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国之灵魂的文化并非孤岛,文化的场阈要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方面的合力影响而成。因此,一个时代的文化是由所在时代的问题与任务所决定的,也即是说要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必须要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抓起,使之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即“双创”实践才能符合时代的要求。
[关键词]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中图分类号]C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274(2020)04—0080—05
[作者简介]海娜,女,河南牧业经济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复旦大学在读博士,研究方向:党建、传统文化。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这部发展的列车在调整的过程中快速前进,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中国的高速发展让世界为之瞩目,但是在我们的发展中存在一个短板,这就是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的文化大发展问题,這四十年来中国给世界贡献的主要是初级产品,如纺织品、玩具等低端产品(占世界70%—80%),但在国际上中国的影响并没有随着中国的产品出口而扩大,中国的发展、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仅靠出口还不够,还不能起到全面、正面的影响,和对外贸易常年顺差的情况相比较,中国在文化方面与西方的交流处于严重的“逆差”状态。同时,中国文化的发展成为中国在国际上提升影响力的重要因素。这种情况引起我们的重视,在其中就存在一个问题,即中国文化今天到底都是什么?
作为国之灵魂的文化并非孤岛,文化的场阈要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方面的合力影响而成。今天我们所处的新时代不可能用传统文化来诠释,一个时代的文化是由所在时代的问题与任务所决定的,也即是说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就必须要结合当下中国的政治、经济、生态等因素,如此才能全面地进行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对文化的“双创”发展已不单单是文化的发展需要,更是延伸为中华民族复兴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需要。
官方对此问题的表述愈来愈多,如,习近平总书记2013 年 12 月 30 日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第一次提出“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概念。之后又在多次讲话中将此观点进一步表述为“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十九大报告中又进一步阐释,“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这些对文化的要求呈现层层递进逐步加深的阐释为我们正确看待传统文化与当下形势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推进了前进的步伐。学术界对“双创”这一思想也进行了深入研究与阐发,为我们加深理解和把握这一思想提供了启发性的思考和有价值的参考性的论述。但这些前期成果还留有进一步深化和完善的空间,有待通过新鲜血液的加入使之更为深入、更加全面。在这里,首先需要理解两个关键性概念:“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一、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内涵界定
“创造性转化”,这个概念来自于西方的现代解释学。在西方现代解释学中,认为现代人与古人无法逾越时空的界限,无论时代如何发展,现代人的思维体系无法与古人相一致,因而也就无法彻底搞清楚传统文化。反之亦然,用古人的思维体系也无法理解现代人思想观念。所以他们认为没有必要弄清传统文化,但可以对传统文化进行再创造。在解释学的观念中,传统只是解释活动的一种因素,虽说对理解和解释活动起到帮助,但不是决定性的因素,它只是理解的一种“前识”。在这种“前识”基础上语义扩充与删减,或进行“意义再构造”,才能使传统文化的前识意义更丰富。
在学术界之外,“创造性转化”亦有官方的解释,即“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1诸多学者在研究中,也有不少学者采用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创造性转化内涵的上述界定,如王艺霖、杨义芹、孔宪峰等。
还有一部分学者根据知识结构和研究成果,对创造性转化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如黄钊以“创造性”和“转化”为切入点对传统概念进行改造,且这种改造要同与其原本涵义不相悖逆。朱贻庭认为,创造性转化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古今通理”存在必然地逻辑关系,前者是对后者的价值再创造,并使之成为体现时代精神的现代价值。陈来认为,所谓“创造性转化”,就是随着时代的进展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与要求,并加以发展创造增加新的诠释,不断增添其生命力。他将概念语词比作一个瓶子,人们在瓶子里不断装入新的内容,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而这个过程就构成了创造性转化的过程。以上几位学者对“创造性转化”内涵界定,可以综合涵盖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是建立在中华优秀历史传统基点上,一方面对其进行过滤筛检与扬弃,另一方面又充分与时代精髓相融合进行改造与发展,在坚持本国特色基础上增添全球化的特性,使其符合现代化的发展要求。
