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翻译认知过程的职业译者与学生译者的创造力之对比研究

2020-09-23 06:16陈昌琳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8期
关键词:可接受性译者译文

■陈昌琳,赖 思

(1.成都大学外国语学院,四川成都 610106;2.陕西国际商贸学院,陕西 西安 712046)

创造力这一概念源于心理学,近三十年来,翻译创造力逐渐引起了翻译学界的关注。国内学者对翻译创造力的研究主要在于两方面:一是认为创造是翻译的本质(郭建中,2014);二是将创造性作为一种翻译技巧。国外对翻译创造力的研究起初仅限于文学翻译研究和理论探索研究,直至20世纪末,部分学者开始针对翻译创造力展开实证研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创造力与翻译的关系(Basnett,2016;Perteghella&Loffredo,2007)。翻译创造力与翻译专长的关系(Tiselius&Jenset,2011;Riccardi,1998),翻译创造力对翻译问题解决过程的影响(Bayer-Hohenwarte,2010),翻译创造力的培养(Bayer-Hohenwarter,2009;Ku.maul,2005)以及翻译创造力对翻译质量的影响研究(Rojo&Meseguer,2018)。目前国内外关于翻译创造力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对翻译创造力缺乏明晰的定义,对其评估方式也未达成一致意见。基于此,本文采用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思路,在提出翻译创造力概念及构成的基础上,结合有声思维法、观察笔记法和访谈法对2名职业译者和4名MTI学生译者开展实证研究,探讨职业译者和学生译者翻译创造力的差异,及该能力对翻译质量的影响。本文拟回答以下三个研究问题:(1)什么是翻译创造力?(2)翻译创造力在翻译过程中是如何体现的?(3)翻译创造力对翻译质量有何影响?

一、翻译创造力的定义及构成要素

翻译创造力属于PACTE(2003)提出的翻译能力模型中心理生理要素这一子能力,其表现形式是译者对翻译问题的识别以及采取翻译策略解决翻译问题的过程。从理论上来看,翻译创造力是一种翻译子能力,其发展会促进翻译能力的整体发展。Guilford将创造力分为问题识别力(problem-sensitivity)、流畅性(fluency)、原创性(novelty/originality)、灵活性(flexibility)、合成能力(synthesizingability)、分析能力(analyzingability)、再识别 /重新定义的能力(reorganizing/redefining ability)、概念结构广度/复杂度(complexity/span of ideational structure)和评估能力(evaluation)。本文以此为基础,结合Bayer-Hohenwarte(2010)的翻译创造力模型和Ku.maul等学者的定义,考虑到创造性活动本身的特性,兼顾测量和评估的可操作性,本文重新定义了翻译创造力的内涵,认为翻译创造力包含十大要素:问题识别力、流畅性、原创性、灵活性、可接受性(acceptability)、想象力(imagination)、创造性理解力(creative understanding)、自信心(confidence)、推理能力(inference)和评估能力(evaluation)。

其中,问题识别力指发现翻译问题,检查译文忠实性和准确性的意识。流畅性是译者对某词或短语联想到多个目的语备选项的能力。原创性要求译者考虑原文作者意图、修辞效果等,尽力产出贴合原文意思的译文。灵活性指译者脱离源语结构,寻找可接受的翻译策略的能力。可接受性指译者的情景意识,对词语意义的考究,对目的语使用习惯及客户需求的考虑。想象力指译者的情景再现能力,为更好地理解原文,译者需要在头脑中重构画面。创造性理解力指译者根据语境选取词义而非盲目相信词典释义的能力。自信心指译者对自我选词决策的肯定及对权威的质疑。推理能力指译者根据文章内容形成假设并得出合理结论的能力。评估能力要求译者对原文难度及译文质量进行评估或对翻译决策进行解释。

二、实证研究

(一)实验受试

本文受试为4名湖南某高校MTI二年级学生和2名拥有至少四年翻译经验的职业译者,其中1名女性,5名男性。所有受试均以汉语为母语,英语为第一外语。进入第二学年的MTI学生对翻译理论有了基本掌握,且刚开始接触翻译实践,选择他们与职业译者进行对比研究,研究结果对学生译者翻译能力培养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二)实验文本

根据实验要求,本实验文本节选自联合国科教文组织(UNSCO)出版的 On the Ground:Adventures of Literacy Workers一书的序言部分,共21个句子,245个单词。该文本为说明文,既不像法律文本一样高度规范化,也不像文学文本一样风格多变,在确保能激发译者翻译创造力的同时,又有利于提高译文质量评估的客观性。此外,该文本难度适中,并含有足量的翻译问题,可使译者翻译创造力在翻译问题解决过程中得到不同程度的体现。

(三)实验步骤

正式实验之前,主试对受试进行一对一培训,以使受试了解实验要求和注意事项并熟悉实验场所(该场所备有参考书、词典、电脑和录音设备等)。正式实验步骤如下:(1)受试填写译者背景信息问卷;(2)主试简单介绍实验流程,并布置受试翻译热身文本并做TAPs报告。当受试进入较为自然的实验状态时,主试提供正式实验文本,打开录音设备,并退居受试后方,记录受试翻译过程中的所有行为,翻译时间不限;(3)受试接受测后访谈。

