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放化疗治疗宫颈鳞状细胞癌的疗效及其对患者SCC、CEA的影响

2020-09-17 08:50王春娟杨莉
海南医学 2020年17期
关键词:鳞状放化疗宫颈

王春娟,杨莉

渭南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陕西 渭南 714000

宫颈癌是女性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中宫颈鳞状细胞癌占宫颈癌的80%~85%,其中中晚期占比高,危害较大[1]。目前临床研究显示,放射治疗中的全野照射是中晚期宫颈癌的重要治疗方法。但是,有研究显示全野照射的放射剂量高,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严重损伤机体[2]。相关研究显示,在放射治疗基础上同步进行化疗,能够改善患者预后状况[3-4]。为进一步分析同步放化疗对宫颈鳞状细胞癌的疗效及机制,并分析其不良反应和5 年生存状况,我院对宫颈鳞状细胞癌展开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 年1 月至2014 年11月期间在渭南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104 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妇产科学》中的宫颈鳞状细胞癌的诊断标准[5];②入选者生存期在3 个月以上;③近期没有进行抗肿瘤治疗。排除标准:①患有重大心、肝、肾等方面的疾病者;②患有神经系统或呼吸系统方面的疾病者;③患有其他恶性肿瘤者;④有药物过敏史者;⑤患有精神方面的疾病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2 例。对照组患者年龄33~75 岁,平均(47.22±6.12)岁;国际妇产科联合会(FIGO)分期:Ⅳa期4 例,Ⅲb 期8 例,Ⅱb 期40 例。观察组患者年龄34~75 岁,平均(48.62±6.37)岁;FIGO 分期:Ⅳa 期5例,Ⅲb 期10 例,Ⅱb 期37 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单纯放射治疗。具体方法:①体外放疗:患者取仰卧位,采用6MV-X线直线加速器对全盆腔进行放射治疗,照射野的设计都是在模拟定位机下操作,分割剂量为1.8 Gy,总剂量为45.0~50.4 Gy。盆腔放射野的上界在腰4 椎体下缘,下界在闭孔下缘,两侧边界在真骨盆最宽处外侧1.5~2.0 cm;②盆腔内放疗:采用192 Ir 进行高剂量率近距离腔内放疗,体外放疗剂量到30 Gy左右后,开始进行腔内放疗,每周1 次,腔内放疗的同时不进行体外放疗。

观察组在对照组放疗基础上同步采用顺铂和紫杉醇进行化疗。具体方法:第1 天,静脉滴注135~175 mg/m2紫杉醇(宁波绿之健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3622);分3 d 静脉滴注50~75 mg/m2顺铂(齐鲁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23460),1个治疗周期为3~4周,共治疗3个周期。

1.3 观察指标 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人鳞状细胞癌抗原(SCC)、癌胚抗原(CEA)水平及生存质量评分变化;所有患者随访至2020 年2 月,比较治疗后1 年、2 年、3 年、4 年和5 年的总生存率(OS),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率。⑴SCC 和CEA 水平的测定:患者在采血前日禁食,次日早晨静脉采血4 mL,离心收集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SCC和CEA水平,两种试剂盒购自于南京建成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严格按照操作指导进行。⑵生存质量评分:治疗3 个月后,采用SF-36 量表进行评估,总分为0~100分,分数越高,说明生存质量越高[6]。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8.0 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SCC和CEA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SCC和CEA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SCC和CEA水平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下降较对照组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SCC和CEA水平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SCC和CEA水平比较(±s)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aP<0.05。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例数52 52时间治疗前治疗后t值P值治疗前治疗后t值P值SCC(mg/L)5.92±1.32 4.29±1.02 7.046<0.05 5.52±1.38 1.61±0.92a 17.000<0.05 CEA(μg/L)1.27±0.32 1.03±0.24 4.327<0.05 1.28±0.33 0.81±0.16a 9.241<0.05

2.2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比较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63 5,P=0.415 3>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比较(例)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SF-36 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SF-36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F-36 评分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患者的生存率比较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期间,两组患者的1~4 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76.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7.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的生存率比较[例(%)]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SF-36评分比较(±s,分)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SF-36评分比较(±s,分)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t值P值例数52 52治疗前35.31±4.14 35.75±4.22 0.537 0.593治疗后50.22±5.19 58.29±5.91 7.399<0.05 t值16.195 22.382 P值<0.05<0.05

