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佩珊
(沈阳职业技术学院,辽宁 沈阳 110045)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于教育信息化提出全新的要求,提出在“互联网+教育”时代构建高效的信息化工作平台的新目标,要求努力构建“互联网+”条件下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高职院校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联合大数据等先进计算机网络技术服务于现代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建设“互联网+校企合作”智能云平台。云平台的建设应突出动态实用性,支持面向学校、企业、行业、学生等多种模式的应用,同时实现学生、教师、企业培训师,甚至行业、企业的多类型用户的不同使用功能[1]。通过校企合作云平台的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于校企合作,并在此基础上创新思路,全方位、多层次地深化产教融合。
人才培养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校企双方信息不对等是导致校企合作无法深入的主要原因之一[2]。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立足企业需求实施人才培养,专业设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都要围绕企业岗位能力需求进行设定[3]。企业的人才需求本身就是围绕市场需求、技术进步、产业革新等不断变化的,因此人才需求也是不断变化的。了解企业需求的变化,人才培养质量才能实现与企业的实际要求相对接。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过程中,学员在企业与学校之间进行轮换培训,为学员的管理以及课程的开展造成了一定的不便。学员在轮换培训期间,无法与另一方的教师或者培训师见面,遇到问题无法与教师或者培训师及时沟通,学生的管理与培养就失去连续性,降低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效率。
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实现双方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也是推进产教融合的开端。资源共享,不仅体现在实训设备、课程资源、培训内容、师资力量等人才培养层面,在场地、技术、资源、材料等实现多方面、多维度资源共享将是推进校企合作纵向开展的新思路。通过网络共享双方的资源,将学校所有智力资源与企业共享,帮助企业丰富企业文化,实现技术改革;将企业信息资源或者技术需求共享给学校,通过学校的技术资源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等,不仅有利加深双方的合作,更是产教融合的良好开端。
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标准相对接,构建与企业统一的人才评价体系,既有利于促进学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也有利于协助企业的人才选拔。企业人才需求的关键是人才能力的需求和考评,而人才能力包含多个层面。通过大数据技术,对人才考评结果进行整合和分析,能够更为准确地获得学员综合能力培养成果,清楚人才与工作岗位的匹配度,形成人才培养的闭环反馈。根据反馈结果,调整人才培养过程,实现人才培养的闭环控制,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职教二十条”中提出要将职业教育建设成类型教育,以及推进终身学习的理念的实现,有效进行学习成果的转换。通过建立网络平台,进行学生学习结果的记录,并且实现学习结果的转化和对接,是建立与实现终身学习教育理念的桥梁。
一些职业教育先进的国家,通过政府调控或者行业协会干预的方式建立行业企业标准,例如德国就通过行业协会的形式建立行业标准以及职业从业标准,实现职业人才培养标准的统一性。在我国由于行业协会制度的不健全,导致行业标准欠缺、各职业学院技术人才培养标准不统一,学生职业适应能力差等。通过云平台的建设,实现行业企业以及各职业院校间信息共享,推进职业标准的建立。
按照不同服务功能,校企合作云平台设计了四大功能模块,主要涵盖人才培养功能、培养质量提升功能、校企合作功能以及产教融合功能[4](如图1所示)。
人才培养功能是“互联网+校企合作”云平台的基本功能,主要包括四部分子功能,这一模块主要目标是利用网络资源辅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提升学生学习自主性。
1.共享型网络教育资源库基本功能
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建设网络教学资源库,实现教育教学网络资源共享。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随堂记录教师授课影像要点,并上传至共享网络空间,以便学生对于课堂掌握不足的内容进行课后复习。教师可以通过共享网络云平台对学生进行灵活指导,布置课前预习和课后作业,利用网络监控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情况。通过共享型网络教育资源库的开放,学生有更多机会接触和学习自身感兴趣的学科和内容,按照自身兴趣开展学习,打破专业限制,灵活学生的就业择业。共享型网络教育资源库定向定点对外开放,可以优化教学资源配置,实现“一带一路”推进落后地区教育资源进步。
图1 “互联网+校企合作”云平台功能框架图
2.整体推进学生网络学习空间建设
