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开发背景下乡愁文化变迁与重构研究
——以浙中地区为例

2020-09-23 06:16张建宏傅琴琴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8期
关键词:乡土乡愁旅游

■张建宏,傅琴琴

(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浙江义乌 322000)

全人类都带有一种依恋故土的情感,只是这种普遍性情绪在中国人身上表现得尤为强烈。千百年来,文人墨客们留下了大量的田园诗,反映着人们“归园田居”的情感倾向。东晋末至南朝宋初诗人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所构想的“世外桃源”,一直是中国人心中的“乡愁归处”。出生在浙中地区的诗坛大师艾青曾经向故乡深情表白:“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可见,中国乡村旅游的发展有着深刻的文化背景,而发展乡村旅游的核心就是能让游客寻找到乡愁。

一、乡愁研究综述

1688年,瑞士医生霍佛尔(Hofer)发表论文称,类似“nostalgia”这样的情感是一种疾病,需要治疗。至18世纪70年代,“nostalgia”这一概念跳出了病理与心理学范畴,延展至文化学和社会学范畴。18世纪英国剧作家奥立佛·高德史密斯(Oliver Goldsmith)在其著作《荒村》中写道:“可爱的村社透露着纯真和安逸。我的青春在此度过,那时每一种消遣都令人开心。”毫无疑问,作者因其生活经验及其情感记忆而表达出强烈的思乡情绪。1750年左右,“homesickness”(思乡)这个词,终于被广泛应用。学者叶小芳认为,由于传统上的中华民族是农业民族,又由于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中国人的乡愁情感特别浓厚。而乡愁常作为文学家的语言,多见于文学作品中。早在春秋时期,《诗经·小雅·采薇》载:“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就是一种乡愁情感。出于思乡的愁苦、异乡的孤独以及归乡的尴尬,学者陈廷湘认为唐诗中所蕴含的思乡情感格外浓烈。李白的“低头思故乡”,把乡愁这种情感深烙在每个中国人的文化记忆中。王维的“每逢佳节倍思亲”,打动着所有游子之心。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则表达了所有漂泊者的渴求。乡愁文化经过千百年的发扬、积淀,已然成为了中华文化遗传的基因密码。鲁迅、沈从文、林语堂、席慕容、余光中、严歌苓、方文山等都是书写乡愁的典型代表。如诗人席慕容认为,乡愁是一棵永不老去的树。中国人的乡愁还出于某种“分离焦虑”,这一点突出表现在台湾的乡愁文学中。诗人余光中的《乡愁》诗,道尽了乡愁的万千意味。辛亥元老于右任则在其哀歌《望大陆》中,表达出了比余光中更为浓烈的乡愁。这些诗句,声声切,字字悲,被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称为“震撼中华民族的词句”,民革中央前主席何鲁丽则以“令世界中华儿女裂腹恸心”来评价。

中国是一个有着数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以“渔樵耕读”为代表的农耕文化博大精深,曾经覆盖了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是滋养中华民族成长的精神食粮。作家冯骥才指出,村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最集中的地方,是中华历史文化的根。2013年12月12至13日,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富有诗意地提出要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对中华民族必须保根护源的忠告与提醒。乡村旅游反映着人们对“诗意栖居”的热切向往,乡村是人们存放乡愁的永恒的精神故乡。

二、乡愁文化的魅力与变迁

乡愁文化构成了一个地方独具魅力的人文风景,对城市游客有相当大的吸引力(见图1)。在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的背景下,乡愁所蕴含的物质与精神文化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乡村旅游的发展,如果只关注山水这一个外壳,忽略乡愁文化这个内核,所开发出来的乡村旅游产品很容易陷入简单化与同质化的倾向,让游客出现“审美疲劳”并觉得索然无味,这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乡村旅游。

近一个世纪以来,随着世界范围内城市化浪潮的风起云涌,中国农耕文化遭受到空前的冲击。改革开发以后,特别是进入新千年以来,中华大地可谓是日新月异,一个经济腾飞、人民富裕的新中国正呈现在世人面前。然而经济发展的代价也日渐显现,越来越多的乡村消失并融合到城市化行列中去,有的借新农村建设之名而实施“推倒重来”之策,昔日“绿遍山原白满川,才了蚕桑又插田”的乡村美景日渐模糊,存活于民间世俗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中的乡村传统文化更是面临危机,随时有被破败、消失的可能。社会学家李培林曾在书中这样描写传统村落:“它们悄悄地逝去,没有挽歌、没有诔文、没有祭礼,甚至没有告别和送别。”实际上,新建筑新景观唤起的只是一时的兴奋,将会因为失去乡愁而永恒惆怅。许多回乡的游子,已在故乡难觅“乡愁”。比如旅美作家木心回到故乡乌镇,曾发出“乌镇已经不是原来的乌镇了。我再也不会回来了”的悲叹。乡村现代化的步伐不可也不能阻挡,但与此同时,必须想尽办法留住乡愁文化,因为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库”,也是乡村旅游发展的最大依托。

