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静山,孙媛媛,鲁继斌
(中国医科大学 1.附属盛京医院胸外科,沈阳 110004;2.生命科学学院医学遗传学教研室,沈阳 110122)
肺癌居我国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首位[1-3],其中约85%为非小细胞肺癌,而腺癌作为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种病理分型,发病率最高[4-5]。靶向治疗是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重要方式[6-7]。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络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EGFR-TKIs)疗 效确切,不良反应轻,临床上广泛应用于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8-9]。亚裔、女性、非吸烟、腺癌患者多见EGFR外显子的突变,因此是EGFR-TKIs治疗肺癌的优势人群[10-12]。EGFR突变中,最常见19外显子部分缺失突变和21外显子L858R点突变,二者约占总突变的90%,同时也是EGFR-TKIs临床疗效评估的优势位点,且19、21外显子突变者EGFR-TKIs治疗预后存在差异[13]。本研究回顾分析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收治的139例行EGFR突变检测的肺腺癌患者的EGFR突变情况及临床特点,详尽地筛选优势人群,为EGFR突变检测及EGFR-TKIs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收治的临床资料完整的肺腺癌患者共139例。其中,男62例,女77例;年龄>50岁116例,≤50岁23例;行肺癌根治手术49例;EGFR突变型67例,其中,18外显子2例,19外显子26例,20外显子5例,21外显子34例;大量吸烟(吸烟≥10支/d,且持续≥10年)患者67例,非大量吸烟72例;无器官转移63例,单器官转移36例,多器官转移40例;肺内转移33例,其他部位转移78例;左肺原发102例,右肺原发37例;TNM分期Ⅰ期40例,Ⅱ期7例,Ⅲ期25例,Ⅳ期67例;高分化18例,中分化10例,低分化29例,余82例未明确分化程度。所有患者均通过手术、穿刺活检或纤维支气管镜取病理确诊,并检测EGFR外显子突变情况[14]。
采用SPSS 24.0软件对临床信息进行统计学分析。应用Pearson χ2检验对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检验,对显著性差异的因素进一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意义。
EGFR阳性突变患者共67例(48.2%),以女性(68.7%)、年龄>50岁(82.1%)、非大量吸烟(82.1%)、器官转移(56.7%,骨转移 28.4%,肺内转移32.8%)、多器官转移(43.3%)、左肺原发(77.6%)、高分化(41.8%)、进展期(59.7%)患者多见。其中,18外显子突变患者2例(3%),19外显子突变患者26例(39%),20外显子突变患者5例(7%),21外显子突变患者34例(51%)。
EGFR突变与否在性别、大量吸烟史、肺内转移以及TNM分期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临床病理特征方面EGFR突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不同临床特征EGFR突变分析Tab.1 Association of EGFR mutation with different clinical features
进一步对各突变亚型进行单因素分析发现,19外显子突变仅在肺内转移(阴性36.4%,阳性63.6%,P=0.003)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21外显子突变在性别(女性76.5%,男性23.5%,P=0.004)、大量吸烟史(是29.3%,否70.7%,P=0.037)、转移(多发转移20.0%,无转移80.0%,P=0.026)方面有统计学差异。
19、21外显子突变患者在转移器官数量及肺内转移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在性别、年龄、吸烟史、其他转移部位、原发部位、分化程度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进一步分析得出,19、21外显子阳性突变在单器官转移与无转移、多器官转移与无转移方面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而单器官与多器官转移的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不同临床病理特征EGFR19、21外显子突变对比Tab.2 Association of mutations in exon 19 and exon 21 of EGFR with different clinical features
