没有提前思考学生在课堂上可能出现卡壳的节点。在有些教学设计里,我们经常看到教师先出示问题,然后预设一个体验活动让学生参与讨论,接下来就得出要达成的结论。设计里没有预想课堂可能出现的种种情况。在问题与结论之间,学生的心理活动是怎样的,师生问答是怎样的?这些都在“讨论”与“结论”之间模糊或消失了。

年轻教师把问题的思考与探究的权力完全交给学生,把这样的教学设计带到课堂,到分享环节时就经常会陷入沉默的尴尬境地,最后教师不得不指名回答。唯有在课堂前预想不同水平学生的不同反应的教学设计,才能推进课堂的进程。

提升课感的过程,是教师自我建构的过程,也是充分地把预设转化为调控课堂能力的过程。

二、有意识无技能——提升教师的效能感

再来回忆一下学骑自行车历程,当你骑在自行车上面,后面帮着扶车的人放手了,你有什么感受?独自一人驾驭车向前跑,可能颤颤巍巍,可能随时摔倒,此时,你处于“有意识无技能”的状态,在骑车基本功还很不扎实的当下,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这一过程很没有信心。处于这个“课感”阶段的教师,同样对自己能否上好心理课没有信心。此时提升教师的效能感就显得特别重要,这样才能不断提升对“课感”的敏锐性。

俗话说:“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研”与“教”是教师课感力增长的两条不可或缺的平行线。笔者非常幸运能与洪老师在一起,促成“研教一体”化研究新方式的诞生。下面以《“‘蛋生爱”》一课为例,谈谈与洪老师的互动教研带给笔者的成长。

第一,主题的诞生。笔者原先以“保护蛋宝宝”活动为依托,设计了“感恩亲人”的主题。研讨中,洪老师一时灵感迸发,改名“‘蛋生爱”,寓意是“‘蛋生爱”的谐音是“诞生爱”,笔者眼前一亮,大爱这个主题出现了。这是画龙点睛的一笔,给整节课的所有环节定了基调,于是,有了“蛋生爱”“诞生爱”“付出爱”三个层次不同的教学境界。

第二,关于教学素材的取舍。原先,笔者用了两星期的时间在保护蛋宝宝,而课堂上只用了5分钟的时间作交流,因为,笔者觉得大家都经历过了。洪老师却认为这恰恰是重要的教学资源,应该放大保护蛋宝宝的交流时间,因为来自于学生的亲身感受才是学生学习的“活水源头”,学生的“爱”才能从这里自然流淌出来。而其他人为的教学设计体现更多的是教师的一厢情愿。

第三,主题的延伸。洪老师认为“蛋生爱”的主题可以延伸到课外,让孩子回家当“爸爸妈妈”的角色,换位体验不同的角色。这样,学生就能把课堂上的感悟转化生活中的行动。

印度著名的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说过,正确的教育来自我们自身的改造。这就是“研教一体”带给笔者的成长。

三、有意识有技能——彰显动态的生成感

当你不需要他人协助,能独自骑车上路时,你已进入“有意识有技能”的阶段,尽管你还需要刻意关注身体与自行车各部分的协调状态。但是,你对前进的方向以及未知的因素更有底气。“有意识有技能”状态下的教师,更有运筹帷幄的课感了。此时的课感来源于陌生化的应对,来自偶然性的触发,来源于动态性的生成。

决定“好的心理课”的价值要素之一,第一是体验,第二是体验,第三还是体验。当我们注重学生的切身体验后,“生成”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笔者曾指导我校金向荣老师《你的心情我理解——小学生换位思考团体辅导》一课,为了让学生体验换位思考的重要性,金老师举行了“哑巴牵盲人”活动,让“哑巴”牵“盲人”过独木桥。显然,在交换角色的体验中形成的“心理落差”,如波涛撞击着学生心灵的大门,动态生成的景象也因此喷涌而来。

课堂感受的生成:此时多数“哑巴”,对走一尺宽的独木桥(长板凳)不屑一顾,甚至在牵“盲人”时还还一脸嘲讽的表情:胆小鬼。而当“哑巴”变身“盲人”站到独木桥上的一瞬间,他们的表情瞬变,理解了“盲人”的举步维艰。

课堂发言的生成:大家争先恐后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当我们眼睛看得到的时候,觉得过这独木桥简直是小菜一碟;而在蒙上眼睛站到独木桥上的那一瞬间,我们一下子就理解了“盲人”走路多么不容易……

课后延伸的生成:放学后,同学们纷纷将自己在这节课的体验写成了日记,其中有位同学是这样写的:“我紧张地走上了“獨木桥”,眼前黑漆漆的一片,我害怕极了。突然,我的脚踩空了,我感觉死到临头了,恐惧、慌乱一刹那间涌上了心头……最后,我干脆蹲下来,在众人的笑声中像小壁虎一样爬了过去。”

“有意识有技能”的教师彰显了动态的生成感。一堂有着良好课感的课,带给我们更多的应该是思索,以及更多回味的余地。

四、无意识有技能——促进和谐的生命感

当我们骑着自行车,吹着口哨并能欣赏沿途风景时,这项技能已经学到我们的无意识层面了。我们已进入“无意识有技能”的状态,同样的,处于这个状态下的教师,无需思考课感为何物,良好的课感就已经穿梭在师生与课堂之间了。这是师生之间心灵相遇的场所,有着“炉边谈话”般的温馨和真诚,时时绽放着生命的灿烂。

叶澜教授认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师生全身心投入,他们不只是在教和学,还在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也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才能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才会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也许,唯有在教师已经具备“无意识有技能”的课感状态,才可能造就这样的教学境界。

作为一名心理教师,笔者跟学校每年段的学生一般有一学年的教学之旅,每次临近尾声,笔者会利用一节课让学生回顾一学年来的心灵成长,让学生把自己的心灵感悟借鉴名人名言进行总结,学生厚积薄发,点点滴滴,扎扎实实,属于学生自己的“童心妙语”就这样产生了——

生命篇:生命可以回忆,却不可回头。——五(4)丁培青

快乐篇:世界有阳光、树木、草儿、小花,就是不能少了你的微笑。——三(3)刘晨

自信篇:偶像不是用来追求的,是用来超越的。——四(3)曾泽铠

心态篇:只要有一颗童心,就是100岁老人也像10岁小孩。——四(4)杜芊菱

奋进篇:智力有限,努力无限。——三(4)王桢元

耐挫篇:希望是一盏永不熄灭的灯。——三(3)涂心铭

这样的语言让人“眼睛一亮”“心头一热”,在学生的笔尖下,有一座千姿百态、意趣横生的心灵花园。学生创编了属于他们的“童心妙语”,一本来自学生创作的校本课程就这样水到渠成了。

“无意识有技能”的教学就是这样,依靠一点一滴的影响,描绘身心成长的蓝图。

也许,还可以再列出一百个这样的问题,但却不可能穷尽一个充盈良好课感的课堂可能发生的一切。“教师的目光看多远,学生的脚步就能走多远”。蕴育课感,只为学生多彩的明天。

参考文献:

钟志农.探索学生心灵成长“路线图”:中小学心育活动课程开发指南 [M] .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生命课堂动态生成
高效课堂下小学数学课堂动态生成的研究
基于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策略探微
动态生成,彰显数学课堂活力
品德课堂“动态生成”资源的运用策略
质疑——催生语文生命课堂
小学英语课堂再创新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教若三“点”成线 注定别开“生”面
生命课堂视角下高中物理课堂评价的实践研究
用“互动”构建生命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