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华
摘 要 自我关怀对教师意义重大。从自我关怀的三个维度出发,阐释自我关怀的内涵,归纳达到自我友善、归属于普遍人性、正念的方法,以及自我关怀团体训练的内容和设计方法。
关 键 词 自我关怀;教师;自我友善;普遍人性;正念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20)09-00-04
一、能自我关爱的教师方能真正关爱学生
自我关怀(self-care)又译为自我关爱、自爱、自悯、自我慈悲,美国心理学家Neff阐释为:关心自己,但不聚焦(egoistic self-focus)自己,对自身遭遇采取与他人相似的立场;对自身痛苦和困难保持开放,体验对自己的友善和关切,以理解、非评判的态度对待自己的不足和失败,认识到自身遭遇是人类共同甚至必然的经历。自我关怀有三个成分:自我友善(self-kindness)、普遍人性感 (the sense of common humanity)和正念 (mindfulness)。
研究发现,自我关怀能帮助个体应对负性事件,缓冲它们带来的消极影响,能培养积极自我,能提高心理弹性、增强心理力量。高水平自我关怀者更能宽恕、移情力更强、更愿采择他人观点,更少感到挫折带来的个人痛楚 (personal distress)。[1]
教师每天面对人、帮助人,劳心费力却常常无法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工作与家庭的冲突更让他们身心俱疲。做一个好教师需要大量时间,哪怕废寝忘食也难以做到完美。付出复杂的情绪劳动后,人容易慢性疲劳而导致情感衰竭;教师有时会因无法满足所有学生的需要,出现暴躁或去人格化,对学生冷漠、忽视甚至情感虐待;教师的应对资源无法满足教学需要,导致他们消极评价自己,出现无力感或低个人成就感——职业倦怠一触即发。大量研究表明:教师职业倦怠对学生学习动机和态度、人格发展等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研究者提出很多克服教师职业倦怠的方法:改善环境、改革考评机制、创设良好的工作条件,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等。但是如果仅仅把摆脱倦怠寄托在外部救援上,即使教师暂时缓解负面情绪,仍然没有勇气去创新教学、关爱学生。《教育——财富蕴藏其中》言:“假如把牺牲看成只对别人有意义而对自己毫无意义的行为,这恰恰意味着自己只不过是一件工具而没有彰显人之价值。如果一个人自身无价值,那么他所做的牺牲也就无价值。”
自我关怀训练提倡者吉尔伯特认为,有三种与倦怠相关的神经系统:一是“以威胁为中心”的系统(血清素为基),激活后导致寻求安全的行为;另一种是“以激励/资源为中心”的系统(多巴胺为基),激活后出现同情关爱行为;第三种是“以归属为中心”的系统,激活后寻求支持与合作,产生安全、满足和安抚的感觉。个体的内外刺激作用于这些系统。[2]遭遇挫折时,自责会激活威胁系统,并抑制其他两种神经系统,导致情绪低落(因消耗血清素);自我关怀会激活资源系统和归属系统,带来安全和满足,个体会积极求助、抑制威胁系统。所以只有发展自我关怀和自我同情,职业倦怠才会消失。教师关爱自己,返回自身、重建自身才能重获失去的内心资源、真心真爱,才能用心灵的力量培育学生的美好心灵和完整人格。
二、自我关怀的途径
途径一:用自我友善代替自责自毁
自我批评(自责)是很多好教师惯常使用的成长方式,总觉得自己不够好,自己没有尽到职责,自己应该再努力一些,对学生更温柔可亲一些。自责的确可以让人摆脱坏习惯,然而长期自责可能会发展为认知缺陷,使人自卑,产生抑郁等心理风险。Murphy等人(2002)发现,自我贬低和个人不称职的感觉预测终生抑郁的风险。Zuroff和Koestner(1994)发现:自我批评在12至31岁的女性中非常稳定;纵向研究发现:12岁时的高自责预测到读高中的机会更少,预测到31岁时受教育的时间更短,对生活的满意度更低,预测到与父母关系不好,预测到较差的个人和社会适应。减少自责可减少未来的抑郁,带来更适应的人生。Gilbert和Irons(2005)认为:习惯自责者有特定过度发展的神经通路,使人难以自我友善、无法自我安慰、总是自我敌对。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传统认知疗法无法作用于自责程度高的人(Rector、Bagby、Segal、Joffe和Levitt,2000),即使布置认知改变任务和行为作业也无法扭转(Lee,2005)。虽然自责者可以学习新的思维,但他们不认为认知转变能带来好心情(Lee,2005)。一个习惯的自责者会觉得自己认知正常,只是自己做得不夠好。替代认知改变的方法就是自爱训练:不苛责自己,哪怕自己某些人格特征有问题,需要改正的时候也无条件接纳自我、宽以待己,在环境艰难心生痛苦时不硬挺,敢于放下舍弃、自我宽解和自我安慰。
