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GTN《中国名词》对外传播话语研究

2020-09-26 11:13王一哲吴敏苏
教育传媒研究 2020年5期
关键词:对外传播话语

王一哲 吴敏苏

【内容摘要】本文选取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制作的文化特别节目《中国名词》作为话语分析样本,运用梵·迪克的新闻话语分析框架对其进行话语分析,从文本视角和语境视角,总结其在词汇、翻译、话题和修辞等方面的对外传播策略,以期为今后的对外传播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国名词》;话语;对外传播

中国国际影响力日益提高,逐步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但是,长期以来,西方媒体对中国形象的塑造存在固有偏见,国际传播“西强中弱”的格局尚未根本改变。与此同时,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的对外传播事业正面临巨大发展机遇期。

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创设于2016年,是隶属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国际传播媒体,开播以来产生了一定的海外影响。由CGTN制作的文化特别节目《中国名词》(Chinese Terminology)自2017年10月开播以来,分别依托“中共十九大”“改革开放40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三个重大议程,制作播出了3季,共35集节目,每集以时长1分钟至4分30秒不等的短视频的方式呈现。每集节目中主持人以站立姿态、行走姿态或参与表演的形式,展示与所传播词汇相关的历史场景、道具或影像資料,讲解一个或多个“中国名词”,从政治、经济、衣、食、住、行等方面向国际受众展现中国的发展变化。这档节目以独特视角和精良制作取得了较好的对外传播效果,对其进行新闻话语分析研究,可以为我国媒体对外传播提供参考。

1952年,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家哈里斯在美国《语言》(Language)期刊第28卷发表的《话语分析》(Discourse Analysis)中提出了“话语分析”这个概念,此后它便被作为术语而被广泛运用于现代语言学领域。20世纪末,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教授梵·迪克则将“话语研究”与“媒介研究”相结合,从而提出可以从“文本”和“语境”两个视角进行新闻话语分析。梵·迪克认为,“新闻”的概念不仅是“报纸或电视节目的体裁”,更是“媒体和大众传播的信息”。①作为一种独特的话语,新闻话语实现了对过去发生的政治、社会或文化事件的重现。本文对CGTN《中国名词》节目的新闻话语分析,就是从文本和语境两个角度对在媒体平台上发布并且包含政治、社会和文化内涵的信息产品的社会符号意义的研究。

本研究具体步骤为:在CGTN官方网站搜索关键词“Chinese Terminology”,获取截至2019年的3季、共35集的节目视频。以梵·迪克新闻话语分析理论为学术支撑,首先从“文本视角”入手,分析该节目在词汇选择和翻译上的策略,然后从“语境视角”探究该节目在话题、修辞上的特点,最后分析该节目的对外传播策略,并提出相关思考。

一、CGTN《中国名词》节目的文本视角分析

话语分析从文本视角出发,“主要集中研究句法学和语义学……语义学则论及词汇、句子和话语意义”。②文本分析是从结构上对新闻话语的描述。因此,新闻话语的文本分析可以从话语格局、话语形式与表现来进行描述。

话语分析框架中的文本视角代表着传播内容,但其绝不仅仅局限于信息层面,更是一种带有意义和意识形态表达的文化产品与社会产品。因此,传播内容不仅仅是表层符号或者媒介,更是在具体意志支配下生产的有目的性的社会产品。根据《中国名词》的节目特点,我们选取措辞、翻译两个角度,从文本视角分析《中国名词》进行对外文化传播的策略。

(一)中国话语的对外传播

1.新闻节目从“汉语”破题,对外传播引领文化“走出去”

语言文字是民族文化的精髓与载体,也是解码国家理念的重要途径。当今西方话语体系面临挑战,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越来越多的西方受众愿意了解一手的中国文化,国际上也掀起一股“汉语热”。在国际秩序发生变化、话语体系面临重构的时刻,CGTN《中国名词》节目以“汉语”作为切入点宣传中国文化、中国理念,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传播实践。

