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雨婷
摘 要:孟子的“知人论世”说、“以意逆志”说为中国文学提供了较为客观实在的批评原则,在当下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这种学说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指引、规范着古诗
文的课堂教学,拓展、启迪着现当代篇章的课堂生成。
关键词:“知人论世”;“以意逆志”;语文教学;实施策略
中学古诗词鉴赏于受众群体学生而言是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作为课堂的引导者,如何将行之有效的方法贯穿语文课堂,教会学生理解诗词、品读诗词是从教者的重点和难点。而先贤孟子的“知人论世”说和“以意逆志”说为我们当下的语文学习提供了思考空间。
1.“知人论世”与“以意逆志”课堂教学顺序之辩
在讲授晦涩难懂的古文诗词时,教师是在课堂上由外及内,层层剥笋,从作者所处时代、社会背景推进至文本内容,还是直剖文本,淡化诗人所处环境世态,着重于文本探究?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取决于两个方面,其一,教学目标的限定,其二,教师的课堂生成目标。
语文教学从来不是一门简单的字词机械教学,这当中渗透着德育情操的培养,语文课程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三个方面为此做出了纲领性的规定,语文教学单从目标设计来看就着眼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面对选入中学语文课本的古诗文,教师更要从情感态度与价值上陶冶学生,如此,我想“知人论世”是必不可少的第一步。以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4课古诗《观沧海》为例,学习本诗的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为:结合写作背景曹操统一北方后,想进一步统一全国的雄心壮志,来体会诗歌中寄寓的情感。那么学生了解曹操其人、其世是顺理成章,也符合初中生刚刚接触古体诗歌的认知规律。又如人教版高中必修三《琵琶行》一文,我们反推这节课不提及关于诗人的生活时代背景,就从字词教学入手,疏通文意,从始至终,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可能也就只停留在江州司马与琵琶女惺惺相惜,互有好感这一浅薄层面,不会透过琵琶女的婉转低诉去探寻白居易内心的情感波澜。换言之,如果一开始学生就能将白居易官场贬谪、受挫的情境了然于胸,将江州司马与琵琶女境遇相关联,理解文章也就顺畅许多了。
当然,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一定是有预设的,教师的课堂生成决定了将学生导向何方,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我认为尤其在古诗文教学中,教师需要在正确理解、把握教材内容的同时应该为学生创设一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渗透于日常教学过程的文学的思维方式和观念,这便是基于“知人论世”基础之上的“以意逆志”,故此“知人论世”是“以意逆志”的铺垫教学。
2.“知人论世”与“以意逆志”对现代文教学的普适性
除去古诗文教学,中学语文教材还有众多现当代的典范篇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又该如何平衡二者关系呢?这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比如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8课《一棵小桃树》一文,作为教材设置的自读篇目,此文的重点就应该放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自我阅读探究上,相对的“知人论世”就可稍稍淡化。人教版高中必修一第8课《记念刘和珍君》一文,在初中阶段,学生就已经对鲁迅先生有较为全面的认知,那么此文的教学重点应该放在文本解读上,从文字的力量中去体悟作者深刻的情感内涵。“知人论世”与“以意逆志”贯穿于整个中学语文教学,对现代文教学仍有普适价值,这二者不能完全割裂来看,教师在教学中也要基于实际学情、教学目标来引导学生,将“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的功效发挥到最大化,相辅于课堂教学。
3.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实施策略
“知人论世”是课堂教学环节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教师在课堂上要引导培养学生这一从“知人”到“知文”的学习习惯,在此基础上可根据作者创作背景、遭遇、心态去揣摩学习,这样对于文本的解读才不至于出现偏差。例如杜甫《登高》一诗,如若不是定位到诗人飘零的身世之感,就很难牵连出心忧天下的家国之情,从文字中獲得的有效信息毕竟是极为有限的。
“以意逆志”中的“意”有两层含义,一是读者之意,二是作者之意,是通过自我主观理解,领会文章的精神实质。譬如在学习《皇帝的新装》一文时,先从文本内容入手,从谎言中、虚假中去窥探人性的丑陋,在有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后,学生自然会将问题的矛头指向童话,指向安徒生,充满童趣的故事中实则隐含着对时代的讽刺和控诉,站在安徒生作此童话的立场上,学生只需自我归纳总结,从对文本的见解中就可认知童话这一文体内涵,了解安徒生的创作思路。
在课堂教学之中,教师要将“知人论世”与“以意逆志”当做一个整体的施教方法,灵活运用,不局限于常规的套路模式,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因材施教、循法而教。
总而言之,“知人论世”与“以意逆志”是一种以培养、引导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导向的阅读方法、教学方法,这一古代文学理论对当下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有重大指导意义。我们教师要与时俱进,结合实际教学,不做虚渺的空中楼阁式教学,要秉承课标要求,以正确的思想理念,科学的思维方式,健康的审美情趣滋养每一位学生,真正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9.
[2]杨志华.理解:重新返回孟子——对“知人论世”、“以意逆志”说的阐释[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
[3]徐敏丹.知人论世,以意逆志——谈古诗词鉴赏技巧[J].中学语文,201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