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巍 尹立杰 丁田贵
(大连市中心医院,辽宁 大连 116033)
小细胞肺癌具有倍增时间短,侵袭能力强的特点,占所有肺癌疾病的13%~20%。SCLC可分为有限期和广泛期,其中有限期小细胞肺癌占所有SCLC的30%~40%[1]。由于LSCLC具有癌细胞快速增殖,疾病恶性程度高,生命周期短,存活率低等特点,因此阐明LSCLC的发病机制,寻找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分析了放疗联合化疗治疗局限期小细胞肺癌(LSCLC)的观察,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我院74例2016年1月至2018年2月局限期小细胞肺癌(LSCLC)患者。随机分组,其中,序贯放化疗组年龄54~78岁,平均(63.55±2.47)岁。男女分别占26例和11例。放化疗同步组年龄53~77岁,平均(63.29±2.48)岁。男女分别占27例和10例。序贯放化疗组、放化疗同步组资料可比。
1.2 方法:序贯放化疗组采取放化疗序贯治疗,其中,顺铂40 mg/m2,第1~3天。足叶乙苷每天100 mg,第1~4天。4个周期化疗之后开始进行放疗,在放疗结束之后继续开展2个周期化疗。放化疗同步组则采取放化疗同步治疗。其中,顺铂40 mg/m2,第1~3天。足叶乙苷每天100 mg,第1~4天。化疗前2个周期同步进行放疗,结束之后单独进行化疗4个周期。
1.3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疾病疗效;中位生存的时间;治疗前后患者卡氏评分情况以及生存质量;近期不良反应。根据肿瘤的治疗疗效标准,将疗效分为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病灶稳定状态和疾病进展。其中,总有效率是完全缓解和部分缓解的总比例[2]。
1.4 统计学处理:SPSS21.0版本处理并进行χ2、t检验;P<0.05说明有统计学意义。
2.1 效果:放化疗同步组有更高的疗效,P<0.05。放化疗同步组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病灶稳定状态和疾病进展分别有3、22、10、2例。序贯放化疗组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病灶稳定状态和疾病进展分别有1、14、16、6例。总有效率分别是67.57%和40.54%。
2.2 卡氏评分情况以及生存质量:治疗前序贯放化疗组、放化疗同步组卡氏评分情况以及生存质量相近,P>0.05;治疗后放化疗同步组卡氏评分情况以及生存质量变化幅度更大,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卡氏评分情况以及生存质量比较()
表1 治疗前后卡氏评分情况以及生存质量比较()
2.3 中位生存的时间:放化疗同步组中位生存的时间和序贯放化疗组比较有优势,P<0.05,放化疗同步组中位生存的时间是(18.37±2.25)个月,序贯放化疗组中位生存的时间是(13.37±2.29)个月。
2.4 近期不良反应:放化疗同步组和序贯放化疗组近期不良反应相似,P>0.05,序贯放化疗组的不良反应均出现14例,放化疗同步组出现15例。
小细胞肺癌细胞具有倍增时间短,侵袭能力强的特点,容易发生癌细胞早期转移[4-5]。它具有繁殖快,恶性程度高,生命周期短,存活率低的特点。因此,明确SCLC的发病机制并找到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法非常重要。目前,放化疗治疗是SCLC的主要治疗方法。其中,同步放化疗的特点是能够作用于不同的细胞亚群,结合肿瘤细胞的抑制,进入化疗状态的肿瘤的G2/M期更容易被放疗杀死并抑制再增殖[8],可以最大程度地控制肿瘤和保护正常组织[6-7]。
本研究中,序贯放化疗组采取放化疗序贯治疗,放化疗同步组则采取放化疗同步治疗。结果显示,放化疗同步组疾病疗效、中位生存的时间、卡氏评分情况以及生存质量相比较序贯放化疗组更好,P<0.05。放化疗同步组和序贯放化疗组近期不良反应相似,P>0.05。
综上所述,放化疗同步治疗局限期小细胞肺癌(LSCLC)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