2.传播中国特色政治话语,选择兼具中国特色和国际视野的词汇

中国政治话语的对外传播有助于海外受众了解和认可中国的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树立积极的国际形象。习近平总书记曾对政治话语对外传播工作作出明确指示,指出要用海外受众“乐于接受的方式、易于理解的语言,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努力成为增信释疑、凝心聚力的桥梁纽带”。③然而,“对于体现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的政治话语,海外媒体往往予以选择性回避和扭曲”。④《中国名词》第一季以“中共十九大”为背景,从十九大报告中选取了10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理论词汇,这些词汇涵盖社会、经济、生态、外交、党建等领域,有助于多元解读中国政策理念和发展道路,聚焦海外媒体鲜有探讨的中国政治体制,可以为国际舆论场上的中国形象作出重要补充。

3.对外传播中使用文化负载词,彰显中华文明与社会风貌

“中国文化负载词也称中国文化特色词,这类词汇的特征是构词灵活,形象生动,内涵丰富,往往带有鲜明的文化特征,是中国文化对外传播中重要的组成部分。”⑤《中国名词》第二、三季节目立足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社会变迁,介绍了大量具有中国元素的文化负载词,与普通词汇相比,这些词汇内涵丰富,可以延伸出相应的文化内涵和时代精神,从不同侧面高效集中地展现中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给海外受众呈现了更加立体的中国形象。

(二)强调原语特色的翻译策略

著名翻译学家奈达(Eugene A.Nida)谈到翻译的本质时指出,翻译是指首先从语义上,其次是从文本上用最自然贴切的对等语,在译语中体现出原文本信息。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信息交换活动,是一种跨文化的传播与交流。对外传播中,译者对“对等语”的选择也成为文本层面的传播策略。《中国名词》中对汉语词汇的翻译很大程度上采用了异化的翻译策略,具体表现为直译和音译的翻译方法,从而最大程度地保留汉语特色。文化负载词的英译不仅要跨越文化差异,还要适当保留一定的文化差异,激发国际受众对中华文化的兴趣。

1.节目中词汇的音译是一大特色

“音译 (transliteration) 也称转写。当原语和译入语之间差异很大和存在语义空白的情况下,翻译不可能直接从形式或语义入手, 此时音译是主要的翻译手段。”⑥《中国名词》中许多具有鲜明中国本土特色的词汇就使用了音译。比如,第二季Duoshoudang(《剁手党》)一集,就对“剁手党”这一网络词汇采用了音译的方式,但在下文对其字面义及内涵均进行了具体解释,“指的是网购成瘾的人群。字面意思是‘剁手一族(hand-cutting party),也就是说这群人宣称要把自己的手剁掉,因为控制不了自己上网购物”。通过这种异化的翻译方式虽然不免引起受众的困惑,但也是一种激发受众兴趣和好奇心的方法。

2.节目中词汇的直译是最普遍和有效的翻译方法

直译(literal translation)是指翻译时尽量维持原本的用词、语句结构、比喻手段等,尊重原作的语言形式,同时译文要求流畅明了。《中国词语》第二季的词汇大多采取这种翻译方式,比如,“黑猫白猫”译为Black Cat White Cat,“海龟”译为Sea Turtles,“人肉搜索”译为Human flesh search,“北漂”译为Beijing Drifters,等等。将这些词语字对字直译为英文, 更能保留其语言文化特征,也能从侧面更完整地传递语言背后的思维方式。

二、CGTN《中国名词》节目的语境视角分析

语言在特定的交际环境中发挥作用,因此和语境的关系密切。新闻话语分析就要求将话语同语境联系起来加以考察。下面笔者将根据样本特点,从话题和修辞层面分析《中国名词》节目的传播特点。

(一)主流媒体重大主题报道下的《中国名词》

主流媒体必须担负起服务构建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责任,要引领舆论走向,而主题报道就是主流媒体作为舆论引导者所做的“规定动作”。主题报道的重中之重就是重大主题报道,指的是针对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重大活动与社会热点所进行的大规模集中报道。

《中国名词》三季的主题分别是“中共十九大”“改革开放40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作为我国的主流媒体,CGTN充分发挥其权威性、公信力和影响力,对外传播紧紧围绕重大报道主题,直接解读、阐释重大主题。

