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听”是最基本的英语学习活动,学生通过“听”英语词汇的发音完成认知单词、句子,从而学会“读”,又通过有情感的“读”积累素材,学会表达,最终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因而,“倾听”“听懂”是小学生英语学习的重要任务,听力教学是小学英语的重要构成。鉴于听力教学的重要性,我以动画片为教学资源探究了优化听力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英语;动画片;听力教学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小学生在学习知识时越来越依赖于视觉体验,通过视听艺术来刺激自身的感官和思维,在感知、想象和思考的共同作用下理解、内化知识。因此,小学生教育迎来了图画影像时代,在时代的召唤下动画片成了重要的教学资源。所谓动画片,就是符合儿童审美的,用声音、色彩、图画堆砌而成的动态影像,其中栩栩如生的人物、情节曲折的故事、生动活泼的语言以及高低起伏的声调深深地打动和感染着儿童,促使儿童全身心地投入其中,获取精神愉悦。由于较强的体验性和直观性,动画片可以激发学习兴趣,突出儿童的学习主体地位。所以,“生本”理念下动画片是英语听力教学的重要资源,可以让学生享受地听、主动地听,增强听读能力,奠定跨文化交际的基础。那么,动画片资源应该如何有效利用呢?结合教学经验,我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观赏英语动画片,培养“听”的兴趣
动画片是深受儿童喜爱的教育资源,英语动画片的反复观看有助于儿童形成英语语感,自然掌握词汇,提高“听”英语的能力。而且动画片中曲折离奇的情节和可爱喜人的人物会不断地诱惑儿童认真去“听”,产生想要“听懂”的心理暗示。因此,小学英语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观赏英语动画片,用趣味性浓厚的主题视频不断地吸引儿童去“听”,培养“听”英语的兴趣,提高“听懂”英语的实力。
以《WeAreBareBears》(《咱们裸熊》)动画片为例,该动画片讲述了三只熊的日常喜乐生活,10分钟的时长会发生一件有趣、意外的小事儿,情节丰富,富有吸引力,而且词汇量不大,单词属于日常用语范畴,非常适合小学生观看,学习英语。因此,我组织了观赏活动,每天上课之前抽出一段时间观看动画片:第一遍观赏中没有汉语字幕,学生需要根据情节猜想听到的内容;第二遍观赏中有汉语字幕,学生可以验证自己的猜想内容。这样,将观看和游戏结合在一起,学生充分调动了“听”的积极性,培养了“听”的兴趣,提高了“听”的能力。所以说,动画片资源的适当运用可以激活听力教学活力。
二、提问英语动画片,锻炼“听”的技能
有技巧的提问是锻炼听力水平的重要方法,一些问题可以让学生回忆“听”的过程,喊醒听到的内容,抓住“听”的节奏,实现有规律的“听”。因此,利用英语动画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重视提问环节,提出一些训练儿童听力能力的问题,让学生更加专注地“听”,有技巧地“听”,提高听力实力。
以《ThePenguinsofMadagascar》(《馬达加斯加企鹅》)动画片为例,我经常播放这部由动画电影衍生而来的趣味横生的动画片,训练儿童的听力水平,培养英语语感。比如,观看《Operation:Plush&Cover》(《行动:奢华的掩护》)时,为了提高“听”的质量,伴随着播放,我会提出一些问题:1.Whyisthe“raccoon”scared?(浣熊在恐惧什么?)2.Whatdidthe“raccoon”dotoproveitisadream?(为了证明这是一个梦,浣熊做了什么?)为了探究、解决问题,学生更加认真地“听”,有重点地去“听”一些单词和句子,掌握发音和意思,从而锻炼了听力技巧,增强了听力能力。因此,提问可以焕活动画片资源在听力教学中的作用,优化听力教学。
三、模仿英语动画片,提高“听”的能力
“听”并不是简单重复的“听”“听”的方式有很多种,演绎、对话等都蕴藏着“听”的奥秘,更能激发学生“听”的兴趣,训练“听”的能力。因此,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在充分利用动画片资源时可以组织模仿活动,让学生扮演其中的角色,在声情并茂的对话中积极思考“听”的内容,提高听力实力。
以《ThePowerpuffGirls2016》(《飞天小女警2016》)动画片为例,我组织了模仿活动,让学生模仿小女警花花、泡泡和毛,还原故事情景和语言对话。在有趣的情景对话中,儿童主动思考单词的发音,积极参与表达,在无数的听和说的变式练习中强化了“听”的能力。因此,合理利用动画片资源,模仿创作,可以优化英语听力教学。
总之,动画片资源是英语教学的重要资源。在小学英语课堂上,教师应该将动画片引入其中,用以激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让学生成为听力学习的主人,以阳光快乐的心态参与听力教学,掌握“听”的能力,从而以“听”为根发展阅读和表达能力,培养英语素养,成为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英语人才。
参考文献:
[1]王锋丽.巧用英语原版动画,提升学生英语听力:浅析如何通过英语原版动画片提升小学生的听力能力[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17):245.
[2]高敏茜.浅谈英文动画片在小学生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校园英语,2017(2):61.
作者简介:
黎芳,四川省广安市,四川省广安市前锋区广兴镇小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