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雅婷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教育部 2012)。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更是把思维品质列入英语学科的主要培养目标。韩愈《进学解》:“行成于思,毁于随。”思考让学生更聪慧,让教师更智慧。阅读教学是学生学习语言知识、掌握语言技能的过程,也是学生培养文化意识和发展思维品质的过程,它在英语课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阅读是思维的过程。没有思维的阅读不是真正的阅读。教师要深度解读文本,挖掘文本内涵,优化阅读教学设计,提高阅读教学效率,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
阅读教学是助力学生思维品质发展最直接、有效的方式之一。然而,当前很多小学英语阅读课堂存在“重语言、轻思维”的现象,教师对语篇缺乏深入、多维度的解读,阅读教学设计相对模式化和应试化,文本解读欠缺“火候”,问题设计缺乏层次,过度关注“语言点”教学,留给学生阅读和思考的时间很少,导致学生在课堂上无法真正体验开放性、深度思维的阅读训练。
针对目前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结合日常教学实践,提出阅读前全方位热身——激活思维,阅读中多角度剖析——发展思维,阅读后深层次拓展——提升思维等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策略,以供借鉴。
一堂好课的第一棒要直击学生的心灵,荡起其思维的涟漪,或如同吸铁石一般紧紧吸引住学生。好的英语阅读课堂导入扣人心弦,能够迅速唤醒学生大脑中与阅读材料相关的已有知识储备和文化背景知识,建构有意义的信息链,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和动机,进而激活其思维。
1.视频激趣,激发思维的灵活性
教师在阅读教学前可以准备与阅读主题材料密切相关的游戏或微视频,借助视频导入话题,迅速吸引学生的眼球,调动他们的兴趣,给其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让其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下开启阅读之旅。例如,人教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上)Unit 4 What can you do?Part B Read and Write板块是罗宾(Robin)写的一封电子邮件,邮件的主要内容为罗宾介绍自己的性格特征及能力。为了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阅读前播放了一段自己女儿在唱歌、跳舞、画画等的视频,并在视频末尾提出问题:“What can you do,guys?Let’s make friends.”学生在津津有味地观看视频的同时,既复习了文娱类活动的相关语言知识,又思考了“What can I do?”的问题。小学生一般比较信赖教师,所以对与教师有关的事物比较感兴趣。在这堂课上,教师抓住这一点,直击学生心灵,在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中激活了他们的思维。
2.猜谜引入,开启思维的敏捷性
猜谜启发式教学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挖掘他们的学习潜能,引导其主动学习、积极思维,训练其思维的敏捷性和主动性。例如,人教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下)Unit 2 My favorite season的Part B中Read and Write板块描述的是罗宾喜欢的季节。教师在阅读教学前,精心设计了游戏,给学生提供了4个关键词:July 5th,hot and sunny,swimming,ice cream。学生基于此快速启动思维,猜测出教师最喜欢的季节并说明原因。在猜测和解释的过程中,学生训练了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激发了思维的敏捷性。以下是部分学生的回答:
S1:Your favorite season is summer,because your birthday is on July 5th.The weather is hot and sunny.You like swimming and eating ice cream.
S2:I guess you like summer best,because you like sunny days.You can go swimming and eat ice cream.
S3:I think you like summer.Your birthday is in summer.You can swim and have ice cream.
…
读中环节是阅读教学的关键环节,是梳理文本信息、强化语言学习、培养思维能力的主阵地。阅读中要遵循“整体感知语篇——局部细致分析——多角度剖析语篇”的教学过程。读中环节的教学活动要有助于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地解读、理解语篇,促进其立体式思维,发展他们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思维能力。
1.建构思维导图,发展思维的逻辑性
在阅读语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图形和文字相结合的方法,对文本内容进行梳理与再构,将零散、碎片的文本信息系统地嵌入思维导图,为学生的学习搭建“支架”,实现思维的可视化。在建构思维导图的过程中,能锻炼学生思维的逻辑性。
例如,人教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上)Unit 3 My weekend plan Part B Read and Write板块描述的是吴一凡(Wu Yifan)一家人的中秋节计划。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基于 Wu Yifan’s Mid-Autumn Festival Plan 展开学习,围绕 Who,Where,What,When四大核心问题,帮助其理清吴一凡一家人的具体节日计划,绘制了思维导图(见下图)。
Tomorrow is_____________.Wu Yifan’s family are going to_____and_____at____.His aunt is going to______.His grandma will________.Robin and Wu Yifan_________.