采用先进信息化手段加快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和学习方式,满足教师、学生、学校、企业等多方面要求,为每位学生打造网络学习空间。按照教师和学生确定具体账号并分配不同权限,将相关学习信息通过空间共享。教师和企业培训师通过网络随时对学生进行指导、布置作业、安排实验、把握学生学习状态和学习成果。通过网络空间的建设,可以实现学校、教师、学生、企业、行业、学生家长的多维度连接,学生同时接受学校和企业的管理,接受教师和企业培训师的双重培训,对学习成果和动态实现网络监管。学生网络学习空间的建设,可以有效推进国家统一的学分银行和终身电子学习档案的建设,为学生的继续教育提供有效的纵向和横向连接。
3.实现智能化实训管理
在实训管理方面,引入企业生产管理标准,配合相应的智能软件管理,对接于智能化实训基地的建设,记录、监督并提醒学生的不规范操作,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产习惯。对于不规范操作,或者有危险的操作,智能实训管理系统业可以发出警告或报警,甚至切断电源,保证实训的安全。在实训设备、器材以及实训室使用和管理等方面,为教师和学生分配不同权限,教师和学生通过智能识别系统进入实训室,智能识别系统自动记录教师、学生的使用情况,实现实训室的智能管理。自动记录学生的实训操作过程,形成学习档案,做到学习过程的有迹可查。
4.智能校园功能
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选择课程,了解课程内容,按照自身兴趣进行个性化、差异化学习。通过网络可以随时联系指导教师和辅导人员以及企业培训师,通过网络完成及提交教师布置的作业、实验等,可以在共享网络上获得教师提供的多种参考资料,联系教师解答疑惑等。网络平台同样在生活方面为学生提供便利,包括自助缴费功能实现,教材征订,校园基础服务办理等。
1.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人才培养质量评价
建立校企统一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并将考评方式及考评标准录入网络平台。将学生学习过程中多维度的学习成绩评价标准录入系统,同时建立可调节的素质评价因子[1],使综合测评结果能够尽可能反映企业用人的关注点。利用大数据技术将学习成绩评价和素质评价有机结合起来,根据不同人才的能力需求以及具体企业的定制化要求,设置不同的素质评价因子并且建立不同的评价模型,实现学生的复合层面评价。利用大数据技术[5]对以上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反映出各个学生的优势和不足,确定学生适合的工作岗位和发展目标。评价结果可以帮助学校发现人才培养工作中不足,实施分类培养和个性化培养,实现教学整体改革。分析结果也可以协助企业的人才选拔,为学生提出未来职业定位和发展的合理化建议。
2.促进模块化课程的实施
推进模块化课程建设,不同专业学生完成必要的基础模块之后可以按照专业需要或者个人需求进行高要求模块的学习,完成的课程具体内容、学时、学分,及取得相应的成绩作为提升模块录入学生电子档案。打破传统专业对于学生发展的局限,利于跨专业人才的培养和个性化教育的实现,满足企业对于跨专业综合型人才的需求。利用大数据对学生最终修习课程内容和评价成绩进行分析[6],可以获得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的多种知识、技能、实际能力的综合评价,与企业数据库中所需岗位能力进行对比,列出适合学生的更多工作岗位。同时,学生的综合分析评价结果,也可以作为企业用人选择的参考依据,帮助企业进行人员选拔。
3.建立学生电子学习档案
建立学生电子学习档案能够加快推进“学分银行”建设,是实施教育统一学分制,实现教育纵向衔接和横向互通的关键。学生电子学习档案包括学生基本信息等内容,涵盖在学校与在企业学习的课程、成绩、学时等学习信息,还有包括详细的学习内容、采用的多种考评手段、培养学生的能力目标、学生取得的能力和技能详细综合评价等。这样有效对接于学生未来的学习和进修,促进终身学习理念的形成。
4.毕业生信息跟踪
建立毕业生档案,对毕业生3到5年内就业及发展情况进行跟踪,了解学生发展情况以及学生对于未来发展的意向。这有利于更全面定位学生培养目标,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同样,学生就业发展情况也是行业发展和调整的风向标,能够体现行业发展过程中对于人才需求的调整以及何种人才更适合企业要求,学校可以根据这类反馈信息进行学生培养方向、培养内容和培养手段的有效参考和调节。
这一功能主要服务于校企双方信息的动态互动,实现动态校企合作信息共享和调节,推进校企合作高效进行。
1.人才需求信息整合
利用互联网技术搜集行业、企业最近动态,了解行业新技术、新方向,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并根据行业企业需求进行专业设置、专业招生人数、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的调整,实现学校的人才培养、专业定位与行业需求、市场需要挂钩。建立行业、企业、学校三位一体的教育监控调节机制,利用市场和企业需求实现专业改革、人才培养质量完善、人才培养与需求对接的全新理性调节机制。一方面,学校更好地服务行业企业用人需求;另一方面,人才培养更能适应行业企业需要,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通过多方信息发布或共享,实现学校、学生、企业、行业的信息关联与互动。
2.校企合作信息共享