有学者认为,重大主题报道同质化严重,需要在如何出“新意”上下功夫。⑦《中国名词》三季节目话题涉及类型多元,侧重社会性,贴近新媒体特点,做到了把握政治性、增强生动性。

《中国名词》第一季以“中共十九大”为中心,词汇话题角度以政治为主,兼顾中国特色的经济、文化等方面。其中政治话题词汇有“小康社会”“八项规定”“新时代”“四个伟大”“命运共同体”“新型大国关系”,经济话题词汇有“新常态”“精准扶贫”,文化话题词汇有“美丽中国”“中国梦”等。

《中国名词》第二季以“改革开放40周年”为主题,重点体现时代特色和中国社会生活,所选词汇包括20世纪50年代的“四大件”、60年代的“黑猫白猫”、80年代的“万元户”“待业青年”、90年代的“炒股”“北漂”、21世纪的“剩男剩女”“啃老族”等。以时间为线索从不同侧面展示了中国社会风尚的变化,也反映了经济快速提升带来的社会问题,有利于受众建立对于中国立体和感性的认知。

《中国名词》第三季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为主題,词汇话题包括人的衣、食、住、行以及工业、农业和教育,每一集根据特定话题做历时性叙述。如 Food in the past 70 years(《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以来的饮食变化》)一集中,词汇选择从人民公社时期的“大锅饭”“公社食堂”到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的“瓜菜代”,再到计划经济时代的“粮票”,改革开放后的“下馆子”和现在的“外卖小哥”。值得一提的是,选择不拘泥于词汇,还囊括了饮食相关俗语如“吃过了吗”“民以食为天”等,使节目更具趣味性。

(二)使用修辞策略丰富语境

从语境视角看,梵·迪克概括出新闻的修辞策略,即可以通过对事实的组织、认知框架的运用、他人观点的引用从语境视角传播意识形态。⑧话语分析中的修辞策略并不仅仅是被人熟知的那些修辞手法,还包括那些可以强化新闻真实性和可信度的修辞策略。《中国名词》节目主要运用的修辞策略包括插入中国元素内容、使用英语俗语等。

1.节目使用多种中国元素,拓宽了传播内容

《中国名词》第二季Naked Marriage(《裸婚》)一集提到了描写城市男女打拼的电视剧《蜗居》,Beijing Drifters(《北漂》)一集使用了汪峰的《北京,北京》作为配乐,Duoshoudang(《剁手党》)一集介绍了中国的“双十一”购物节培养出人们的网络购物习惯。《中国名词》第三季Clothing in the past 70 years(《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以来的服饰变化》)以主持人讲解的方式展现了中山装、列宁装、解放鞋等,Food in the past 70 years(《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以来的饮食变化》)以记者体验的方式展现了从大锅饭、公社食堂到如今外卖点餐的饮食方式变化。这些中国元素的使用增加了内容的真实性,音频视频的展现方式拉近了与受众的距离。

2.节目注重使用海外受众熟悉的表达,提高传播接受度

如Beijing Drifters (《北漂》)一集用go-getters(“有进取心的人”)来解释这个特殊的人群,对“万元户”的解释是“10000元,相当于1500美元。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人的月工资普遍低于30元,也就是不到5美元”。这种贴近受众的修辞策略可以更好地达到传播效果。

三、CGTN《中国名词》节目的对外传播策略分析

在梵·迪克的新闻话语分析框架下,笔者从文本与语境视角对《中国名词》进行了话语分析,发现该节目通过词汇、翻译、话题和修辞方面的策略,通过主流媒体的对外传播,为海外受众建构了关于中国的想象,进而更有效地传播中国理念、中国文化和中国风尚,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形象。

从文本视角看,《中国名词》节目从语言入题,选择词汇注重中国特色的政治话语和文化负载词,倾向使用音译和直译的翻译策略。中国特色的政治话语对外传播就是要和国际社会分享中国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践,展现中国国家治理的实际成效,让国际受众理解中国的发展道路,同时也能坚定中国人自身的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因此具有重要意义。文化负载词的传播能更直接地向世界传递中国文化,展示中国社会。然而,在这类词汇的翻译过程中还存在协商、妥协和接受的问题,以往在西方文化相对强大、中国文化相对弱势的情况下,很多翻译更多地弱化中国的文化,尽量贴近英语文化,过分迎合英语受众,无法达到传播中国优秀文化的目的。《中国名词》节目的英译则积极使用了音译、直译的翻译策略,结合对词汇的进一步解释,真正形成了文化的对话交流,让中国文化更好地“走出去”。