官方对于“创新性发展”的概念界定,以时代的发展为逻辑起点,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不断赋予时代的新内容,以内容促发展,以形式求完善,从而增强其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在这方面学者有不同的看法,如黄钊提出“创新性”是在传统概念基础上进行创造更新、增加新的意蕴。陈来从时代的进展赋予“创造性发展”的角度,给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内容以发展完善并传播,以此增加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和号召力。这两位学者的界定与前面“创造性转化”的界定很相似。笔者比较赞同包晓光的观点,他认为“创新性发展”具有前瞻性和开放性,更需要对外来文化兼收并蓄、以为己用。在本质上,“创新性发展”之于中华传统文化,所从事的是前无古人的事业,所获得的是前所未有的成果。如果“创造性转化”偏向于对传统文化内涵的改造、发展与重新阐释,那么与之相对应,“创新性发展”则偏向于借用现代手段进行文化发展的表达方式与形式的重新阐释与发展。文化发展壮大是多方位,其不仅仅限定于对传统文化的内涵时代意义的阐释,还表现在借用文化媒介传播及其方式上的更新来扩大优秀传统文化的号召力与影响力,以达到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的最终目的。
习近平提出的“双创”,其内涵表明在过去时代的经济和政治之上产生了传统文化,而非产生于在现时代的经济和政治之上的;随着时代的变迁,随着过去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制度的翻天覆地的改变,文化也要做出相应的改变与发展,才能适应于新时代下的经济和政治;而文化并不是静态发展的,也不是原地循环重复的,每一时代的文化都有本时代的特征,它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制度建构与知识体系等在不同的时代中延续发展的。随着时代的进展,文化的发展除了固守本源之外,还要与时代的特性与要求相融合,在这条发展脉络中传统文化才能进行传承、转化与改造。而这种对传统文化的转化和改造就需要创造性和创新性,既不是守成不变,也不是扬今抑古。
在学界,“双创”概念即“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之间的逻辑关系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不同学者看法不同,大体分三种观点:第一类观点认为,“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分属问题的两端,二者之间没有必然联系,以江畅为代表认为“双创”概念的提出是对传统文化的两方面的要求。第二类观点认为双创之间存在必然逻辑关系,如安丽梅为提出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和基础,后者是前者的飞跃。而黄前程提出,双创之间的定位应是上下级关系,后者是前者的一种发展方式,二者既有区别又有内在联系。 第三类观点從二者服务的时间轴出发,认为“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服务的对象分属当下和长远。在笔者看来,单从字面来看“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二者侧重点不同,分别以“创造”“创新”为中心,转化的“创造性”主要体现在主题、技巧、方法、形式、载体等方面的前所未有和与众不同,而“创新性发展”在文化上它是一种新的形态或样式。在逻辑关系上,很难界定二者没有联系,二者之间存在递进延展的关系但也有明显的区别。先有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转化,创新性发展才具有前提条件,因为创新性发展不是嫁接,不是凭空而造,而是在传承的基础上的发展创造。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属于新时代的崭新文化,才是“坚守中华文化立场”。
二、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逻辑必然
当下,在学界中对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逻辑必然关系的研究是该问题研究的根本问题。对这一问题回答将会对增强文化转化与创新发展的重要理论和实践价值。
(一)二者的逻辑必然性
中国传统文化的漫长发展并非无章无序,剥丝抽茧、披沙沥金就会寻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这条客观规律,在其发展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始终保持着“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与时俱进的内在要求和内生动力特质,中国传统文化经历了多种阶段的转化与发展,在转化与发展过程中主动适应时代发展的阶段特性。但是这些转化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因其均从出于古代农耕社会、为君主专制所用、服务于古代社会大一统的国家目标基础之上。到了近代,中国因落后于率先完成现代化的西方国家,这些国家不仅用坚船利炮轰开中国的大门,显示出比近代中国优越得多的军事实力,而且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显露出优越性,全方位打压了近代国人在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文化与民族挫败感,形成了“万事不如人”的自卑,由此,不少仁人志士提出很多设想方案并付诸实践力图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某种方式、程度的转化,如中体西用、君主立宪、维新变法、民主共和、西学东渐、思想启蒙乃至后来的新民主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文化。换言之,正是有了前期这些艰苦卓绝的文化革命的积累,才能推动随后中华传统文化的转化与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华传统文化随着形势的变化面临着机遇与挑战。机遇是指中国传统文化在经历前期剧烈冲击后,在改革开放新的语境中重新焕发了新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选择引起了人们新的思考。要使传统文化跟上时代的步伐,必须要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文化与时代之间的错差问题,历史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也经历过,与中国不同的事,西方千百年来的原子社会历程使他们倾向于身体交给市场,彻底的走向物化世界能够金钱支配躯体进入消费主义王国,而把灵魂交给上帝,虔诚忏悔。灵与肉的分离往往带来导致焦虑,因此只有把灵魂交给上帝来安抚。在中国,上帝不是主流的“神”,更不是主流意识形态,因此我们需要从理论上需解答如何使传统文化适应市场经济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现实问题。
