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信息技术背景下,微课因其独有的特点而备受关注,成为广大教师优化教学内容,突破重点和难点的有效手段。教育改革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要巧用微课开展教学,构建高效的语文教学课堂,促使初中语文教育信息化发展。
关键词:初中语文;微课;应用对策
微课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之上的,以视频为载体的教学模式。在信息技术背景下,微课因主题鲜明、针对性强、短小精悍等特点而备受关注,成为广大教师突破教学重点难点,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初中阶段,语文是一门基础性、综合性较强的重要学科,语文学科与信息技术之间具有天然的契合性。就初中语文的教育而言,科学整合信息技术手段,对优化教学的内容,提高教学的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基于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需要,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巧妙地借助信息技术手段的支持,科学应用微课开展教学,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 微课的特点及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一)微课的特点
微课,是微小、短小的教学视频。立足微课的内涵,我们可以分析微课具有如下特点:一是微课的针对性强,内容精简。一般而言,微课的时长以5~10分钟为宜,微课的内容一般是教师针对某个知識点开展的重点讲解,因此,针对性强是微课的一个显著性特点;二是微课的资源丰富,趣味性强。作为一种以视频为载体的教学方式,微课视频的设计与开发,融合了图片、视频、声音等诸多具有诸多视听功效的资源。真实的教学情境,有效地增强了视频的趣味性,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的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微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自微课兴起以来,我国一度出现了微课热的教育研究热潮。微课之所以“热”,是因为其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具有很多积极的意义。就初中语文的教学而言,微课的应用,具有如下积极的意义:
首先,微课应用于初中语文,有助于让语文的教学课堂丰富而精彩。语文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的教育功能,同时也具有人文性的教育功能。在语文的教学中,教师应当以工具性教育为基础,同时强化人文性。在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模式下,知识传授和灌输的教育模式,导致语文的教学课堂单调而乏味,难以达到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目的。和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同,初中语文教师科学整合微课开展教学,精彩的教学内容、丰富的教学形式,能够有效地增强语文课堂的趣味性。例如,微课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初中语文教师巧用微课进行导入,富有吸引力的导入形式,能够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最终达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其次,微课应用于初中语文,有助于帮助教师突破重难点教学。初中语文的教学中也有很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内容。突破重点难点,成了很多教师感到头疼的问题。在信息技术背景下,微课作为一种主题鲜明,针对性强的教学手段,一般应用于某个知识点的强化讲解。基于此,初中语文教师可以针对语文教学中的某个重点和难点内容进行强化讲解,生动的展现形式,能够更加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进而达到突破语文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目的。
二、 微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的有效性对策
(一)巧用微课创设教学情境,深化知识理解
基于深度学习的视角,学生在知识习得的过程中,应当充分理解、然后记忆,最后应用。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很多学生在知识习得的过程中,常常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完成对知识的记忆,然后理解。这是一种典型的事倍功半的学习方式,同时也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培养。在信息技术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要善于整合微课创设语文教学情境,通过富有趣味性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深化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进而全面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例如,教师在给学生讲解《长征》一文时,古诗的晦涩难懂,让学生学习起来势必会有吃力之感,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为了提高教学质量,笔者在教学的过程中,巧妙地融入红军长征的视频资源,与课文内容相宜的教学情境,将晦涩难懂的内容直观地展示,能够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帮助学生深入地理解文本内容。又如,教师在给学生讲解《苏州园林》一文中,关于苏州园林之美,学生当然很难体会。笔者在教学的过程中,巧用微课的形式,将苏州园林之美直观地呈现出来,字里行间的美景,通过形象的方式予以呈现,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巧用微课攻克重点难点,提高教学质量
初中语文的教学中也有很多重点和难点的内容需要教师去突破。重难点内容甚至体现在每一篇课文的教学中。基于教育改革的需要,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当立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目标,制定全方位的语文教育计划,明确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提高教学质量。而微课应用于初中语文的教学,因主题鲜明、针对性强等特点而成为广大教师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的有效手段。例如,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文言文教学是重点,也是难点。由于文言文晦涩难懂,对很多学生而言,文言文是令人头疼的学习内容。为了让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更加深刻,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巧用微课,强化对文言文的讲解。同时,本着“授人以渔”的教育需要,初中语文教师还可以设计微课,指导学生如何学习文言文,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和技巧,达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目的。
(三)巧用微课创新教学形式,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方式,成了改革创新语文教学课堂的关键。为了充分发挥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巧妙地借助微课创新教学形式,发挥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例如,初中语文教师巧用微课构建翻转学习课堂,这种“以学生为主体,有效调整课内外学习时间”的方式,充分发挥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潘琼.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教学微课的应用[J].科学咨询,2018(22):50.
作者简介:
吴道胜,贵州省毕节市,贵州省大方县核桃彝族白族乡核桃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