学生在思维导图的帮助下,有条理地逐一提取和复述语篇,发展了思维的逻辑性。
2.巧借表格,发展思维的系统性
表格是一种可视化的交流模式,也是一种整理数据的手段。表格具有直观明了的优势,是常用的教学辅助工具,它能够将文本信息以简明浓缩的形式一目了然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帮助其整体感知、理解、归纳文本的逻辑结构和主要内容,内化语言信息,有助于培养其系统性思维。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表格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的能力,进而培养其思维的系统性。
例如,人教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下)Unit 4 When is Easter?Part B Read and Write板块是萨拉(Sarah)写的一篇观察日记,描述了小猫不同阶段的成长过程及特点。在深入共读文本时,教师首先以表格(见下表)为“支架”,带领学生围绕Date,Age,Characteristic,Ability 共同解读第一篇日记。通过师生共同建构形成的内容能够帮助学生建立相关图式,加深对只出生一天的小猫的了解。其次,教师“由扶到放”,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其两两合作,学习、探究另外三篇观察日记,共同完成表格的建构和文本的复述。在合作学习过程中,表格为学生搭建了“脚手架”,引领着其有序思考、表达。
D a t e A g e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A b i l i t y A p r i l 1 5 t h 1 d a y p i n k,y o u n g c a n’t s e e A p r i l 2 1 s t 7 d a y s w h i t e f u r,c u t e m a k e n o i s e s A p r i l 2 6 t h 1 2 d a y s b l u e o p e n e y e s M a y 3 r d 1 9 d a y s w a l k,p l a y w i t h R o b i n
3.着眼问题链接,发展思维的深刻性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问题是思维的启发器。教学中恰到好处的提问可以激活学生的评判性思维,促进其思维的发展。问题设计要有整体性、层次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循善诱,多层次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在读中环节,教师要关注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和合理性,设置一系列有针对性、有层次性的问题,使其形成一个有机的问题整体,即问题链。按照布鲁姆(Bloom)的认知目标分类法,将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提出的问题分为展示型问题、参阅型问题和评估型问题(梁美珍2014)。这三大类问题大体与布鲁姆的六个认知过程维度相匹配,体现了思维活动由低到高、由浅及深的过程。
屋内黑暗,明月从两扇窗帘间投射的光,把周泽赡无声的泪照得透亮。桌上摆放着小时候的周泽赡和一个男生的合照,旁边放着一个蓝色的药瓶,是治强迫症的药。
例如,在第八届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观摩活动中,来自南京江宁实验小学的桂婷婷老师执教了一节选自《感知世界》英语系列教材的阅读课Emperor Penguins,桂老师在阅读教学中设计了以下问题:
Q1:What do you know about penguins?
Q2:What does mother/father penguins do?
Q3:Why are they amazing?
Q4:Why are they good parents?
Q5:Can you use one word to describe emperor penguins?
Q6:What’s the meaning of the word“chick”according to the context?
Q7:What do you think of emperor penguins?
Q8:What can you learn from the story?
其中,Q1、Q2属于展示型问题,Q3—Q6属于参阅型问题,而Q7、Q8属于评估型问题。问题设置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易到难,由浅及深,使学生的认知活动层次从认识理解到应用分析,再到综合评价,呈螺旋式上升,思维活动层次由低级的形象思维转向高级的创新思维,有效地发展了其思维的逻辑性和深刻性。
读后环节是学生进行语言输出和教师反馈阅读教学成效的关键环节。在设计读后输出活动时,教师要基于学情,紧扣语篇话题,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文化素养、思维能力训练等综合因素,设计合适的拓展性语言输出任务,引导学生迁移拓展,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输出性表达,有效提升其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1.挖掘文本留白,培养思维的发散性和创造性
人教版小学《英语》中的阅读文本常常有“留白”,给学生搭建了发挥想象力和培养创造力的平台。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巧用“留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点燃他们的创造激情,给其提供展现自我的舞台,在发展其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提升其高阶思维。
例如,人教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上)Unit 5 Dinner’s ready C部分讲述的是主人公Zip在饭店点餐用餐的情景。教师发现故事最后一幅插图描述的是饭店老板猫先生(Mr Cat)看到小鸟把账单叼走时的愤怒反应,而在旁边的顾客Zip并没有任何回应。因此,教师抓住编者用意,挖掘此处“留白”,设计了一个问题:“If you were Zip,what would you say?”学生小组合作探讨,大胆想象,对文本进行“补白”。
S1:Oh,no!My bill!
S2:Oh,yeah!Goodbye,little bird!
S3:What a naughty bird!
S4:Come on!Give me the bill!
…
教师给学生留出充足的时间想象、思考,并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见解。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补白”。答案没有对错,思维各有千秋。学生在合作交流、表演展示的过程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训练了发散性思维和独创性思维。
2.评价阅读文本,培养思维的评判性和深刻性
小学英语教材中的阅读篇章不仅向学生呈现优美的语言,而且隐藏着深刻的道理。教师在解读语篇时,应该深入挖掘文本隐性的、深层次的信息,给学生提高更多主动探究的空间,激励其思考,培养其评判性思维和深刻性思维。
例如,人教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下)Unit 1 How tall are you?Part B Read and write板块讲述的是一只小鸭子很困惑:为什么太阳越来越低,我的影子却越来越长?而老树的回答是:因为你在不断地长大,所以你的影子越变越长。在读后教学中,首先,教师针对老树的回答提出一个评价型问题:“Do you agree with Old Tree?Why?”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对文本进行分析、评判,阐释自己的观点:“The shadow of the duck is getting longer and longer because the angle of the sun is getting smaller and smaller.”接着,教师提出另一个评价型问题:“Why does Old Tree answer in this way?What do you think of Old Tree?”学生分享了各自的想法:“Because Old Tree wants to make Little Duck happy/confident...”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培养了语言运用能力,提升了思辨能力,还获得了美好的情感体验。
总之,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过程,英语阅读课为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搭建了平台。阅读即思维,思维融于阅读,阅读培养思维。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深入、多元地解读语篇,领会其中的寓意,设计多样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学习语言,拓展思维,培养阅读能力,体验阅读的乐趣,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