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盈 陆雯婷 钱锦 谌梓杭 鲍文路
基金项目:本文属“安徽师范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资助”创新训练项目,项目编号:201910370194。
摘 要:随着二语习得理论研究深入,语言迁移理论也在不断发展。根据不同维度,语言迁移可划分成多种类型。基于逆向迁移角度,研究第三语言德语(以第二外语德语为例)对第二语言英语习得的影响。分别从语言内的因素以及语言外的因素这两个方面具体分析德语对英语专业学生学习产生的迁移作用,总结概括如何利用因素、规避不利因素促进英语专业学生更好地学习。
关键词:德语二外;英语学习;语言迁移;逆向迁移
作者简介:第一作者程盈(1999.8-),女,汉族,安徽省歙县人,安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师范本科;第二作者陆雯婷(1999.3-),女,汉族,安徽省合肥市人,安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师范本科;第三作者钱锦(1999.8-),女,汉族,安徽省无为县人,安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师范本科;第四作者谌梓杭(1999.11-),女,汉族,福建省厦门市人,安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师范本科;第五作者鲍文路(2000.3-),女,汉族,安徽省六安市人,安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师范本科。
[中图分类号]:H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0)-26--03
二语习得领域的迁移研究至今已有悠久的历史,二语习得通常指母语习得之后的任何其他语言的学习。在学习其它语言的过程中,学习者原有的认知能力、思维方式、语言知识等都会对新语言学习产生影响。这就意味着母语会对二语习得产生影响,但这一现象在学界的最初名称并非“语言迁移”(language transfer),而是“干扰”(interference),之后才改称为“语言迁移”、“母语影响”[1]。虽然历来的语言学家们对语言迁移都给予关注,但要给它下个准确的定义是非常困难的。人们对语言迁移的认识历经了多个阶段,对待语言迁移的理解也存在差异甚至是误解。这些误解主要表现为语言迁移是简单的语言习惯形成的结果,这主要是受到行为主义的影响,认为语言习得过程是一种习惯的形成,这就意味着学习者原先已经形成的习惯会对新习惯的养成产生一定影响[2];语言迁移就是母语干扰;迁移就是求助于原有的母语知识;迁移就是母语影响。受行为主义心理学影响,人们往往将迁移作用和母语的影响等同起来[3],但事实上,这种迁移作用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Odlin(1989:2)就指出“目标语与任何一种之前习得的语言(或许是并未完全精通的语言)之间总会存在相似和相异之处,源于这些相似和相异之处的影响,称之为迁移[4]。”从中可以发现,语言迁移与母语作用并不是一一对等的关系,随着二语习得理论研究不断深入,语言迁移不再仅仅限于母语对于二语的迁移影响。从不同维度出发,可将语言迁移划分成为多种类型。依据“方向性”这一维度可将语言迁移细分成为“正向迁移”、“反向迁移”、“横向迁移”、“双向或多向迁移”。其中“正向迁移”通常指母语到二语的迁移,也可指第二语言到第三语言,或第三语言到第四语言的迁移,等。而“反向迁移”通常指二语到母语的迁移,但也可指第三语言到第二语言,或第四语言到第三语言的迁移,等[1]。综上,本文中提及的语言迁移就是细指反向迁移。即第三语言德语对第二语言英语的迁移。
常见语言迁移是指在第二语言学习中,学习者在使用第二语言时,借助于母语的发音、词义、结构规则或习惯来表达思想这样一种现象。它包括语言上的影响,如语音、语汇、语法等方面影响,还包括语言之外因素的影响,如思维模式、文化传统、社会历史等方面影響[5]。因此本文在阐述这种逆向迁移时,也主要从语言内的因素(以词汇与语音为例)和语言外的因素(以学习策略为例)这两大方面具体分析。
1.语言内的因素
1.1词汇
德语与英语的词汇都是由拉丁字母构成的。德语,相较之英语26个字母,只比其多了四个(即?、?、?,ü)。因此德语与英语词汇在外形上非常相似,这种相似性,增强了两者联系,同时也增强学习者对于德语学习的兴趣与信心。早期的英语主要是通过借词(borrowing)来扩充词汇量,英语词汇也就可以依次划分为本土词汇(native words)以及外来词汇(borrowed words)。而外来词汇在现代英语词汇中的占比已高达80%,其中德语也是一重要来源。这也就意味着英语与德语有着一部分共同词汇。而这一部分共同词汇既可促进英语专业学生学习,另一方面可能也会阻碍学习英语词汇。
英语中的德语外来词可划分为同化词(Denizens)和非同化词(Aliens)。同化词由于借入时间较早,就根据英语词汇的发音和拼写形式进行同化并遵守英语的发音规则和拼写方式。当学习者学习此类词汇时,有利于学习者明确此类英语词汇的来源,同时还给学习者提供了新记忆特征,以此帮助加深记忆词汇。值得注意的是,在学习者学习被英语借用且同化的原型德语词汇时,若是学习者前期的英语学习已经接触过此类词汇,那么这无疑是一种进一步理解巩固的过程,但若是未学习过的生词,那么这就是一个为后期英语学习打下基础的过程。如;英语单词Leitmotif(主题;主旨;主调乐)就是德语单词Leitmotiv(主题;旋律)的同化形式;英语单词objective(客观的)则可追溯到德语单词objektive(客观的),两者形式非常相似,学习到此德语单词时就可以帮助加深记忆相对应的英语单词。
