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莉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素质教育的提出,对我国教育领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们也越来越注重教育事业的发展,尤其是幼儿教育,更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游戏活动是幼儿与身边环境互相作用的基本形式之一,同时也是幼儿进行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更是幼儿解决问题的综合性真实情境。而建构游戏是最受幼儿欢迎和喜爱的活动之一,能够切实的促进幼儿各个方面的发展。本文主要就幼儿园大班建构游戏的指导策略作出详细的阐述,希望为相关学者提供有利的参考。
关键词:幼儿园大班;建构游戏;指导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20)34-0282-01
皮亚杰曾经说过:“建构游戏是‘象征性游戏与非游戏活动之间的一种过渡,它最初受象征主义影响,但逐渐成为了真正的智力适应活动。”它不但是幼儿最喜欢的游戏活动,而且对幼儿各方面能力的提升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大班幼儿游戏具有较为鲜明的目的性,需要幼儿具备一定的经验和技能,然而在游戏过程中由于参与人数众多,材料过于繁杂,加之幼儿年龄等方面的影响,因此在建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一些问题,对此,幼儿教师有必要进行相应的指导,以此确保游戏的顺利开展。
1.材料的投放
相关研究表明,游戏材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幼儿的发展,材料不一的游戏能够促使幼儿不断的调整自身操作方式。建构游戏是集思维、操作、艺术以及创造于一体的游戏活动,必然缺不了建构材料,它是建构游戏的开展前提,同时也是丰富建造内容、促进幼儿创造力的有利条件。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幼儿的搭建能力是慢慢发展而成的,因此,在提供建构材料的时候,应该循序渐进。小班和中班阶段的幼儿主要是在幼儿教师的引导下了解和运用材质不一的建构材料,而大班阶段的幼儿已经基本掌握了各种材料的运用方法,因此在建构时,幼儿教师会结合主题,摆放部分风格不一的建构图片,对幼儿多加引导和鼓励,让他们从各个方面运用建构材料[1]。同时,幼儿教师还可以给幼儿提供部分辅助性的材料,如纸盒、塑料罐等,以此满足幼儿的搭建需求,同時也可以帮助幼儿取得更高的突破。
2.教师的指导
2.1 激发兴趣,引起建构愿望。
观察是幼儿教师进行活动指导的起点,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一举一动,可以对幼儿的兴趣爱好以及需求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并及时的进行有效的调整以及对幼儿加以正确的指导。大班阶段的幼儿有了一定的认知能力,能够自主的观察身边较为新鲜的事物,并乐于尝试自主表达,幼儿教师就可以在这个基础上有效的引发幼儿的建构愿望。
2.2 掌握技能,丰富建构经验。
幼儿教师在开展建构游戏的时候,那么就要让幼儿对相关的建构知识与技能有一个基本的掌握,这样才能够顺利的开展建构游戏。幼儿对于建构知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建构游戏的形式和水平,但是当幼儿对游戏中的某个情境产生兴趣的时候,也会萌发出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愿望。例如:在《动物王国》主题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当幼儿遇到怎么搭建“动物园”这个问题的时候,由于幼儿对这个主题十分感兴趣,同时也是他们比较熟知的,因此幼儿会自主的展开探讨,首先会做的就是设计“动物园”的构成,其中包含了构建什么部分以及需要具备的技能,如平铺、架空等,在这个过程中,幼儿自然就丰富了自己的建构经验。
2.3 多元评价,肯定建构成果。
评价环节是幼儿分享自己在建构过程中所总结的经验以及技能的重要平台,同时也是幼儿感受建构带来的成功、喜悦以及挫败等的有效途径[3]。当建构游戏结束的时候,幼儿教师可以给幼儿提供一个展示自我成果的平台,尤其是在建构相同主题的时候,幼儿就能够更容易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明确在建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他们在建构过程中使用到了哪些材料?这些辅助性的材料还能够用在什么地方呢?”、“我在建构过程中使用到了什么材料?”、“他们的作品有什么闪光点”、“我的作品有什么闪光点”、“我在他们的作品中可以学习到什么东西?”……其中包含了自我评价、同伴评价以及教师评价,是一种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这些不但能够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认可了幼儿的构建成果,还能够使幼儿相互学习、相互促进。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建构游戏中,幼儿教师应当对幼儿的个人意愿予以充分的尊重和重视,结合幼儿的经验与兴趣,在建构过程中给幼儿适当的引导,让幼儿保持愉悦的心情,以此促进幼儿的综合发展。建构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之一,他们也已经具有一定的思考以及调节自我的能力,因此,幼儿教师应当将幼儿的兴趣作为切入点,不断的调整构建游戏的材料,对幼儿进行有效的引导,以此促进幼儿建构能力及其身心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曹丹.结构游戏中大班幼儿自我评价特征及教师指导策略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6.
[2] 吕琼华.大班户外建构游戏中合作能力发展的指导策略探究[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8(11).
[3] 周艳雪,王爱东.建构理论与实践对话——实现“幼儿园教育活动指导策略”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C]//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