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德育教育是能给予学生除了知识积累以外的在做人与做事,对待生活积极乐观的、健康的心理上的引导。而德育教育中最重要的就是它的人文性和人文教育,它能提升青少年的人性境界,充实其人文精神,帮其构筑健康人格。
关键词:中职德育教育;人文教育;人文关怀;人文熏陶
职业教育是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的产业转型、经济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同时,也突显出许多问题,如:中职德育流于形式、难于进行,德育教育中缺失人文教育、人文关怀、人文精神熏陶,这都是我们中职德育教育中出现的问题。
一、 中职德育过程中人文教育的缺失问题
(一)中职德育流于形式
德育工作是学校所有工作的灵魂,它基于对学生品德和人格素养的培养,贯穿于人的一生,统领学校的教育工作。然而,现在很多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只流于形式,没有落实到实际的德育工作中,过于理论化、形式化是德育工作存在的重大难点。教学过程仍停留在知识点的说教、考查层面上,缺乏精神生活上的关心与引导;重知识、技能的培养,轻德育工作的教育;部分领导干部不重视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实施;“部分中职学校还在采用普高教育模式,在德育教育中也往往照搬其德育教育的机制和经验,从而走入教育误区,导致德育教育偏离了教育原则,与现实脱节,难以获得良好的效果”;家庭教育没跟上德育步伐,很多家长因没受过良好教育,在管教孩子方面存在问题,过于溺爱,不分情况的包庇孩子,甚至帮孩子隐瞒、欺骗老师。这就造成了中职德育工作难于进行、流于形式,缺乏人文教育。
(二)中职德育教育未能在学生心理上达成共鸣
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的社会里,人们的思想也异常浮躁,中职生也不同程度的受到影响,有些中职生“三观”发生扭曲,认为唯有金钱、权势最重要,凡事讲实惠、走捷径,做事先考虑有没有好处,有没有带来实惠利益,更有甚者秉持“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理念,缺乏爱国主义精神,奉献的道德情操。
究其原因,德育工作未能触其心灵,与其达成心理上的共鸣。我们的德育工作还停留在政治教育、思想教育上,对最基本的道德、奉献、做人、品行方面涉及较少,没有把德育教育内化到学生的心里,变成学生内心的道德升华。
(三)中职德育在办学理念上,存在重专业轻精神的现象
德育是各个社会共有的教育现象,它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共存。然而,在各种国际、国内思潮的影响冲击下,加之,我国教育机制和人们对德育工作的认识误区,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学生全面发展,尤其是德育意识不强的背景下,导致家庭、学校、社会教育在不同程度上都表现出重才智而轻德育的迹象,大家的关注点不再是思想上有多少提高,而是学生考了几分,会做多少题,学会了多少技能;用人单位招聘员工时关心的也是你有几年工作经验,会多少技能。这就要求学校侧重业务工作,轻思想政治教育;重学术骨干培养,轻政工队伍建设;重课堂学习、考试成绩,轻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使得“德育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可以不要。”造成中职德育工作重专业轻精神。
二、 改变观念,大力发展中职德育教育中的人文教育
(一)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加强精神层面感悟
中职生是整个中职教育环节的主体。因此,我们的所有教学活动应该围绕中职生而展开,遵循他们的身心发展规律,制定适合中职生的德育教育,结合中职生不爱学习,但动手能力强,思维活跃、渴望被关注的特点,改变以往的空洞说教,让德育教育真正地融入学生生活,对此,我们应该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才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比如:大力发展校园文化建设,开展讲文明、树礼仪活动,并每周评出文明礼仪之星,在校园文化栏展示;定期开展讲座,“远离校园欺凌”“雷锋精神伴我行”“远离黄、赌、毒”“心理健康”“法制宣传”等专题讲座,让学生从心理上认同,行为上同步;开设感恩教育,与父母老师互换角色,并从中得出感悟,在主题班会上与同学分享交流;成立校园志愿者,让学生去做文明礼仪的学习者、传播者、实践者;借助校园文化艺术节,唱红歌、走红路、学习红色精神;开展技能大赛;组织社团活动等等。这些活动不仅能让学生参与到德育教育中,从心理上、行为上主动接受、认同,还能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爱心和对将来人生的信心,为将来步入社会做好铺垫。
(二)在德育教育中注入人文关怀,进行人文教育
爱是教育灵魂,没有注入爱的教育,是无法得到学生心理上的认同感,中职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多数都来自农村,父母的文化层次低,外出务工现象突出,因此,他们受到的教育和关爱较少;义务教育阶段在校成绩较差,因此不受同学老师关注,甚至产生自卑、自暴自弃心理;社会各界人士也对中职生存在一定的偏见,所以,作为中职教育者更应该在德育教育中注入人文关怀,进行人文教育。这就要求我们走进学生的生活,了解他们的内心,除了教会知识以外,还要帮其解决一些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做他们学习中的良师生活中益友,给其关爱;在学习生活中犯错时,不要用批评来解决问题,而应该是从其根源上说服教育学生,让学生知道错在哪里,以后遇事遇问题该怎么解决;学习生活中应多采用鼓励式教育,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为将来的人生路树立自信,构建正确的人生观。这才是我们这个和谐社会里应该有的“以人为本”的德育教育模式,为社会铸就更多有用之才。
(三)在德育教育中融入人文精神熏陶,全面提升中职生的人文素养
俗話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其中蕴含的道理就是——熏陶。而如今这个社会缺少的正是这种人文精神的熏陶。如今的“中职院校的学习环境书卷味淡了,烟酒味浓了。”确实,现在的学生有多少会诵读经典,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有多少人会回顾历史,瞻望未来,化之为爱国主义情怀。相反当前的中职生身上更多的是一些来之网络和社会的气息,抽烟、打架、喝酒、赌博、谈恋爱一应俱全,而且他们当中很大一部分同学自私自利、缺乏爱国主义情怀和主人翁精神,不懂得感恩与做人等等。这些行为,单靠我们在课堂上的讲道德说礼仪是完全达不到内化的作用,需要有一个周围师生的良好标杆,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熏陶,也正如诗人杜甫诗句里面所写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也只有这样才能开阔其心胸,陶冶其情操,传承忠、义、礼、孝等我中华上下几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为其提升人文素养,为其成长构筑健康人格。
总之,青年一代是我们现代化进程中的主力军,中职生也毫不例外地承担了这个责任。因此,作为一个德育教育工作者我们更应当承担起这个艰巨的任务,把人文教育融入德育教育中,用人文精神去熏陶,用人文关怀去感化,最终完善好我们的德育教育。
参考文献:
[1]厉开选,汪伟国,徐勇.浅论网络环境下的“三位一体”中职德育模式构建[J].考试周刊,2016(15):167.
[2]张建华.德育教育呼唤人文精神与情怀[J].中国科技创新导刊,2010(2).
作者简介:
赵淑文,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云南省鹤庆职业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