3 讨论

宫颈癌的发生多与高危型HPV感染、多个性伴侣、多次妊娠和初次分娩年龄<16岁等有关,患病初期没有明显的症状,发生异常时多处于宫颈癌中晚期,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严重影响[7]。放射治疗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方法,其放射剂量较均匀,疗效较好,但是容易产生不良反应,会导致机体损伤[8]。目前,国际上采取同步放化疗的方法治疗中晚期宫颈癌患者,主要包括体外全面放射治疗、近距离放疗和以顺铂为主的化疗方式,基本起到很好的效果,但是部分患者治疗后会出现反复复发的症状,影响预后[9]。因此,前期监测宫颈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对降低不良预后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随着同步放化疗的逐步进行,原发宫颈鳞状细胞癌细胞会出现坏死、凋亡,肿瘤体积不断缩小,其边界模糊,但是周围的正常组织被射线照射后也出现细胞水肿、结构混乱,对于同步放化疗后肿瘤是否有残余很难在从形态学方面进行确认[10]。肿瘤标志物的存在会提示是否存在肿瘤,可以帮助对肿瘤进行诊断、分类和预后评估。有研究报道曾采用血清SCC水平、肿瘤大小、是否发生不良反应和淋巴转移等对患者预后进行分析[11-12]。

有研究发现SCC 和CEA 与宫颈癌有着密切的关系,SCC可以作为宫颈癌的辅助诊断检查,也能够监测其发展过程,尤其对宫颈鳞状细胞癌的减轻还有复发有很重要的意义[13]。肿瘤体积如果增大,SCC水平值也会随着升高。有研究显示,在宫颈癌患者放疗前SCC水平升高会使得肿瘤复发或者转移,可能的原因有SCC可能会刺激机体产生基质金属蛋白酶,提高细胞侵袭能力,说明SCC水平与其预后有关。研究表明CEA水平对于晚期宫颈癌有很好的预后价值,单一的CEA检测敏感性低,但是与SCC联合可以提高敏感性[14]。本研究中治疗前的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的SCC和CEA水平升高,同步放化疗后,两者水平明显降低,5年的OS明显升高,说明SCC和CEA水平的高低与预后有相关性。

放射治疗中显示大的肿瘤更难治愈,主要是因为治疗大肿瘤要杀死更多的克隆源细胞。有研究报道,肿瘤的大小与宫颈癌患者的生存质量相关。肿瘤直径越大,体积越大,越难以消灭,生存率越低,生存质量就越差[15]。本研究中,同步放化疗后SF-36 评分明显升高,说明同步放化疗可以减小肿瘤体积,能够提高生存质量。

同步放化疗中应用顺铂作为主要药物,晚期并发症主要包括有放射性直肠炎和膀胱炎,同时会出现骨髓抑制反应。同步放化疗主要是通过分子机制和细胞机制共同作用于肿瘤细胞,达到改变细胞周期,诱导细胞凋亡的目的[16]。本研究中同步放化疗显著增加了不良反应的发生。

综上所述,同步放化疗可以明显降低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血清中的SCC 和CEA 水平,提高生存质量,明显提高患者总生存率,但是不良反应发生率也增高,SCC、CEA水平为患者预后提供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鳞状放化疗宫颈
关于子宫颈鳞状上皮细胞异常ICD-10编码的建议
端粒酶相关蛋白1在宫颈鳞状上皮病变中的表达*
中医饮食干预在改善肿瘤联合放化疗患者营养不良的应用效果观察
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放化疗前后甲状腺功能变化情况及其临床意义
把好宫颈这道“安全门”
口腔鳞状细胞癌中PD-L1的表达与P16、HPV感染以及淋巴结转移关系分析
放疗联合化疗治疗局限期小细胞肺癌(LSCLC)的观察
怀孕后宫颈管短怎么办
这几种“宫颈糜烂”需要治疗
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手术前后放化疗的疗效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