当学习者学习英语借用但未进行同化的德语词汇时,由于此类词汇仍保留外来词的发音规则和拼写方式,针对已学过的非同化的英语词汇,相比学习已同化的词汇,这是一个纯粹的,真正的巩固过程。但针对还未掌握的此类英语词汇,则是一个扩大词汇量过程。如:Kindergarten(幼儿园)就属于非同化词,在学习到此德语词汇时,对于英语中相对应的词汇就是一种理解与巩固。
但英语中存在一部分德语外来词,虽然他们以相同的形式出现在德语和英语中,却包含不同的含义。这也就意味着,此类德语词汇的学习在一定程度上会给英语学习带来干扰。这种干扰可表现为词义混淆。例如:man,虽是德语外来词,形式没变,但由于英语不断发展,man在德语和英语中蕴含着不同的含义。德语中man是不定代词,泛指人,包括你、我、他(她),而英语中的man就变成特指男人[6]。诸如此类单词,由于外形一致,含义不尽相同,无论是对德语还是英语词汇学习都会产生一定的干扰,容易混淆该单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含义。
从英语发展历程中不难发现,德语词汇对英语学习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作为第二外语为德语的学生应该正确认识这些影响,学会利用德语词汇帮助巩固已学的英语知识或是扩大英语的词汇量。面对德语与英语中同形不同义的词汇,在学习过程中就要学会区分,最终能在两种语言环境中自如使用。
1.2语音
德语和英语同属印欧语系中的日耳曼语族,都是由拼音字母构成的有声语言,他们都靠字母的拼读以及语言中的音素发音。
首先从音素出发,在德语中有着和英语一样26个字母,但他们代表的音素却大不相同。有相关研究将德语和英语的音素进行对比分成以下三类:英德共有的音素如[d]、[m];德语有而英语没有的音素如[x];英语有而德语没有的音素如[dr][7]。在这种分类方法下可以发现,学习者在实际学习过程中面对着多种音素组合时常会因德语和英语共有的元音音素以不同形式出现而易引起书写错误,或因为不同音素以相同的形式出现而导致学生发音错误的情况[8],
除去在元音和辅音——即音素层面进行的对比,从宏观角度看整体的发音方式,英语由于音素组合的多样性,学生要掌握英语单词的发音要从国际音标开始,重音的变化也较复杂。但德语发音规则相对简单,字母和字母组合的发音比较规律,主要是长短音的区别,且字母发音一般准确清晰,所以德语单词基本上会读即会写、会写即会读[9]。
存在着诸多差异的同时也有着诸多共性。德语初学者可在德语单词中通过观察开音节闭音节这种英语中的发音规则来判断长短音的变化,例如在重读开音节里元音字母一般念长音。同时可利用英语中的音节划分规则于德语单词的音节,例如前缀通常都自成一个音节。由于英德都是由字母构成的拼读语言,这些规则在两种语言中都有极大适用性,学习者可以在学习过程仔细体会。从逆向迁移角度来看,德语学习过程中对这些发音规则的运用能让学习者进一步加深对发音规则的理解和领悟,促进对英语发音的学习。
通过以上对比可得出,部分相似性的确有助于学生进行逆向正迁移,但大多时候它只是起到一个辅助学生学习发音的作用,在实际发音的时候还需要考虑两种语言特殊的音素以及发音规则。英语专业学生对英语有着牢固的知识基础,在最初没有将德语语音知识内化的时候可能只是停留在表面并不会对英语学习造成太大影响,而随着德语学习的推进,学习者很容易把德语的发音与英语中相同的音素或者相同的形式产生混淆的情况。克服这种负面影响需要学生在长期的学习中多加留意,努力将逆向负迁移降到最低。
2.语言外的因素——学习策略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有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本篇以语言为中介,上述介绍了语言内两种原因,语言外原因从学生为主体的学习策略这一方面入手,论述在德语学习过程中对英语专业学生的影响。
语言学习策略一直是语言研究中极为重要的部分,Oxford根据语言学习策略与语言材料的关系将策略分为两大类:直接策略和间接策略。所谓直接策略就是策略的使用与所学的语言有直接联系,可分为记忆策略、認知策略和补偿策略;所谓间接策略就是策略的使用与所学的语言没有直接联系,可分为元认知策略、情感策略和社会策略[10]。根据钟振华(2017)对英语和德语学习策略相关性的研究表明,德语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与英语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之间分别存在低度相关性(p<0.01,0.5 2.1直接策略——认知策略 认知策略就是关于如何使用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去学习、记忆和解决问题的一般性方法[12],它体现着学习者处理加工信息的能力,其主要包含复述策略、精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 德语学习中认知策略的使用推动学习者在英语学习中更加自主、广泛、高效地运用认知策略。首先,在德语学习中,学习者进行语言的练习,接受、传递信息并进行分析和推理,为信息的输入和输出建立规则,这些认知策略的不断运用,会使学生在德语学习的过程中进一步激活和培养其更加高级、高效、常效的认知策略。这种认知策略的发展不但有助于学习者的阅读、听力、写作等方面能力的提高,而且能够促进学习者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英语学习。以英语阅读为例,Scovel曾经指出[13],人的已有知识对言语理解的作用不仅仅表现在运用各种认知策略来理解词、短语、句子,而且还表现在语篇信息的整合上。