(二)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可能性
首先,从历史与现实、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来看,传统具有内在本质规定性与属性,它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永恒流动的,昨天是今天的传统,今天是明天的传统,传统是不停转动变化着的。传统具有主体性和群体性、连续性和阶段性、继承性和创新性,这就意味着继承是创新的基础和前提,而最终的指向是创新。因此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继承不仅是传统文化的内在规定性,也是“双创”实践的稳定内核。
其次,传统文化具有创新性、开放性、包容性等特点。文明是属于全人类的,因此文明传播和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就是具有流动、互动、开放等特质。从这个角度来说,如果说经济全球化为传统文化的“双创”提供了外部条件,那么中国传统文化本身所具有的开放性、包容性和创新性则为“双创”提供了现实条件。
再次,从外部环境看,当前我国面临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倒逼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在这方面学术界看法不一,比如鞠忠美认为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是在国际、国内发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及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必要途径。而郝书翠认为国内受西方影响过甚,中国的传统文化价值趋于弱势,不足担当主流价值观重任,与此相对应,国际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没有能发挥其应有的世界影响力。
三、推进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途径
(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作为国之灵魂的文化并非孤岛,文化的场阈要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方面的合力影响而成。因此,一个时代的文化是由所在时代的问题与任务所决定的,也即是说要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必须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抓起,使之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才能符合时代的要求。我国传统文化虽说发端于古代奴隶社会,成长于封建社会,但都是从属于农业社会形态,带有农业时代的局限与弊端,在漫长的农业经济时代,传统文化虽有发展,但仅仅是农业经济社会中的自我循环发展,没有根本性的创新,故,流传至今的传统文化已无法顺应新时代的要求。我们要建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就必须要与新的时代相适应,与社会主义制度相适应。因此,当前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实践其“双创”发展,就必须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即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认识和对待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将其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准则与标准。在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入挖掘与现代阐释的过程中,要牢记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的原则,从而更好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服务。这是实现传统文化“双创”的基本原则。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我们要妥善、谨慎把握二者之间的关系。按照陈先达的观点就是:二者不能相互取代,否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会失去其原有的味道,同时,社会主义也不可能建设成功。在这方面苏联就是血淋淋的教训,苏联放弃了马克思主义指导致使苏共合法性丧失,进而导致社会主义制度的灭亡。
(二)对传统文化价值观进行甄别
作为时代的产物,文化总是带有其所属时代的烙印。当今的中国新文化应与与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经济结构的紧紧结合在一起的,二者如齿轮一样相互促进快速向前发展。因此,要进行传统文化的“双创”实践,首先要对传统文化进行有效甄别,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这方面,毛泽东曾明确提出过对于传统文化“决不能无批判地兼收并蓄。必须将古代封建统治阶级的一切腐朽的东西和古代优秀的人民文化即多少带有民主性和革命性的东西区别开来。”1在深挖和整理传统文化过程中将不符合现代社会的理念剔除出去,如封建王权制下的君为臣纲、 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等在今天法治社会下看来已经显得格格不入。但传统文化中蕴含的至今仍闪耀着璀璨光辉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等要按照去粗存精、去伪存真并结合新时代要求赋予新的时代解读的方法对其进行“双创”实践。
(三)以对传统文化的现代阐释为着力点
