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城市文化软实力综合评价及比较分析

2020-09-18 05:29敦莉莉
焦作大学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五力中原实力

敦莉莉

(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河南 郑州 450008)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提出过坚定文化自信。河南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提升河南文化软实力可以增强中原文化认同感,提升中原形象感染力,带动中原文化产业发展。对中原文化软实力资源现状进行梳理,能够在反思和审视中探寻中原文化软实力的增进之道,深挖文化特质,切实提升中原文化软实力。

首提“软实力”概念的是美国的约瑟夫·奈,他指出,软实力能通过吸引力而非威逼或利诱达到目的,这种吸引力来自一国的文化、政治、价值观和外交政策,最主要的因素是文化软实力[1]。我国学者对文化软实力的研究大致有两个方向:一是文化软实力的内涵解读,二是量化比较和综合评价。在河南及中原文化软实力方面,已有文献大多从中原文化资源的某一角度出发定性分析,如袁金宝从武术角度、孙闪闪从乡村文化角度[2]、沈文慧从红色文化角度、李英珍从教育角度等。本文运用量化研究手段,能够为研究中原文化软实力的资源现状及提升路径提供新的视角,期望对指导实践中文化软实力的建设提供借鉴意义。

1. 中原文化软实力的构成要素

通过对中原文化进行考察,结合已有研究,本文从“内外兼修、软硬兼具”角度总结中原文化软实力的特色:既要包括中原文化优秀传统、文化产业等内在驱动力,又要包括基于中原文化所衍生的意识形态和核心价值观等,同时需要强化硬指标来进行评估。通过文献分析、问卷调查等方式,笔者认为中原文化软实力应由五个要素组成。

1.1 中原文化吸引力是中原文化软实力的源头动力

区域文化所蕴藏的精神内涵对区域外民众的吸引价值,决定着文化软实力的性质和方向,可以通过弘扬中原优秀传统文化,继承保护珍贵的文化遗产,创作具备中原特色的文化作品等举措作用于中原文化软实力。

1.2 中原文化传播力是加强中原文化软实力的有力纽带

文化要散发活力并衍变出生产力,必须重视信息的畅通。河南在国内文化舆论场上的话语权依然薄弱。我们既然有能力做好中原事情,就当然要有能力讲好中原故事,让世界更了解中原[3]。

1.3 中原文化内生力为中原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提供源 动力

文化繁荣与落后的省市之间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知识生产力不同。知识生产力主要依赖于相应的文化设施、教育培训, 并通过提高劳动力素质来提高。

1.4 文化事业投入力为壮大中原文化软实力提供了支撑

文化系统内各主体在职能设置、权责划分、运行机制等方面的整体配置,都需要有所投入。如何在有限的投入下, 满足中原人民对于文化的需求, 取决于文化事业投入的方式和力度。

1.5 文化产业贡献力直观衡量了中原文化软实力的发 展程度

文化本身是上层建筑,只有结合产业形成一定的外化产品,才能被人们更真切地感知。文化产业繁荣发展与否,能够反映出中原文化资源的真正魅力与时代张力。

2. 中原文化软实力作用机理分析及评价模型 构建

结合中原文化软实力构成要素及各作用力的运行机制, 设计构建了中原文化软实力五力模型, 如图1。

图1. 中原文化软实力五力模型

五力既相辅相成,又相对独立,共同推动中原文化软实力发展,反过来,中原文化软实力的提高也能促进五力的改善和提升。

3. 中原文化软实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本文参考已有文献,结合中原文化软实力五力模型,根据全面性、一致性、独立性、层次性、可比性原则, 设计了中原文化软实力评价指标体系, 见表1。

表1. 中原文化软实力评价指标体系

中原文化吸引力指标主要从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化作品创作两个方面来设置。中原文化传播力指标主要通过中原文化与外界的沟通频次及效率来反映。中原文化内生力指标围绕知识的生产、内化和运用上设置。文化事业投入力从财政支持和宏观管理两方面考虑。文化产业贡献力指标从总量和比例两方面,结合就业人员数量全面体现产业活跃度。

4. 中原城市文化软实力比较分析

本部分以2018年河南18个省辖市的指标数据为样本,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得出各地的五力和文化软实力的综合评分值,并根据得分值将18个市的文化软实力划分为四个层次,进行综合评价与分析。