从语境视角看,《中国名词》节目在重大主题报道下拓展多元话题,把握主旋律,创作了有新意的对外传播作品。此外,还通过运用多种中国元素和贴近国际受众的表达获得更理想的传播效果。立足主流媒体的主题报道,囊括多元的社会话题,在对外传播中打破了固定模式,寻找更多“讲故事”的空间,为“硬价值”找到了“软包装”。另外,“裸婚”“剩男剩女”“北漂”等词汇介绍中揭示了中国在发展中遇到的高房价、婚姻观念等社会问题,不仅有助于丰富西方受众眼中的中国形象,而且创造了增进信任和认同的契机。

“对外话语体系建设是新时代提升国际话语权的重要内容。”⑨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精心构建对外话语体系,发挥好新兴媒体的作用,增强对外话语的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⑩《中国名词》节目在本质上是中国特色话语体系构建的有益尝试,此前有学者总结了CGTN在传播方式上的特点:使用母语传播和运用国际表达,旨在弥合与国际受众的沟通和理解障碍。《中国名词》节目则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特色的新闻主题,更多强调中国文化本身的特色,再采用国际受众易于理解的方式进行传播,是具有创新意义的对外传播实践。

《中国名词》节目的选题涵盖了话语体系构建中的诸多要素,但在选题纵深度上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应进一步思考如何做到话语的深层次传播。笔者认为,如何切实有效地提升中国话语的国际话语权,仍是摆在对外传播工作者面前一个迫切的任务。推出一档中国文化、中国智慧,世界表达的节目,需要多做有益尝试。

四、结语

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演讲时指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在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的当下,我国主流国际媒体承担着对外传播中国文化、向世界阐释中国模式的责任,尤其应当在传播策略上有所反思、總结、创新。本文对CGTN特别节目《中国名词》进行了新闻话语分析,力图总结对外传播策略,为我国主流媒体的对外传播实践提供参考。

注释:

①〔荷〕托伊恩·A·梵·迪克:《作为话语的新闻》,曾庆香译,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3页。

②陈力丹:《深刻理解“新闻”——读梵·迪克〈作为话语的新闻〉》,《新闻大学》2004年第4期。

③《习近平就〈人民日报(海外版)〉创刊30周年作出重要批示》,中央政府门户网站,http://www.gov.cn/xinwen/2015-05/21/content_2866369.htm, 2015年5月21日。

④胡开宝:《“政治话语研究”专题》,《山东外语教学》2019年第4期。

⑤艾玉:《“一带一路”大背景下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兼评中国文化负载词的英译》,《海外英语》2019年第14期。

⑥范仲英:《实用翻译教程》,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年版,第90-91页。

⑦宋婧、徐小丹:《如何做好重大主题对外报道——以〈中国日报〉为例》,《对外传播》2019年第12期。

⑧张欢雨:《批评话语分析与修辞批评学的融合——基于“认同理论”的新闻修辞框架研究》,《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2014年第1期。

⑨胡安江:《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体系研究:热点、问题与趋势》,《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20年第1期。

⑩《习近平谈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5-06/25/c_127949618.htm,2015年6月25日。

陈枫:《构建中国国际话语体系 提升国际传播能力》,《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15年第8期。

《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演讲》,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world/2014-03/28/c_119982678.htm,2014年3月28日。

猜你喜欢
对外传播话语
画与理
亚太区域合作的话语消退与重新激活
雷人话语
雷人话语
《厦门日报》:联手华文媒体 讲好厦门故事
新形势下国家形象塑造及对外传播策略研究
新媒体时代内蒙古民族文化对外传播研究
新媒体时代我国对外传播“搭车思维”的应用
文化在我国国际话语权中的作用及路径
中国文化典籍英译与对外传播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