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耐勤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核心素养的理念已经成了当前地理教育的主题,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更要能为学生的长远发展所服务。在学校的传统教育当中,过于重视知识的内容,并不能满足学生当前实际的发展需求,所以新的教学发展一定要能帮助学生掌握求知、做事、共处、发展的基本核心能力。为此,本文从核心素养的视域对高中地理教学设计方法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高中地理;核心素养;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25-0117-02
教学课堂作为核心素养培养的主阵地,在课程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时代,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传统教学的不足,并且真正的在当前的课堂中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让学生受到更多的关注。在这样的教育理念下,通过合理创设课堂互动,组织合作学习方式,积极利用网络化教学资源,才能够促使同学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思考过程当中,从而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
一、核心素养视域下开展地理教学的重要性
当前社会已经走进了发展型社会,而发展型社会当中,发展性的教育也成为教育的主题。教育始终要给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要以学生的长远发展目标作为主要的教育方针。因此,当前教育要解决的核心的问题就是该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怎样培养人,怎样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能够在基本的学科学习当中养成自身的责任感以及使命感,尤其是在地理这门学科当中,对推进学生的素质教育会有更大的作用。因为地理这门学科本身就与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有很密切的关系,更能通过地理的教学引发同学们对于全球问题的关注和思考,让学生们能够对社会建设中的重大地理问题进行学习,还能弘扬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强化以及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养成会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核心素养视域下开展高中地理教学的有效方法
(一)组织形式多样的地理课堂
在高中地理课堂上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一定要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要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发挥出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所以教师在课堂上不应该仅仅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反而应该引导学生思维的发展,结合地理这门学科的基本特色,让学生发现地理学习的乐趣,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核心素养,具体来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首先,可以开展地理实验课。在地理这门学科当中也有一定的实验课存在,课程内容可以让学生用书和沙子来进行基本的演示堆积地貌,而在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具体的实验步骤、实验的要点以及注意事项加以强调,然后给学生更多的机会让他们亲自动手,教师只需要观察学生的基本行动,并且在旁边给学生们针对性指导,目的就是让学生保障正确的实验方向,然后更加顺利地完成实验。而另一方面,这个实验的过程也可以让全体学生一起完成,以流水的形式进行,让学生看着教师给出的相关演示之后与上一组实验进行对比,让学生学会比较分析,从而深入地探究两种不同结果产生的不同原因,这对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以及综合素养有很大的帮助。
其次,野外的考察課程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形式。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其实可以带领同学们走进大自然,让学生进行野外实地考察,比如学校附近的山川河流,甚至是小溪、水沟,可以让学生通过实地的观察和了解,找到溪水流速与沿线地貌之间的关系,通过这样的观察进行细致的总结。这样实际操作和实际参与的过程,对学生来讲会有更大的效果,会改变传统课堂的局限,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
除此之外,阅读课程和辨析课程的开展也是能够有效改变地理课堂教学形式的一种基本的途径。因为地理也有很多需要学生阅读和学习的内容,但是需要教师提前帮助学生选好主题,比如教师可以给学生确定一个主题,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相关资料的搜索,然后进行调整。其次,阅读的工作之后也应该在教师的组织之下进行探究,因为每一个学生搜集到的资料可能有所不同,针对不同的资料展开辩论,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促进学生的思考和认知的发展,这种别开生面的课堂教学形式是传统课堂中所没有的,也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地理学习兴趣的提高。
(二)科学组织合作学习,促进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发展