4.1 五力主成分分析

首先进行KMO和Barlett球度检验,通常KMO值大于0.5、Barlett检验P值小于0.05,代表适合做主成分分析[4]。本例中五力的P值分别为0.003、0.001、0.000、0.000、0.000,KMO值分别为0.632、0.567、0.736、0.725、0.603。从总方差解释表中选取特征值大于1的主成分作为公因子, 然后根据计量换算公式( )将初始因子矩阵变换得到五个主成分Ai的载荷矩阵Ui,再从总方差分解表中读取各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作为权重,计算得到各成分的表达式,具体如下(ZXij代表标准化数据):

将统计数据代入公式,可得中原18地市文化软实力五力评分值,以此为依据,计算得到中原城市文化软实力评价函数:

将统计数据代入公式(6), 得出各地文化软实力的综合评分值。结果见表2。

表2. 2018年地市文化软实力及五力评分值

4.2 城市文化软实力综合分析

由表2可知, 2018年中原文化软实力平均值为0.00167,其中,第I和第II层次起到支柱作用。前六城市对整体分数起到了推动作用。其余地市总分均低于0,使得中原文化软实力的均值受到较大影响。下面根据各地市五力的表现,剖析中原文化软实力构建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4.2.1 中原文化吸引力整体偏低

2018年中原文化吸引力平均值为-0.00111。18个地市仅有7个得分为正,说明各地对文化特色的挖掘还不够深入。南部整体弱于北部,软实力发展的不均衡反应了各地在人力、财力方面的资源不均衡。济源得分值为1.92,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效果显著;鹤壁(0.61)自2014年起连续举办六届中原文博会,改善了曾经的煤炭城市形象; 许昌得分0.45, 得益于占据诸多独特的珍稀文物及非物质文化资源。研究中指标大多以万人占有量为主,人口基数影响平均占有量,因此资源大市开封(-0.2),安阳(-0.31),洛阳(-0.37)只排在中游。南阳、驻马店、周口等得分较低,是中原文化软实力提升需要解决的重点区域。

4.2.2 中原文化传播力稍显薄弱

2018年中原文化传播力得分为-0.00056,五力中最低,说明中原文化“走出去”还有很大提升空间。18个地市中,中原文化传播力得分为正值的仅6个。河南缺乏对文化和特质的提炼,宣传载体不够丰富,形式缺乏创新性,渠道不够完善,走出去的广度、力度和深度还不够。其中,郑州以3.73分领跑,河南日报、大河报等媒体活跃在郑州,为构建城市形象作出了贡献。新乡得分1.13,辖区内有多所大学, 学子遍布全国, 提升了城市传播力[21]。焦作(-0.11)、开封(-0.2)的文化传播力度不够,影响了两地文化软实力综合地位。许昌和济源虽然拥有较高的文化吸引力(排名分别为5和2),但文化传播力不足(排名分别为14和18)。鹤壁的五力中其他四力均属中等偏上,文化传播力拉后腿,导致综合得分仅排名第9,亟待在城市形象推广方向做出改善。

4.2.3 中原文化内生力后劲充足

2018年中原文化内生力平均水平为0.00167,在五力中平均得分最高。数据显示,文化内生力的强劲促进了地区文化产业的繁荣,如郑州、开封、焦作、许昌、漯河等地在文化内生力与文化产业贡献力方面均处于优势地位。但由于文化体制改革效率不同,也有地市表现出内生力强而产业力不足的现象,如安阳、鹤壁、新乡等地。郑州和新乡高校数量多,整体教育设施资源较丰富,科技从业人员数量也较多,占据前两名。洛阳内生力不强,一是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不足,二是基础教育有待加强。三门峡的文化事业投入力不低,但文化内生力得分较低,今后在投入方向上需要向注意。而周口、信阳、平顶山、南阳等地经济总量虽大,但人均GDP较低,严重制约了文化内生力的提高。

4.2.4 文化事业投入力有待提升

2018年全省文化事业投入力平均水平为0.00111。各地对文化事业的投入逐年提高,但从财政占比来讲仍偏低。2018年全国人均文化事业费66.53元,而河南人均仅28元。济源以2.55分名列第一,并于2017年入选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系我省唯一入围城市。郑州以1.17分排名第二,三门峡、鹤壁、信阳、洛阳依次随后,表明这些地市在文化投入较高,也取得了良好效果。而三门峡、信阳、洛阳等地投入较大,但效果并不理想,一方面缘于文化投入本就见效慢,也表明这些地区在文化体制改革方面有待提升。文化事业投入力较低的有南阳、商丘、平顶山等地,这些地区2018年人均GDP也位于全省尾部,经济不发达制约了文化资金投入。此外,焦作和漯河的GDP较高,但文化事业投入力也较低,需要引起重视。