探讨传统文化的“双创”实践的过程中,在涉及传统文化实现现代转换的具体方法问题中一个重要的任务是做好现代诠释问题,如,古人提出的“仁爱孝悌、谦和好礼”、“厚德载物”、“和而不同”、“天人合一”、“修身慎独”“知行合一”等等传统观念和思想理念结合新时代要求继承发展,还要对其赋予新的内涵解读,而赋予新内涵的过程就是创造性转化的过程,把传统文化精华与时代相结合,赋予新生命、新含义,使得传统文化在新时代下焕发新的光彩,因此,在的现代经济社会飞速发展中,要对传统文化中与新时代相匹配的思想进行深入挖掘,并做出现代诠释。具体来说,就是在深入系统的梳理、挖掘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主要对中华优秀思想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例如,实事求是、见利思义、爱国爱民、敬业尽责、天下为公等这些词语今天所包含内容已与原本含义增加了很多丰富的内容。我们只有按照增补充实、拓展延伸的方法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才能激发其现代价值,这些时代内涵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上,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现实基础上,针对人民的生活实践、国家的发展要求、世界的发展主题而做出的现代诠释,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四)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使之大众化、生活化
理论来源于实践,同理,理论的转化与发展也是跟随着发展变化的社会实践而完成。所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双创”实践,必须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即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先进文化相适应而共同促进发展。随着时代的转换,要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为一种当代中国人能理解和接受的文化,重要的是使文化扎根于社会生活,融化在国家、社会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使之在国家、社会、个人的规章制度、言行举止中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与行。至于如何将传统文化做到大众化,习近平曾说过:“对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光荣历史,要加大正面宣传力度,通过学校教育、历史研究,影视作品、文学作品等多种方式,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我国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1
这方面学校是我們加强传统文化的主阵地,各校根据各自的情况来讲授与传统文化相关课程,如古代诗歌、音乐、艺术等相关课程。在课堂教学之外还要广泛利用大众传媒和现代传播技术,如,通过创造更好的传统文化文艺作品、重视我国传统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与传统相关的文艺活动、讲座等方式,提高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度和认同感,培养全民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使传统文化以更直观、更微观的方式渗透到人们现代生活的内在肌理中,以此来推动传统文化的“双创”实践。
(五)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世界化
在全球化已成世界潮流下,我国的文化传承就不能再闭门造车、自我封闭,要发掘中华传统文化的世界意义,就要面向世界、走向未来,与全球化进行对接、相互交流、融合、吸收与渗透。当前,我们要建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包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与先进文化。而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国外先进文化的糅合发展,则构成了我国特有的先进文化。这方面我们最成功的范例即是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征程中结合国外优秀文化成果,建立其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又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不断与西方文化融合、与世界市场接轨,并以开放、竞争观念打破了传统文化中的故步自封的因素,形成了中国特有的文化,如,诚信文化、契约文化和法制文化。又如在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的那一天,就开始了中西马相互融通之道。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互相影响彼此的过程中,就开始了中国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过程,皆因为马克思主义用自己的思想内核改造着传统文化,使其余现代化,将其在当今仍发挥积极作用的因子赋予新的时代解释,最终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焕发新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黄前程.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理论基础、历史经验与当下思考[J].贵州社会科学,2016(12).
[2]万光侠.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哲学审视[J].东岳论丛,2017(9).
[3]陈先达.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发展[J].前线,2017(2).
[4]王学伟.现代价值观念:优秀传统文化的评价标准[J].中州学刊,2016(7).
[5]李维武.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对习近平文化观的思考[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
[6]陈先达.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不能陷入误区[N].北京日报,2016 -3 -28 .
[7]余卫国.再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J].船山学刊,2018 (4).
责任编辑:杨伟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