综合思维也是学生在学习地理这门学科是比较常用的一种思维方法,主要是指让学生利用更加系统化的思维模式,更加全面地了解地理现象和相关的事物。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有很大的动态性特征,所以对于不同的问题来讲,教师更应该引导学生从多种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特别是在解决一些比较繁琐复杂的地理问题的时候,更需要学生有综合的思维能力才能更快地找到解决问题的线索和思路,从而进行更加深入地分析,达到有效解题的目的。
例如,在学习《全球气候变化》的相关课程知识时,笔者会引导学生对温室效应产生的主要原因以及产生的过程和有效的防治方法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因为全球气候变化在日常生活中最直接的体现就是产生很强烈的温室效应,这种温室效应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在课堂上组织同学们对此进行合作交流,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注重生活中的实际地理现象,并且也能让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为了减弱温室效應带来的影响而做出自己的贡献。在此基础之上,笔者还会引导学生去了解温室效应会对地球产生什么样的环境影响,对学生环境保护意识的形成有针对性地引导,同时还会利用教材中的理论知识,让学生更好地思考实际生活的相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三)设计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推动学生人地和谐相处的观念的养成
地理这门学科实际上是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让学生养成一种人地和谐共处的基本观念,也更崇尚一种融洽、平等的精神,更是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一种基本思想,能够有效地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而一直以来,我国传统的经济发展其实都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即便是有针对性地在进行自然改造,但是仍然有生态失衡和环境污染的严重现象存在。如果未来的发展中仍然以牺牲生态环境作为代价来发展经济,那么地球的资源是远远不够的,早晚有一天会面临枯竭的危险。所以针对这样的现象,教师们更要在日常的教学中就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努力做到人与地球和谐发展,让学生以保护环境和优化环境质量作为未来的发展目标,把生活化的事件正确的引入到课堂教学当中,利用这种生活化的情境让学生受到环境的影响,从而建立和谐的观念。
例如,《自然界的水循环》这一刻的教学当中,笔者会引导学生对现实生活中人类那些影响水循环的行为进行思考:这些行为对水循环产生的影响是属于正面的还是负面的呢?我们会在这样的行为当中受到什么样的启发?在这样的过程中,笔者让同学们先从城市的绿化入手进行探讨,然后再提及到水分的下渗和蒸发、涵养水源、推动水良性循环等等,但是影响水循环的现象也是存在的,比如工业废水造成的水污染、乱砍滥伐导致的山泉干枯等等,在分析和了解到这些现象之后,笔者还会让同学们对相关的措施进行思考,怎样才能采取有效的行动来减轻对水循环的负面影响,其实这都是与学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利用这些生活化的情境更容易,让同学们养成人地和谐相处的观念。
(四)充分的运用网络教学模式,丰富课堂教学活动
在当前的实际教学发展当中,网络多媒体的使用能够有效地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增长见识。而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也能让课堂教学形式不断地提高,还会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但是网络信息资源的使用也有一些比较常见的方法,首先,要想合理的使用网络教学资源,首先应该建立相关的网络教学平台。信息化的环境之下,有了对应的网络教学平台才能让学生在此平台之上,更好地利用网络实现其教育功能。为了达到这样的目标,学校和相关的教学组必须要获得相应的设备支撑。相对而言,这些设备包括服务器、网线、客户端设备等等,而且为了确保这样的系统能够正常的运行,还必须定期地进行维护和升级。这样的环节能够更好地保证课堂教学效率的发展,而教师在组织学生利用网络教学平台,进行学习的时候要给每一个学生设立相关的帐号,并且这也可以作为学生登录系统的凭证。在这样的平台当中有一个虚拟的教师,学生在此学习不会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且有了网络互联网的应用,也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搜索相关的学习资源,对学生学习环境的优化有很重要的作用。
其次,翻转课堂的形式也是高中地理教学运用网络教育资源,优化课堂模式的一种有效方法,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广泛地提高学生的课堂兴趣,主要就是教师给学生提供相关的教学视频,学生利用播放器来更加轻松地获取学习资源,并且还可以在上课之前、课后复习的时候观看,而且还可以让学生通过观看这些视频把自己的问题罗列出来,更有助于学生对自己学习效率的分析,也能保证相应的教学效果。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希望能够引起每一位教师的高度重视,并且在实际的教学工作当中,从多个方面入手来帮助学生找到更适合他们的教学形式,从而不断地提高学生在课堂上参与的积极性以及在课后学习的效果,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李忠.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J].名师在线,2020(17):55-56.
[2]张琦中.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途径探究[J].当代教研论丛,2020(06):105.
[3]倪俊.核心素养理念下的高中地理教学策略探微[J].成才之路,2020(14):66-67.