两位评分者根据5分制量表对6名受试的译文进行独立匿名评审。为最大限度地提高评分者间信度,在评分者对量表理解基本相同的前提下,分差不超过2分的译文取其平均分,分差超过2分的译文,由评分者讨论后再作评定。

(四)数据分析与编码

为探究翻译创造力在翻译过程中的体现,本文收集了有声思维报告、观察笔记、测后访谈三组数据。相关数据示例参见表1:

表1 相关数据收集示例

本文将收集的有声思维报告、观察笔记和测后访谈三组数据进行归纳整合,经过反复核查,最终得到一个包含41项认知单位的编码组合。根据本文对翻译创造力十大构成要素的定义,其中6项与翻译创造力无关,故不纳入数据分析中。本文将剩余36项认知单位划分至翻译创造力十大构成要素中,详见附表1。

三、结果与讨论

(一)学生译者和职业译者的翻译创造力对比

通过对比学生译者和职业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翻译创造力认知单元的数量(详见表2),本文发现,整体来看,职业译者(M=89)的翻译创造力认知单元数量大于学生译者(M=80),表明职业译者的翻译创造力较学生译者强,这与Thom(2003)的研究结果相吻合。

表2 职业译者与学生译者翻译创造力认知单元数量

为进一步对比职业译者和学生译者的翻译创造力,图1总结了翻译创造力十大构成要素在翻译过程中的体现:

图1 职业译者与学生译者翻译创造力十大因素在翻译过程中的占比

如图1所示,职业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运用最多的翻译创造力三大要素分别是灵活性(21.2%)、自信心(14.2%)和评估能力(13.4%),而学生译者则是灵活性(21.4%)、问题识别力(17%)和评估能力(12.3%)。由此可见,职业译者和学生译者在翻译中运用最多的均为灵活性,即借用翻译工具、运用翻译技巧,脱离原文语言束缚,找到恰当译文表达的能力。同样,职业译者和学生译者均在翻译过程中较多运用了评估能力,因为译者需要不断评估译文质量、对译文进行修改和润色。职业译者与学生译者的差异在于职业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体现的自信心远大于学生译者,而学生译者对翻译问题识别力的运用却远大于职业译者。这两点是相互验证的。由于职业译者的翻译实践经验较学生译者丰富,翻译能力较学生译者强,因而对自身译文的满意度要远高于学生译者。而学生译者尚处于学习、积累阶段,对于文字、辞藻的斟酌,翻译单位在词汇、句子结构,乃至文化内涵对等上遇到的模棱两可困境会更多。正是由于对自身译文缺乏自信,难免质疑译文质量,其翻译过程中遇到的翻译问题也多于职业译者。

图2 译文得分与创造性翻译过程百分比

(二)翻译创造力与翻译质量之关系

为探究翻译创造力与翻译质量的关系,本文对6名受试的译文进行质量评估,译文得分情况见表3。

受试译文得分排名为P2(4.82),P1(4.73),S2(4.45),S1(4.09),S3(3.91),S4(3.45),与创造性翻译过程百分比排名一致,见图2。

表3 名受试译文得分

如图2所示,总体而言,受试的创造性翻译过程百分比越高,其译文得分也越高。这说明翻译创造力和翻译质量成正相关,即翻译创造力对翻译质量有积极影响。为进一步探究翻译创造力的哪些构成要素对翻译质量影响最大,本文对比了译文得分最高的受试P2和译文得分最低的受试S4的创造性翻译过程。在6名受试中,P2的翻译创造力体现最为明显,创造性翻译过程占比高达71.4%,S4创造性翻译过程占比仅为41.6%。此外,本研究还发现在6名受试中,P2的灵活性、可接受性、评估能力和创造性理解力最强,S4的想象力、创造性理解力、自信心和可接受性最弱。可见,创造性理解力和可接受性对于翻译质量具有较大影响,译者应重点关注这两个要素的能力培养。

四、结语

本文研究发现,翻译创造力是一种翻译能力,属于生理心理因素。该能力体现在翻译问题解决过程中,影响译者的决策过程。翻译创造力由十大因素构成:问题识别力、流畅性、原创性、灵活性、可接受性、想象力、创造性理解力、自信心、推理能力和评估能力。在整个翻译过程中,体现最明显的翻译创造力要素依次是灵活性、问题识别力、可接受性、自信心和推理能力。职业译者的创造性翻译认知过程(65.1%)高于MTI学生译者(49.6%)。就翻译创造力与翻译质量关系而言,两者呈正相关关系,创造性理解力和可接受性两个因素对翻译质量的积极影响尤为明显。仍需指出的是,本文仅为一项探索性研究,未来还需要不断完善研究设计,扩大样本容量和抽样范围,提高数据收集和分析的信效度,以进一步提高研究结论的代表性。未来研究可从分析翻译创造力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展开,以期为译者的翻译创造力培养提供更多指导。

猜你喜欢
可接受性译者译文
Stem cell-based 3D brain organoids for mimicking,investigating,and challenging Alzheimer’s diseases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英文摘要
弟子规
《穆斯林的葬礼》英译本特色浅析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方法论意义下的法律解释目标
弟子规
从意向性与可接受性的角度分析话语交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