图1 乡愁文化的吸引力图解

三、乡村旅游开发背景下浙中地区乡愁文化的重构

以浙中地区为例,结合自身的理论学习与工作实践,在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一定要让游客能够“看乡景、话乡音、吃乡味、住乡舍、读乡文、品乡俗、忆乡情”,只有这样,才能让游客真正“解乡愁”。具体来说,应做好以下工作:

(一)积极开展传统村落保护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一贯重视传统村落的保护工作。早在2002年,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同志在为《福州古厝》一书作序时就言及保护古建筑问题。2013年7月22日,在湖北鄂州长港镇峒山村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要把古村落保护好。传统村落是中华民族的DNA,是我国几千年农耕文明的一个个缩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鲜活记录,是乡土文明的最好见证;它凝结着中华民族最为浓郁的乡愁,是通向历史与连接未来的“轨道”。但是在现代化大潮的冲击下,当前传统村落的处境不容乐观。2012年,冯骥才调研发现,过去七年间,中国每天消失80至100个自然村,这其中不乏有文化历史悠久的传统村落。传统村落如何才能存活下去?国内外的许多专家认为,发展旅游业一个很好的选项,是实行精准化保护的一种最有效和最简单的方式。作为一种旅游新业态,乡村旅游的类型多样,而其中传统村落旅游是一种主要类型,也是民俗文化旅游的主要目的地。

浙中地区散布着122个传统村落,这些村落都着厚重的文化支撑和延续。其中有义乌佛堂镇、永康芝英镇、婺城寺平村、武义俞源村、武义郭洞村、永康厚吴村、金东山头下村、浦江嵩溪村、磐安榉溪村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9个,另有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16个、市级历史文化村落195个。要发展旅游,必须对这些传统村落进行改造。至于改造的方式,可以借鉴“都市针灸”经验,实施“乡村针灸”,即对其进行小规模设计干预和翻修,重塑其生命力。发展传统村落旅游,要走传承活化之路,要有人气。当然保护古村落并不意味着村民不能享受现代化的生活,而且一定要让村民在这过程中获益。比如杭州富阳东梓关村村民对“最美回迁房”的质疑和接受就是一个典型案例。有人认为,在浙中地区,除了榉溪村、乌石村、诸葛八卦村等少数几个村外,都缺乏独特性,大多数传统村落都具有同质性。事实上,这是缺少挖掘乡土文化内涵所致。乡土文化有能够塑造每一个村子的旅游产品差异化的条件,比如浦江李张村可以突出其“书画”特色,而婺城寺平村可以突出其“古建筑”特色。

(二)以生态文明理念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当年主政浙江时,在安吉余村首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随后又在《浙江日报》上进行了系统阐述,指出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是辩证统一的。2013年9月7日,在哈萨克斯坦访问的习近平主席进一步提出,“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这一论断清楚地表明,保护生态是应该被放在首位的。2015年1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大理古生村了解洱海的生态保护环境情况时,一再叮嘱大家要保护好生态环境。“细雨连天来,烟浸树。杳霭野人家,鸳鸯湖上住。”这是浙中地区金东蒲塘村王氏祖先王惠之为我们描绘的一幅令人向往的蒲塘田园风光画。乡村“溪上青青草,溪头卧剥莲蓬”式的田园风光,着实会让城里人陶醉。因此可以这样说,乡村良好的生态是游客心目中永远的“乡愁”。浙江省委于2017年提出了“万村景区化”的建设目标,浙江省的全域旅游从此可以说是进入了“村时代”。近年来,浙中地区各地纷纷按下乡村旅游建设的“快进键”,努力建设乡村大花园。

