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艳冰
摘要:学生的语言建构与思维发展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精读”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加强语文和学生生活的联系,构建富有活力的课堂,鼓励学生在课文听读中提高思维的敏捷性,在人物赏析中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在文本问题的探究中提升思维的独创性,在自我总结训练中内化思维的深刻性,在课后质疑中强化思维的批判性,逐步形成言语实践能力,培养思维品质,提高语文核心素养,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精读”教学;语言表达;思维品质
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由“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组成。语言建构与运用,是指学生在形象丰富的语言实践过程中,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等学习方式,逐步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的特点及其运用规律,形成个体的语言经验,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主动地、正确地、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思维发展与提升,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的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思维能力的发展和思维品质的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这两方面则以语言、思维相互作用为载体,来落实教学目标。
一、精读教学是落实语文核心素养的主阵地
在语文课程中,阅读教学是落实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统编版教材围绕“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合,从三年级开始强化阅读,构建“精读、略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其中,精读课文教学,肩负着学法的指导,是学生语言和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阵地。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共27篇课文,其中精读课文19篇,略读课文8篇。可见,精读课文教学,对学生语言和思维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精读教学要把握好学生思维发展的转折期
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卡罗尔·德韦克提出,人的思维习惯有两种模式:固定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面对挑战,成长型思维模式者倾向于迎难而上,他们把挑战看作学习的机会,不断进步。新课改的教育教学需要培养具有成长型思维的学生,让他们看见成长中的自己。
我国心理学家朱智贤指出,小学生思维发展基本的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是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大部分是直接与感性经验联系的。这种过渡是思维发展过程中的“飞跃”“质变”。然而,这个转折期一般认为在四年级(约10-11岁)。思维品质包括思维的敏捷性、思维的灵活性、思维的独创性、思维的深刻性及思维的批判性。具有良好思维品质的学生才能更好地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加强语言文字的运用,促进个性的发展。因此,“精读”教学必将成为学生思维发展的黄金课堂。
三、精读教学聚焦语言表达,培养学生思维品质
精读教学是语文阅读教学的核心内容,为学生略读提供方法、技能,使学生“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中央教科所张田若先生说过:“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可见阅读真的很重要,但孔子认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如何在读中思,读中说,读中辨,让思维在课堂上看见?笔者在教学中不断实践,以统编四年级上册《普罗米修斯》教学为例,探索在精读课文教学中利用教学设计的环节,聚焦语言表达,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一)课文听读培养思维的敏捷性
思维敏捷性指善于迅速地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思维特征,具有多谋善断,反应迅速,应变果断的特征。
在传统的语文作业中,预习课文是“家常菜”。读读课文,圈圈词语,画画好句等就是这道家常菜的调味料。由于提前预习,课堂上学生对文本没有了新鲜感,少了好奇心。为此,结合课外阅读要求,可以取消预习课文的作业,增加阅读整本书的时间,利用课文进行听读训练,有效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具体做法如下:课始,教师导入课题后,通过课文朗读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听读前,让学生准备好笔和纸,调整心态,边听边想,随机记录重要信息。教师必须细化听读过程,分层精准指导。例如,在聆听过程中,引导学生首先抓住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等重要信息,接着关注重要情节或事物要点,然后回想整体印象,最后快速整理自己记录的关键信息,如记录的字词、图画等,图文并茂,使思维可视化。
(二)人物赏析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思维的灵活性指思维的广度,也叫变通性,即我们一般所说的“举一反三”。在文质兼美、内涵丰富的课文中,鲜明人物形象的赏析训练是培养思维灵活性的好方法。
在《普罗米修斯》这篇文章中,天神分别有:太阳神阿波罗、众神之王宙斯、大力神赫拉克勒斯以及火神。教师应引导学生分清人物的主次关系,并抓住主要人物进行精讲分析,让学生习得学法,灵活迁移。比如根据课后问题:故事中哪个情节触动了你?和同学交流。教师鼓励学生抓住普罗米修斯在高加索山上“被锁”之痛和“被啄”之苦的情节体会“不屈不挠”的英雄气概,进而激发学生围绕普罗米修斯从“盗取火种”“接受惩罚”及“重获自由”的事情发展顺序,迁移品读理解残酷的宙斯、善良而又畏惧权威的火神以及正义勇敢的大力神的形象。举一反三、灵活多变的人物形象的赏析训练,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三)问题探究培养思维的独创性
创造性思维活动是新颖的独特的思维过程,它打破传统和习惯,不按部就班,解放思想,对常规事物怀疑,锐意改革,勇于创新。在创造性思维过程中,人的思维积极活跃,能从与众不同的新角度提出问题。
在《普罗米修斯》的教学中,教师可针对四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结合课文插图,启发学生抓住关键问题自主探究:在高耸入云的高加索山上,大而粗的铁链“锁住”的是什么?“锁不住”的是什么?学生分小组,通过课内外深度阅读探究。通过讨论,学生认为“锁住”的是普罗米修斯的“身体、自由”,“锁不住”的是他的精神、信念和大力神的正义感。
(四)自我总结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深刻性指思维活动的抽象程度和逻辑水平,涉及思维活动的广度、深度和难度。美国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鲁纳认为,学生在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的同时,还要掌握学习该学科的基本方法。因此,教师应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指导学生自行寻找、发现知识结构。学生“发现”知识结构的过程也是启迪思维,培养思维能力的过程。
(五)课后质疑培养思维的批判性
批判性思维是敢于质疑的创造性思维,是在积极思维中对已知或结论等积极辨析判断,同时做出肯定接受或否定质疑的断定,在评判中形成主观结论的较为全面的思维。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品质,教师首先要改变观念,建立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并要善于发现和肯定学生独特的思路、不同的见解,引导学生从新的角度重新思考,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大胆批判,进行正确、灵活的评价、反馈。
新课程改革的发展,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学生的语言建构与思维发展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期的精读教学中,教师应立足生本,聚焦语言表达,引领学生在形式丰富的教学环节中,努力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理、言之有情”,形成言语实践能力,培养思维品质,提高语文核心素养,促进个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珍,陆金元.用“学习金字塔理论”分析教学[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7(8).
[2]教育部.义务教育小学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
[3]罗伯特.S.费尔德曼.儿童发展心理学:费尔德曼带你开启孩子的成长之旅[M].苏彦捷,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
[4]斯腾伯格.思维教学:培养聪明的学习者[M].赵海燕,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2008.
[5]计宇,李广.促进深度学习的小学语文教学设计[J].课程·教材·教法,2019(8).
(責任编辑:韩晓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