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数学课堂组织方法的探究

2020-09-22 10:57沈春能
读天下 2020年24期
关键词:学习兴趣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摘 要:数学是初中阶段的重要课程,数学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至关重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务必紧跟时代的发展,屏弃传统的教学模式,重视课堂教学的有效组织,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翁,一切从学生出发,让学生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真正掌握每一个数学问题的本质,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以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组织方法;学习兴趣

一、 引言

随着我国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新课标对初中生的学习要求也在提高,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增强没有明显的作用,而课堂作为教师教学的重要基地,教师应该高度重视课堂组织方法的有效性,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积极革新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下文主要分析当前我国初中数学教学课堂存在的问题并给出针对性措施,旨在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

二、 当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组织方式存在的不足

当前,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我国教师为了抓学生的学习成绩,往往采取“满堂灌”教学模式,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中,学习兴趣难以得到提高。对于初中数学教学来讲,初中数学难度相对比较大,且比较抽象不易理解,教学课堂上教师不能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安排,教学模式偏于单一化,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强;由于初中生身心发展还不够成熟,课堂上的自控能力不强,面对这些学生,教师没有巧用提出问题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学习处于被动的地位,对老师讲解的知识点理解不到位;学生根本不清楚公式的来源,教师会让学生死记硬背一些公式,然后就去练习大量的题目,根本无法应付灵活度较高的题目,久而久之,学生自然会对数学产生厌烦感;有些教师缺少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或是没有经过专门的职业技能培训,不能根据初中生的特点来制定教学计划。

三、 提升初中数学课堂组织方法的有效策略

当前,初中数学教师必须意识到自身课堂教学组织方式的问题所在,不断进修学习,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水平,做好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明确教学重难点,一切从学生出发,给学生营造个和谐快乐的课堂气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一)完善教学模式,营造愉快的课堂氛围

良好的课堂氛围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也是提高初中数学课堂组织方式有效性的前提条件。传统的教学模式只会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甚至学生会对数学产生厌恶之情,且初中数学对学生的逻辑能力要求也比较高,学生还不具备完整的数学思维能力,鉴于此,数学教师必须做好备课工作,对每一节课的重点及难点应该心中有数,尤其像立体几何的章节,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比较差,教师可以使用数学模型或者动态的立体图形给学生展示几何图形,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的同时也会使课堂气氛比较轻松愉快并加深了学生对立体几何的理解;由于学生学习程度参差不齐,一定要公平地对待每位学生,不让任何一位学生掉队,教师要努力让学生们能感受到老师的关爱和重视,对于课堂上反应较快的学生,加以鼓励。对于调皮捣蛋的学生,不能一味地批评,要站在学生角度分析他们的学习心理,并赐予学生学习的动力,有效地增加了课堂气氛的活跃度。

(二)增加课堂设问,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是初中数学课堂有序进行的重要保障。教师一定要重视课堂教学的组织。高效率的课堂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多采用设置问题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好奇心,引导学生去思考每一个问题,尤其初一学生刚开始接触正数、负数时候,教师完全可以让学生仔细观察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比如:各个地区的天气状况,会有零上和零下之分,课堂上设置与学生性格特点相符合的问题,更好地让学生将数学问题与生活实例结合,让学生切身体会数学的独特魅力,学习起来会比较容易,对知识点也能很透彻地掌握,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的同时也增加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升了初中数学课堂组织的有效性。

(三)注重实践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是初中数学课堂组织的关键力量,初中数学相较于小学阶段的教学,难度上了很高的档次,但学生只要对数学有了强烈的兴趣,随时都有学不完的问题,每天都带着一颗好奇心去探索未知世界,探索数学的奥妙,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大大增加。因此,教师需要打造出一个翻转课堂,让学生学好扎实的基础知识的同时,课堂上也要注重引导学生跳出书本,积极地动手实践,引领学生思考罗列出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尤其老师在讲解定理或证明类的知识点时,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演示几何图形的定理,或者让学生提前做好预习工作,自制几何图形,增强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在学习轴对称时候,教师可以给学生观看生活中月亮、绿叶等等,并让学生自己试着去画出轴对称图形,适当联想我们身边的对称事物并进行比对,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小组合作学习,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

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效率也离不开团队的合作。教师在课堂设置上,可以适当增加小组讨论的活动。首先,教师作为学生学习道路上的引领者,可以启发学生遇到具体的数学题目时不要着急动笔,关键是要有数学思想,将数学思想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更重要的是积极动员学生开发大脑,小组讨论数学题目的具体做法,争取不要参考书上的答案,一步步引导小组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点自行总结做题方案,并对解题步骤相对简便的小组给予鼓励;在学习新的知识点,教师可以让小组合作探究,每个人都需和小组成员交换想法,并对奇特新颖的想法提出来与大家一起共享,能够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并认真吸取别人的优点,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也提高了课堂效率。

四、 结束语

总之,初中数学作为整个数学学习的基础,教师应该坚持以人为本,明确目前初中数学教学中课堂组织方法存在的问题,并引起高度重视,争取学生创造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不断革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保证初中数学教学课堂的高效率进行。

参考文献:

[1]王艳芬.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方法探讨[J].校外教育,2018.

[2]刘红.探究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有效实施[J].农家参谋,2018(22):129.

[3]陈琴风.浅谈初中数学高效化的教学[J].中外交流,2018(20).

作者简介:

沈春能,安徽省合肥市,巢湖市第七中學。

猜你喜欢
学习兴趣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