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陶行知先生曾经提出过,教育本身就是渗透习惯教育的过程,而关于习惯养成教育的说法很多,但是却一直没有落实到教学现实活动中,因为教师关注的是学生的学科成绩,一直致力于追赶教学进度。后来,随着德育教育理念的全面普及,习惯养成教育重新受到了广泛关注,所以小学教师要积极组织习惯养成教育活动,规范学生的行为规范,改善学生的处事方式,以便更好地促使学生实现长远发展。本文将从通过观察确定习惯养成教育方向、通过赏识坚定学生的行为信念、通过家校合作保障习惯养成教育周期三个角度来分析小学教师应该如何渗透习惯养成教育,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做准备。
关键词:小学德育;习惯养成教育;实施方法
不得不承认的现实小问题,现阶段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并不理想,比如有的学生从小便宜养成了自私自利、不懂礼貌的坏习惯,有的学生则养成了做事懒散、对他人依赖心理过重的坏习惯,且多数学生在学习时并不能端正坐姿、缺乏自主学习与学习反思意识等等。这些现实问题不仅会影响学生在校园生活中的成长,也会让学生在未来的成长过程中受到不良影响。因此,小学教师必须要全面渗透习惯养成教育,让学生能够按照规章礼仪处事,使其能够真正实现长远发展。
一、 通过观察确定习惯养成教育方向
客观来讲,小学生的人生认知经验并不丰富,且理解能力、表达能力低下,很难真正内化一些空洞抽象的理论知识。这就意味着如果教师所设计的习惯养成教育方向脱离了现实生活、脱离了学情,那么将并不能改善学生的行为规范。因此,小学教师要坚持多观察、多分析、多讨论,根据学情现实来确定具体的习惯养成教育计划,保证学生在习惯养成教育活动中真正受益。
通过全面观察可以进行判断,本班有许多学生在遇到老师的时候都不会打招呼,远远看见便会绕道而走,可以说没点礼貌,根本没有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对此,我就组织了一次主题班会,与学生平等交往,耐心询问学生对老师关系的具体看法,其中有不少学生表示自己认为老师十分严肃、严苛,不敢向老师说出自己的真心话,也不愿意对老师打招呼。为了消除师生隔膜,让老师变得没有距离感,我就展现了关于本校教师的娱乐生活事迹,用“玩皮”语言讲述了各类趣事,逗得学生哈哈大笑。然后,我就语重心长地告诉学生,向老师问好、请教是每一个学生都要遵守的礼仪规范,学生不应该见到老师绕道跑,而是要挺直胸膛,对老师微笑,与老师打招呼。在我的引导与鼓励下,孩子们纷纷举手表示他们会主动向老师问候,尽量遵守礼仪规范。
二、 通过赏识坚定学生的行为信念
人們常说,每一个习惯的养成周期都需要经历二十余天,需要学生长期重复同样一种行为规范,而一旦学生失去了毅力、信念,选择放弃,那么就很难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这一现实因素,我们必须要坚持及时赏识学生、鼓励学生,肯定学生的自主表现与进步,让学生能够真正做到克制自我、约束自身,从而使其真正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比如,为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整理习惯,我常要求本班学生每日早晚清理个人桌面、学习用品,希望学生能够养成爱护卫生、乐于整理的好习惯。但是,长期的整理活动也会让学生感到厌烦、无聊,甚至于部分学生在听到整理任务时会产生疲惫、讨厌的情绪。对此,我除了会监督学生自主完成整理任务之外,也会及时检查与赏识学生的整理成果,如:书包摆放整齐,能分类,课桌干净等。肯定学生的能动行为。由此,则可不断坚定学生的成长信念,让学生有勇气、有毅力完成整理任务。久而久之,学生自然会养成良好的整理习惯,不会随意摆放物品。
三、 通过家校合作保障习惯养成教育周期
家校合作是全面落实习惯养成教育的基本策略,因为老师与家长必须站在统一战线,共同实施习惯养成教育才有可能让学生从根本上撇去不良行为习惯,坚守良好的行为规范。因此,我们要及时与学生家长合作,充分发挥家长的言传身教作用,切实优化学生的行为习惯,促使学生真正实现长远发展。
就如为了让学生养成爱劳动、勤动手的好习惯,我就与学生家长积极交流,了解了本班学生在家庭中整理物品、做家务的具体行为表现,发现大多数学生都十分依赖父母,并不会动手整理个人物品,由家长负担全部的家务。对此,我就与家长确定了习惯养成教育计划,即家长需让学生自觉承担力所能及具体的劳动责任,比如扫地、刷碗、拖地等,还要让学生独立整理个人物品,希望家长能够放手,及时锻炼孩子,使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总而言之,在小学德育教育过程中全面渗透习惯养成教育需要做到以事实为基础,且要坚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指导原则,同样也需要实现家校合作,共同推进习惯养成教育活动。因此,小学教师要客观分析学生所表露出来的行为习惯问题,由此设计可行的习惯养成教育计划,通过家校双方的共力合作实施习惯养成教育,切实优化学生的好习惯意识。
参考文献:
[1]孙凤珠.注重良好习惯养成教育 促进学生快乐和谐发展[J].课程教育研究,2018(8):68-69.
[2]尹晶.对小学低年级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思考[J].中国高新区,2018(13):151.
作者简介:
何惠珍,广东省珠海市,广东珠海市斗门区井岸镇新青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