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瑶
摘要:作为教改的重要部分,语文学科的课堂革命起到了非常强大的作用。语文课堂革命的开展,很好地诠释了现当代所追求的教学模式,同时,以这样全方位、全覆盖地展开课堂革命,对教师专业成长而言,不失为一个恰好的契机,促使教师跟随着课堂革命的步伐,努力前行、迅速成长。
关键词:教改;课堂革命;教学思考;教师专业成长;学生发展
一、角色互换,重塑师生关系
课堂革命下的教学模式,在某种程度上改善了师生关系,能够让学生更近距离地接触老师,也让老师学会去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了解现代社会背景下孩子们所能接受的语言等。老师们再以此来展开自己的教学,就会事半功倍。简单的信息搜集和整理,就能让教学变得轻松、简单,何乐而不为呢?
在课堂革命的影响下,教师的专业成长无疑得到了保障,初出茅庐的我尚有此番感受,更别提在教育事业里奋斗了几十年的前辈们。课堂革命对于教师而言,是一种新颖的教学理念,在不断推翻落后于时代的方法的同时,再对课堂注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素,继而产生对教师专业技能的要求,从而促使教师的专业成长,重塑师生关系。要让教师脱离传统的课堂,和学生进行互换,成为一个“主持人”的角色,需要很大的勇气信心。幸而,在稳步推进的教改中,老师们能够紧跟教改的步伐,一点一点地进行课堂革命。
二、构建整体,确立教学目标
课堂革命主张课堂教学既要有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又要承接单元、学期、学年教学目标以及课程总目标的育人要求,发挥引导学生构建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思维、养成人格的教育价值。
基于对文本的理解,我有了以下的教学角度:第一,预习单的设计,起到让学生通过预习,解决生字词的重难点、易错点的作用,同时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学会搜集人物资料、名言警句等,形成积累,更加为后续的“一课一得”做好充分准备;第二,采用小组合作、自学运用等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能力,意图将田园风景图进行不同程度的讲解和剖析,让文本内容的呈现能够详略得当,留给学生自学的空间,落实“以生为本”的理念;第三,采用朗读的多种形式,让课堂回归“语文味儿”,希望以不断地朗读感悟,让学生感知语言文字的魅力,品味文学的美。
从前,教师们习惯于“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我拿到了一本书,我就只教这一本书里的内容,学生在一节课里就只能接触到这本书中某一章节的知识。而现在,学生在课前,通过预习,能够了解到书本以外的很多内容,尤其是自己感兴趣的部分;课中,学生在自己搜集资料的基础上,汲取老师以及其他老师给予的信息,继而进行筛选与合成,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思维模式;课后,学生可以将自己所习得的内容加以应用,有的是生活实际,有的是理论知识,但不管哪一类,都是学生学习技能的提升。
三、以旧换新,统整教学内容
以《乡下人家》一课为例,传统的教案里,学生会在第一课时中学习生字词,在第二节课中完成对于文本的理解。如今,我们在此基础上,加入了思维导图的理念,让学生在课前就已经熟悉了文本,通過自学来完成自己对于文本结构的理解,并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呈现在课堂上,与同伴进行信息的交流与沟通。这是一种发散性思维的训练,学生长期在这样的要求下,能够形成独特、敏捷的思维模式,对于学生自身是一种超前的思维体验,会让大脑在学习中时刻保持清晰与灵敏。
思维导图的教学理念于课堂革命而言,是非常微小的一部分,但单凭这一点,学生在课堂上就已经获得了与从前大不相同的能力提升,而宏观的课堂革命下,一个整体对学生产生的积极影响是难以估量的。
四、以生为本,转变教学方式
在课堂上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自主选择,让学生学会学习。在这样的课堂模式下,学生能够充分发挥主体性,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提升学习的兴趣。另外,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产生的同伴互助、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对于学生身心的发展是一项非常有利的条件。这不仅能够提升孩子们的社交能力,让孩子们学会融入集体,还能让孩子们提升沟通能力,达到语文教学目标。所以,这样的一种学习方式,可以说是一举几得,让孩子在短短的40分钟内,各个方面的技能都能加以培养,这不就是现在快节奏的生活里最理想的育人模式吗?
而我在这样的模式下,摒弃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从组织、引导、启发、再到监控整个教学过程,最终能够将一节完整的课堂呈现在学生面前,幸不辱命。
五、三维课堂,融合教学技术
时隔一个漫长的假期,再次回到讲台,我怀揣着激动而紧张的心情,准备好了这节课的前期工作。那时候,我在想,孩子们一定会喜欢,我一定会成功的。就这样,抱着第一次设计的方案,我走上了试教的讲台。然而,效果却没有我想象中的好,一双双无辜的眼神和一个问题过后的全场寂静,无不打击了我的自信心。后来,我反复请教了经验丰富的前辈们,我渐渐地明白了什么叫做真正的上课。不断尝试和琢磨之后,我的耳边回荡的无非是这样的几句话:这节课你要教给孩子的是什么?孩子们通过这节课能够收获什么?或是孩子们在这节课后能够提升什么样的技能?基于对文本的理解,你该如何教?而这些话,便是课堂革命展开之际最初的疑问。
牢记着前辈们的句句叮咛,带着学校的平板技术,我所执教的《乡下人家》就这样刻在了孩子们的记忆里。终于,在一次次的朗读与体悟中,学生能够学会抓住关键语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还能对文章的每一个部分进行整体概括,掌握阅读的方法。
课后,看着密密麻麻的笔记本,我开始了我的教学反思。我发现,整个备课的思路中,出现次数最多的,竟然是“语文味”这三个字。是的,就像我们的教研员经常说的,咱们是一名语文老师,要牢牢抓住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这个根本。
然而,在我们学校“导学研一体”的生态课堂面前,这些还远远不够。于是,我的教案在一次次的修改中,变成了以自主式学习为主线的前置预热课堂、以互动式学习为主线的核心互助课堂、以自省式学习为主线的后置外延课堂,其间不仅融入了思维导图、朗读指导等学习方法,还有电子白板、无线同屏等一系列的技术资源。我想方设法让孩子们的学习发生于课堂,而不止于课堂!
综上所述,这些在课堂中能够吸引孩子们的“魅力”,无非是课堂革命的设计。正是有这样一套完整、便捷、极具实践性的课堂理念,才能让孩子们融入课堂,也让老师们更加喜欢上课。
总而言之,不论是对于老师,还是对于学生,课堂革命都是最好的选择。再加上我作为一线教师的亲历亲为,我认为,课堂革命是必须存在的;或者说,课堂革命值得被更多的人所知道、所运用,才能更大程度地发挥其实践的作用。以现在课堂革命“以生为本”的理念而言,只有当我们关注到了孩子的需求,才能进一步发挥课堂在教育中作用。因此,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认为,只有借助课堂革命的全新理念,才能成就孩子的梦想,还孩子一个生态的课堂!
(责任编辑:韩晓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