(三)重塑乡土文化价值与乡村生活意义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特别强调了“文化自信”。习近平一贯珍视传统文化,这一点从他本人在发表讲话时经常“引经据典”,竭力呼吁在中小学课本中保留古典经典诗词等表述中就可见一斑。2017年4月,在广西考察的习近平指出:“农村是我国文明的发源地,耕读文明是我们的软实力。”确实,中国是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国”,乡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源地。但在今日城市化浪潮冲击下,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相互碰撞,处于弱势的乡村文化被不断吞噬,导致农民普遍存在“文化自卑”现象。有必要让农民重新认识乡土文化的价值并对其产生自豪感,让保护和弘扬乡土文化成为一种新的“文化自觉”,而这也是能否深度开发乡村旅游产品的关键所在。当下,乡土文化也逐步“热”起来,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情很高。但是鉴于各种原因,很多优秀的乡土文化还没有被挖掘,需要加快整理挖掘的步伐;有些乡土文化正濒临被破坏的边缘,需要进行抢救性的保护;还有些乡土文化,可能我们还没有认识到它的价值,需要进一步的整理研究。各村在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要注重挖掘本村的文化底蕴,比如可以整理出村史,让子孙后代能够更加深刻、全面地了解自己的精神家园。乡土文化是吸引游客到乡村游憩的动因之一,但在梳理挖掘乡土文化资源时,有三种倾向值得警惕:一是乡村文化“舞台化”,原生文化的开发过度商业化,完全走向舞台表演,严重脱离日常生活,这极有可能出现“文化异化”。二是乡村文化“庸俗化”,违背乡村社会发展的价值理念,展示一些封建迷信活动取悦游客。三是乡村文化“固定化”,乡村文化不能是一成不变的,也应与时俱进。

当前,浙中地区的乡村正在“空心化”,本地青壮年大多在城里学习或就业,留守在农村以本地老年人和外来人口为主。乡土文化如果失去本地年轻人的传承,必将走向消亡,造成“文化空心”。因此,乡村一定要留住青壮年,吸引原住民回归,保护和恢复一些原生态生产、生活方式,并形成男女老少传承与相守的状态。事实上,乡村旅游的一个重大“卖点”就是当地原住民的生活状态。让人感到高兴的是,近几年浙中地区民宿经济的发展,吸引了不少原住民回乡经营,一家人专心经营民宿的现象越来越多。

(四)加强“乡愁符号”的保护与传承

2015年,在西安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曾坦言:“西安城墙让我们想念大唐盛世。”其间,他还曾拿着一张剪纸向全国人民拜年。古城墙与剪纸正是习近平心中的“乡愁符号”。在乡村,村头一棵香樟古树,流淌于村边的小溪,村子里的祠堂、大礼堂、粮油站……这些地理坐标,是典型的集体“记忆场所”,是维系人们精神依托的“乡愁符号”。“乡愁符号”还包含一些非物质载体,比如地方戏曲、故事传说,甚至地名等。

浙中地区历史悠久,孕育出了璀璨的“八婺文化”,留下了很多古祠堂、古寺庙、古井、古民宅、古戏台、牌坊、古桥等文化遗存,这些古建筑是历史的积淀,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人们认识一个村庄的开始。应复建一些已经比较破旧的代表性文化景点,比如磐安县玉山镇马塘村的玉山古茶场,这堪称我国茶业发展史上的“活化石”。要重视村庄祠堂的建设,比如榉溪孔氏家庙,这是人们慎终追远的地方;最好还能附加给它收藏文物的功能,成为展示民俗文化的基地。要重视保护开发古代名人的故居,同时也要激活现代名人的故居,比如义乌分水塘村的陈望道故居、金华金东区畈田蒋村的艾青故居。相较于上述这些物质“乡愁符号”,非物质“乡愁符号”的保护更加任重道远,因为这些文化一旦失传,就难以再现了。浙中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丰富,比如东阳木雕闻名全国,东阳卢宅、黄山八面厅都是其代表作;浦江的竹根雕也是名震全国,与东阳木雕齐名;磐安原生态的民间艺术“炼火”,体现了中华民族勇敢无畏的人文精神,其展演活动名扬海外。磐安还有著名的“祭孔大典”,浦江有声势浩大的特色民俗活动“杭坪摆祭”。根据有关专家建议,应建立乡土文化的档案库,用现代化的方式进行可持续性发展保护。