他认为,输入的言语信息要与记忆中所储存的有关信息相整合,才能得到理解,如果缺乏有关信息或者未能激活记忆中的有关信息,那么就不能或难于实现对言语的理解,这就要求学习者必须学会和自觉运用认知策略,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众所周知,学习策略的运用是思维过程中下意识运用的结果,学习者进行德语阅读的过程也正是学习者思维方式得到训练的过程,这一过程会使学习者的认知策略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培养和提高,通过进一步的反思和总结,这些所学所感可以进一步内化为学习者的语言学习经验、提高学习者的学习能力,从而推动学习者在英语阅读及其他技能培养中更好地运用认知策略、提高学习效率。 2.2间接策略——元认知策略
元认知策略是一种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自己的认知过程及结果进行有效管理和监督的策略,其主要分为三类: 计划策略、监督策略以及评估策略。其是学生对学习进行计划、实际操作、反思、评估和调整的良好策略,是高角度广范围深层次的学习手段,对提高学习效果起着极大的作用[14]。
学习者在学习德语过程中对元认知策略的妥善使用有利于推动学习者不断提高对元认知策略的掌握水平,并会对英语学习过程中学习策略的使用产生正迁移影响。这种在德语学习中逐渐掌握的学习策略与经验一方面有利于学习者进一步提高元认知意识和自我效能感,从而提高对英语等其他语言学习的信心、兴趣和持有一种积极的语言学习态度,减少浮躁;另一方面,可以推动学习者在英语学习中更加自觉地运用元认知策略并提高运用的熟练程度,帮助学习者认识到对于英语这一门从小学三年级就开始接触的语言学习来说也同样需要脚踏实地,使其在英语学习中更加重视合理计划安排学习任务、建立学习重点,提高自我监督、及时进行学习评价、反思,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有效的调整,从而进一步提高英语学习的效果和效率。
综上所述,学习者在德语学习中若能妥善运用学习策略,不仅能促进德语学习能力,还能对第一外语英语的学习产生正迁移影响。因此,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学习者应有意识的运用在德语学习中所获得的有关直接策略与间接策略的经验,发挥正迁移影响的积极作用,在英语学习中不断进步,取得更好的发展。
3.结语
任何语言间都有共性和个性,德语和英语也是如此。如今越来越多英专生选择德语作为第二外语进行学习。第二外语也在多方面对英语学习产生影响。面对德语与英语学习中的不同之处,学习者应该尊重语言间的差异性,并在学习中把握规律,充分发挥德语学习对英语学习的正迁移影响,努力规避负迁移影响。二者相互促进才能深入了解、运用语言,发挥语言的真正价值。
参考文献:
[1]张会平.基于语料库的中国学习者英语概念迁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2]Ellis Rod. 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s Education Press, 1999.
[3]戴煒栋,王栋.语言迁移研究:问题与思考[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2(06):1-9.
[4]Odlin T. Language Transfer: cross-linguistic influence in language learning [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9
[5]左静妮.二语语法学习视角下的母语迁移研究[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5(30):82-83.
[6]李维,曹新宇.德语(第二外语)词汇习得中的英语迁移问题探究——以man为例[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3,30(03):20-23.
[7]姜佳培;梁丹丹;颜妍;张雨;.浅议英语对德语学习的影响[J]. 首都外语论坛, 2013 (00) :115-124.
[8]吴建雄.德语语音学习中来自英语的负面影响[J].德语学习,2004(05):59-62.
[9]钱敏瑜,乔楚,史玉蓉,石玉婷,吴涛.英语对基础阶段德语习得的负迁移影响研究[J].海外英语,2019(17):223-224.
[10]Oxford, R.L. (1990) 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 What Every Teacher Should Know [M]. Newburry House, New York.
[11]钟振华.大学英语专业学生第一外语学习策略在第二外语学习中迁移作用的调查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30(8):123-124.
[12]彭建武.认知语言学研究[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5.
[13]Thomas Scovel. Psycholinguistics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8.
[14]李炎芳.浅析元认知策略在大学英语学习中的运用[J].现代交际,2014(0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