2.4.1EGFR总突变logistic回归分析:以EGFR突变与否为因变量,对有统计学差异的临床特征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吸烟情况及TNM分期无统计学意义(P>0.05),移除吸烟史和TNM分期参数,得出肺腺癌患者EGFR突变与性别(P=0.001,0R=3.4,95%CI:1.6~7.0)及肺内转移(P=0.007,0R=3.3,95%CI:1.4~8.0)存在显著相关性。
2.4.2 21外显子突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对21外显子阳性突变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仅性别方面存在显著相关性(P=0.002,OR=7.8,95%CI:2.1~28.0)。
本研究对139例肺腺癌患者的EGFR突变情况及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分层及组内对照分析。结果发现,EGFR外显子突变率为48.2%(67/139),EGFR突变在女性(68.7%)、不吸烟患者(82.1%)中多见,与既往研究结果一致[10-12]。HUANG等[15]对101例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除1例鳞癌外,所有的EGFR突变均发生于腺癌,突变率为55%。PAO等[16]发现EGFR突变多见于非吸烟肺腺癌患者(75%)。JÄNNE等[17]指出EGFR突变多见于亚裔(49%)、腺癌(42%)、非吸烟(54%)、女性(46%),并指出吸烟状态是EGFR突变检测的最佳指征。ROSELL等[14]对2 105例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EGFR突变350例(16.6%),且多见于女性(69.7%)、非吸烟(66.6%)、腺癌(80.9%)(P<0.001)。本研究发现,肺腺癌患者的性别与EGFR阳性突变存在显著相关性(OR=3.4,95%CI:1.6~7.0)。
吸烟史曾被称为EGFR突变检测的最佳指标[17]。但本研究中单因素分析结果虽然显示吸烟史有统计学差异(P=0.006),但多因素分析显示其相关性并不显著(P=0.205)。可能与样本量较小和非吸烟史的界定有关(国外研究界定“非吸烟”常为<100支/年[18]),相比性别和肺内转移,其相关性较差。尚需大样本临床研究进一步明确。
既往研究[19-23]多关注淋巴结转移及胸膜转移与EGFR突变状态的关系,而对于远处器官转移及多发转移的相关性研究较少。1项针对Ⅰ期腺癌的回顾性分析发现,对比野生型,19、21外显子突变多见于女性(P<0.01)及非吸烟患者(P<0.001),而在肿瘤大小、分期、淋巴结或胸膜转移方面差异不明显[13]。1项针对肝转移对EGFR-TKIs预后影响的回顾性研究[24]显示,148例Ⅳ期腺癌患者中,女性占96%,非吸烟患者占76%,初次诊断时肝转移19例(13%),脑转移15例(10%),对侧肺内转移66例(45%),骨转移81例(55%),胸膜转移92例(62%),肾上腺转移14例(9%),发现肝转移是预后较差的显著危险因素(HR=4.043,95%CI:2.194~7.449,P<0.000 1)。本研究中,肝转移率为11%,但本研究缺乏预后相关性研究,无法为其佐证。与之不同的是,本研究还发现了较多的肺内转移(66.7%),且与EGFR突变状态存在显著相关性(OR=3.3,95%CI:1.4~8.0)。因本研究界定的肺内转移无法排除多原发肺癌,故可能夸大了其临床相关性。
本研究针对突变率较高且具有EGFR-TKIs易感性的19、21外显子进行了分层及对比分析。与总体突变不同的是,19外显子仅存在肺内转移差异性(P=0.003),而性别及吸烟史均无差异性。21外显子则在性别(P=0.004)和吸烟史(P=0.037)方面均存在统计学差异,而肺内转移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转移器官数量进行分层分析发现,多发转移与无转移存在明显差异,进一步行多因素分析发现,仅性别与EGFR21外显子阳性突变存在显著相关性(OR=7.8,95%CI:2.1~28.6),而吸烟史和转移器官数均无统计学相关(P>0.05)。
据文献[13]报道,19、21外显子突变状态对于EGFR-TKIs一线治疗预后存在差异性。本研究同样对其进行了组内比较,以预测预后。但发现此2种突变仅在是否有器官转移(P=0.045)和肺内转移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3),而2种突变预后的差异尚不明确,缺乏前瞻性大样本研究佐证。
综上所述,本研究显示,肺腺癌EGFR突变多见于女性、非大量吸烟、存在肺内转移以及进展期患者。19外显子突变存在肺内转移差异性,21外显子突变存在性别、吸烟史及转移器官数差异性。二者的突变率在已发生转移或仅肺内转移的患者中存在显著差异。女性肺腺癌患者EGFR突变率比男性患者增加3.4倍,21外显子阳性突变率比男性患者提高7.8倍,发生肺内转移的肺腺癌患者阳性突变率提高3.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