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建设如何迎接一个物质丰裕的时代

2020-09-21 08:51檀传宝
中小学德育 2020年9期
关键词:德福动机师德

2019年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我国城乡居民平均恩格尔系数为28.2%,仅就这一数据而言,中国已走进了物质丰裕的新时代。这个新的时代,对德育和师德建设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比如,这个时代,我们精神上的焦虑会空前增加,人民的优势需要已经不再是温饱问题,而是精神需要提高的问题。简单说,对于教育来讲,人们不再只是要求接受教育,更要求接受优质的教育,当然人们不是不再需要教育的工具价值,而是教育的本体价值将前所未有地被凸显出来。因此新时代师德建设会有怎样的变化呢?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体现“一个逻辑”和“两条主线”。

一个逻辑是:师德建设要努力贯彻“德福一致”的原则。“德福一致”是伦理学的一个公理,对于德育尤其重要。因为唯有认可了“德福一致”原则,揭示了“德福一致”的机制,我们接受道德,修养道德,接受道德教育,才有了与个体肉身相关的最为坚实、亲切的理由。

师德建设的理由很多,有外在的动机,有内在的动机,有基于生存需要的动机,也有生活实践真善美需要的动机。我认为今后师德建设的重点,是要发动教师内在的道德动机、精神需求。师德本身对于教师职业生活意义的获得非常重要,唯有师德修养才能保证他的职业生活是幸福的。所以从本质上说,师德修养其实是一种“为己之学”。在师德建设中一定要努力让教育工作者明白这一点。如此,则师德建设就不仅仅是实效提高,而且是更符合新时代、一个物质丰裕的时代的大逻辑——要求我们对教师有更多的精神关切,更多地从职业意义获得的角度去关切师德建设。正是因为符合了新时代的呼唤、要求和逻辑,我们这个时代的师德建设才可能更为高效。

由以上这一逻辑派生出两个非常重要的命题,一个是“未来教师的幸福是师德修养的最重要理由”。教师幸福一直是师德修养的理由,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幸福将是教师师德修养最重要的理由。另一个命题是“学生的幸福是师德水平最重要的标志”。学生的幸福一直是教师所关注的教育目标,而教育教学实践将越来越表明,学生学习生活的幸福将是衡量师德水平最重要的标志。

关于第一个命题,仅从逻辑上就容易推论。而第二个命题,揭示的其实是教育事业整体的伦理性质。以往的师德建设,我们大都强调教师要遵守这个规定那个规定。我认为,琐碎的师德规范虽然非常重要,但远没有我们对整个教育事业的道德性追求重要。只有当我们上的每一节课,乃至我们每天去工作的那个场域,我们的学生都会因此而感觉到幸福,这样的老师才称得上是一个真正讲师德的老师。在课堂上,如果只是对学生保持微笑、时常亲切地拍拍他们的肩膀、上课从不迟到早退,但在你的课堂里学生完全体验不到学习生活的愉悦、幸福,无法通过学习获得成就感,这样的老師不能称为是一个真正有师德的老师。所以,学生的幸福必将是新时代师德水平最重要的标志,这也是物质丰裕的时代对于教育的要求所决定的。

(本文由北京师范大学檀传宝教授于2020年8月27日在中国教育学会教师培训者联盟2020年年会师德建设分论坛上的发言整理而成。)

责任编辑   余志权

猜你喜欢
德福动机师德
致良知与师德
动机比能力重要
锻炼动机对高校大学生体育课程参与积极性的影响
师德沦丧者不配为师
吕狂飙:师德建设需警惕从崇高师德简单转向底线师德
消费者购买动机分析
百元大钞砸到你
加盟厚德福熟食 你找到能干一辈子的好项目
凶手的动机
师德“红线”持续发力还需多方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