Neff指出,惯性自责来自于早期不安全亲子依恋,也与文化有关。她的跨文化研究发现:泰国的自我关爱程度最高,美国次之,台湾最低。泰国的佛教文化主张人要慈悲为怀,也要对自己慈悲,中国台湾的儒家文化则推崇严格的自我批评。反思自己的成长经历、文化特征,觉察自己的自责习惯让人更好地自爱自悯。自我关怀的核心是转变自己的内部言语,从自责转为自我同情、自我关心和自我支持。自爱训练使用各种方法来改变内部言语,比如讨论、反思和辨析,可以想象一位伟人作为更高自我,通过冥想把他们的怜爱传递到自身,想象伟人对自己进行安慰;自己也用充满怜爱的语句自我安抚:这不是你的错,你不该为此担心;虽然你不是天使,但你是友善的,你是慈悲的,你是充满同情的,你关怀你自己;虽然你不完美,但你已经超过了很多人,你对自己的要求很高……通过自我暗示达到感觉良好。自爱是一个过程,从一开始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到后来慢慢对自我充满宽容和接纳,认同自己积极和努力的一面,清晰看到自己的过度自责,认识到自我标准的严苛,爱护、怜惜和同情自己,不再沉溺于自我批评无法自拔。
途径二:把自己的痛苦归属于普遍的人生困境
因为又忙又累,教师特别容易自我封闭、孤独。即使是和同事同行们进行比较,其标准也往往是班级排名、职称、奖金、职务等。没有充分情感交流,每天带着面具,不敢暴露真实自我,教师受挫后的痛苦就容易夸大变形,总感觉自己是世界上最倒霉的人,只有自己一人在艰难中挣扎,其他人都幸福完美。越来越孤立自闭。感受普遍人性是自爱的中心:承认人无完人,认识到所有人都会失败、犯错,都会沉湎于不健康行为。把自己的缺陷和人类共有状况联系起来,这样我们就会从更宽广和包容的视角看待自己的遭遇。
为了感受普遍的人类困境,使自己的挫败和痛苦拥有一种归属感,自我关怀者需要把自己与他人联结、与环境联结、与大自然联结。Tesser(1991)发现:把自己看作是更大群体的一部分能带来更高的生活质量,这种归属感也使人更愿意主动管理自己的情绪和压力。归属于更大群体使你把挫败看淡:这不一定是我的错,我不孤单,责任由大家共同承担。当你了解他人的经历(比如阅读名人传记),你会感悟到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当你与周围小人物对话,你会发现他们被埋没甚至逐渐湮灭的才智,更加感恩自己拥有教书育人的机会;当你与大自然联结,对飞鸟和蚂蚁等生命产生同情,你会放下面具和假象;当你与同事交流情感,坦诚互助,你会更客观地看待自己的苦难,不至于深陷忧愁苦闷。
过度自我聚焦阻碍教师想到人类共同的痛苦,这种孤立会强化焦虑和抑郁。能感受共同人性并非易事,原因是:首先,人类共同的习惯就是容易把慈悲用到别人身上,对自己却异常严苛。人们愿意容忍别人受苦,对别人报以同情,如同看悲剧片一样落泪,可谁也不愿让自己遭遇痛苦。如果自己受苦,那就度日如年,希望早早结束。其次,人们不愿意把自己的苦难公之于众。朋友圈里多数人不是晒财富,就是晒地位,晒娃,晒幸福,秀恩爱,很少有人晒痛苦。拍照片要美颜一番,呈现最好的一面。尽管很多人的外在形象经过整饰,已不是真实的自己,但给人的印象就是:一看朋友圈,所有的人都这么幸福,受苦的人只有我一个。第三,一些教师习惯给人贴标签和分类,自己的标签就是必须优秀,否则我们怎能教出优秀的孩子!这样就加剧了对自己的严苛,夸大自己的问题,也扭曲了教师的自我认知。只有把自己放在人道主义框架的共同理解和支持系统中,思考自我缺点、错误和失败时才有承载的地基。
每个人都是一个孤岛,谁也无法抵达对方的岛屿去看看真实的情景。每个人都穿着皇帝的新装,却不愿说破这种生而必苦的事实。为了克服这种被假象蒙蔽的扭曲心理,自我关爱者需要不断自我暗示:我现在遭遇的是每一个人都有的困境,我不是孤立的,我不是孤单的;这是困难和痛苦的时刻,但如同所有人类苦难,这一切终将过去,愿我可以找到平衡、愿我可以找到智慧。当波浪知道自己是水滴的那一刻,就超越了一切恐惧。
途径三:正念静观
在进行自我我关怀练习时,有的老师学会了自我关怀,不再继续埋怨自己。可一不小心又滑到另一个极端:抱怨他人——这不是我的错,那这就是学校的错,这是学生和家长的错,这违反了自我关怀的另一个原则:正念。正念是自我关怀的第三个成分,以一种清晰和平衡的方式觉察当前,不忽视也不对自己的困苦耿耿于怀(Brown, Ryan, & Creswell, 2007)。正念包含某种超脱,也是超越。从元视角看自己的经历,更现实地思考自己,客观平衡地觉察自己。正念使人从对事件的过度沉迷(over-identification)中抽离,从反刍思虑 (rumination)中回归过程和当下,回归身体、回归呼吸、回归正念。