全方位的信息共享是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基础。行业、企业、学校、学生等全方面的信息实现共享,目标在于实现人才培养与需求的深层次无缝对接。学校信息模块包括学校基础信息、教学计划、教师信息、学生信息、共享资源、评价体系等。让企业及时了解学校培训情况,实现与企业培训计划、培训内容实现对接。企业信息模块包括用人计划、培训计划及时间安排、岗位信息、培训师信息、共享资源信息等。学校随时把握用人动态,根据企业用人计划调整专业方向、专业招生计划,与企业紧密配合调整和完善人才培养过程。学生信息模块包括学生学习内容、考评方式、素质成长、奖惩情况、能力分析等,目的在于校企双方及时把握学生信息,根据学生培训情况完善人才培养过程,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通过这种方式,促进学校、行业、企业甚至相关社会机构之间的全面互动与合作,形成多层面的互动交流,深化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3.校企合作互动教学
在校企合作一体化人才培养过程中,支持多种用户模式的应用和多类型的用户功能。以学生为主体,实现学校培养与企业培训对接联动的教学管理。学校通过在线课程的开设,方便学生在企业期间进行学校必修课、选修课的学习。学员与企业互动功能使学员能够及时了解未来就业企业,包括企业基本信息、企业动态、企业文化、用人需求、订单内容、能力要求、生产工艺、经营理念和管理制度。用户互动功能拉近了学生与企业培训师、教师之间的距离。学校教师和企业培训师都可以通过平台对学生进行学习监控、管理、课程资料分享、作业布置、学习评价等,与学生保持互动,保证人才培养的连贯性。企业与学校之间也可以实现信息交换、资源共享、标准共建等,及时调整“订单培养”中的课程内容,培养方式等。该平台在信息管理系统的基础上,能够实现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工作全过程的动态协作和互动。
4.校企合作组织管理
随着校企合作深入开展,合作领域和项目增加,对不同类型的项目实行分类管理。同时,在智能平台上,企业与学校共同实施项目化课程的教学,这些项目化课程是由校企双方合作开发的,来源于企业真实生产过程。学生好比是流水线上产品,学校和企业成为配合工作的不同部门,每道工序实现紧密对接,完成不同培养步骤,发挥各自优势,共同保证产品生产质量[7]。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培训信息,包括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培训的学校教师和企业培训师的信息等,都动态地通过网络平台予以展现,实现人才完全透明化培养,这样能够更好发挥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中优势结合的目的。
1.人才培养服务
了解行业企业实际用人需求是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工作的基础。通过网络技术搜集行业、企业信息,了解行业、企业的科技动态和用人需求。同时通过企业实际生产环节和生产岗位的调研,掌握实际工作过程对岗位能力的要求,并将搜集信息汇入云平台。通过大数据技术对以上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目的在于充分了解行业、企业实际用人需求和培养要求,以此作为人才培养方案编写基础,突出企业需求为人才培养第一要素,为企业量身打造所需岗位技术技能人才。
对企业的人才输出,不仅停留在在校生培养层面,也要体现在对企业员工培训层面。通过网络平台分享网络课程、高质量微课、智能教室等,为企业员工提供培训新方式,有效解决企业难以安排整块时间进行员工培训的问题。课程内容可按照企业需求和企业实际生产过程与企业进行互动开发,课程的出勤、学习效果记录、指导、答疑、考评均可采用网络形式完成,形成智能化学习体系,以增强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提升效率和效果为重点。
2.人才选拔服务
建立校企统一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人才培养的标准、评价标准均与企业用人需求一致[8],通过大数据技术对学生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得到学生综合能力评价,以及适合的工作岗位。以上评价结果可以作为企业选择毕业生以及其工作岗位的参考依据,协助企业完成人才选拔工作。将企业人才选择标准应用到订单班选拔环节,提高订单班人才输送合格率,做到“入学即入职,上学即上岗”。
3.资源共享服务
实现校企网络图书、资料资源共享,高校藏书数目多、范围广,而企业所藏资料虽然数量和种类比较少,但是专业性强,资源宝贵。通过网络实现双方资源共享,可以促进双方优势互补,达到互惠互利的目的。
课程资源共享有利于企业的员工培训,减少企业培训成本,同时提升企业对于学校合作的认可度,保证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另外,在课程资源共享的基础上,与企业合作开发符合企业标准的实际操作培训课程、基于企业生产实际的项目化课程,同时也提升了学校人才培养的能力。
资源共享服务对中小企业益处更多,远程教育设备、活动场所、管理人员和教学资源共享,为中小企业提供师资、培训场地、培训材料,提供企业交流平台等,可以带动本地中小企业的发展。
4.科技服务
高校作为集人才培养、科技输出的单位,具有丰富的科技数据库资源。将科技信息资源共享给企业,可以为企业带来方便,同时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另外,发挥学校优势,从实际出发,积极协助企业解决技术问题,为企业输出技术支持服务,提供在线技术咨询和技术支持将成为深化校企合作的新方向[9]。另外,资源共享平台也可以成为企业间交流合作的桥梁,为企业之间的合作牵线搭桥,实现拓展软性服务功能。
除了以上功能,“互联网+校企合作”云平台通过多方合作共建的方式,实现与国家、行业、企业、相关部门联网共建[10],实现有效性、开放性、共享性、合作性的智能教育网络服务体系。在行业企业内实现资源共享、建立相关标准、实现功能互通,有效服务于行业统一标准建立;在教育体系内实现受教育者培养标准一致,学分、 课程体系相对接,服务于学分银行建设和受教育者继续教育及终生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