4.2.5 文化产业贡献力仍需增强

2018年中原文化产业贡献力得分均值仅0.00056。中原文化企业大多小而散,缺乏龙头及知名企业、上市公司,产业集聚有待加强。结果显示,许昌(2.7)、郑州(1.78)、焦作(0.88)、漯河(0.56)、濮阳(0.54)和开封(0.45)得分靠前,产业转化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而驻马店、周口、新乡、三门峡、济源文化产业贡献力评分值较低,制约了中原整体文化产业发展。安阳的投入力及内生力均不低,文化产业发展较慢,致使文化软实力综合排名仅12,还需进一步释放改革红利,变资源为产业[5]。文化产业贡献力较高的地市中,豫北有焦作、濮阳,豫西有洛阳,豫南有许昌、漯河,豫东有开封入围,这些地市可为同地区的其他地市起到产业辐射和带动作用。

4.3 中原18地市文化软实力区域层次划分

根据前一步骤中18市文化软实力的得分值,将中原城市的文化软实力发展程度划分为四个层次, 见表3。

表3. 2018年中原文化软实力的四个层次

从区域划分来看,前两个层次大部分是豫北和豫中城市,豫西和豫东仅有洛阳和开封入围,且这两地因古都文化抵消了地理因素。第Ⅲ和第IV层次除三门峡和商丘外,大部分是豫南及中部偏南地区城市。豫北地区以工业著称,交通发达,资源丰富,同时占据教育优势,文化内生力、事业投入力及产业贡献力相对较高。豫南地区大多以农业为主,且人口较多,虽占据优良的自然资源,但产业发展稍显不足。由此可得出结论,中原各地市文化软实力的发展与经济实力有着较强的关联度,且整体上呈现北强南弱的趋势。

5. 中原文化软实力提升路径建议

基于实证研究结果,本文认为中原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是需要多管齐下的生态工程,必须从“五力”逐个突破,全面发力。

一是培育中原文化吸引力。对内下大力气保护好历史文物及非遗资源, 提炼中原精神并外化为标志[6]。对外要研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中原精神与之有机融合,注重吸收全国其他地区优秀的地域特色和文化精华,补充到中原文化的内涵中。

二是扩大中原文化传播力。要加强中原文化传播平台建设,打造有竞争力的传媒品牌;发挥社会机构和自媒体力量,利用新兴文化传播手段,将传统文化赋予现代媒介[7];致力于话语体系构建,将中原理念和精神内涵展示给全国人民。

三是夯实文化内在生产力。要改革省内科技创新体制,跟随前沿科技发展情况,营造创新氛围的宏观战略和具体路径;提高科技型文化企业在市场的地位,在资源和资金方面向科技型文化企业倾斜;要支持和引导中原各高校树立科学的人才观,遵循现代教育理念,创新培育手段,输出更多高层次的文化尖端人才。

四是提高文化事业投入力。财政总量上通过直接拨付、定点扶持、科研课题等手段加大支持;创新支持方式,联合社会资本,在运行模式、投后管理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支持;加强对资金使用效率的监管,探索全过程监管。体制方面要转变政府职能,鼓励文化行业进行自我监督、良性循环;分类监管文化市场[8],对公益性文化单位加大支持力度,对于营利性文化单位充分给予发展的空间,做好服务。

五是增强文化产业竞争力。确立全盘开发理念,将全省文化集中推介,走产业立体发展之路;分类指导、有序发展、由强带弱,给予发展较快的地区政策倾斜,先形成一批带头企业和骨干企业家,基础较薄弱的地区逐步培育;充分调动社会资本积极性,通过贷款贴息、产业基金等方式,定向扶持新兴文化产业;鼓励企业在中原文化中大力植入现代科技,创造出匹配时代特征的文化产业。

猜你喜欢
五力中原实力
中央企业提升国际传播“五力”的思考
我国滑雪产业竞争力研究——基于五力模型分析
射洪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五力”齐发 拓宽就业扶贫路
沁园春·赞中原
实力抢镜
浓墨重彩 绘中原出彩画卷
追梦新时代 中原更出彩
王晓晨:逆袭靠实力
御中原 画饼充饥
波特五力模型在研判公司价值规避投资风险方面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