正念的产生需个体随时将意识拉回自身。为了不让自己的心猿意马和惯性思维破坏正念,个体可以通过静坐内观的方式强化自己对身体和情绪、心念的觉察。即使你忙碌得一塌糊涂,也要抽出时间静观。一旦你将注意力放在呼吸、身体上,心理能量就返回自身并顺利保存。与身体联结能让我们充分感知和体验整个事件,静听身体发出的信号、释放身体的压抑、激发身体的潜能。客观观察身体感受和身体变化,教师更能理解学生身心;心到神至之处,因忽视身体带来的紧张被看穿,僵硬和疼痛被摧毁;接纳身体界限有助于放弃控制事物的想法:我们旧有的思维可能是要掌控一切,当发现我们无法控制自己的五脏六腑、呼吸情绪、心思,何以掌控别人?只有顺其自然,等待自然涌现的教育契机才能得到最佳教育效果。再次,与痛苦的身体共在让我们清楚自己对痛苦的抗拒,正是这些抗拒加剧紧张。事实上,身体病痛起起落落,即使是剧烈疼痛,与我们的恐惧比较起来也可以忍受。学着去体会疼痛的来来去去,放开抗拒,我们就能把自己从疼痛的魔爪中解脱。与痛苦共处过,下一次当痛苦出现,我们会更加开放接纳而不是紧张和对抗。最后,重返身体可以让我们享受生活中很多微小的幸福,比如品茶的滋味、被阳光的温暖穿透、沐浴的清爽,甚至是呼吸进入身体的舒畅、排泄的轻松等,与身体联结就是尽情享受这微小的幸福。与身体对话、有意识地调动身体资源,当压力开始的时候就觉察到,这让压力反应变慢,并感到我们有能力驾驭压力事件。此时,我们早已不是那个一看到“坏学生”就暴跳如雷的人,而是一个处变不惊的身如泰山的智者。
静观身体的同时我们还能看到我们情绪的波动、心念的飞转。正念练习让我们培养一个像天空一样宽广的视角,让我们洞察生命的复杂和珍贵。长期静观最终使我们获得喜悦的镇定和不为困境所动的心灵平衡。教师的平静如同大地,使学生所有的品质都得到包容,美丽的、平凡的、丑陋的,可怕的,大地接受所有的事物并维持自己的完整。
三、自我关怀的团体训练
Gilbert 和 Procter的自爱心理训练课成为很多团体自我关怀训练的首选。compassionate mind training CMT以社会心理理论 (Gilbert2005) 为基础协助人们形成自我关怀技能。研究显示:训练后被试在抑郁、自我攻击、自卑感、服从行为和羞耻等水平有显著降低。其主要组成部分有三:1.对参与者进行有关情绪及其脑机制的心理教育,让参与者了解自责及其情绪对我们认知和行为的影响;2.讨论自责的起源和发展机制及对我们身心健康的影响,监控自责的内心言语,增强对自责产生情境的认识和敏感;3.发展自我友善策略,讨论自我关怀及其组成;学习静观放松、发展自我同情的内在言语,开发慈爱的自我形象,以怜悯的心态给自己写信等。为了与参与者的发展阶段保持一致,采用多种干预方法,包括教学法、游戲法、角色扮演、讨论、辩论、测验和分享个人经验等。同时训练还结合其他治疗方法,比如眼动行为疗法和辩证行为疗法,借鉴这些疗法中的许多技术。
一般来说,十周的训练内容依次为:1.项目简介、签订训练合同、了解注意事项;2.心理教育,对大脑神经和情感系统进行讨论;3.心理教育,讨论每个成员的内部言语及其对健康的影响;4.成员分享讨论自己的感知特点、自身缺点劣势及自己惯常的自责内容; 5.使用角色扮演提高对自己内部言语的觉察和反思,形象再现自己惯常的自责言语;6.讨论自我关怀的内容组成;7.对每个成员遇到的个人困境进行关爱,同时进行放松练习;8.对每个成员遇到的困境进行关怀,并用自我慈悲的意象重新面对困境,实践自我关怀;9.慈悲地给自己写信,同时用自爱意象重新面对困境,实践自我关怀;10.审查与反馈。
自我关爱的具体方法很多,比如补充营养、运动、放松、锻炼身体、融入自然等。关键是我们要勇敢面对自我,不再自怨自艾,从困境中寻找滋养自我的元素,让自己远离危险思维的破坏,照顾好自己的心灵意识,不让心偏离太远。自我关爱是自我认同和自我完善的起点,只有返回内心,才能让同情和慈悲复苏,才能唤醒学生的良知良能。
参考文献:
[1]张耀华,刘聪慧,董研.自我观的新形式:有关自悯的研究论述[J].心理科学进展,2010,Vol.18,No.12,1872–1881.
[2]Fiona McFarlane.Compassionate Mind Training in Adolescents: A Pilot Study[D]. ClinicalPsy. thesis V1 2008.
责任编辑 徐向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