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冰雪奇缘II》中的生态意识

2020-09-26 11:50徐艺璇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0年9期
关键词:生态意识主题

内容摘要:《冰雪奇缘II》是由迪士尼打磨了六年之久的大作,影片讲述了Elsa一行人前往北方之境去寻找神秘声音的源头的故事。影片内容秉承了迪士尼动画电影的一贯风格,将亲情、友情和爱情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展现“爱”的力量之强大。但它又并不仅限于此,从影片的故事情节和角色之间的互动中可以发现影片的主题升华到了更高的层次—从生态角度出发,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

关键词:《冰雪奇缘II》 主题 生态意识

面对生态危机不断发生的今天,人们的悲伤和恐怖在不断地被放大的同时,也在努力地思考如何将这些消极的情绪转化为动力,加快解决日益严峻的生态问题。而想要解决生态问题,就需要更多人拥有保护生态的意识。于是“生态”一词就借助日益完备的通信技术,开始通过网络和新媒体走进大众的视线里,因此不断地衍生出有关生态的话语、文学作品、政策。而有关生态主题的电影也在这个大环境下孕育而生,“随着人类生态意识的高涨,生态电影将会在一段时期内成为电影生产和消费的重要产品,并且以故事片、娱乐片、动画片等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深入人们的生活,影响人们的生活和认识。”[1]作为《冰雪奇缘I》的续作,《冰雪奇缘II》在前一部描绘的魔幻又绚烂的冰雪王国基础上,以充满奇幻和刺激的故事情节和绚烂的场景制作,阐释了隐藏在电影中的生态主题。本文将从影片中对于人类与自然,人类与动物,国与国的情节叙述出发,评析和思考电影中所传递的生态意识,感受和谐生态带来的力量。

一.破坏自然,人类自食恶果

生态表示的是生物和环境之间的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生态学(ecology)”一词是由德国学者恩施特·海克尔(Ernst Haeckel)于1866年率先提出,“eco-”这个词根是源于古希腊一词“oikos”是表示“家园”的意思,从詞义就可见其深刻含义:生态一旦被破坏,也就意味着家园的丢失。也正如庄子提出的“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2]天是自然,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并不是自然的统治者,人和自然本质是相通的,人的行为应顺应自然规律,从而达到天人合一。在《冰II》中,正是由生态危机引发了两国人民的生存危机。当年阿伦黛尔国王为了自己的私欲,假借为了两个国家之间的友好相处的说辞,执意在北方族的领土上修建大坝,可大坝的建立破坏了北方族的生态,不但加剧了两国的冲突,还因此惹怒了自然之灵,于是它用熊熊烈火将他们吞噬,设下迷雾布满森林,让北方族的子民们永不见天日。而若想解除惩罚,就必须要摧毁大坝,可是一旦摧毁大坝,洪水将会涌向阿伦黛尔,阿伦黛尔的子民们的家园也将被摧毁。这对阿伦黛尔国王而言是一件多么讽刺的事,因为自己私欲,破坏了生态,最终还是因为自己的私欲不但害了自己还给阿伦黛尔和北方族招来了灾难,印证了卢梭对人类社会的反思:“人类所遭受的痛苦几乎都是由人类本身造成的”[3]影片中,Anna和Elsa后来知道了导致两个国家自然灾害发生的真相,勇担重责,愿意弥补祖辈放下的错误,前往北方之境,寻找自然之灵。而这一个行为,也像是在警示世人,你现在对生态环境的漠视,将会由你的后代来买单,因人为的自然破坏导致的自然灾害也会由你的后代承受,在环境问题上没有人可以逃避、免责。

二.万物有灵,和谐共处

从影片里主角四人突破风、火、水、地四个关卡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一开始人和自然生灵之间是互相对抗,处于一方想要征服另外一方的紧张关系之中,但是最后是在人与自然生灵的合作下,成功地完成了这次冒险。在火元素Bruni出现时,所有人都仓皇而逃,只有Elsa小心地靠近它,发现原来它是只会冒火的蝾螈,只要一乱窜,就会带起一团火焰,而且跑的频率越快,火势就越猛。Elsa友善的态度让Bruni放下了警戒的心,它主动地靠近Elsa,正好Elsa的冰力和它体内的高温中和,使它的体感温度达到了正常的舒适度,这对看似相对立的冰火组合也因此化解了隔阂,成为了这次冒险旅途中的好伙伴。水元素nokk这一关卡,我觉得是整部影片制作做精美的一幕。在面对nokk时,Elsa并不是凭借自己的力量让它臣服于自己,而是用自己的诚意打动nokk,让nokk心甘情愿地帮助自己。也多亏了nokk,Elsa才能在大坝倾泻洪水前及时地赶到阿伦黛尔,拯救阿伦黛尔的子民们。当然,影片中不只有Elsa这一个角色用尊重的态度和真诚的心对待生灵,kristoff作为电影中看似平凡却又不平凡的男子,从来不觉得自己的驯鹿只是动物,他把它当做自己最知心的朋友,驯鹿也十分地信任和依赖他。在引导地元素破坏大坝的时候,是驯鹿和kristoff联手一起救了Anna。正是从这几对人和动物的关系中,观众可以深刻地领悟到“万物皆有灵”这一句话。影片中的小动物们感受到了Elsa和Kristoff对它们的善意,所以在人物面对危险时它们会伸出援手。电影在人和这些生灵关系的转变下,传递了人与万物生灵不但是相互倚靠的盟友,更是结伴同行的朋友的思想,正如庄子所言“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4]。也同时让我意识到除了人与人之间要友善友爱以外,还要对万物生灵存有善心善念,只有这样,我们的世界才能算是真正的祥和安宁。