(五)创造融洽的主客交往氛围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徐州马庄村考察时,特别强调了农民精神风貌的重要性。习近平还曾多次强调过家风的重要性,比如曾引用《朱子家训》中的名言。几千年来,农村淳朴敦厚的社会风气一直被人津津乐道,是城市游客非常向往的美好生活氛围。美国历史学家墨菲认为,作为当地主人的旅游地居民也是旅游吸引物之一。这就意味着他们的整体精神面貌及热情好客程度,会直接影响着旅游业的发展。在浙中地区乡村,村民们大多勤劳俭朴、淳朴善良、热情好客,能让游客感受到一种如沐春风般的亲切与温暖,主客交往氛围非常融洽。但令人感到担忧的是,在一些乡村旅游发展比较好的旅游点已开始出现一些欺客宰客现象;要进一步加强农村的文明乡风建设,制定乡规民约,切实提高当地居民的个体素质与整体素质,净化农村人文环境;要加强优秀家风祖训的传承,培育优良家风。要积极培育乡贤文化,稳步推进新乡贤工作。在历史上,浙中地区名人辈出,如初唐四杰之一骆宾王,抗金名将宗泽,东方“莎士比亚”李渔……在新时代,也涌现出来了许多科学家、企业家、道德模范等新乡贤,要利用好他们的嘉言懿行,涵育文明乡风。另外,从某种程度上说,游客本身也是旅游地景观的构成要素。目前,浙中地区很多乡村旅游点因为缺少垃圾桶、警示牌、指示牌等,再加上一些游客素质比较低,导致乱扔垃圾、随意践踏草地、攀爬树枝等“行为污染”现象比较严重。因此,要完善基础设施,加强对游客的文明提醒,营造出良好的旅游氛围,避免不必要的主客文化冲突。

(六)升级“食、宿、购”等方面的旅游体验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人大会议上与贵州代表团座谈时,回忆起吃贵阳小吃牛肉粉的难忘经历。有人说,中国人骨子里的乡愁就是美食。改革开发之初,回故乡宁波省亲的香港船王包玉刚坐在五星级酒店的宴席旁,开口就点童年的美食臭冬瓜。在浙中地区,以“火腿菜”为代表的金华婺州菜历史悠久,品类丰富,具有浓郁地方特色民间的风味小吃更是无法胜数,如红印馒头、土汤圆、红糖麻糍、红豆等。应充分挖掘散落在金华民间的乡土美食,更好地传承婺州美食文化。在收集美食佳肴背后的传说故事时,也要以科学的精神进行考证。比如在金华义乌家喻户晓的早餐美食东河肉饼,有一个康熙年间发生的故事与之相关,因此一般被认为该肉饼源于康熙年间。但据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刘根华考证,该肉饼的源头应始于明宣德年间。总之,伴随着旅游开发,乡村旅游地的饮食必然会越来越丰富,但一定要注意保留当地的特色美食,因为这是乡情最好的载体。

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大理古生村考察时,盛赞村民李德昌家的中式院落,表示这是让人记得住乡愁的地方。在浙江舟山定海区的农家乐小院,习近平甚至表示下次要来住一下。近年来,浙中地区的很多村庄也开始发展“农家乐及民宿经济”,比如磐安乌石村,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就曾在此品尝地道美食。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农家乐的产品比较单一,品位较为低端,已逐渐被精品民宿所代替。为了更好地促进主客之间的交流,民宿的数量一般在5到15间。在民宿设计方面,要尊重乡土文化,融入相应的文化元素,强调特色,此外还要重视发挥本地工匠的作用。在民宿产品开发方面,要注重营造出一个乡土气息浓厚、温馨和谐、简约舒适的生活环境,要让客人有一种为了生活而宿的感觉,要有能感动客人的细微之处。要注重乡村生活体验,比如端午能吃到粽子,清明能吃到清明果;再如客人能积极参与主人家的生活,如学做农家菜、喂鸡、采摘水果等。要特别注重提供良好的卫生条件、安全的食品。民宿是一个具有家氛围旅居社区,民宿主人最好有自留房,同客人同吃同住,甚至一起去买菜、一起早锻炼。

购物是旅游消费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此乡村旅游地要积极开发农产品和民俗旅游商品。农产品要突出“土味”,让它散发出夺目的“自然美”。民俗旅游商品则要突出“纪念性”,让它散发出“人工美”。开发这些商品,在满足游客的需求的同时,还能使一些民间手工艺得以重新发扬光大。此外,还要通过土特产,讲述乡村故事。浙中地区山清水秀,物产丰富,比如磐安,见表1。

表1 磐安土特产品

(七)让农民享受现代文明成果

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延边州光东村考察时指出,农村要来个“厕所革命”。这启示我们,要让乡村跟上现代化建设的步伐,要让农民享受现代文明成果。但是,要让传统文化重新在乡村日常生活中发扬光大,并不意味着让人们“穿越”回古代社会。要把一些城市文明引到农村,切实整治好农村基础设施和自然生态环境。要满足村民对改善自身居民条件的热切期望,对于一些不具备文化标志价值的老房子,应进行合理改造,乃至重建。总之,乡村既要有古朴之风,也要有现代气息。

猜你喜欢
乡土乡愁旅游
永远的乡愁
重视培育多层次乡土人才
乡愁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乡土中国
九月的乡愁
旅游
回头一望是乡愁
读《乡土中国》后感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