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敏仪
摘要:当今社会是信息化社会,多媒体工具使人们的生活多姿多彩。小学英语课堂也紧跟时代潮流的步伐。一线的小学英语教师能熟练地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但教具作为教师辅助教学的手段,有着不可取代的教学功能。本文笔者总结和分享如何有效使用自制教具的经验,打造具有核心素养的小学一二年级的英语课堂。
关键词:小学英语、自制教具、核心素养、经验分享
1.面对小学英语课堂现状,及时改进教学手段
现阶段,多数任教于城镇地区小学英语教师能在教学时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然而,随着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滥用,教师的教学方法反而变得单一。教师对着课件讲课,一旦出现突发情况,自己犹如无头苍蝇,使课堂失去了应有的色彩。另外,在一些偏远地区的学校由于教学条件简陋,教师只能对着课本讲课或者在黑板简单地板书,使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
2.结合低年级学生心理特征,充分挖掘自制教具优势
2.1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心里特征
杨明华(2011)认为“低年级学生机械记忆力和形象思维占优势,习惯于形象思维、被动思维,他们好奇心强,活泼好动,学习与兴趣、情感有关”。这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环节要循序渐进,教学手段要多样化,语言要简单易懂。教师不仅能运用多媒体教学,还要充分挖掘其他教育手段的教育功能。
2.2 自制教具的类型、优势
教具作为教师辅助教学的手段,与多媒体教学手段同等重要。陈晓玲(2012)指出自制教具是教师和学生根据教材的内容,制作或改进的符合课堂教学需要的教具,包括头饰、图片、模型、转盘、日历等。
基于学者们的研究,笔者总结自制教具有着以下优势:
1.取材、制作简易方便,使用灵活,便于教学。
2.帮助教师创设直观、生动、真实的语言情境。
3.把教材内容直观化,直观地向学生呈现语言知识。
4.帮助教师调动课堂氛围,吸引学生注意力。
5.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意识。
3.巧用自制教具,打造低年级英语核心素养课堂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和学习能力。
语言能力就是语言做事的能力,涉及语言知识、语言意识和语感、语言技能、交际策略等;思维品质是思考辨析的能力,包括分析、推理、判断、理性表达、用英语进行多元思维等活动;文化意识重点在于理解各国文化内涵,能理解并尊重文化差异;学习能力主要包括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和情感策略。(陈静,2017:132)
笔者学校多媒体设备完善,教师能熟练地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课堂教学。一二年级现用的英语教材是外研社出版的《新标准英语》。如何有效使用自制教具,打造具有核心素养的小学一二年级的英语课堂?且看笔者的经验分享。
3.1 巧用自制教具,创设真实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基于有效的语境,语言的学习才是有意义。单纯地投放课件或者单凭老师的言语解释很难创设真实的情境,而自制教具则能轻松解决。
以二下《Module 4 Unit 1 What are you doing?》为例,教材内容是打电话的情境。笔者在课前制作了简易手机,并运用自制教具创设打电话的真实情境。在输出环节,教师布置学生用自制电话,模拟打电话的情景,编造对话。考虑到二年级的学情,教师提供语言支架,鼓励英语基础好的学生创编对话。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巩固重点句型。
3.2 巧用自制教具,設置多样任务,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语言能力就是语言做事的能力,涉及语言知识、语言意识和语感、语言技能、交际策略等。低年级的英语课堂以听说为重点,基于教材内容以及学情,笔者设计交际任务,鼓励学生在情境中运用语言知识,以达到交际目的。以二上《Module 3 Unit 1 Do you like bananas?》为例,笔者事先布置学生制作食物的学具,运用卡纸画出喜欢的食物(调能说出英语单词)。在拓展环节,笔者设计分享食物的交际活动,学生运用主题语言分享食物。学生乐于分享自制的食物道具,在分享中巩固语言知识,提升了交际能力。
3.3 巧用自制教具,结合多媒体手段,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思维品质是思考辨析的能力。低年级学生思维主要是形象思维,外语学习对于他们来说是陌生而又有难度,但学生乐观察,爱动脑。教师只需多加引导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还是以二上《Module 3 Unit 1 Do you like bananas?》为例,在热身环节,笔者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分享他们喜欢或者不喜欢的食物,并及时追问Why?引导学生运用英语回答。在呈现环节,笔者设计了课中自主学习单。学生先听录音排序图片,再看视频检查答案。由于学生已理解教材,在听录音过程中能快速分析、判断对话与图的匹配。活动虽然简单,但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以及自主学习能力。
3.4 巧用自制教具,了解文化差异,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主要途径,教师可在课堂渗透英语国家的文化,也可创造机会使学生在感受异国文化。在课外,教师还可以用课外活动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以二下《Module 10 Unit 1 Happy New Year!》为例,主题为节日。笔者在课前布置学生制作有关新年的学具如鞭炮、灯笼等。课后布置课外任务,学生就中外新年制作手抄画,再在班级展示评奖。另外,笔者在感恩节、圣诞节都会布置学生制作不同的学具,如感恩卡、圣诞贺卡;在课堂中引导学生用英语祝福对方,互送卡片;在课后,鼓励学生送给亲人、老师,用英语说祝福语。学生从课中到课后都能感受中西文化的差异。
3.5巧用自制教具,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增强创新意识,提升综合素质
学生在制作食物、数字卡、字母卡片、时钟等学具时都能按照自己的爱好制作,在制作的过程中不仅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创新意识。另外,制作的学具还能激起学生的自信心以及学习的兴趣,大大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4.结语
自制教具对于小学英语课堂有着不可替代的辅助作用。恰当地使用自制教具,不仅便于师教,也激发学生学。教学方式应多样化,教师应把优良的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高科技的教学设备有机结合,才能提高教师的教学素养,塑造具备核心素养的英语课堂。
参考文献:
[1]陈静波.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案例式解读小学英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3:1.
[2]陈静.英语学科培养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与反思[J].散文百家,2017(7):132.
[4]杨明华.低年级英语教学应结合学生特征[J].青年与社会(教育版),2011(8).
[5]陈晓玲.小学英语教学中自制教具与学具的使用[J].教育艺术,2012(9):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