三.保护自然,敬畏自然

在现代化进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十分纠葛的,甚至人类一度想要征服自然。“随着历史的发展,原本较为弱势的人类中心主义由于插上了科技的翅膀而变得越来越狂妄,以至于到近代逐渐演化为一种典型的强势人类中心主义,即价值论意义上的人类中心主义。它把人的欲望的满足作为价值评判的准则,把自然仅仅看作是达到这一目的的工具。它忽视自然和人类的共同性,单纯夸大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相信科学万能,鼓吹人类凭借理性智慧和科学的力量去认识、改造和征服自然。”[5]正是因为这种狂妄的人类中心主义,人类理所当然地掠夺自然,忘乎所以地认为人类就是自然界的主宰,主张人与自然的二元对立。欧洲工业革命时期黑格尔曾警示道:“当人类欢呼对自然的胜利之时,也就是自然对人类惩罚的开始”。在影片中,面对森林里的迷雾和火灾,席卷了Elsa和Anna父母轮船的海浪,突然向阿伦黛尔袭来的冰雹、狂风和地震,哪怕是有预言能力的石头精灵,有魔法的Elsa和她妈妈都束手无措,没有办法阻止,只能去恳求自然之灵的原谅。可是现实生活中不会有魔法和自然之灵,大自然也是不会给我们机会的,已被破坏了的生态不会马上就修复,濒临灭绝的动植物也不会突然激增。只有当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向我们袭来时,才意识到原来人类在大自然力量面前是这么的渺小和脆弱。影片也是借此情节来告诫我们:请保护自然,敬畏自然,否则人类将走向毁灭。

四.重建家园,回归自然

在电影的最后,迪士尼又再一次强调了保护生态的必要性。北方族和阿伦黛尔两国重建了家园,两国多年的矛盾与冲突也成功地化解了,人民过着比以前更加幸福和快乐的日子。Elsa将阿伦黛尔女王的头衔传给了Anna,自己则待在了北方族,肩负起自然之灵的厚望,回归自然,成为了第五个自然元素—冰灵。因为她意识到能够维系两国家友好桥梁的并不是大坝,而是Elsa她自己,其中蕴含着深层的现实意义其实是指和谐生态是维系两国友好关系的桥梁,保护生态不仅仅能够让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从更广的意义上看,我们还可以感受到和谐生态带来的强大力量—它可以化解世俗社会的矛盾和冲突,是构造和谐社会的中坚力量。

五.结语

迪士尼动画电影的特点就是在带着观众享受完视觉盛宴的同时,还会通过动画反映对当下的社会热点话题的思考。在《冰I》中王子的黑化,Elsa和Anna姐妹之间的互帮互助让我们看到了迪士尼颠覆了传统的公主形象,赞扬了女性力量。在《冰II》美轮美奂的自然场景中,我们除了感受到了深秋的浪漫和寒冬的凌冽外,还看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从相互拉扯到相互和解并建立友好关系,《冰II》不只是动画电影,它所蕴含的生态主题也是迪士尼对世人发出的警示—面对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我们必须认识到人与自然是共生共存的,若人类不给自然留后路,自然也就不会给人类留后路。

参考文献

[1]徐兆寿.生态电影的崛起[J].文艺争鸣,2010.

[2]冯学成.禅说庄子.寓言、山木[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3.

[3](法)卢梭.论人类的不平等起源[M].高秀娟译,上海三联书店,2011:13.

[4]老子·庄子(上)[M].北京:时代文艺出版社,2001:156.

[5]付成双.从征服自然到保护荒野:环境史视野下的美国现代化[J].历史研究,2013.

(作者介绍:徐艺璇,宁波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研究生)

猜你喜欢
生态意识主题
人对自然的暴力
解析小说《白鲸》的生态意识和德性伦理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生态意识渗透
浅谈中国侠文化背景下的武侠电影
《风雨哈佛路》的主题评析与文化解读
浅析古诗词教学中意象教学的策略
如何提升公民生态意识
农村幼儿园“幼小衔接”的“五步走”
《白噪音》小说中的生态意识分析
岩井俊二的青春片摭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